查看原文
其他

把未来放在合适的位置——学会解决问题

李希贵 優教育
2024-09-05

原生质、动量守恒定律、解析几何、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位移、定状补、动词不定式、化合价……似乎中学过后,我们再也没碰到过这些概念,曾经老师们希望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学习、记忆,让我们形成未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解决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遗憾的是,我们没有遇到过用“定状补语”“动词不定式”“原生质”等去解决的问题。那么,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到底有什么用?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才能让他们在自己的黄金时代、关键年龄可以应对未来世界的挑战?

近年,管理方面的权威报告都在聚焦领导力,人们甚至把领导力安放在家庭的幸福生活、个人的自我管理上,乃至成为教师领导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能力。基层、中层、高层不同层级领导力的核心有所不同,但最后都要落到“解决问题”上。从基础思维到复杂综合思维,所有能力最终也聚焦在问题解决上。因此,要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必须让他们学会解决问题。而问题解决可以分解为三个要素:定义问题、突破限制和平衡关系。

1

定义问题:问题不被定义,就无法被解决

遇到一个问题时,不要立刻回答,而是要追问:这是一个什么问题?不对问题进行定义,就不清楚这到底是什么问题,也就无法解决它。

  • 厘清问题四要素

问题往往可分为结构良好和不良结构这两类。过去,教材和教师告诉学生的题目,多是结构良好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要素清晰,用尽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即可得出结论。

结构良好的问题具有以下四个要素:知道问题的初始状态、问题解决后的目标状态、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限制条件,以及实现路径。

但走出校门,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我们遇到的问题不是缺少已知条件,就是已知条件过多、信息过于繁杂,这都是不良结构的问题。我们需要把不良结构的问题转化为结构良好的问题,才能去解决它。

而往往今天的校园里教给学生的都是早被理好的,已知条件和求证目标非常清晰的问题,当学生面对充斥着不良结构问题的世界,他们会面临巨大的困惑。因此,我们再也不能只教给学生结构良好的问题,给出足够的、恰到好处的已知条件,让学生用明确的求证得出我们心里早就清楚的结论,而是要“让学生在不良结构问题的大海里学会游泳”。

比如,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老师给学生的是结构良好、包装完整的问题:

作为一名数据分析师,你接到了一项任务:帮助八年级的一位学生收集、整理他八年级上学期的数学小测、章检测和学段评估成绩,将所有成绩转化为百分制分数,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处理好成绩数据后,用统计图表直观地呈现成绩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并使用术语描述统计图表。

经过重新研究,问题可以变成这样:

下面是你们班本学年全体同学的各个学科的考试成绩,包括各个小题目的分数,只是因为保护个人隐私隐去了同学的姓名,请你为你的好朋友做一个成绩分析,为他提出下一步改进学习的建议。

于是,学生来到一片汪洋大海,这项任务就变成了真实世界的真实问题。事实上,当他为同学解决问题的时候,也会引发自己的反思,解决他自己的某些问题。

  • 这是谁的问题?

定义问题时,首先需要思考“这是谁的问题”。

比如,我们给二年级学生这样一道题:请你帮一年级同学将206本绘本分类,使各类图书数量大体相当,再选择6本目录中没有的图书替换已有书目,并说明理由。

这是学生本人的问题吗?不是。这是学弟学妹的问题,学生要帮助学弟学妹解决问题,因此,他需要回想自己刚上一年级时在图书分类上遇到的挑战,自己曾感觉到的舒服或不便的地方,替换的6本到底是因为自己喜欢,还是考虑到了学弟学妹的需要——这就是在解决“是谁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途径通常在于你如何解决别人的问题。”天天想着自己,问题可能并无出口,而帮别人解决了别人的问题,自己的问题反而可能迎刃而解,这就是认识“是谁的问题”的一条重要定律。

  • 寻找问题背后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把现象当成问题,但真正的问题往往藏在现象背后。

比如说,学生反映作业太多,教导处抓来抓去都解决不好,我们就去找原因。为什么作业太多?因为各科都布置多了。为什么各科都布置多了?因为都怕课余时间学生不学自己的学科。为什么老师这样担心?因为有些老师布置了过多作业来挤压学生时间。为什么有些老师争时间?因为他们特别关心本学科的成绩。为什么只关心本学科的好成绩?因为成绩是学校评价老师的唯一依据。

追来追去,作业太多只是现象,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学校的评价制度不合理。而只有改变评价制度,才能改变作业太多的现象。

现象背后的问题到底在哪里?传统观念认为,从现有状态到应有状态的差距就是问题,但其实这只是现象。造成现有状态到应有状态之间差距的各种影响因素,才是问题。

在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教学生区别现象和原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寻找原因的思维方式。

  • 目标感

定义问题时还须坚守的概念是“目标感”。我们常常将任务和目标混淆,以为完成了任务,目标就实现了,其实并非如此。

北京十一学校有个“泼水节”活动,目标是润滑师生关系,通过老师和学生同乐,一块儿互相泼水,构建出平等的、和谐的、亲密的师生关系。但刚举办时,有些年级没有弄清目标,把这当作一项任务,以为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全年级400个学生一起泼水就算完成。更有甚者,有些年级只有学生参加,老师去现场只是在帮助学生。也有些老教师觉得不好意思,或者女老师觉得换衣服不方便,都没有参与其中。

结果任务是完成了,但润滑师生关系的目标并没有实现。因此,在定义问题时,要始终想着目标是什么,始终不被一些繁杂的问题带走,始终笃定,始终坚守。

2

突破限制:定义问题之后

定义问题之后,如何解决问题?只要是“问题”,一定没有现成的、足够的资源条件去解决。如果遇到的还是一个不良结构的问题,它更缺少资源和要素,还会有限制条件。如何突破限制,便是应该教给学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 摆脱路径依赖:在不确定的世界中突破既定思维

我们解决问题时,常依赖传统做法、既有资源,或已经形成的思维方式。但是面对不确定的世界,这些方式几乎不可能解决问题。

我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由于学校院墙过矮,不少同学爬墙外出购买生活用品。为此,总务处制订了一个增加院墙高度的方案。有些人认为没有必要,觉得在原有院墙上加一个红外线装置就可以了,还有人认为增加摄像监控装置成本更低。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这个案例中的路径依赖有几个层次:总务处的路径依赖是在过去资源的使用上,院墙低了,加高就行。其他人建议的安装红外线装置或增加监控,看上去好像打破了加高墙的路径,但依然停留在限制学生的路径里。

其实,从“不少同学是爬墙外出购买生活用品”可以看出,问题根源是校园里没有地方让学生解决生活用品的需求。在学校加一个便利店,问题可能就解决了。

3

打破自我设限:从一个人走向一个世界

有时候,我们也会画地为牢、自我设限,导致无法寻求各个方面的帮助。竭尽全力,就是打破自己,让整个世界想办法。

“为受伤的大象造一个有用的人工鼻子”——我们给小学生设计这样的作业,给孩子赋予一个新岗位“动物医生”。但他们不是真正的动物医生,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肯定不行,而是要买一些关于动物救治的专业书籍,查找专业资料,把自己慢慢变成“动物医生”。如果还不够,就要请教真正的动物医生。

如果学生无法打开思维,局限在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自我定位,肯定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打破自我设限,需要从一个人走向一个世界。

在校园里,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五个维度来寻找资源与解决问题:人员、机械设备、环境、原材料和方法机制。如果能从这五个维度打开视野,寻求更多帮助,就会找出更多解决问题的路径。

4

利用要素增减:让限制激发创新

通过增减要素,做加法和减法,我们可以解决一些问题,让限制激发创新。

和一个视障者一起看电影,他看不清屏幕,你用什么方式来帮助他理解这部电影?

学校养了两只放养的小鹿,校园里还种了很多它们喜欢吃的植物,但我们不希望它们来吃,你怎么处理这个冲突?

面对疫情封控,学校一年一度的狂欢节怎么举行?

这些就是“限制激发创新”的任务设置。比如狂欢节不能在校园里举行,就减除一项资源。但事实上也增加了一项资源——在家里,而且有家庭成员参与。“如何办好狂欢节”就是一个通过突破限制来解决的好问题。

其实,教学生突破限制,更重要的是在校园里给他们埋下种子,让他们知道,“没有什么可以限制我”。

5

平衡关系:解决问题的第三个要素

并非一切限制都可以突破,平衡好各方面的利益、感受、关系,也是解决问题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平衡关系主要有以下五个关键因素。

  • 自我与他人

当学生面对设计家庭食谱的任务时,仅仅有营养结构的金字塔,让学生明白营养结构、营养均衡的道理是不行的,他们必须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家庭成员的年龄、身体状况、所需营养甚至口味都思考到位。如果只从自己的需求出发设计食谱,根本无法解决自我和他人关系的平衡。

这样的食谱设计过程,也帮助学生清楚了同理心的重要性。中小学教育将同理心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维度,正是因为同理心是解决好各种关系的一项基础。

班里养了一只乌龟,请代它写一周日记,并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在给二年级小朋友的这项任务里,学生必须换位思考,把自己当作一只乌龟,体会被圈养时、吃到食物时、被冷落时……它都是什么心情?

  • 个体与群体

不少学校由于沙特和阿根廷的足球比赛而停课,理由是有些学生喜欢梅西。但这件事并没有处理好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因为不是所有学生都喜欢梅西,甚至不是所有学生都喜欢看足球直播。如果所有空间都在播放足球比赛,那就冷落或排斥了另一些学生的需求。

十一学校很多学生是NBA球星科比的球迷,他们曾提出全校一起观看科比退役比赛的建议。我们评估之后,认为并不合适,因为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这件事没兴趣。最后我们决定,教室里照常保持安静,在学校报告厅、电影院、剧场播放比赛直播。喜欢看比赛的同学可以去看,喜欢学习的同学可以在教室学习,喜欢社团活动的同学可以在公共空间进行社团活动。我们给了学生各种选择的自由,关注到了每一个个体与群体。

  • 当下与未来

在学校,我们不断给学生强化一个公式——“10/10/10”公式。当学生做出任何一个决策,解决任何一个问题时,必须思考:问题解决完10分钟后会发生什么,10小时后会发生什么,10天后会发生什么?对于持续性问题,则要考虑问题解决完的10天、10个月、10年之后会发生什么?

在初中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中,老师们设计了这样的学习任务:“作为 2022年的贾里或者贾梅,给2003年书中遭遇挫折的对方写一封信。”这个任务就是在解决当下和未来的关系。从20年后回看当初那个感到绝望、不可救药的青春花季,会让学生跳出时间来看待这项任务。

  • 理想与目标

在确立目标状态的时候,我们要思考到底是确立一个理想状态,还是确立能够实现的目标状态?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要考虑到有限目标,而不一定要考虑到十分理想的目标。理想的目标往往难以实现、常有挫折,甚至中途搁浅,反而对问题解决造成巨大的伤害。

6

思维方式:既要—也要

平衡关系还有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既要—也要,即在问题解决中考虑到各方面因素。

你是一位插画师,《四季》绘本编辑部希望你能画一幅插画,既能帮助小朋友认识颜色,又能帮助他们认识四季。

给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这一任务,不仅让孩子学会通过颜色表达,还要让孩子学会辨别颜色;不是仅仅认识四季,也不是仅仅认识颜色。

当问题解决成为学生面向未来挑战的关键能力之一,这也带来新的问题——今天学校里的课程逻辑亟须变化。过去,我们一直在不断做加法,现代学校建立以来,我们用不断增加学科的方式来扩展学校课程体系,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这种相对较缓慢与确定的世界里,是效率最高的一种方式。

而面向越来越不确定与具有挑战性的未来,全世界的学校正在从问题出发,组织知识、调用需要的能力,这一变化,是时代的趋势,也是面向未来,我们在今天的校园里、课堂上需要做出的选择。

- END -

作者 | 李希贵

来源 | 《優教育》第39期,本文整理自作者在第九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主论坛上所做的年度主题报告

投稿 | giftededucation@foxmail.com

声明 | 文章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文末或后台留言联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優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