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55天,今天终于开学!现场直击高三上课、吃饭、住宿……所有学生口罩代购量翻倍!
先来看今天的疫情:
厦门4月6日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
一、境外输入疫情
4月6日0—24时,厦门市报告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英国1例。
周某,女,20岁,厦门籍,英国留学。3月22日从英国伦敦乘飞机SQ317至新加坡,后换乘SQ830至上海,再换乘9C8815于北京时间24日抵达厦门高崎机场,抵厦后即由政府专用车辆,接送到集中隔离观察点,进行医学观察。期间体温检测正常,患者无自觉不适。4月6日,驻点工作组对其核酸采样,经过检测,核酸阳性。遂转送定点医院诊查,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目前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截至4月6日24时,厦门市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5例(英国6例,菲律宾5例,美国1例,阿联酋1例,爱尔兰1例,荷兰1例)。
现有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尚在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例。
已治愈出院病例2例,目前住院病例13例;无死亡病例
现有报告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0例。
二、本地疫情
4月6日0—24时,厦门市报告新增本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0例,报告新增本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0例。
截至4月6日24时,厦门市累计报告本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35例(思明区13例、海沧区2例、湖里区3例、集美区4例、翔安区3例、泉州市石狮市1例、湖北省武汉市9例)。
现有省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尚在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例。
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5例,无死亡病例。
现有报告本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0例。
三、密切接触者
目前尚有密切接触者、外地通报协查的密切接触者及其共同居住家属226人,正在接受集中医学观察。
回到今天的主题
百感交集啊!
厦门1.6万名高三学生,
今天坐在教室里上课了!
是面对面的那种课!
很多人都在说,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开学,
的确如此!
招考君掐指一算,
上一次高三学生出现在校园里,
是76天前了,
今天的开学上课,
比原定的开学晚了55天!
久别重逢的师生见了面是啥样?
↓↓↓
不少学生胖了
高三昨天报到,昨天下午是报到高峰期,雨越下越大。不少学校老师守在校门口或者宿舍门口,要么帮学生提行李,要么帮他们撑伞。
从现场看,老师似乎比学生更紧张。各所学校门口都有老师冲来冲去的身影,就怕学生在门口滞留。
久别重逢的师生第一次见面会是怎么样?似乎充满激动和谨慎:在教室里,学生在口罩下辨认自己的好朋友,微微一笑。大家都被告知:不能搂搂抱抱了,要保持距离。
老师们说,不少学生都胖了,不过,有些人不愿意承认,嘻嘻笑着说:只胖了一斤啦!
还有的学生顶着一头奇怪的发型走进教室,旁边的人一言难尽:你这发型……
原来是,tony老师虽然上班了,但是,不少高三学生已经被家长当成“熊猫级”保护,只能由父母操刀。
各校校长争灌心灵鸡汤
开学第一课,由校长上场。校长们在讲话中都使出浑身解数,争灌心灵鸡汤,为的是能让学生们从居家学习转换到校园生活。
昨天晚上,很多学校都给高三学生放假,没有作业,没有网课,没有晚自习。
在厦门六中,住宿生昨晚的任务就是聊大天了,老师们认为,同辈之间的聊天有时胜过心理课。
在厦门外国语学校,晚自习前,学生们分到了糖,这其实是一个心理游戏,学生们一边吃糖一边在纸上写下自己新学期心愿,然后把纸折成自己喜欢形状,做上特别记号,等到高考结束后再开封它。
▲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写下心愿
昨天只是前奏
今天才是开学
来看看《厦门日报》各路记者
今天上午带来的消息
↓↓↓
早上交通顺畅
《厦门日报》记者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指挥中心了解到,今日早上,各个开学的高中周边交通情况较顺畅,车流量总体不大,执勤警力提前到岗到位。
“为了保障复学顺利,警方早早就对校园周边的情况做了部署:提前摸清上学人数、预测交通流特性、排除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拟订交通疏导方案……”民警称,各开学高中周边,都安排警力指挥疏导,为学生们保驾护航,确保复学工作顺利开展。
这样进校门
每位学生排队进校园,间隔1.2米
↓↓↓
不同学校有不同的测温方式
↓↓↓
有额温枪
有同时可以消毒的防疫站
有红外线人脸识别仪
有头盔
▲厦门二中使用的智能头盔,戴着它,就可进入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等室内测温(平均每个教室1分钟内可排查完毕)。
当然,如果发现体温有异常(高于37.3度),最后要由水银温度计来判定。
▲图中的女生后来被证明是过分紧张,体温正常。
还有,不要以为只有校门口测温,进教室还要测温,上午测,下午也要测,住宿生进宿舍也要测。
这样上课
来看一组图片↓
▲不少学校班级黑板报都选用了这句话:
我命由我,不由天。
对于开学,
很多人有很多疑惑,
我们一并回答:
卫生
学校干净吗?
迎接久别重逢的学生,是再次消毒过的校园——这几天,在迎接学生到来之前,所有学校又消毒一遍。
据介绍,二月份全市举行的消杀行动中,学校都参加了,高三开学前,学校又进行一次消杀。湖滨中学校医魏医生说,消毒水都是按照安全“方子”严格配备,对学生“无毒”。
▲厦门二中住宿生行李箱要消毒
在厦门一中,虽然只有高三学生开学,但是,专业消杀公司消杀范围涵盖整个高中部,包括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老师办公室、厕所等,“不放过一个角落”。
教室里增加了免洗洗手液和纸巾。
▲双十中学高三教室门前放有站立式免洗手喷雾机。
上课
有分班上课吗?
厦门高三基本上没有分成小班额上课,但都改为单人单桌,努力拉开距离。
有条件的学校学生上自习课时,会把班级一分为二。
口罩
老师上课戴口罩讲话能清楚吗?
目前返校学生还要戴口罩上课,老师也是。不少学生担心,老师戴口罩,口齿能清晰吗?
从昨天和今天看,戴着口罩的老师讲课,不影响讲课效果,不过,老师可累坏了,一节课下来,口罩都是汗。
口罩
上体育课要戴口罩吗?
开学后,体育课还要不要戴口罩?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通知》,在空旷地方,低风险地区是不用戴口罩的。不过,目前,多数学校还不敢让学生在体育课里摘下口罩,学校表示,高三体育课,还是会要求学生戴口罩。
不过,学校也表示,体育课会划分不同区域,尽量分开距离。
昨天一位高三学生说,他的父母因为戴口罩一事纠结了好几天,担心他戴口罩难受之类的,他觉得,很多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新闻链接】
学校代购口罩购买量翻倍
在厦门,学校为有口罩需求的学生统一代买,好消息是,以前每生每两周可以买14个口罩,现在每生每两周可以买28个口罩。
具体办法是,学校(单位)可通过微信公众号“i厦门”,以团体单位方式统一采购,夏商集团通过物流统一配送到学校(单位),然后由学校分给学生。
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团购口罩的学校包括全市中小学、高校、中职、特教、技工学校等,及市区教育局机关和事业单位。
在采购数量上,每两周采购一次,以两周内首次下单时间开始计算。一个周期(2周)最多采购量:教师每人20个、学生每人28个;每个校区每天最多可多购买100个应急备用,其中,教职工口罩数可含物业保洁、保安、生管、食堂等保障学校正常运转的工作人员。
住宿
怎么拉开学生床位间隔?
从已经开学的寄宿制高中看,以前六人一间的宿舍都重新做了调整,一般控制在三、四人一间,有的甚至两人一间,这是因为现在只有高三开学,有的学校征用了其它年级的宿舍。
睡觉的方向也有讲究,要求脚对脚的相同睡觉。
睡觉要不要戴口罩?目前没有看到要求睡觉要戴口罩。
吃饭
摘口罩吃饭有危险吗?
在学校期间,除了吃饭、睡觉,其它时间都要戴口罩。那么,摘口罩吃饭怎么保持安全?
湖滨中学没有学生宿舍,学生都是走读,学校介绍说,以前很多同学会到校外吃饭,现在绝大多数同学选择中午在学校用餐,学校要求学生饭前都要洗手,摘口罩吃饭时,不说话,不交谈,用餐后马上戴上口罩。
所有学校的午饭和晚饭都采用套餐制,即每人一盒,而且吃饭时要保证距离。
吃饭也兵分几地,一个班级分两个地方:有的在教室吃饭,有的到食堂吃。
到食堂吃饭也是单人单桌,或是分开距离,很多学校连吃饭也有座位表,即每个人座位是固定,座位表上写着学生名字,有的学校座位之间还有隔板。
▲双十中学住校的男学生用餐
第一餐吃啥?
临近11:00,双十中学食堂阿姨正在给高三女生宿舍打包午餐,今天午餐有红烧牛腩、青瓜炒香肠等。
顺便来围观一下双十中学的菜单吧↓↓
如厕
厕所会出现拥挤吗?
不少学校课间延长到20分钟,以前是10分钟,为的是留下足够上厕所的时间。
连上厕所也要错时,学校也把厕所编号,不同班级上不同厕所,时间也不同,要错峰上厕所,而且还要排队,一般一个班控制在10分钟(男女),以确保如厕学生之间有一定的安全间隔。
教学
线上线下如何衔接?
线上和线下教学如何衔接?名校纷纷支招。
双十中学副校长蔡芝禾提醒:防止一复学就用力过猛——家长、学生可能会有一种从线上转入线下后用力过猛,训练过度的学习补偿心态。
她介绍说,刚开学,双十将以中档题为主。本着“低起步、多台阶、小步幅”,尽力提高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性和有效性;精讲精练,以课堂为主,即注重课堂的教师少讲、精讲,把握好“导”的度,学生要做到精练,注重练的实效性。
▲学校的复印机重新忙碌
厦门一中高三段长吴昕说,高考倒计时的92天,一中把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线上教学成效梳理,查缺补漏,第二阶段进行巩固,通过考试训练来提高学生成绩,最后,第三阶段是训练和高考温书假相结合。
一些学生对于高考延期消息还没有适应,吴昕安慰他们,多出来的一个月可以弥补线上学习不足。
所以,
加油吧,
少年!
钟南山为福建高三学生加油鼓劲
视频来源:福建新闻联播
厦门招考原创作品,欢迎转发朋友圈。公众号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钉钉再见!我们要开学了!高三今天报到,五类人暂缓返校!其它年级和培训机构呢?
学校喊你理发!开学近了!请广为扩散:千万千万不要带病坚持上课!这不是美德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佘峥 柯恺筠 摄影:黄少毅 王协云 张江毅 白懿彬 杨启翔 李政 林铭鸿
编辑:蒋含 审核:蔡文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