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盲卡热卖,你家孩子“盲”买了吗?像不像博彩?上瘾怎么办?
先说几件事
今天起到3月20日,高三开始模拟填报高考志愿,高校还要模拟录取,不过,应该不会公布录取结果。
所以,只是填报个寂寞?
其实主要还是为了熟悉填报的流程啦。
我们之前有推送过一篇高考志愿填报的资料集锦,供大家参考。点击即可回顾→福建新高考志愿表长这样!一人能填240个本科专业?模拟志愿怎么填?历史组占比人数……
前天,省教育厅对外发布2021年高职分类招考通知,高职分类招考就是俗称的职教高考。两个要点:
面向中职学校类考生的职业技能测试于4月6日至11日举行,具体测试时间以各主考院校公布的时间为准。
面向普通高中类考生将在网上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
文件链接在这里↓↓
http://sz.xmnn.cn/home/article/detail/id/4675.html
还有
距离中考天数剩下两位数
这几天
学校都在举行中考百日誓师
真的要从现在改变哦!
在留言区跟我们说说你现在的心情吧
回到今天主题
前几天
我们报道学校旁边小卖店卖“彩票”
“拉开卡”可以中现金奖
点击图片即可回顾👇
家长们说
还应该关注下小卖店里卖的盲盒“盲卡”
上周五路过学校旁一文具店,因临时有事,就在门口小站了几分钟,然后无意识地观察起进进出出的小同学,发现有两个男孩子居然一次性买了很多那种类似盲盒的东西,拆开小盒子里边就是一个小枪那种小玩偶,感觉那些孩子一次买那么多也有赌的意识,也不知道销售这种东西违不违规?
小学生中掀起了一阵“集卡热潮”
近日出版的《厦门日报》报道说,市民杨女士(化名)向记者反映,自家小学四年级的儿子私自用压岁钱购买了百元卡包,言谈间都是对同学获得稀有卡牌的羡慕。春节期间,家里的门铃几乎要被一起集卡的小朋友按坏了,有时饭吃到一半,都会有小朋友打来电话,要立刻集合共商“抽卡大计”。
记者走访了杨女士儿子就读的莲龙小学,门口3家文具店都在贩卖各类卡包。随着学校放学,3家文具店的卡包区域都被围得水泄不通。
▲各家文具店都将卡包摆放在店门口醒目处,一放学就围了不少学生。
这种卡叫“抽抽卡”,也有人把它叫为“盲卡”,有不同图案和主题,譬如说,有奥特曼、漫威、第五人格、刺激战场等男生玩的系列,还有叶罗丽、神奇宝贝等女生玩的系列,都是源自动漫、电影或手机游戏,价格从2元一包到100元一包不等,数量从一包5张到一包几十张,当你购买一包的时候不知道里面会有什么卡。
其中又以奥特曼卡包一枝独秀,里面的卡片按稀有度分为多种类别,如“普通、罕见、稀世、奇珍”。孩子们介绍,价格越贵的卡包,抽出“高级卡”,也就是TR卡、黑金卡和超铂金卡的概率越高,而越稀有的卡片,印刷也越精致,卡牌高度还原了原作中精美的角色、皮肤、立绘以及海报,档案式卡背设计包含了对应角色的外在特质等有趣信息。当然,可对于非游戏玩家,这些卡片的人物和技能介绍很难理解。
报道说,这一现象在各个小学普遍存在,不少小学男生口袋里都藏着一叠卡牌,一有空隙就开始比卡玩卡。“没有卡牌谁跟你玩啊。”现场不少小学生告诉记者,不仅拥有稀有卡牌 “特别牛”,拥有战斗力指数高的卡牌,或者很会“拍卡”的同学,都是大家羡慕的对象。
▲不少小学高年级男生都拥有自己的卡册。
在我们报道了“彩票”之后,网友给我们留言:
以纸卡形式拆包,一包5、10、15、25元不等,里面如果有高等级的卡,孩子就收起来,是普通卡的话整包扔掉,孩子想办法从家里拿钱去买,因为同班很多同学都这么做,校园旁的小卖部真的该好好整顿收拾。
文具也出“盲盒款”
不仅有“盲卡”,还有“盲盒”。
盲盒是啥?就是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只能盲选购买的玩具盒子。
现在文具也出“盲盒款”——笔、本子、橡皮等各类文具,纷纷套上花花绿绿的盒子,成为文具店的主角。而当普通的文具,被装进漂亮的统一定制的外壳后,摇身一变就能翻至少 3~5 倍的价钱。不仅如此,几个简单的、甚至是劣质的文具组合,被装进正在流行的图案里,就能让孩子一次次抽取、购买,只为集齐全套产品。
以中性笔为主的盲盒,最受中小学生欢迎。这些盲盒笔的不同仅在于,笔壳的外观、颜色和图案有所差别。
媒体报道说,有家长发现,儿子已经买了七八根笔,还要继续买,一问才知道这是他收集的一种“海贼王盲盒中性笔”。每支笔的外包装完全相同,不能打开,但其中笔杆上的图案不一样,“一共有9种人物图案,孩子班上的同学也在收集,抽到重复的还会互换。”
有人认为这就是兴趣收集
有人担心易产生博彩心态
对于“盲卡”“盲盒”,也有不同意见。
有人认为,文具盲盒不难理解,就像大人们小时候吃干脆面抽卡一样,未知的东西最令人上瘾。《厦门日报》报道说,也有家长支持孩子集卡,他们认为,“这就跟我们小时候集邮、集火柴盒一样啊。”家长陈先生认为这是正常爱好,他的儿子就拥有多本卡册,总费用达上千元。
但是,也有人认为,文具盲盒等类似产品容易诱导学生产生赌博心态。《厦门日报》报道说,多数家长反对孩子抽卡买卡的行为,甚至直接撕毁、丢弃其卡牌。松柏二小一位学生家长刘先生认为,“盲卡”卡牌是拆包抽卡的形式,带有一定赌博性质,小学生很难抵制诱惑。
还有人保持中立:如果孩子是“盲卡”、文具盲盒的爱好者,家长的可以视情况予以支持,只要有节有度即可,大可不必“谈盲色变”,把它当作一项有趣味性的活动。
但是,如果孩子在购买盲盒过程中
出现以下四种特征,
则须高度警惕“行为成瘾”,
或者说“非物质成瘾”的可能性:
1.“明显过度”。比如相对于生活状况而言,在购买盲盒这件事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精力、金钱。
2.“戒断反应”。比如不买盲盒就非常难受,夜不能寐,甚至烦躁、易怒、紧张、情绪低落。
3. “耐受性增加”。比如买盲盒的频次逐渐增加,从一个星期买一个就能满足,发展到每天买一个才能踏实,最后到每天买好多个心里才舒服。
4. “负性后果”。比如将零花钱全部用于购买盲盒,为买盲盒跟父母说谎要钱,每天只想着买盲盒、拆盲盒而影响到学习状态,以及做出更严重的不良行为等。
如果孩子真的上瘾怎么办?
《北京晚报》采访青少年心理研究专家、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宋少卫,他认为,文具盲盒等类似产品容易诱导学生产生赌博心态,“对于孩子来说,这是非常糟糕的心理暗示”。另外,如果盲盒开出来的文具不是自己想要的,也容易造成学习用具的积压,对孩子心理成长是一件很不利的事情。
执法部门能查吗?《青岛早报》从律师处了解到,教育部曾于2004年的时候,出台过一个部门规章,要求杜绝小学周边,一些带有博彩、赌博性质的商贩,来销售卡片的行为,但这种奥特曼卡片,是否能被如此界定还没有明确答案。
那咋办?宋少卫建议,针对文具盲盒这种情况,跟孩子算算小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给孩子出几道题,比较一下买一支自己真正需要的笔的价钱,以及盲盒抽出自己想要的笔的价钱,“通过计算引导学生做出理性科学的选择。”
有的学校也给学生开课讲“抵制诱惑”。
简而言之,专家的观点是“疏堵结合”。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有家长说,还是得靠自己:管好孩子零花钱。
您的孩子“盲”买了吗?
这是一种爱好收集?
还是带有博彩性质?
万一孩子上瘾了,
怎么办?
欢迎在留言区和大家分享~
你可见过百岁厦大的年轻容颜?80多年前厦大航拍照首次曝光!竟然能看见……
快讯!今年厦门招1217名教师!有编制!学历条件放宽!不收报名费!招考简章→
福建新高考志愿表长这样!一人能填240个本科专业?模拟志愿怎么填?历史组占比人数……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佘峥 刘少敏 摄影:刘少敏
综合北京晚报、首都教育、共青团中央、中国新闻网、19楼、老爸测评
编辑:蒋含 值班主编:林燕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