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首“李商隐”必背诗,骗了学生16年!《唐诗三百首》也有硬伤?

厦门日报社/ 厦门招考 2021-07-12


你背过“李商隐”的《送母回乡》吗?


《送母回乡》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每当母亲节时

“李商隐的《送母回乡》”就频频出现于

各种文章和网友文案当中



这首诗不仅入选了大量少年儿童诗词读本

甚至被冠以“小学必背”

进入各种音视频课程加以贩售


选有“李商隐《送母回乡》”一诗的《少年说诗词》

封面写着“课标配套”



“李商隐”诗歌作者其实是现代人



近日,网友“余鹧鸪”在豆瓣广播中发布了三张图片:两张视频课程截图和一张课程介绍截图。



网友“余鹧鸪”对这组截图并没有做太多说明,只写了“我服了”三个字。余鹧鸪在与网友的讨论中表示,“这个很明显是现代人写的”,而且“李商隐的集子里没有这诗”。


澎湃新闻记者查阅崇文书局本《李商隐全集》以及中华书局本《李商隐诗歌集解》均未发现收录该诗。而根据《李商隐诗歌集解》著者余恕诚、刘学锴(曾任中国李商隐研究会会长)考证,李商隐流传下来的诗歌共计594首,其中确定具体写作时间的有381首,无法归入具体年份的有213首。


此外,还有15首疑似李商隐诗作但欠缺充分证据的。但是,无论是已经确定的还是疑似的,均没有这首《送母回乡》。



那么

《送母回乡》是不是李商隐所作?

如果不是

又是何人所作呢?


网友“余鹧鸪”检索发现,早在2005年就有人把这诗安在李商隐名下。2005年算起,这个错误竟然传播流布了16年直到最近才被网友发现。


余鹧鸪经过一番查找,找到了发表于《人民日报》的文章《豪华落尽见真淳——读寓真诗词》,事情的原委逐渐清晰。


在《豪华落尽见真淳——读寓真诗词》这篇评论文章中,作者认为雨是寓真诗歌中非常重要的意象,而李商隐也非常喜欢写雨。之后在流传当中则不知如何出现了讹误,而逐渐定型为李商隐所写的《送母回乡》。


这篇刊载于《人民日报》的评论,成为讹传的源头,具体如何发生已经不可追溯


也就是说,之前广为流传的“李商隐”的《送母回乡》,竟是现代人寓真所作。


资料显示,寓真,1942年生,本名李玉臻,山西武乡县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政法学院法律系,曾任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中国作家网《寓真诗词选评》目录中的《送母回乡》



《唐诗三百首》也有“软硬伤”?



《唐诗三百首》近日也被爆出有“软硬伤”。


《光明日报》记者刘江伟、王国平报道说,中文核心期刊《文艺研究》2021年第1期刊发了一篇署名文章《〈唐诗三百首〉的“软硬伤”及其成因》,文章作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定广认为:“《唐诗三百首》中各种错误加在一起,总共涉及百余首诗。如果不加修订,难以担当唐诗普及之大任。”


《唐诗三百首》是哪本?


《唐诗三百首》由清代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读本,专为儿童学习唐诗而编。



“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喻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上海市社科院文学所教授孙琴安说。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世纪末,《唐诗三百首》共有上百个版本,除了注疏本外,还有插图本、字帖本、注音本、朗诵本、英译本。在2019年全国开始统一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中,《唐诗三百首》还被列入其配套的36部阅读名著书系。



三大“软伤”、五大“硬伤”

《唐诗三百首》看着有点“伤痕累累”‍



2015年,李定广担任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他说:“在节目录制现场,我发现很多选手背的诗句都是错的。指出后,选手们却不以为然:诗句明明都是从书上来的,怎么会有错?”


李定广发现选手们人手一本《唐诗三百首》。李定广说,之前他研究《唐诗三百首》时,就发现有错误。这次他下定决心,要尽可能把错误全部找出来。


李定广认为

《唐诗三百首》存在

三大“软伤”和五大“硬伤”



譬如说,作者张冠李戴。李定广认为,贾岛《寻隐者不遇》的作者应为“孙革”,李频《渡汉江》的作者应为“宋之问”等。诗人的时代归属也存在错误,诗体分类也存在不当之处。如王维《洛阳女儿行》,杜甫《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明明都是唐人典型的“七言歌行”体,但蘅塘退士将《洛阳女儿行》《兵车行》《丽人行》列入“七言乐府”,而将《长恨歌》《琵琶行》列入“七言古诗”。


还有“随意缩减原诗题目”的问题。李定广初步统计,《唐诗三百首》缩减或改动诗题近20处,如裴迪的“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被缩减为“送崔九”,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被缩减为“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被缩减为“夜思”。

“编选时还存在文本臆改不当或照抄错误版本的情况。”李定广指出,《唐诗三百首》中臆改情况有近百处,其中有30多处属于明显的“硬伤”,如骆宾王《在狱咏蝉》颔联“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中“那”字臆改为“不”,王湾《次北固山下》中“客路青山外”的“外”字臆改为“下”。




如何看待李定广列出的

三大“软伤”、五大“硬伤”?‍



怎么看待《唐诗三百首》的“硬伤”和“软伤”?《光明日报》记者也采访了各方专业人士。



“有差错很正常。我们对于古人的选本,应该抱有理解之同情。”《文艺研究》杂志编辑陈斐说,古代选本有其时代局限性,因为那时选源较少,也没有形成严格的编辑规范,达不到现有的编选水平。我们不能苛求几百年前的选本精确无误。现在指出选本里有“硬伤”,实质上是古今两种学术规范的相遇,是两种学术体系之间的张力。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左东岭也认为,《唐诗三百首》一直以来是普及读物,始终没有进入学术视野,很少有专业人士校勘修订,出现一些错误也很正常,古代人没有现代的学术规范,我们所谓的差错都是拿现代的学术规范去衡量古时的选本。


《唐诗三百首》适合今天的唐诗普及吗?陈斐认为“不太合适”。他说,作为当今的诗歌教育,要通过选本让学生或者诗词爱好者了解唐诗的发展史、流变史,也就是选本应该是唐诗的一个微缩景观。作为选本,不应该倾注作者过多的审美倾向,而应该把唐诗发展的脉络尽可能客观展现出来。


《诗刊》社副主编霍俊明有不同的观点。“我们应该尊重不同年代、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每个选本都会有程度不同的差错,《旧唐书》《全唐诗》也有。《唐诗三百首》能够流传至今,说明它能经受时代和历史的考验,深受大众喜爱。我们不能因为有差错,就把它的经典价值推翻了。”他说。




怎么办?



有必要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增加注解的部分‍


《光明日报》报道说,当听说《唐诗三百首》有“硬伤”,北京市丰台二中语文教师陈维贤的第一反应是“不会吧”。他平常也选择《唐诗三百首》中的诗拿给学生鉴赏。“目前来说,《唐诗三百首》是普及唐诗的权威版本。如果它里面真存在‘硬伤’,出版社应该进行注解和甄别,告诉读者原诗是什么样的。


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诗人树才与陈维贤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说,诗的首要原则就是美和真,“真”就要求呈现唐诗的原有真实面貌。学者或出版社可以通过注释,让读者了解诗的流变,这样也有利于提升读者的鉴赏能力。


“每次出版都应有它出版的价值。”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陈建宾告诉记者,现在图书出版节奏快,而“公版书”出版的门槛又很低,无须支付稿酬,所以很多出版社拿来以往的本子照着印。这个普遍现象值得重视。如果有“硬伤”存在,出版社有必要组织团队进行校正,在保持原著原貌的基础上增加注解的部分。




所以,

《寻隐者不遇》的作者真不是贾岛?


招考君也问了本市一些语文老师,大家都目瞪口呆。网上搜索看,只有零星地对《寻隐者不遇》作者提出疑问。


这是学术争议,还是常识性错误?


老师和家长觉得很困惑,有人说,期盼有权威的解读,否则背诵古诗都有“阴影”——到底我读的,是对还是错?


他们认为教辅材料的编纂还是需要认真负责,否则,对孩子的影响难以避免。



你怎么看?

欢迎在留言区和大家分享~


外地通知,学生可以不要求每日健康申报打卡!厦门呢?还有,清明能外出扫墓吗?


小学、小升初招生,定向生,名校分校……近期几个问得最多问题,市教育局答复了!


厦门教师招考开始报名!条件低得让考生不敢相信?这些问题问得最多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佘峥 综合澎湃新闻 、《光明日报》(记者 刘江伟 王国平)、第一现场、壹深圳客户端

编辑:蒋含 值班主编:林燕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