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振宁弃美国籍归根,该赞还是该喷?

2017-02-26 互联网评论

已经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杨振宁、姚期智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一消息星期二在中国互联网上激起涟漪,舆论场上这些年来围绕杨振宁的复杂情绪再次涌起。


今天对于杨振宁先生的恶评,主要来自两个原因:1、他娶了一个与他年龄差距太大的女子为妻;2、当年邓稼先先生回国的时候他没有跟着回来——换言之,他“不爱国”。


  该赞还是该喷?我们的确需要个立场!


  杨振宁是毕业于西南联大,然后去的美国。虽然有点不太好听,但是当时“中华民国”政府的确是当时中国的政府。然曾经被日本人吓得逃跑到了西南,但是当时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的确是中国大陆上唯一一个合法政府。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另虽然受到苏联的支持,但是当时成立的联合国中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席位,所以说,杨振宁1945年出国之后,一直拿的是中华民国的护照,该护照才是受国际社会承认的。至1949年新中国政府成立之际,虽然一成立即与苏联等过建立了外交关系,受到了承认,但是美国当时并没有承认中国政府,所以一直到1964年加入美国籍为止,杨振宁都是“中华民国”的公民。然而,1957年获得的诺贝尔奖的时候,尽管他坚持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去领奖,但是我们却说他是“美籍华人”,并且感慨中国迄今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不得不说,他是政治的悲剧,身为中国人去领奖却不被认可国籍。 


  1964年他选择加入美国国籍,面对了包括来自他的父亲在内的诸多反对。在《面对面》一书中的回忆中,他在被问及为何要加入美国籍时,杨翁并没有过多的辩解,只是简单的几句带过,称是为了“学术的方便”。


  杨振宁在加入美国国籍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担任全美华人协会会长,长期致力于缓和中美关系。在1971年中美建交之后,他也是第一批返回祖国的美籍华人之一;后来也和其他人一起,参与过保钓运动。至于后来对于新中国科学建设的支持,就更加直接了。所以,即使在”爱国“这个问题上,屡屡被网民们辱骂的杨翁比起诸多只会动动嘴巴骂人的青年人,显然做出了更多,更有意义的贡献,他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体现自己的爱国心,然而他却从为自己公开辩护过。(来源:下一锅饺子的博客


  在互联网这个公众舆论平台上,各种冷嘲热讽涌向了杨振宁教授。针对网上嘲讽杨振宁教授的舆论,占豪说出了自己的的看法。(作者:占豪,来自占豪微信)


        首先,对这种嘲讽的舆论占豪是表示“理解”的。此处所谓的“理解”并非认同,而是了解舆论产生的其来龙去脉,并对当前时代下网友心中的这种情绪表示理解。为什么这么说呢?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三个视角去剖析:


  一、中国人的价值观。


  杨振宁是世界顶级科学家,回国后中国政府、学术界都将其奉在了几乎是神坛的位置,给予了极高的礼遇。在中国老百姓心里,会有“你一个为美国奉献毕生心血的美国人”在中国凭啥享受这样的礼遇呢?你为国做了多大贡献?这是其一。


  如果只是上述,可能大家也只是稍有情绪,但随着杨振宁教授为国出力,这种情绪会很快平复并转为认可。然而,在上述情绪还未消失的情况下,另一件冲击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事情将杨振宁教授推向了“恶名化”,那就是他和翁帆的婚事。


  2004年11月5日,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在北京订婚,引发舆论惊诧。这事如果放在西方可能被传为佳话,但在中国却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相悖。在中国传统价值观里,你一个82岁的耄耋老人,都可以作人家姑娘的爷爷了,怎么能娶人家呢?这不是要耽误人家姑娘、占人家姑娘便宜吗?这种情绪在媒体的热炒下被放大,杨振宁教授自此陷入了巨大的公众误解中。


  二、强烈对比下的不平衡。


  他与“两弹元勋”邓稼先是同乡、同学,两家不但是世交,两人更是最要好的朋友。两个一起成长起来的卓越科学家,一个在1950年顶着压力回国,在艰苦的条件下将毕生心血投入到了中国核武器的研究之中,由于核辐射对身体的伤害,邓稼先62岁因癌症病逝。杨振宁教授将青春留给了美国,成了美国万人瞩目的科学家。


  杨振宁教授在人生最黄金的时期都在美国做科研,退休后才真正归国,这给公众的印象是“回国养老”和博名。事实上,八九十岁的人了还有何名利可博?这个年龄取得如此成就的人,对名利往往会看得很淡。


  全世界人均寿命超过82岁的国家只有7个,中国人均寿命76岁,82岁在中国人的印象里已经是人近黄昏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杨振宁教授娶了28岁的翁帆,这个强烈对比太容易引发人心理的失衡。


  三、时代的局限性。


  中国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但由于中国近代的特殊历史因素,中国人在某些方面的容忍度依然是较低的。这不是中国人狭隘,而是时代决定的,毕竟中国有过百年凌辱的历史和长期落后于人,这使得中国人更有民族情绪。譬如,上世纪90年代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何智丽改名小山智利代表日本队出战被普遍认为是“汉奸”行为,但今天当一些中国运动员再代表其他国家出战时,好像已经见怪不怪了。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相信,如果杨振宁教授放弃美国籍的事情发生在10年后,对其嘲讽的声音肯定要少很多很多。


  我们不能用“民族英雄”的标准去套一个科学家。


  很多人之所以对杨振宁教授有看法,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和“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对比。事实上,在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看来,这种对比是非常不太合适的。


  邓稼先是什么人?他是为国家奉献毕生心血的民族英雄,他这样的英雄在中国近代凤毛麟角,他为国家的强大做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所以,邓稼先不仅仅是科学家,他是民族英雄。


  我们能用民族英雄是框每一个科学家吗?显然是不可以的。如果以民族英雄的标准来衡量科学家,那合格的恐怕没几个人,我们不能因为我们有科学家是民族英雄就这么要求其他人,两者完全不具备可比性。如果用科学家的标准去衡量,杨振宁和邓稼先或许不相伯仲,但如果从民族英雄的标准看,一个是英雄是一个普通科学家。看待杨振宁教授,我们应该用科学的视角去看,而不应用民族英雄的框框去框。脱开民族英雄这个框架,相信再看杨振宁教授我们会真实和客观得多。


  我们当然应该为民族英雄喝彩,但我们也不应对卓越的科学家吝啬掌声,更何况还是一位在耄耋之年愿意继续为国效力的世界顶尖科学家呢?


  二十一世的中国要发展,不但要自己培养人才,也要吸引更多优秀的海外华人和外国人到中国发展才能更快地推动中国发展。在科学领域,中国在很多方面还落后于西方,此时中国更应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吸引海外人才。政府近些年来的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制定的吗?而杨振宁教授恰恰也是在做这样的工作,包括姚期智教授在内的多位顶尖科学家都是在他的影响和引荐下回国的。而这一次重归中国籍,一定会刺激不少海外华人科学家回国发展。


  现在已经二十一世纪了,我们应该有包容世界的胸怀,我们更应该有放眼未来的思想。对于卓越的人才,只要愿意为国做贡献我们都应鼓掌欢迎。这应该是一个二十一世纪中国人的大国心态!


本文由郎CLUB综合自:下一锅铰子   、占豪


(版权声明:分享是一种美德。我们尊重版权,除非确实无法确认,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非常抱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协商解决,版权问题、投稿、爆料、商务合作请加微信/QQ:2881339636。感恩有你。)


点击原文查看更多好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