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两小时到十分钟,骄傲到泪目,山鹰飞不过雀儿山,我们却做到了!



两小时到十分钟,骄傲到泪目,山鹰飞不过,我们却做到了!


终于等到了!今天,“山鹰也飞不过的山峰”——雀儿山被彻底征服了!


这意味着,以前需2小时穿越的雀儿山,现在仅需10分钟


▼▼▼

建设方案经过8年反复论证、建设周期超过5年被称为“川藏第一险”的雀儿山隧道于2017年9月26日正式建成通车,项目路线全长12.997公里,其中隧道长7079米,双向两车道,隧道进口洞口海拔4378米,出口洞口海拔4232米。雀儿山隧道攻克了在高原高寒地区修建隧道的多个难题,打通了几十年来川藏北线的天险瓶颈,将进一步密切内地与西藏的联系,助推藏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雀儿山位于川藏公路北线317国道、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境内,藏语叫“绒表俄扎”,意为“山鹰飞不过的山峰”,素有“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的说法,“风吹石头跑,四季不长草,一步三喘气,夏天穿棉袄”是雀儿山气候的生动写照。雀儿山主峰海拔6168米,每年有长达8个月的时间被积雪覆盖,山高路险、高寒缺氧,被称作“川藏第一险”。



随着雀儿山隧道的建成通车,长久以来的交通瓶颈将彻底消除,“翻越雀儿山,犹过鬼门关”的历史将一去不返。雀儿山隧道通车后,过往车辆只需10多分钟就可以穿过雀儿山,将不必再绕行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危险山路,较原路节约里程近20公里,国道317线雀儿山段可全年安全畅通。



隧道通车后,将进一步打通川藏交通大动脉,为川藏两地人民提供更加便捷和安全的交通环境,进一步节约过往车辆的运输成本,提高通行能力,为甘孜州和西藏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进一步带动藏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为民族团结谱下颂歌,为巩固边防筑下基石,为藏区人民打开了又一扇希望之门、幸福之门。


[修建雀儿山隧道有多难?]



这条看似不长的隧道,整整修了5年多,成为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超特长公路隧道,高寒和缺氧成为建设中最大的挑战。那么,这条隧道的修建到底有多难?我们又是怎么克服这些困难的?下面就为你来揭秘!


难在哪里?


洞口海拔4370米,隧道长7079米,目前为世界上海拔最高超特长公路隧道,含氧量低、气温低、隧道超长为本项目最大特点与难点。


一是在海拔4000米以上修建7公里的超特长隧道,既无成熟规范提供理论支撑,又无工程实例借鉴,隧道设计只能从零探索与总结提炼。


二是洞口含氧量不到平原区60%,每进隧道1000m含氧量较洞口降低10%,绝大多数人均有高原反应,人员及施工效率极低,对参建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严峻挑战,建设施工难度极大。


三是雀儿山主峰海拔6168米,常年冰雪覆盖,洞口极端气温在零下40℃以下,冬季施工期超过4个月,低含氧量和冬季低气温的叠加效应,导致工程勘察与施工“难上难”。


克服哪些难点、创新亮点在哪里?


一是首创“气象选线”的设计理念,为高海拔寒区越岭隧道选线提供了新思路。


二是创新性提出“保暖内衣+长衣袖式”隧道结构防冻技术,并在隧道洞口设立了30米长的防雪透光棚,既保证隧道洞口防冻、防雪,又避免驾乘人员被洞外白雪反射刺眼。


三是将现有隧道运营通风计算标准仅满足2000米以下提高到5000米,为我国高海波隧道施工及运营通风、制氧供氧提供技术支撑。


四是隧道设置平行导洞,为高海拔超特长隧道运营通风及防灾救援提供运营安全保障。


五是创新性地利用洞口附近的温泉热能,消除了隧道洞口段的冰雪灾害,确保冬季运营安全。


雀儿山隧道通车了

而雀儿山精神

却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被遗忘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

让我们再来回头看看和雀儿山有关的

那山,那路,那人


关键词1:那山

● 雀儿山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境内,紧邻川藏边界。在隧道完工以前,所有过往车辆必须翻越主峰海拔6168米、垭口海拔5050米的雀儿山。

 1951年12月27日,这一天,是有史以来,插着红旗的汽车,第一次从垭口翻过了雀儿山。

 2012年6月,雀儿山隧道开工建设,工程耗资约11.5亿元,全长8.955公里,隧道海拔高度4378米,是目前世界第一高海拔特长公路隧道。

 2016年11月10日,实现了雀儿山隧道主洞和平导安全顺利贯通,创造了高原隧道施工的奇迹。


关键词2:那路

● 全长7公里的雀儿山隧道,将避开有泥石流、积雪和雪崩的路段。过往车辆只需10多分钟就可以穿过雀儿山,而不必再绕行长达2个多小时的危险山路。

 而以前,如果遇上塌方、车祸等,可能几小时甚至几天都翻不过雀儿山。雀儿山40多公里的盘山公路,因为地势陡峭、道路狭窄、缺氧、极寒被称为“川藏第一险”。从1951年通车以来,这段山路一直是土路。

图丨根秋多吉

 那些最容易发生事故的路段都有外号,比如“老一档”、“鬼招手”、“燕子窝”、“老虎嘴”。

 正是因为这样,为了保证来往车辆能够顺利通行,雀儿山上的的道班工人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他们要处理塌方的石头,把被压烂的土路填平,给涵洞排水,清理排水沟,以及清理垃圾......也正因为这样,道班工人成为了过往旅客和司机心中的“守护神”。

图丨根秋多吉


关键词3:那人

图丨根秋多吉

 很多人在雀儿山的沿线道班加起来工作了二十年以上。他们的父辈参与修建了这条最早连接西藏和内地的公路,随后留下来,成了最早的一代道班工人。

 退休之前,陈德华是甘孜州公路管理局雀儿山五道班班长。在这个平均海拔4500米的“生命禁区”,陈德华坚守了20多年,也因此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退休后关于雀儿山的一切,仍使他魂牵梦萦。在雀儿山隧道通车前夕,他专门为自己安排了这一趟“怀旧之旅”。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554o8wngo&width=500&height=375&auto=0

 雀儿山山顶的最后道班,即将成为历史烟尘中的一段令人无法忘怀的往事。雀儿山隧道通车后,道班的所有成员将会重新被分配到新的路段做公路养护工作。



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整理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