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路”精神亮相“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大型成就展



9月24日,“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正式开启。


“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共分“序厅”“屹立东方”“改革开放”“走向复兴”“人间正道”五个部分。


“屹立东方”部分,川藏公路以组图形式亮相成就展,“两路”精神闪耀北京。


珍贵老照片重现

改变“蜀道难”的壮举



一幅解放军战士在悬崖上开路的照片给人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这是当年川藏公路修筑时的一幕,文字注解写着:1954年12月,贯通“世界屋脊”的康藏公路、青藏公路全线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1955年10月,康藏公路改名为川藏公路。


这些画面,也展现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川藏公路被国外地质学家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天路”。1950年川藏公路开建后,10余万筑路大军用“每前进1000米就有1名战士倒下”的巨大代价,建成了从成都平原到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天路”。他们用铁锤、铁锹这些简易工具,劈开了悬崖峭壁,降服了险川大河,创造了世界公路修筑史上的奇迹。


看着这些照片,北京市民贾文英感慨道:“激动人心的是画面,但触动心弦的,则是背后的故事。”


川藏公路也经过了多次改造提升,二郎山、鹧鸪山、雀儿山等多处天堑变通途,高速公路也延伸到甘孜、阿坝藏区。进藏公路由难变通、由通变畅。在川藏公路上,诞生了雀儿山隧道、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雅康高速泸定大渡河大桥、汶马高速克枯特大桥等超级工程。


在数代川人不懈努力下,蜀道难变蜀道通的愿景已成为现实。如今,四川正在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大动脉”越来越畅通。


3D建模还原“关键帧”

看泸定大渡河大桥

艰苦卓绝的建设过程



沿雅康高速向康定方向行驶,出了新二郎山隧道不远就会看到一座红桥飞架在高原峡谷中。这就是“川藏第一桥”,泸定大渡河大桥。



为纪念1935年红军长征中飞夺泸定桥的经典战役,大桥选择了红色的涂装,远远望去十分壮观!桥梁主跨1100米,为克服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带、复杂峡谷风场、超大跨度等要求,采用钢桁梁悬索桥设计方式。



正是因为有了像“新二郎山隧道”与“泸定大渡河大桥”这样的重大工程,才让横断山脉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的四川康巴藏区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在助力当地脱贫攻坚的同时,更能支持藏区经济全面发展。


“两路”精神铸豪迈


这是历史上蜀道发展最快的黄金70年。


70年,8581公里到33.2万公里,见证了四川公路蜀道难、蜀道通向蜀道畅迈进的大幅跳跃!


四川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位于我国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高差悬殊数千米,全省由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构成。


在四川地理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4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铺路架桥,是一件堪比愚公移山的难事。“这是在攀登公路工程的珠穆朗玛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曾对雅康高速公路建设如此感慨。


新中国成立之初诞生铸就的“两路”精神,成为了四川公路人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两路”精神的指引下,千千万万四川公路人用生命和鲜血、汗水和智慧,将千百年来被视为畏途的蜀道,真真实实地变为了进川出蜀的康庄大道,在巴蜀大地上创下了一个个奇迹。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


恢复生产 初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四川仅有公路8581公里,由于长年失养,加之战争损毁,公路破烂不堪,致使全省能通车的公路里程比例仅占一半左右。


四川公路部门及时医治战争创伤,抢通道路、修复桥梁,以恢复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保障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的人员和物资运输。康藏公路的抢修恢复,使五星红旗插上了“世界屋脊”;宜(宾)西(昌)公路的修建,使大、小凉山的彝族同胞挣脱了奴隶社会的枷锁;成(都)阿(坝)、巴(中)南(江)、达(县)巴(中)、巴(中)广(元)及其他省道公路的新建和改建,则使四川少数民族自治区、边远山区和革命老区拉近了与省会成都的距离。


▲巴南高速公路李桥互通


振兴经济 迎来良机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像抓农业那样抓交通”,要求“全省动员、各方出力、艰苦奋斗,支援交通建设”。各级领导和干部群众普遍认识到“要致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发展公路交通是振兴经济的重要前提。


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交通发展的优惠政策,给四川交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通过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全省在加宽干线公路,改造大中城市进出口公路,兴建高等级公路,修建大型公路桥梁,加快老、少、边地区的公路建设,加强已成公路的养护,建设“标美路”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为加快推动四川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88年年底,四川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德荣县通了汽车,实现全省县县通公路。截至1990年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9.7万公里,居全国第一。1995年9月,成(都)渝(重庆)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四川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成渝高速公路


“十一五”期间,四川交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构建枢纽、打开通道、完善路网、支撑高地,变“蜀道难”为“蜀道通”。截至2010年年底,四川公路总里程达26.6万公里,居全国第一位。这一时期,四川大力推行高速公路BOT建设模式,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管理主体由单一国有企业向多元化主体迅速转变;全省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5893公里,高速公路覆盖区域的人口、GDP约占全省总量的80%左右;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初步形成,在推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先导性作用。


2010年11月,四川公路大件运输创下一项纪录——顺利完成车货总重1112吨、距离132公里的运输,标志着四川公路大件运输能力正式跨入千吨级,为我国重大装备制造奠定了良好的交通运输基础。


迈进新时代 实现新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围绕交通强省建设,进一步推进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33.2万公里,居全国第一。其中,高速公路建成总里程7238公里,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三,实现所有市(州)、73%的县通高速公路,建成和在建总里程超过1万公里;建成高速公路出川通道19条,毗邻7省(市、区)除青海、西藏外均已实现高速公路大通道相连;川渝10处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已经取消,高速公路省域网的封闭状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被打破。


▲2018年12月28日,川渝10处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取消(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除高速公路实现跨越发展外,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规划总里程4.1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1.6万公里,占39%。其中,普通国道1.8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占60%,普通省道2.3万公里,三级及以上公路占22.2%。基本实现市到县通二级公路,州县通三级公路。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8.4万公里,位居全国第一,基本实现“乡乡通沥青路、村村通硬化路”。


在道路运输发展方面,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营运车辆近70万辆,等级客运站1945个,居全国第一;全省公路运输客运量、货物运输量分别在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占83.6%和90%;城市公交覆盖所有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和93%的县级城市,巡游出租汽车覆盖全省所有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和97%的县级城市。全省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88.8%;建成县乡村三级物流综合服务站181个,农村货运配送线路发展至400余条,服务网点发展至3000余个,农村物流网络节点覆盖率达到94.71%。


继往开来 树起丰碑


四川公路经过70年的发展,实现了无数个从无到有。


1979年,改建成都梁家巷至天回镇10公里路段为一级公路,实现了高等级公路“零”的突破;1987年,全省第一条高等级公路成灌公路竣工通车;1989年,全省第一条高等级商品路大件公路北段全线正式通车;1997年,钢筋混凝土拱桥世界之最的万县长江大桥建成,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万县长江大桥


2003年,实施国内第一条环保示范路——川九路,促进了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成为全国交通环保示范工程;2017年,世界上海拔最高超特长公路隧道——雀儿山隧道通车,进一步打通了川藏交通大动脉;还有全国普通公路运营里程最长的巴朗山隧道以及旅游示范公路理亚路等一批超级工程和示范工程的建成,以及现在正在有序推进的九黄机场至红原机场公路“交通+旅游”融合发展项目等,都为建设交通强省奠定着坚实的基础。


▲理亚路兔儿山段


2018年,完成77座溜索改桥建设任务,四川全面结束“溜索时代”,成功创建6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8个省级示范县,示范县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今年,四川省将全面实现“100%乡镇通沥青路、100%建制村通硬化路”,提前一年完成脱贫攻坚兜底目标。


如今的天府大地,32条国道、115条省道纵横交错,1135条县道、7066条乡道经纬编织,干支结合、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连通了全省各个市、县、乡(镇)、村。一组组不断跳跃变化的数字,忠实地记录了四川交通建设者挥汗如雨铺路架桥的历史章节。


看!国旗闪耀下的四川交通!

三方面举措!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得这样来

高能!交职院新生用手电筒花式表白祖国

蜀水逐梦,奋楫争先,榜样引领前行!


来源:四川日报、川报观察、交通运输部、中国交通报

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整理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