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交报头版转三版丨四川交通“十三五”发展成就之脱贫攻坚



四川交通“十三五”

2月8日出版的《中国交通报》头版转3版,刊登深度报道《昂首阔步奔小康——四川交通“十三五”发展成就之脱贫攻坚篇》。使命在肩,不负人民。“十三五”期,四川交通建设扶贫累计完成投资约3600亿元,高质量完成“两通”任务,全面推进溜索改桥,因地制宜发展“交通﹢”模式。2020年,四川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140公里,贫困地区建成国省干线公路约2000公里,新改建贫困地区农村公路1.05万公里。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协助交通运输部帮扶的小金、黑水、壤塘、色达4县和定点帮扶的金口河、沐川、越西3县区全部退出贫困序列,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连续4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评为交通建设扶贫专项和定点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城出发
沿连绵的盘山公路行进
转过近100道弯
再穿过3座隧道
路的尽头
就是阿布洛哈村

2019年年底
这个贫困村成为
我国最后一个通硬化路的建制村

▲阿布洛哈村通村硬化路






阿布洛哈村的幸福之路是四川交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期,纵贯四川交通的一条主线是脱贫攻坚。88个贫困县、10050个贫困村、495万贫困人口的脱贫奔小康是摆在四川的头等大事,更是四川交通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使命在肩,不负人民。“十三五”期,四川交通建设扶贫累计完成投资约3600亿元,是规划目标2450亿元的147%,高质量完成“两通”任务,全面推进溜索改桥,因地制宜发展“交通﹢”模式。2020年,四川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140公里,贫困地区建成国省干线公路约2000公里,新改建贫困地区农村公路1.05万公里。厅协助交通运输部帮扶的小金、黑水、壤塘、色达4县和定点帮扶的金口河、沐川、越西3县区全部退出贫困序列,厅连续4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评为交通建设扶贫专项和定点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啃下交通扶贫硬骨头


阿布洛哈在彝语中的意思是“人迹罕至的地方”,恰如村子所处的地理环境——崇山峻岭、地势险要,自然条件恶劣的阿布洛哈村一度成为全国最后一个不通硬化路的建制村。

“小康路上决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交通而掉队。”2019年6月,阿布洛哈村通村公路工程正式动工。

距离不长,难度却大。一是村子三面环山、一面临崖,进村公路要穿过“V”形大峡谷;二是岩石破碎,边修边垮;三是作业面狭窄,大型机具无法进入。

“一定要把最硬的骨头啃下来!”四川省交通运输部门优化设计方案,采用“三隧加一桥”方案,调动精兵强将开赴工地。大型机具上不去,就用米-26直升机,将8台大型挖掘机、炮机送上去。就这样,全长3.8公里,包括3座隧道、1座战备钢桥,桥隧比近30%的农村公路被“啃”了出来。

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是交通运输脱贫攻坚的兜底性任务,是交通运输行业向全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保障广大农民群众“行有所乘”的民生服务。2020年6月24日,阿布洛哈村乡村客运班线开通,标志着四川省提前3个月完成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客车目标。在交通运输部组织的第三方评估中,四川省通村客车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路畅车通。厅通过对全省183个县(市、区)县乡村道进行全覆盖普查,集中整治“畅返不畅”路段4700公里,集中解决“通返不通”问题5200个。如今,巴蜀大地上的农村地区交通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

“车通了,我也要坐着客车去西昌、成都看一看。”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村子的阿布洛哈村村民地久尔色激动地说。

全面结束“溜索时代”


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贫困地区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

受经济发展、自然条件等因素约束,过去很多年里,溜索曾经是四川阿坝、甘孜、凉山、绵阳、广元5个市(州)群众与外界沟通的重要工具。随着安全隐患日渐突出,修建大桥迫在眉睫。

2018年9月1日,凉山州金阳县对坪镇一村金沙江大桥桥面最后一块作业面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当日,这座大桥具备通车条件,标志着四川全省77个“溜索改桥”项目全部完工,10多万群众告别溜索出行。


▲2018年9月1日,四川“溜索时代”全面结束!(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溜索改桥”让贫困地区群众的致富梦想成为真切的现实。

“现在桥修好了,水泥路通了,工矿企业也办起来了,我们种植了经济作物,足不出户就能卖到一个好价钱,许多村民回乡务工,自主创业,带动群众发展乡村旅游,日子会越过越红火。”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桂溪镇彭家村村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溜索改桥解民困,脱贫致富有奔头。甘孜、凉山、阿坝等地区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猕猴桃、牦牛等种植养殖业发展基础较好。“溜索改桥”项目的全面建成,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加快了这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步伐。

“交通﹢”夯实脱贫基础


“路通了,我要利用自己所学的带领村民加快产业发展。”阿布洛哈村党支部书记吉列子日有了底气和信心,“以前我们主要种植玉米等传统作物,现在路通了,车也进来了,村民开始发展米蕉、芒果、核桃、花椒、脐橙、魔芋以及中药材三叉白芨种植。”

依靠“交通﹢产业”,如今,阿布洛哈村人均年收入达4700余元,是2006年以前的23.5倍。

“以前路不通,茅草遍山,人们住茅草房、穿茅草衣,别人都把这里叫‘茅坡’。”在四川省西昌市樟木菁镇丘陵村,年近百岁的代稀文老人回忆道。

路畅业兴,生活巴适。如今,丘陵村主干道已经从3.5米拓宽到6米,沥青路有13公里,全村成网的硬化路总共40余公里。依托完善的道路基础设施,丘陵村规划建设的“茅坡樱红”景区名列西昌“乡村十八景”之首,成为老百姓的增收支柱。同时,蓝莓、脆蜜桃、猕猴桃等水果也在当地试种成功并逐步推开。

“脱贫攻坚,交通先行”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四川交通人的一份决心书和承诺书。如今,四川全省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专项方案交通任务全面完成,彻底结束了三州州府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小凉山腹地通了第一条高速公路。

在此基础上,四川大力发展“交通﹢产业”“交通﹢旅游”等模式,建成产业路、旅游路2067公里,高速公路服务区“交通扶贫专柜”获评2020年全国消费扶贫优秀典型案例。同时,开展乡镇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大调研,制定了提升农村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及撤并建制村畅通工程、乡村振兴产业路旅游路工程、乡村运输“金通工程”等“1﹢3”专项方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厅召开2021年第3次党组会议 罗佳明主持会议并讲话

开局之年:四川交通建设开启“加速度”

优秀组织、先进单位!厅与四川沿江高速项目获部荣誉鼓励

新的金鸡关,带着通车来了!

来源:中国交通报

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整理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