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泸州:“四好农村路”引领“交通+”


近日,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通知,认定江阳区黄舣镇、龙马潭区胡市镇、纳溪区大渡口镇、合江县白沙镇、古蔺县茅溪镇泸州市“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近年来,泸州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全力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交通+”扶贫模式,充分发挥“四好农村路”在脱贫攻坚中的“造血”作用,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金通工程”便民出行


着  /力  /推  /建管养运协调发展


完善公路网络,围绕“提高技术等级、完善配套设施、增强抗灾能力”三个重点,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开展2021—2035年农村公路网规划编制,规划全市县道185条4739公里、乡道1121条6799公里。推进县乡道改善提升、撤并建制村公路硬化、农村公路加宽等建设,近5年新改建农村公路6000余公里,基本形成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截至2019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3032公里,乡镇通畅率100%,建制村通畅率100%。


畅通运输线路,制定城乡公共交通发展规划,优化公共交通服务网络和运营结构。全力打造乡村客运“金通工程”示范标杆,共投入650万元在江阳区、泸县、叙永县和古蔺县4个区县开展试点,进一步提升城乡公共出行服务均等化水平。整合交通运输、商务、供销、邮政等物流资源,建设区、镇、村三级物流网络,加快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建立以区县人民政府为主导,公安、交通、应急等部门联动的农村客运通行条件联合审核机制和安全监管机制。截至目前,泸州市所有建制村通客运率100%,镇街物流网络覆盖率100%

抓实管理养护,建立区县、乡镇、村三级管理制度和路产路权保护制度。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明确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将此项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以管促养,加强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超载超限和病害桥梁管理整治,全力推进农村公路管养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提升公路养护管理水平。目前,全市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


交  /通  /改  /自主创业脱贫致富


泸州市古蔺县、叙永县地处乌蒙山区腹地,是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古蔺、叙永两县把产业扶贫与“四好农村路”建、管、养、运有机结合起来,立足各自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交通+N”扶贫模式,实现了“输血”与“造血”并举,从中探索出了一套可持续发展模式,催生了一批脱贫致富的“先锋”,为区域资源开发迎来了新机遇,有效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发展。

扶贫要先扶志,只有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以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才能真正斩断穷根。古蔺县茅溪镇青龙村贫困户刘茂利有四个孩子,加上他本人残疾,五年前一家人的温饱都成问题。原来他也曾萌生过发展养殖业的念头,但一是缺乏资金,二是村里公路路况极差,运输成本高,安全隐患突出,运输极不方便。通村公路硬化以后,他申请小额信贷买了牛,喂牛的酒糟和草料用车辆可以直接拉到牛圈门口;牛喂壮了,车开到牛圈门口就可以进行交易,运费也比原来便宜不少,还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他从开始养3头牛发展到现在养近20头,按每头均价8000元计算,总价值超过15万元,人均年收入也从列入贫困户时的不足1500元增长到现在12000多元。2018年,他用养牛赚来的钱新建了三间房屋,从矮小的旧房子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他逢人便夸党的政策好。在乌蒙山区腹地,像刘茂利这样因交通改善而激发内生动力自主创业脱贫致富的贫困户不在少数。

路  /景  /交  /红色资源“展身手”


泸州市古蔺、叙永两县也是中央红军四渡赤水途经泸州的主要区域,留下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叙永县革命文物陈列馆、石厢子会议旧址、红军烈士墓等革命历史遗存。但长期以来,赤水河沿岸滩急坡陡,道路崎岖,交通十分不便,导致这些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难度大,沿岸人民怀揣“宝物”却在贫困线上挣扎。


2016年12月,泸州市委、市政府在古蔺县茅溪镇举行赤水河环线扶贫公路开工仪式,吹响了泸州交通扶贫攻坚大战的进军号。目前,赤水河环线扶贫公路古蔺段已全面建成,惠及沿线群众25万人,其中72个重点贫困村4万多人。赤水河沿线交通彻底改善,沿线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得以进一步挖掘开发、融合展示,“红色文化﹢自然风光”“红色文化﹢民俗风情”等“红旅﹢N”旅游发展模式正在赤水河沿岸兴起,带动了沿线旅游经济的发展。

凝  /心  /聚  /打通“最后一公里”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加之乌蒙山区自然条件的制约,古蔺、叙永两县许多行政村只有一条主公路通过村域,老百姓要运送货物,十分不便。许多行政村的主公路因路面没有硬化,路况差不通客车,老百姓出行只有到场镇才能乘上客车,办事效率受到严重影响。实施交通扶贫以来,市县两级政府和交通运输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力督战,加快县乡道改善提升、剩余建制村及撤并建制村公路硬化、农村公路窄路加宽等,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水泉村四组原来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断头路”连接村主公路,路况极差,遇到下雨天连人走路都要打滑。老百姓要拉货物进来,大多数都把货物拉到主公路,再靠人工转运到家里,费时费力又费钱。“原来主公路都没硬化,更不要说我们这些断头路了。现在好了,全部公路都硬化了,我修房子用的砖、钢筋、水泥这些建材可以直接拉到地盘上,跟原来相比,光是运费就可以节省一万多元。”正在修建住房的村民范某如是说。“村里还通了长安车,原来上街要走一个多小时,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坐车,20分钟就到街上了,买东西方便多了。”其他村民补充说道。如今,像水泉村这样交通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行政村比比皆是,群众满意度得到极大提高。“四好农村路”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心工程”,成为当地党委和政府凝聚基层民心的“德政工程”。

2020年2月,四川省政府批准泸州市叙永县、古蔺县等31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泸州所有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四好农村路”引领交通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为全面助推新时代乡村振兴蓄力先行。



罗佳明主持召开2021年第9次党组会议

四川交通应急装备太酷炫了!西南地区独有、输送食物……

遂德高速:起跑即冲刺

中交报头版转2版!四川交通“十三五”发展成就之运输服务

来源:中国交通报

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整理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