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蓉昌”羌歌扬,幸福韵绵长丨沿着高速看中国


沿着高速看中国

沿蓉昌高速自四川成都向西

经都江堰进入壁立千仞的岷江河谷

这一段与茶马古道北线的

松茂古道汶川段相合

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融合走廊



蓉昌高速汶川县绵虒镇出口两公里旁,三官庙村的羌族村民及游客正忙于采摘车厘子。当地产的车厘子因干热河谷气候而格外香甜,每斤能卖到30元。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绵虒镇三官庙村村民高秀和在自家园子里采摘车厘子。(新华社记者胥冰洁摄)


这段时间,人称“高三姐”的高秀和一边带客人采摘车厘子,一边翻新自家的羌族民宿。她笑着介绍说,已经投入了340万元。


“我们村最早是茶马古道古驿站,靠人背马驮往来汉藏物资。后来有了国道213线,这是进出阿坝州的生命线。因为是单线,经常堵车。蓉昌高速公路修通后不堵车了,看着大车小车从家门口的高速路上跑,我们寻思着,怎么才能把客人从高速路上引下来。”


▲高秀和(右)和女儿吴光晓(左)分享采摘之喜。(新华社记者胥冰洁摄)


高秀和的女儿吴光晓参加了当地举办的技能培训,学会了抖音直播,吸引了客人慕名上门。儿子吴光剑从海军陆战队退伍后,选择回家创业,设法提升游客度假体验。离三姐家不远,从成都返乡的彭娟开了一家时尚民宿“寒水驿”,“五一”假期客流爆满。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打造的中国古羌城,每天早上举行开城仪式,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新华社记者胥冰洁摄)


从蓉昌高速汶川出口沿河谷北上40公里,来到位于茂县的中国古羌城。汶川大地震后,国家启动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茂县作为我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地,众多非遗项目被吸纳进入古羌城,向八方游客进行展示。


▲参加中国古羌城开城表演的当地羌族老人。(新华社记者胥冰洁摄)


每天9点,300多名羌族群众时而舞动锅庄,时而敲响羊皮鼓,进行活态民族文化展演。多声部合唱、大幅度慢速颤音唱法,让人感动于羌歌的独特韵味,感受古老绵长的羌族文化。


“包白头帕是黑虎羌寨的习俗,又称万年孝,为的是纪念羌族英雄黑虎将军;包黑头帕的是叠溪镇习俗……”26岁的茂县叠溪镇姑娘杨林丽介绍到。这些年,作为九寨黄龙旅游线路上的枢纽,来到茂县体验羌族文化的游客越来越多;中国古羌城的打造和经营,解决了当地很多羌族群众就业。


▲茂县羌族妇女做传统手工。(新华社记者胥冰洁摄)


茂县汶川一带背靠海拔4000余米的龙门山脉,终年积雪,古有“玉垒”之称。从茂县县城旁高耸的别立村俯瞰,青翠的羌脆李树布满整个岷江河谷,条条公路玉带般环绕山间。


▲茂县新城一角。(新华社记者胥冰洁摄)


“那都是通村路,为农业产业配套。”茂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汪建康说,“有了蓉昌高速和国道213线的‘主血管’,我们更要建好交通‘毛细血管’服务村民致富、乡村振兴。现在,这里很多果农都成了百万富翁。”


▲蓉昌高速都汶段庙子坪大桥。(新华社记者胥冰洁摄)


按照规划,自松潘川主寺至汶川的川汶高速、茂县经北川盐亭至重庆的茂盐高速、成都经绵竹至茂县的绵茂高速将在茂县交汇。届时,北接九寨黄龙机场,东出成都平原腹地,西联马尔康直至西藏昌都,茂县汶川等羌族群众主体居住区域将成为新时代的立体交通枢纽。


岷江流长,“玉垒”祥云,换了人间!




粤川新合作,加快建设成渝-粤港澳交通主轴

四川交通科技助力:化解安全风险,助力防灾减灾

四川启动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有建议可这样反映

听四川打疫苗神曲,坐成都公交专车直达接种点,社区可这样预约

来源:新华社

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整理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轻触下方公众号名片可跳转至公众号主页

关注、查看更方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