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喜报!国道317线雀儿山隧道工程,詹天佑奖!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四川公路院 Author 进击的


作为我国土木工程领域

科技创新的最高荣誉奖

9月27日

第十八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正式颁发

国道317线雀儿山隧道工程

获此殊荣

四川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省公路设计院公司”)

也凭借该工程

第10次捧起这尊极具份量的“小铜人”!




▲年会现场,雀儿山隧道参建各方登台领奖


詹天佑奖杯及奖牌



詹天佑奖

▲省公路设计院公司前9次获得的詹天佑奖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是我国土木工程建设领域

科技创新的最高奖项

这也是雀儿山隧道继2018年获

国际隧道协会年度工程大奖

和2019年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后

获得的又一项顶级大奖


▲2018年11月,雀儿山隧道荣获国际隧道工程领域“奥斯卡”奖项——2018国际隧道协会(ITA)“年度工程大奖”。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建成通车的雀儿山隧道

本届获奖的30个工程项目中

雀儿山隧道是唯一一个隧道工程

它为什么能获得这个大奖?

在设计上有哪些难点和创新?

请往下看

↓↓



工程概况


国道317线雀儿山隧道是国家级重点工程,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境内,是世界上第一座海拔4300米以上的特长公路隧道。隧道穿越“川藏第一险”的雀儿山,洞口海拔4373米,全长7079米,最大埋深700米。2002年启动方案论证和可行性研究,2012年6月开建,2017年9月建成通车,前后历时15年之久。


▲2017年9月,雀儿山隧道建成通车


工程难点


隧道位于甘孜州境内,属于高原深埋特长隧道,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即“海拔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高”“气温低、含氧量低、气压低”,同时隧道穿越4条大断层,技术难度极大,具体表现在:

01

     在海拔4000米以上修建7公里的超特长隧道,既无成熟规范提供理论支撑,又无工程实例借鉴,隧道设计只能从零探索与总结提炼。


02

     洞口含氧量不到平原区60%,人员及施工效率极低,隧道中部更低,对参建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严峻挑战,建设施工难度极大。


03

     雀儿山每年有长达8个月的时间被积雪覆盖,洞口极端气温也在零下40℃以下,有效施工期短,加之高海拔低含氧量和冬季低气温的叠加效应,工程勘察与施工“难上难”。



▲隧道区恶劣的自然环境


技术创新


为克服上述难题,省公路设计院公司项目团队经过十余年的攻关,形成了高海拔隧道勘察设计与施工的成套技术,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01

     首创高海拔隧道“气象选线”的设计理念,将气象、水文与地质因素结合,为高海拔寒区越岭隧道选线提供了新思路。


▲轴线方案比选示意图


02

     创新性地提出高海拔隧道结构综合抗防冻技术,并在隧道洞口设立了防雪透光棚,既保证了隧道洞口防冻、防雪,又有效缓解了驾乘人员的“黑白洞”效应。


▲防雪透光棚


▲内贴保温层


03

     将现有隧道通风计算标准从海拔2200m提高到海拔5000m,填补了相关设计规范的空白,为高海拔隧道施工及运营通风、制氧供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海拔系数测试


04

     首次提出基于海拔高度与人员劳动强度的高海拔隧道施工供氧标准,建立了雀儿山隧道施工制氧供氧系统,为高海拔特长隧道施工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制氧供氧系统


05

     创新性利用洞口附近的温泉热能,通过管道引入温泉进行路面加热,消除隧道洞口段的冰雪灾害。


▲利用温泉热能消除洞口路面冰雪灾害



雀儿山隧道通车后

较原路缩短近20公里

此前翻山要2个多小时

通车后仅需10多分钟

彻底消除了国道317线交通瓶颈

保障了全线全年安全畅通

“冬过雀儿山,如闯鬼门关”

从此成为历史

它捧回这尊“小铜人”

实至名归!


往期回顾

四川交通系统积极开展天全县喇叭河泥石流抢险工作

交通新基建怎么建?一批重点工程将上马

在建项目跑出“加速度”,凉山加快高速公路路网建设

光影世界丨厅“回望百年 再启航程”老年书画摄影展①


来源:微信公众号“四川公路院”

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整理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轻触下方公众号名片可跳转至公众号主页

关注、查看更方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