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同学,你有一份秋日书单请查收!
嗨,同学,你有书单请查收!
馆藏地:石大华东图书馆- 社科库
中图法分类号:G264.3/1-2
简介:本书由作家绿妖深入采访十二位顶级文物修复师,更侧重于展现“修文物的人”。书中按文物的类别分为六大部分:钟表室、铜器组、摹画室、裱画室、木器室、漆器室。每一部分都重点采访了老师傅和徒弟,配以高清文物图、现场工作照以及部分绝版老照片,生动再现了故宫传承几百年的文物修复历史,也让我们得以认识,在宫墙深处默默奉献、不求名利,只为心中执着而奉献终身的国之工匠。
馆藏地:石大华东图书馆- 东馆书库
中图法分类号:K870.4/30-2
简介:本书精选沈从文文物研究文章30篇,分门别类地介绍了玉器、陶瓷、漆器、琉璃等文物的鉴赏知识、加工工艺、历史典故、研究方法,把6000年文物分门别类地看个遍,从此掌握看文物的门道!全书包含近200张全彩文物图片,呈现沈从文笔下的文物之美。收录沈从文的演讲《我是一个很迷信文物的人》,听沈先生讲述自己是如何研究文物的。另外还收录《沈从文的后半生》作者张新颖教授的导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与文物研究之间的关系。翻开本书,看懂玉器、陶瓷、漆器、琉璃等文物背后的门道!
馆藏地:石大华东图书馆- 东馆书库
中图法分类号:K872/4
简介:《成语说文物》一书从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入手,结合济南市考古研究院25年来发掘出土的相关文物,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解读,希望读者能够通过一件件真实可见的文物,了解古人的文化背景和生活场景,理解文物背后的成语故事,带领读者深入理解成语,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一张张高清的文物照片,则可以帮助读者直观地认识、了解各时期发掘出土的文物及标本,让读者轻松认识文物,感悟先民无穷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更加直观地理解成语的内涵。图文并茂的编写形式有助于读者了解陌生的成语,重新认识、理解熟悉的成语,最后达到成语、历史、文物三者之间的融会贯通。因此,本书适合各年龄阶段的读者阅读。
馆藏地:石大华东图书馆-文艺库
中图法分类号:I247.57/1758
简介:《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合上书本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毕竟,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同时,余华也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实际上,渲染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余华一直所不屑的。余华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这样说来,《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馆藏地:石大华东图书馆-文艺库
中图法分类号:I247.5/193-12
简介:路遥著的《平凡的世界(普及本)》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小说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大学生朋友仍有启迪。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本书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这是《平凡的世界》(共三部)的精华版,在原书三本的基础上缩写为一本,内容更为集中。
馆藏地:石大华东图书馆-文艺库
中图法分类号:I247.5/151-11
简介:本书是作者的小说集,《围城》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态图,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均在其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围城》显示给我们一个真正的聪明人是怎样看人生,又怎样用所有作家都必得使用的文字来表述自己的“观”和“感”的。
馆藏地:石大华东图书馆-文艺库
中图法分类号:I247.51/75
简介:本书是一部抗战题材的长篇小说,描写了抗战时期冀东顺义县(今北京市顺义区)一带抗日军民保家卫国的英勇故事,重点表现了韩贵德团长、胡宝贤政委领导的冀东八路军独立团壮大自我、团结保护百姓,与日军、伪军、汉奸、恶霸斗智斗勇的一系列故事。本书采用了章回体形式,共三十五回,每一回表现的人物与故事有一定的独立性,而又互相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小说展现了那段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揭露了日寇汉奸的罪行,歌颂了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
馆藏地:石大华东图书馆-文艺库
中图法分类号:I217.2/244-3
简介:作为一本描写抗日时期的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并与当地地主等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收录了孙犁从1939年到195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其中包括《荷花淀》《芦花荡》《嘱咐》《采蒲台的苇》《山地回忆》《王香菊》等。书中充分表现出了战争年代民众对幸福和安宁的向往。孙犁通过对白洋淀人民生活的描写,从而用无邪的文字勾画出时代的未来,用文学之美来表达普通人的心愿。
馆藏地:石大华东图书馆-文艺库
中图法分类号:I246.5/04-3
简介:小说的情节与作者的生活几乎是同步展开的:都是在抗战时期的重庆;写完这部小说是1946年的最后一天,上海一个寒冷的冬夜,小说结尾也正是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巴金先生曾经说过,写《寒夜》是在作品中生活,他本人就生活在《寒夜》所描述的生活背景中。在那几年中,散文家缪崇群、小说家王鲁彦,还有他的老朋友陈范予,都是害着肺病痛苦地死去的;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他又亲手埋葬了因病得不到很好医治的三哥李尧林。所以,当小说中写到汪文宣为生计而无着、为疾病而痛苦的时候,这些亲友的面孔一一浮现在巴金的脑海中,使他的写作十分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