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访谈|陈诗达:引育人才 引导但不“包干”

2017-02-14 市委机关刊物 杭州杂志

任日莹


 

受访人


陈诗达

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人才兴则杭州兴,人才强则杭州强。2016年11月,《杭州市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公布,提出新的目标:杭州到2020年人才总量要达到265万人,力争成为全国领先的人才高地、科创中心。对于这样一套人才规划,我们来听听专家有怎样的解读。

记 者:《杭州市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到,到2020年,加快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人才在地区间的分布更加合理,人才的专业、年龄结构和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更加优化。一座城市的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陈诗达:一座城市的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往往密切相关。比如美国底特律的汽车人才呈现集聚状态,就是受相关产业发展的影响。在杭州,信息产业是其支柱产业,信息产业在全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政府的支持力度也很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国内外信息人才不断流入杭州。

产业的背后是人才,可以说人才是产城融合最关键的粘合剂。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着人才结构的配置,而人才又会引领着产业结构的提升和优化。近几年,杭州整个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杭州的人才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一些传统制造业逐步退出,新兴产业在不断发展,人才也就朝着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发展。

 

杭州量康科技医学检验(李忠/摄)

记 者:“十三五”期间,杭州市将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信息经济、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健康、时尚、高端装备制造等“1+6”产业集群紧缺急需人才。杭州应如何开发重点领域的急需紧缺人才?

陈诗达:首先要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大力实施“六大计划、六大工程”,通过“人才+项目+团队”等引进方式,大力引进“1+6”产业集群紧缺急需人才。同时,要注重从人才个体引进转向个体引进和团队引进并重,以期更好地发挥人才团队的“聚合”效应。其次,立足于培养,杭州要继续完善紧缺急需人才目录,把紧缺急需人才分类、分行业整理成册,有重点地开展培训培养。


记 者:杭州提出要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和做法,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水平。那么杭州又该如何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的进程呢?

陈诗达: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才的国际化是必然趋势。包括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内,都在研究“拿什么来吸引全球人才”。杭州要打造成为国际化城市,就一定要走人才国际化路子。如在人才引进上,应进一步扩大范围,尤其是加大对全球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注重引进多元化人才,包含艺术、教育、文化等。美国在提升自身全球竞争力的过程中,就很注意这一点。另外,杭州要营造有利于国际人才成长发展的环境,这其中包括语言、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

记 者:“十三五”期间,杭州市将重点打造战略试验平台、产业园区平台、高校科研院所平台、赛会聚才平台、众创空间平台等五大人才平台。您觉得这些平台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陈诗达:如众创空间平台,从文三街“楼友会”咖啡到梦想小镇,杭州有着创业创新的底蕴和浓厚的社会氛围,通过搭建各种类型的众创空间,可以创造一个又一个以小博大、“无中生有”的商业奇迹。产业园区平台主要是要素集聚平台,高校科研院所主要是科创平台,赛会聚才主要是通过比赛、会议等引才聚才的平台,等等。

这些平台对杭州未来围绕“1+6”产业集群,打造人才国际化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但仍有进步空间,比如,我们要让市场在平台运营和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政府可以搭建平台,但不能包办。平台要按照市场发展的规律、人才成长的规律、经济发展的规律来运营,毕竟企业最清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就是“松绑、放权”。


记 者:人才投入是“收益率、回报率最高的投入”,杭州应如何加大对人才的投入和对组织的保障呢?

陈诗达:政府在人才的投入中要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逐步提高各类基金在投资人才项目中的比例。注重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和人才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人才开发投入机制。

另外,杭州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2016年以来,中央、省、市都出台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在我看来,正是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的一个信号。



编辑:陈缇缇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杭州杂志

中共杭州市委机关刊物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可查看往期推送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