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话|关于杭州的阅读空间

2017-02-15 市委机关刊物 杭州杂志

孙昌建

有一天傍晚我去西溪文创园看朋友,正遇上两位女生在问保安,麦家理想谷是不是在这里?保安说是啊,但他们下午5点关门。女生一看手机,说已经4点50分了,她们指着手机上的导航说差不多找了一个下午……女生的话难免有点夸张,但她们来寻找理想谷的心情仍是可以理解的。

这正如有时候的双休日,我会去浙图的假日书市一转,也不是说非要去淘某本书,只是不想错过可能有的好书,虽然也知道为自己所爱的好书早已是可遇而不可求了,但为了这个“遇”你还得去呀。正如我们初见一些朋友,就开始扫一扫了,那不是为当下,而是为谋将来,为将来可能有的联系,宁可空加一千,不可错过一个。

是的,晓风书屋、枫林晚书店、麦家理想谷、悦览树、钟书阁,杭州现在为人称道的书店、书吧,伸出十个手指也已经数不过来了,它们遍布在杭城的各个区块,再加上省图、市图及国营的书店,杭州的阅读空间的确是让人耳目一新又颇为温馨,这大有久闻兰花之香又不觉其香的感觉,但你的衣服和头发以及手中的那本书是香的,这个香只有别人才能闻到。特别是你到了其他城市,也进了一些书店,当只看到满架的考试用书时,你会觉得杭州真好。是的,考试用书是拿来用的,而那些诗歌类文艺类的书真的不是拿来用的,有的可能翻几页也就放下了,但人生不就是这样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吗?

我一直觉得杭州阅读空间的成长,是离不开一家标志性的书店——博库书城的努力。只要想想十多年前她开张的时候,门口放着的那五尊雕塑你就知道它的厉害了,爱因斯坦、贝多芬、蔡元培、鲁迅……这足以看出经营者的视野了,而且还有一个细节特别大气,即博库是一个综合性的书城,而它的门口却始终竖着一个易拉宝,上面写着大概这样一行字:如果你在本店没有找到需要的书,可去以下其他书店书找,然后列出了诸如外文书店、晓风、枫林晚等书店的店名和电话,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胸襟和眼光,外文书店是它同一系统的,而其他列出的全是民营书店,这就完全超出了生意的范畴,包括今天,他们对阅读空间的打造,仍然是走在杭州前列的。

原来我们印象中的书店就是买书和卖书的,正如图书馆是借书和还书的。但是人们觉得还不够,人和人是需要交往和交流的。我们以前交流和聚会基本都在茶馆或饭店,但那毕竟是极小范围的圈子,人还需要去不断认识一些新朋友。虽然现在认识新朋友的途径多了,特别是互联网时代,大千世界,一键可掌,但人和人仍然需要面对面地交流。关于一本书,或者不仅仅是一本书,家国情怀啦,八卦掌故啦,或是关于教育和健康、生活和艺术,等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各样的读书会、分享会、朗诵会应运而生,那么举办这些“会”的书店、书吧、图书馆,就从单纯地买和卖、借和还当中解放了出来,它们成为了今天人们所说的阅读空间。

在我的记忆中,最早参加诸如阅读空间的活动应该是在枫林晚书店,那时它还开在文三路上,大约新世纪的前后。那时一些诗人朋友隔个一两个月会去那里聚会,那时的书店很小,我们基本是聚在堆书的地方,一张长条桌子(其实就是两三张课桌拼起来的),围起十来个爱书人。有时我们就是倚书而坐,高谈阔论,上下五千年,纵横五大洲,有时也完全不知所云,就感觉人到了那里,好像气场完全不一样了,店主人还为我们免费提供茶水。我记得塑料杯子是很轻的,主人就套上两个杯子以防侧翻——这个细节似乎说明了一切。当然在这个中间,我们也会去选书买书,那倒不是为了情面,而是真的非买不可,真如我既然要吃饭的,那我不如到我朋友开的那一家去吃,这个道理是一样的。而我们一走出书店,该骑车的还是骑车,也有拼出租车的,当然也有再约上一二去撸个串的。

今天杭州的阅读空间已经呈现多种形态,甚至在医院这样的场所也可以闻到书香了,而且有不少还是以非功利的面貌呈现的。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到阅读空间去闻书香,而不只是在家里静读一本书?为什么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仍然抱着一本纸质书不放?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渴望交流,换句话说有一种焦虑症,关于一种交流的焦虑。其实中国人一直有一句话,叫“听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而现在我们能在这么多的阅读空间里“听君一席谈”,且谈的又是跟读书有关的事情,那就不只是“胜读十年书”的问题了。同时,杭州的各类阅读空间有着向社区化、小区化延伸的趋势,通过嫁接艺术、教育和商业的形态,等于把高大上的图书馆办到了家门口,既丰富多彩,又形式多样,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这才是杭州这座学习型城市的标配之一,同时也是人之终身学习的必备要素之一。



编辑:陈缇缇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杭州杂志

中共杭州市委机关刊物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可查看往期推送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