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6年10月1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广州27岁男子猝死在出租屋里!独自居住无女友,被发现时已发出臭味…

2016-10-11 幸福广东

  点击上方 幸福广东 免费订阅本刊


来源:南方都市报(nddaily)、人民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10月7日,家住广州天河区岑村新南街8巷的一名27岁湖南籍男子徐东(化名)被发现在租住的家中死亡,被发现时尸体已发出臭味。据了解,徐东生前为广州某软件科技公司的员工,被公司拖欠了5个多月的工资,本应早些回老家工作的徐东却在广州多呆了几个月。



记者8日见到了徐东的家人,据他的舅舅邹先生说,徐东一个人住在一居室内,没有室友也没有女朋友。10月1日,徐东还给他的妈妈打过电话,聊了很久。但从3日开始,徐东的妹妹就联系不上他了,“当时以为他是出去玩了或者有事情,没有接到电话。”邹先生说。直到5日徐东妹妹还是无法联系上徐东,就通过QQ找到了徐东的同学袁先生,委托他去查看一下。此时徐东与家人已失联3日。


袁先生是第一个发现徐东遗体的人。7日上午11时左右,袁先生到达徐东住处,他联系到徐东的房东,准备去开徐东的房门,刚好碰到正在下楼的徐东邻居,邻居告诉他,6日邻里间已经闻到隔壁有一些臭味,正欲找房东解决这个事情。随后,房东和袁先生一起开了房门,才发现徐东已经在床上死去多时。记者8日来到天河区岑村新南街8巷,巷子逼仄昏暗,徐东所租赁的房子就在这条小巷尽头的一栋民居的3楼。


如果不是为了讨要工资,他早就回(湖南)去了。”邹先生说,徐东已经在湖南找好了工作,打算要到工资就回家。据了解,徐东从2015年6月开始在广州市安浩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做软件开发,一个月能赚8000多元。然而从2015年年底公司就开始拖欠员工的工资,共拖欠徐东44690元。邹先生告诉记者,徐东与同事都申请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经过两次仲裁都判定徐东赢,但公司迟迟没有给工资。据徐东的同事杨先生说,他们现在都找不到公司的负责人。


“这孩子原来是学电脑的,能力很强,身体也一直很好。”邹先生惋惜地说,他们都无法接受为什么突然人就没有了。据了解,徐东经过法医初步诊断系猝死。


但是,徐东猝死之前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原因诱发了猝死,这些暂时都没有结论,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然而,面对着猝死年轻化的趋势,我们今天要来说一说猝死。


一直以来,猝死的报道有不少,而让人吃惊的是,报道过的不少都是年轻人或者中青年人。



猝死年轻化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重视!!



1

什么是猝死?从事这些职业的是发病主要群体


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发病1小时内死亡定义为猝死。我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的人数近55万,2012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天有上千人因为各种原因猝死,其中,80%的心脏性猝死由冠心病引发,约1/5的人存在“慢性疲劳”。其中,媒体从业者、销售、医生、IT人员是主要发病群体另据央视的报道,近年来,中青年人当中猝死的比例在不断地上升。青年猝死的一个重要诱因是过度劳累。2011年,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也曾发布报告指出,近年来“过劳死”发病率直线上升,其中以男性居多,IT行业“过劳死”年龄最低,平均只有37.9岁。


2

猝死不是一种病,是有征兆的


在急诊医生眼中,猝死是“突如其来、意料之外、非自然因素、不明原因”造成的死亡。要明确的是,猝死不是一种病,而是病发的一个结果。其中,被称为“过劳死”的现象最受关注。

猝死者生前的工作生活状态及环境越来越多地引起关注,精神紧张、精神压力过大、情绪激动、长期劳累都成为发生猝死后人们归纳的原因,但在心内科医生眼中,过劳和精神紧张往往只是诱发猝死的因素,隐藏在背后的,也许是自己和亲人都不知道也未曾留意的各种潜在心脏病。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王西富医生介绍,追溯猝死人群的日常生活节奏,的确发现不少有过度劳累的工作状态,但“过劳多是诱因,心脏病变才是诱发猝死的基础。猝死的发生,有些是有征兆的,例如疲劳、早期心绞痛等,有些人没注意也没去就诊,也没和别人讲,因此外人可能毫不知情。”王西富医生举例,心脏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就具备了可能猝死的基础,过劳就会诱发心脏病突发。而过度运动、过度劳累都有可能引起心脏骤停。


3

所谓十大危险信号属于伪科普


网络上流传着“过劳死”的十大危险信号,包括“将军肚”早现;脱发、斑秃、早秃;频频去洗手间;性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心算能力越来越差;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注意力不集中;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不解乏;经常头痛、耳鸣、目眩,检查也没有结果等。不少人对照发现符合过半选项,这真的意味着猝死风险增高吗?

记者采访的多位医生均表示,这些信号对猝死几乎没什么参考价值,属于“伪科普”!


王西富介绍,上述十个信号对猝死几乎没什么参考价值,属于伪科普。他举例,“能引起尿频的原因还有尿路感染和前列腺炎,并非是过劳死或者猝死的预警信号”。


4

那么该留意哪些预警信号?


● 家族历史中曾有年轻家庭成员在不明原因下突然猝死

● 运动﹑激动或受惊吓时曾有昏厥(晕厥)状况

● 运动时有恒常或不寻常的胸闷或气喘

● 有心脏病史,例如冠心病、出现过早期心绞痛等症状


5

猝死前7分钟“黄金抢救时间”我们能做什么?


猝死前7分钟,最好是4-5分钟,是最后的黄金抢救时间。一旦超过10分钟,抢救成功率就很低。

王西富建议,遇到突然倒地或可能发生猝死的人,第一要大声喊他,看有没有反应、手脚是否可以活动、是否有呻吟、有没有睁开眼睛、有没有和你说话,这些主要是看有没有生命迹象,是清醒还是昏迷。


第二判断有没有呼吸。这里存在一个误区,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呼吸,习惯直接把手放在鼻子下方看是否有气,但这样的判断并不准确。正确的方法是看胸扩,即胸腹部有没有上下起伏,这比用手感受到的更准确,“如果没有呼吸,说明可能发生心脏骤停”。


王西富提醒,在拨打急救电话时要注意完整表述,比如“这里有一个人,35岁,突然倒在地上,叫他不应,他的胸口和腹部没有起伏运动,可能发生心脏骤停”,这就是一个非常有针对性的急救电话通话内容。


此外,可以让患者含服救心丹5-10粒或硝酸甘油5mg,必要时可重复,不超过3次,同时排除出血疾病可给以阿司匹林300mg嚼服,然后等待救援人员到场。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心内科副主任贺玉泉教授认为,抢救心脏性猝死病人最主要得会心肺复苏术。一个人发生心脏骤停后,存在一个“生存链”


第一条,早期发现并拨打急救电话,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第二条,早期心肺复苏;


第三条,早期电除颤;


第四条,高级生命支持,也就是救护车将医生和护士及时带到现场进行救治;


第五条,到医院做后续治疗,比如脑复苏等。如果这五条“生存链”紧密结合、环环相扣,那么抢救成功率最高可达50%以上。


6

我们该怎么做?


青年猝死中,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是一个重要的诱因。可是,现实的压力却让我们不得不努力工作,甚至“自愿加班”,这些都加重了我们身体的负荷。也许现实无法让我们做到“辞职不干”或者“不做过劳模”,但19楼小微还是愿意再做一次提醒,有时偶尔“偷懒”一次,放松自己,也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幸福广东 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关注

商务合作请加小编微信 podmon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惊喜等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