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监理企业在PPP建设模式下的生存策略

2017-07-04 PPP项目争端解决

近年来,PPP建设模式在国内迅速推广,河北省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被广泛应用。对于工程监理企业而言,这既是全新的业务领域,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监理企业需要对PPP模式深入研究,探究监理企业的现状及PPP模式下的优劣势,有针对性地做好应对PPP模式的各项准备。


2015年6月1日,我国《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给PPP模式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数据显示,在河北省范围内,截至去年11月底,全省已建立省市县三级项目库,入库项目超过250个,估算总投资额逾4000亿元,涉及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医疗、文化等13个公共服务领域。PPP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招商人(政府)及投资人(兼承包商)接纳。


与其相应的工程监理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压力,政府及社会对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监理企业在工程中的责任逐渐加大。应对好市场的新常态模式,需要从分析PPP模式出发,探析监理企业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PPP模式及特点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下,政府负有责任提供适宜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其中非经营性项目是政府通过招商确定投资人后,由投资人组建项目公司,负责处理项目建设的全部事宜。建设完成后,政府(招商人)在一定期限内收购。


PPP模式的特点有以下几个


一是利于项目推进。征地拆迁是公路建设中的一项关键性的基础工作,基于PPP模式的伙伴关系,由政府投资方负责协调,更有利于征地拆迁工作的开展和项目的整体推进。


二是实现利益共享。随着土地价格的上涨,征地拆迁费用已经占到公路总投资的20%至30%。由于公路项目投资期长,收益率低,由政府承担土地拆迁成木,可以减少民营投资机构的投资,使民营投资机构的利益得到保障。


三是风险共担。征地拆迁进展具有不可预见性,由政府负责前期工作,使项目具备施工建设条件,体现了政府与民营投资机构风险共担。另外,民营机构根据情况灵活组建特许公司,由其负责公路项目建设,更能发挥其专业优势,提高效率。


建设期的征地拆迁由地方政府负责,即便采用拆迁费用总额包干控制,仍然会产生地方政府为了维护当地利益使得拆迁费用过高的问题。实际建设过程中,即使完成拆迁,施工建设中仍需沿途乡镇政府配合,势必造成与沿途乡镇政府多方协调,不利于建设工作推进。


监理企业现状及PPP模式下的有利因素


国内工程监理的职能中被社会所认同接受的、企业应用熟练的,往往是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对工程进度控制只停留在施工计划审核与协调上,对项目整体的进度控制主要由施工方处理,对工程物资采购进度、控制与协调上,亦力不从心。监理企业能做的费用控制目前阶段更多的是停留在对合同单价进行简单的计算或审核,对事先的控制、估算,前期无法介入,过程中缺乏经验和手段,仅能控制现场签证的费用,控制能力偏弱。目前阶段,监理企业大多只能停留在合同签约后程序上的管理。信息管理仅是按照监理程序,对施工阶段现场安全、质量、进度控制方面的部分项目信息流进行管理,缺乏实力去构建信息管理的平台和技术。仅停留在协调施工单位现场施工的界面,这与监理规范、社会期望相差甚远,缺乏PPP项目所要求的信息管理平台。


虽然监理企业现状较为窘迫,但深入探析,其在PPP模式下仍有许多有利因素。

监理企业虽然在项目管理上的发展受到约束,但在现场管理上的经验,尤其是在对质量、标准规范的把握能力上,远比政府和投资人有经验。因为监理人员本身就有丰富的施工或施工管理经验,现场管理工作是监理企业的主业。

由于组成项目公司的两方所代表的利益不同,出发点、心态存在差异,给监理企业带来了机会。监理企业可以从两方的不利因素出发,为两方利益谋取结合和平衡点,使两方利益达到最优化的同时,监理企业得到发展。如招商人(政府)在PPP项目业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不利因素有:以投资人(兼承包商)为中心,招商人(政府)缺少传统项目管理中的控制权;当投资人(兼承包商)的能力差、执行力差、经验不足时,招商人(政府)的可干预性差;招商人(政府)对进度、质量的控制弱,很多要到既成事实才会发现。虽然PPP模式理论上会降低整个项目的造价,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项目投资的节余,大部分进入了投资人(兼承包商)的“口袋”。


招商人(政府)在采用PPP项目模式时,其实很希望有实力的管理公司对其进行支持。监理企业通过措施调整,完全可以在PPP项目中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开展监理服务。


PPP模式下监理企业应对策略


提升专业化水平。提高自身标准和要求,加强各类专业人才储备,消除自身短板,搭建PPP一体化平台。监理企业属于轻资产公司,自身的融资能力有限,这是监理企业存在的不利因素,故要发挥在人才、技术、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在储备一定财务和法律能力的基础上,搭建PPP平台,使项目真正地实现智力、服务的输出和社会资本的有效运用。以优质的服务水平赢得不同投资者的认可,积极适应PPP模式下的投资主体的变化。


转变观念并拓宽经营思路。建立适应PPP模式下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树立坚决走出去、广交朋友的营销理念。营销工作是监理企业发展生存的基础,要提前介入对项目信息的追踪和潜在业主的关系维护,积极充当业主和设计院间的联系人,在项目前期取得政府信任和依赖,及时获取设计信息,做好标前策划,扩大企业影响力、知名度,突破监理企业地域限制。


加强与基础建设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要有产业链意识,形成产业链发展合力。对于已有长期关系积累的监理企业来说,要加强与各类开发商(各地政府经济开发区)、承包商和资产运营公司的联合和融合,形成PPP模式联合体,发挥各自所长,联合参与PPP模式运作。


树立企业形象和品牌。监理企业应围绕顾客满意度,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自身的品牌服务,增强企业的社会信誉,成为具有公信力的名牌监理企业。同时,要在企业内部大力提倡和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的工作精神,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 


(来源:《中国交通建设监理》作者:王杜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