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第二届“研究型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国际论坛”顺利召开

2017-10-28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第二届“研究型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国际论坛”顺利召开



2017年10月21日至22日,第二届“研究型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国际论坛”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召开。该论坛旨在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型大学教育学院相互借鉴发展经验搭建交流平台,探讨研究型大学教育学院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论坛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和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教育研究院共同倡导发起,第一届论坛于2016年6月在俄罗斯普希金城召开。

论坛现场

本届论坛以“继承与创新: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法”为主题,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二十余位教育学院院长、学者和世界银行教育专家汇聚一堂,探讨研究型大学教育学院的使命与角色、在教师教育方面的优势与挑战、跨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等问题。

陈晓宇院长致开幕辞

10月21日上午,论坛隆重开幕,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晓宇教授致开幕辞。陈晓宇教授代表本届论坛的主办方对新老朋友们不远万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历史、成就和面临的挑战。接下来,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教育研究院院长谢维和教授发表了题为“重新定义研究型大学之教育学院”的主旨演讲。谢维和教授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政策咨询、国际交流四个方面举例说明中国研究型大学教育学院近年来的成绩与贡献,并提出了中国教育学科以及研究型大学教育学院在教师供给、创新人才培养、“双一流”建设、立德树人、新型智库建设、教育信息化等方面的挑战和机遇。谢维和教授指出,应当积极思考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清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理论的差异,使教育学科服务学校与服务学科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谢维和教授重新对研究型大学的教育学科和教育学院新的角色和定位进行了定义,建议研究型大学教育学院成为新教育体系的参与者、新教育需求的供给者和新时代的建设者。

谢维和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研究生课程及专业发展院院长吴娟明(Christine  Goh)教授主持了以“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创新的联系”为主题的开放讨论。剑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Geoff Hayward教授介绍了剑桥大学教育学院的使命,该院的使命是通过卓越的研究与教学成就影响社会。Geoff Hayward教授,教育学院应该回答三个主要问题,即:我们应当教什么、如何教、如何分配教育机会。教育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培养人成为人,而不仅仅是培养他们的就业能力,因此教育学院的使命是帮助怀有这种雄心的未来伟大教师成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教授结合实例,介绍了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近年的实践,包括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为本科生开设的学习科学与技术辅修专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开展的国际工程教育项目、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评估、未来可能开展的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项目,等等。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助理孙元涛副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正在开展创新性教育和科研项目,通过“认知科学与教育”这个新项目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培育。韩国首尔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金璨钟(Chan-Jong Kim)教授指出,首尔大学教育学院的重点是教师教育,同时开展教育研究;结合韩国的国情,首尔大学教育学院通过成立新的系科和研究中心来更好地应对社会与技术变化带来的新挑战。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杨锐教授介绍了该院教师来源的国际化背景、教育项目、研究方向。杨锐教授认为,香港大学及其教育学院的成功源于其过去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针对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未来的发展,他提出了下一步应抓住“东学西渐”的过程,为国家、社会服务,成就自身新的辉煌。

10月21日下午,与会者围绕“促进教育与研究的跨学科交流”议题展开交流。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研究生院院长Marijk van der Wende教授做了题为“研究生教育与研究的跨学科方法”的主旨演讲。她指出,未来具有不确定性,年轻人需要从教育中获得适应性,因此一所好的大学不仅应该教会学生已确定的东西,同时应该教育他们适应不确定性。以往,学科之间界限明显,但是两者的融合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非常重要。高等教育应该让年轻人掌握并发现一些新技能、软技能,特别是跨学科技能和创新能力。Marijk van der Wende教授以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LERU)为例介绍了两种跨学科模式,一种是自下而上以学术为导向的基础研究模式,另一种是自上而下以问题为导向的应用研究模式。她还介绍了该联盟将未来的挑战转换成机遇所采取的策略,供各教育学院借鉴。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杨锐教授主持了之后的开放讨论环节。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助理郄海霞教授介绍了所在学院的基本情况,并指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采取的策略是促进教育学与工程科学、心理学的合作。学院正在与认知和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等几个相关学科合作,尝试开展本科生层次的跨学科教育,同时也在原有职业技术特色之外加强了与普通中小学的合作。广岛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小山正孝教授介绍了所在学院通过创立孵化中心ERRI来促进教学和科研之间的跨学科合作,旨在建设能够引领具有跨文化、全球化、知识社会特点21世纪的教育。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吴娟明教授指出,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合作的精神,是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长期以来形成的特点之一。新加坡教育部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为南洋理工大学教育学院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使得一些跨学科的研究得以开展。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申素平教授以教育法学学科为例,介绍了该院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方面具有的交叉学科传统,同时也提出了如何对交叉学科工作价值给予恰当评价的疑惑。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运来教授认为,综合型大学教育学院办教师教育对于国家、民族特别重要,介绍了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提出的“学科教育+教育学科”跨学科模式设想。

10月22日上午的主旨报告环节由东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小玉重夫教授主持,世界银行全球教育发展实践局亚太区副局长Harry Patrinos博士以“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经济回报”为题的主旨演讲。他回顾了过去几十年世界经历的教育革命,包括二战以来教育年限、教育收益率的持续提高。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讨论了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颠覆性改变,以及对教育体系的巨大的冲击。Patrino博士还指出,投资技能、改善教育系统和投入早期阅读是世界银行在应对自动化挑战中所重点关注的领域。此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教授Susan Rogers主持了有关“社会和技术创新背景下教育领域的研究议程”的讨论。Susan Rogers教授首先介绍了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的历史,指出教师培训与培养以及教师发展是该学院的重点。2014年与伦敦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学院后后,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吸引了更优秀的教师加入团队,教学上更能体现跨学科教育,国际化的教师与学生群体使得汇集全球知识来解决全球问题成为可能。她举例说明了在复杂国际环境下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所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由于航班延误原因,美国波士顿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Ana Martinez教授未能来北京参加本届论坛。她通过视频向与会者介绍了所在学院通过教育推动变革的宗旨,该学院基于研究实现行动目标。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张应强教授介绍了所在学院为教育管理决策咨询而开展的院校研究及其成果。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教授介绍了所在学院与学校合作开展的教师发展研究。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姜华教授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设在教育研究院的院校研究平台、“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和学科评价中心,以及在这些研究平台上开展的研究工作。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教育研究所Isak Froumin教授向与会者介绍了东欧地区这个规模最大的教育研究所,该研究所拥有15个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已经由过去的规范研究向实证研究转变,目前就多个研究议题开展跨学科的跨国科研合作。

Isak Froumin教授作主旨报告

会议最后阶段由Isak Froumin教授主持,与会专家学者从宏观层面上对研究型大学教育学院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并从实践层面探讨了未来发展、交流与合作的方向。与会代表倡议,在将来保持联系,持续探讨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如何发挥研究型大学教育学院在教育研究与教师教育方面的优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晓宇教授感谢与会代表在本届论坛分享的非常有价值的经验和思考,表达了对各高校继续举办教育学院院长交流活动的期待,并希望研究型大学教育学院对所在大学、国家以及全球做出更多、更深远的贡献。

与会嘉宾合影

  (教育学院院办   供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