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缂丝如金,通经断纬见初心

相信美好城就美好 相城文体旅 2023-04-13

缂丝,一寸缂丝一寸金。缂丝是以蚕丝、金线等为原料,以“通经断纬”的技法,使花纹图案像镂刻一般,故亦称“刻丝”和“克丝”。王建江,江苏苏州王氏缂丝世家第六代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曾运用400多年前的明代皇家龙袍织造工艺,成功纺织明朝孔雀羽翎龙袍和清朝乾隆龙袍。他坦言:“我要把这门技艺一直传承下去,世世代代地延续下去。”



文物上的雕刻艺术


曾经,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着实惊艳了我们一把,片中穿越千年而来的古物一件一件在大师们的手中重放异彩,也让这些顶尖的手艺匠人的人生故事徐徐展开,呈现在我们面前。



苏州城北的相城区,就藏着这样一个手艺世家,曾一年九次出入故宫,为的就是修复文物,复制龙袍,从明朝万历皇帝到清朝乾隆皇帝的,件件在他的手上恢复了神采。他的名字叫做王建江,苏州王氏缂丝世家第六代传人。


从2013年起,王建江一直参与“平安故宫”项目,多年来,每隔不久便要去故宫,与毁损的文物们待一两个月。


△2009年,王建江第一次复缂这件明万历的衮服


修复文物绝对不是凡夫俗子能干的活。王建江整个手艺生涯却几乎都贡献给了龙袍。这个极端复杂的活,要求不仅仅是高超的技术,更要有常人难有的耐心。



因为必须复制的和原物一模一样,看不出任何痕迹。所以所有的丝线必须做旧。只有线没有任何色差才能继续织下去,有的时候一天都在一个衣角处琢磨。


大的破损处要重缂一块补上去,小的地方就要用丝线穿。许多丝线材质甚至还要定制寻找,比如孔雀毛等等。修复一件龙袍往往要花费大半年的时间,王建江却非常醉心于此,“这是我们国家的宝物,更何况我修的龙袍里,也许还有我祖上织的呢!”



据说,一件龙袍用完了10万米进口的金线,6000多根孔雀羽毛,6斤以上的普通彩色丝线,数量惊人。复缂完成时只令观赏者眼前一片锦绣灿烂,金光闪闪。



一心只在经纬间


王建江对缂丝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信念,不仅仅在于他的手工经历,更在于家族祖祖辈辈的言传身教。



从太祖到父亲,王建江的祖辈皆从事缂丝,至今已有百年。太祖王金停,专做宫廷龙袍褂子;高祖王新定,曾为慈禧太后缂制八仙庆寿袍和霞帔;曾祖父王锦亭,其作品《麻姑献寿图》曾于1915年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并获奖。祖父王茂仙参与创办了苏州刺绣研究所缂丝小组,并参加了建国后第一次全国工艺美术艺人、创作人民代表大会,受到朱德委员长的接待。



童年的记忆里,清晨总是伴着“沙沙”的机杼声而起,祖父和父亲总是安静地坐在机器旁拨弄梭子和拔子。“祖父很严厉,调皮了要被绑起来吊在门梁上思过。”王建江回忆说,9岁时祖父过世,但他的音容相貌却深深地刻在脑海里,“除了严,他还教会我们用心做事,以诚待人。”



16岁那年,王建江初中毕业,父亲王嘉良把他拉进了当时的吴县缂丝总厂。“起初,我是不大愿意学做缂丝的,总觉得它和刺绣一样,是女孩子才会做的事情。” 


“我们家不一样,缂丝是嵌入家族的魂,传承,那是我们的使命。”就是父亲的一句 “我们家不一样”,却让王建江一干就是一辈子。在真正了解缂丝工艺之后,他深刻认识到缂丝的繁复冗杂、磨人费力,却也深深地被缂丝的华美所惊艳,从此一见倾心。



王建江整日操纵织机,努力分清手下成千上万的丝线,眼睛长时间地看着经纬纵横,导致他看每个人的脸上都布满丝线。但他也总是笑对人生,下决心不论如何也要将缂丝传承下去。


用心做好手艺传承


缂丝技艺“易学难精”,需要纯熟的工艺技巧和相当的书画艺术修养。


王建江说:“缂丝技艺需要手、脚、眼协调。手要拨、脚要踩,眼睛还要看,工匠常常好几个小时坐在纺机前不能离开。因为太辛苦,又缺乏耐心,所以很多年轻人都沉不下心来学习。”



这让王建江为王氏缂丝的历史自豪的同时也为缂丝技艺的传承感到一丝隐忧。
当前,王建江的工作室免费提供缂丝教学,只要对缂丝这门技艺有兴趣,都可以前去体验、去学习。



如今,一位19岁的小学徒跟着王建江学习,只见他神情专注,认真地打磨丝线。王建江一边指导着学徒一边告诉我们,学习缂丝的前提是一定要热爱,想学好没有捷径可走,只能脚踏实地把基本功打牢,打好基本功至少也要两三年的时间,其中的过程难免枯燥艰难,所以更需要一颗坚定的初心。



近年来,王建江也一直探索着缂丝技艺的创新之路,通过香囊、钱包等现代缂丝产品的制作,让当年只有皇室贵胄才能享受的手作之美,深入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去,让更多人了解缂丝、喜爱缂丝。




摄影:葛雷 等



往期推荐

练好基本功,扎实推进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创建

关于“德尔塔”,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权威解答!

聚力创建国家品牌 驱动产业倍增发展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