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项工程”众研究:不忘初心,筑梦未来|第二篇
文|LHT 李刚
[内容提要]
为什么要进行“156项工程”调查研究?“156项工程”是否还有更多的意义与价值? 作为专业人员,我们该做点什么?
研究缘起
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中部某省会城市的一个老企业区,惊讶于这里仍然保留有大片的建于1950s的居住区。这里布局整齐,绿树繁茂,学校、医院、体育场等各类设施齐全;一排排青砖灰瓦、造型古朴别致的二层小楼是居民口中的“苏式楼”。正赶上中午下班时间,从工厂过来的自行车洪流和一身身工装,恍惚是老电影里面的场景。
回来在网上一查,才知道这里是国家一五时期的“156项工业项目”之一,曾经创造了我国多个工业产品从无到有的第一次,有着极为辉煌的历史。但近期因为扩充产能的需要,要搬迁到遥远的城郊,而这里,要改造成城市的副中心、生态宜居新城,也提及要发展文化旅游等创意产业,据说也要保留一些历史记忆。
可是能保留多少呢?巨大的搬迁工程需要资金,在现有的财税体制下,开发房地产几乎是资金唯一的来源,林立的高楼似乎是这里唯一的归宿。而这座城市,最不缺的就是高楼大厦。
这样的故事,在很多城市都在上演。
既有倡议
幸好,有识之士对此早有呼吁。2014年10月10日,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在京联合召开“156项工程”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发布《“156项工程”工业遗产保护倡议书》。内容如下:
“156项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援助建设的重点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使我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雏形,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跨越了近半个世纪,彻底改变了工业基础极为薄弱的落后面貌,为实现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变奠定了重要基础,成为新中国工业发展的摇篮,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
虽然“156项工程”由于历史原因,实际完成150项,但这些项目记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践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伟大探索,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记录了中苏友好关系史上弥足珍贵的一页,创造出许多具有时代特征、富含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的标志性建筑群。
作为独特的历史遗存,“156项工程”已成为人民回顾先辈们艰苦创业精神的记忆载体与中苏友好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今天,部分“156项工程”旧貌难觅,不少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被拆除改建,许多极富苏维埃文化特征的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消失,造成无法挽回的我国工业化文物载体断层和损失。
为科学保护这些珍贵项目风貌,保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史的时代记忆,传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奋斗精神,我们倡议:
深入挖掘“156项工程”历史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提高全社会工业遗产保护意识。“156项工程”是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实现现代工业“中国梦”的重要物质载体,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美学及生态科学价值。
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广泛收集“156项工程”历史资料,包括但不限于照片、影像、书籍、采访录音等,加以整理,保留历史痕迹,深入挖掘“156项工程”对社会主义初期建设的巨大作用及其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广泛宣传,形成工业遗产保护社会共识。
加强统筹协调和科学保护,推动“156项工程”工业遗产整体保护。“156项工程”是新中国现代工业化建设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工程,分布在 17 个省、市、自治区和诸多行业,在新中国工业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是全面记载和反映“一五”时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工业文化缩影。
“156项工程”工业遗产的保护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应与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一样进行系列遗产的整体保护和科学研究,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领域。让我们一起努力,推动“156项工程”整体作为我国近代史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进行系统性保护。
规划先行,创新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模式,推动城市和谐发展。科学保护“156项工程”工业遗产是尊重和善待社会历史资源,保护城市生机魅力与原真印记的文明之举。我们呼吁并积极支持有关方面开展“156项工程”遗产普查和调查评估工作,把“156项工程”工业遗产项目保护纳入所在工业区与城市建成区规划,与城市文物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相结合,对重要的工业建筑、公共建筑、居民街坊区和有历史价值的生产设施和设备进行保护,丰富城市空间和文化底蕴。
我们愿意积极发挥开发性金融的引领作用和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促进政府、企业、金融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和企业参与这项事业,群策群力,推动“156项工程”工业遗产保护机制和体制建设,促进合理开发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同步和谐发展。
加强调查研究、文化宣传和国际交流,促进工业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我们呼吁和积极支持各方发挥优势,组织开展对“156项工程”专题调查和系统性理论研究,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制度建设,形成常态化机制,提高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科学性、持续性,扩大工业遗产保护宣传,使其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贡献,促进工业遗产文化事业发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大业服务。
铭记友谊,推动中俄合作和友好世世代代发展下去。“156 项工程”如同一座桥梁,构建了20世纪50 年代中苏两国兄弟关系的基础,成为中苏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是中苏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和心血的结晶,中国人民不会忘记苏联所给予的巨大援助。
在当前中俄开创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历史时期,让我们以“156项工程”工业遗产保护为契机,重温历史和友谊,推动中俄友好合作再上新台阶。
同志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保护“156项工程”工业遗产,把祖国工业建设的奋斗史、文明史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资料来源: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网站专题: “156项工程”工业遗产保护倡议书,.)
写得真好。作为城市规划专业人员,我们应该做点什么。
价值再认识
正如倡议书所言,“这些项目记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践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伟大探索,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记录了中苏友好关系史上弥足珍贵的一页,创造出许多具有时代特征、富含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的标志性建筑群”。
简言之,这些项目可以说是新中国工业化发轫的核心载体,是共和国砥砺奋进的精神象征。除此之外,是否还有更多的价值意义?
比如,这些项目是否可以作为“社会主义空间生产“的重要代表?空间生产理论,以欧美资本主义社会的空间实践为主要理论对象,所阐释的是资本主义无可救药的空间生产危机,但却很少提出建设性的、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空间生产路径。以“156项工程”为代表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早期的空间实践,则呈现完全不同的面貌,也许可为今天之镜鉴。
在区域发展层面,156项工程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和中西部,而不是当时工业基础最好的沿海城市,为中西部很多传统农业省播下了工业化的火种。这一方面是出于靠近原料产地和国防安全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有促进全国各区域均衡发展的考虑。
经过一五时期以156项工程为核心的工业化建设,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较之于旧中国有了巨大的提升,推动了全国各区域的均衡发展和中国城市体系的更新。(详见何一民 周明长 156项工程与新中国工业城市发展(1949~1957)当代中国史研究 第14卷第2期 2007.03 )
中规院李浩先生的《八大重点城市规划——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规划历史研究》一书指出,建国初期确定8大重点建设城市(太原、包头、兰州、西安、大同、成都和洛阳)的核心决定因素是“156项工程”等重点工业项目布局,这8个重点城市的“156项工程”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占全部比重的1/3以上。
正是由于这些项目的建设,中西部地区才能崛起一批经济重镇,才改变了旧中国工业过度集中在沿海地区的弊端。
在城市建设层面,“156项工程”项目作为社会主义全面实践的一部分,在土地获取、建设组织、空间布局、建筑风貌等方面探索了不同于旧中国传统城市的新方式。
大部分项目都不是单纯的工业厂房,而是当时的“城市新区”或者“新城”,围绕生产、配套生活,生活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一般比较齐全,可以说是“职住平衡、产城融合”,创造了完全不同于旧城区的全新的城市空间。
住房虽然都很小,但基本免费,建设住房的目的是为了安居乐业(使用价值)而不是投资升值(交换价值)。各项建筑注重实用,简朴而不失美观,很多地方还探索了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和苏联建筑特色相结合的新风格。
图片来源:微卫星的新浪博客《行走在洛阳涧西工业遗产街区(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2175d60102ebx8.html
“156项工程”项目对新中国城市规划事业的发展具有直接促进作用。1953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城市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指示》:对于工业建设比重较大的城市,应迅速组织力量,加强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根据国家“一五”计划对工业布局的初步意见,迅速拟定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报中央审批。
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全国150多个城市先后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国家建委正式审批了太原、兰州、西安、洛阳、包头等项目集中的15个城市总体(初步)规划及部分详细规划,城市规划的重要作用充分显现。此外,从项目的选址,到厂区的规划建设,锻炼了大批本土城市规划专业人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56工程”具有的价值意义和影响范围,可能远远不止上述这些,还需要进一步的挖掘和整理。例如,在工业技术、文化交流等方面,这些项目可能也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此外,一五时期与“156项工程”相配套的,还有一大批项目(694项限额工业项目),也发挥了巨大作用,是否可以与其共同组成完整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 创造了“洛阳模式”的1956版洛阳城市总体规划(跳出历史城区,建设工业新城)
资料来源: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初步建议
(1)系统认识与保护。“156工程”单个项目的意义是城市层面的,而作为一个整体,则具有国家意义。未来,以“156项工程”为核心,可以逐步扩展到694项配套工程甚至整个1950s年代的建筑与街区,如曾经遍布全国的工人新村、城市公共建筑(礼堂、医院、办公楼、校园等),做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性的挖掘和保护,使之成为新中国一五、二五时期的工业化、城市化实践的核心记忆载体之一,共同反映艰苦奋斗、砥砺奋进、充满理想的共和国精神。
(2)自上而下、纳入法规进行保护。从国家层面自上而下提出保护要求,可以避免单个城市的盲动,可以彰显其整体价值意义。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将“156项工程“列为国家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采取类似《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等形式的行政法规进行保护。
就城乡规划而言,建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各相关城市的总体规划将“156项工程”列为需要保护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列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纳入保护名录,提出保护和科学利用的措施。
(3)落实金融支持。建议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国家开发银行等机构,按照《“156项工程”工业遗产保护倡议书》的要求和承诺,发挥金融引领作用,积极支持“156项工程”项目的保护和科学利用。保护性项目需要大量资金,如果没有国家层面金融资金的支持,等待“156工程”项目的只能是被迫拆迁。
(4)探索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多元化途径。“156项工程”项目情况各异,既有位于市中心地区的老工业厂房和生活区,也有位于偏远地区的矿山区,有的还在生产,有的已经停产,既有重工业,也有轻工业,客观上要求采取不同的保护、展示和利用策略。改造为文化创意、展览场所是较为普遍和成熟的做法,除此之外,是不是还有更多保护和利用的途径?
(5)充分发挥各界力量。“156工程”项目分布较散,历史较长,需要充分借助各界努力,才能做好保护和利用工作。在此,我们呼吁,如果您认同“156项工程”具有的价值意义,希望您能发挥您的力量,积极收集您身边的“156工程项目”的相关历史资料,对现状情况进行考察,提出今后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不忘初心,才能继续前进;筑梦未来,需要集体行动。
我们期望,“156项工程”,不仅仅是共和国早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记忆,还是城市更新与活力再造的新起点。
我们盼望,能够有更多的人拿起相机和笔,参与到这个研究中。
如果您对此感兴趣,欢迎扫描下面的群二维码,加入我们的微信群。或者发送您的文章到邮箱:chinayouthunion15@163.com。
中国青年规划师联盟—最有理想的规划师在想什么,说什么和做什么
我们是来自中国两岸四地规划工作一线的青年规划师,我们认为规划师应当心怀理想。我们强调原创,提供独立思考的专业平台和催化创新思想的熔炉。
我们崇尚硅谷马车轮酒吧的“非正式交流氛围”,它曾是硅谷奇迹最神秘的催化剂。我们营造规划行业的非正式交流广场--U-AGORA,希望在这个广场上远瞻前沿,近接地气,呼应时代。
我们真诚期待你的参与。欢迎投稿,参加或发起活动。我们的微信号:chinayouthplanner;邮箱:chinayouthunion15@163.com;联系人:屈先生13611052671。同时敬请关注官方微博:中国青年规划师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