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企业漫谈:那些创始人很早就离开的全球龙头企业

2017-02-20 百科全叔 全球企业动态

很多当今在行业里排行老大的企业,创始人却早早就离开了公司,并没有享受到公司后来的发展成就。这些公司,有的名字是创始人起的,有些公司就用了创始人的名字,还有些公司创始人被踢出了公司。


爱迪生:被GE扫地出门


虽然爱迪生一直被称作通用电气(GE)的创始人,但当真正的通用电气公司成立时,爱迪生就已经离开。通用电气公司建立真正的推动者,实际上是美国著名的摩根财团。


发明家和商人爱迪生


1878年,爱迪生电灯公司成立,爱迪生发明了第一只商用白炽灯。1882年9月4日,电灯率先在位于华尔街的摩根大楼点亮,从此开启了电气时代。1889年,摩根财团开始出资帮助爱迪生的研究工作,并推动爱迪生把自己的各项业务进行整合,成立了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Edison General Electric)。


为了增强竞争力,在金融家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的主导下,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在1892年与汤姆森-休斯顿电气公司(Thomson-Houston Electric)合并为“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简为GE)。


新公司由汤姆森-休斯顿公司的董事长查尔斯·科芬(Charles A. Coffin)领导,爱迪则黯然出局。


当然,科芬在将GE变成一家伟大公司方面贡献卓著,创造了能人辈出的人才选拔机制。而GE公司也秉承了发明家爱迪生的传统,让许多实验室里的发明真正实现工业化生产,推出了许多伟大的产品。


沃兹尼亚克:真正的苹果之父


1976年,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组装成了第一台“电脑”,被后人称为“Apple I”——苹果一号。


1976年4月1日,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phen Gary Wozniak)和罗恩·韦恩(Ron Wayne)三人在乔布斯家的车库里创立了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不过韦恩很快就离开了苹果公司。


沃兹尼亚克和乔布斯


1977年,沃兹尼亚克不负众望,又成功设计出了著名的“Apple Ⅱ”,这是有史以来第一台具有彩色图形显示功能、键盘、电源和造型的个人电脑产品。“Apple Ⅱ”成为第一台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的个人电脑,并迅速被市场所接受。苹果电脑也成为当时美国发展最快的电脑公司。


但是,在设计“Apple Ⅱ”期间,沃兹就已开始与乔布斯发生争执,两人关系每况愈下。1981年,刚拿到飞机驾照的沃兹在驾驶飞机起飞时发生意外,送到医院幸无大碍,但呈现失忆状态,五个星期后才逐渐恢复。1985年,沃兹正式离开了苹果公司。


尽管沃兹尼亚克名声没有乔布斯大,但其实他更应该被称作“苹果电脑之父”。人们对他在电脑史上的地位进行了重新评价,认为其贡献一点也不亚于乔布斯,他对个人电脑工业设计的才华和理念无人能及。而乔布斯的能力则体现在对市场的洞察。在早期员工的印象里,乔布斯是那种不是特别容易共事的人。


波萨克夫妇:创立者被管理层解雇


1973年,莱昂纳德·波萨克(Leonard Bosack)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并加入DEC公司成为一名硬件工程师。1979年,他进入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学习,不久认识了商学院实验室主管桑蒂·勒纳(Sandy Lerner)。1980年,波萨克和勒纳结婚。


1984年,波萨克夫妇在自家的车库里设计和制造出了“多协议路由器”,并试用在斯坦福大学的网络。波萨克和他在斯坦福的同事们成功地连接了该大学的5000台电脑,创建了第一个真正的局域网系统(LAN)。


这对夫妇向斯坦福大学请求制造和销售这种多协议路由器,但没有得到校方支持。于是,他们决心自己创办公司。波萨克夫妇喜欢旧金山英文“San Francisco”的读音,也喜欢旧金山的代表性建筑“金门大桥”。他们原想用“San Francisco”作为公司名称,但按照美国的法律,任何公司不得以城市名作为产品品牌名称,于是就使用“San Francisco”的后五个字母“cisco”注册了公司  (logo一直是小写字母形式),同时将“金门大桥”作为公司的徽标,代表通过信号进行连接和沟通。“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 Inc.)就在1984年12月诞生。


1986年3月,思科公司向犹他州州立大学提供了世界上第一台路由产品——AGS(先进网关服务器)。此后,思科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也引进了外部资金,希望研发更好的网络技术,提供更先进的网络产品。1988年,摩格里奇(John Morgridge)开始担任思科公司的CEO。1990年,这家互联网设备制造商股票上市,波萨克夫妇一夜暴富。


不过,他们与摩格里奇等人的分歧却越来越多,经营理念南辕北辙。在几次激烈冲突后,思科的管理层无奈解雇了桑迪·勒纳,莱昂纳德·波萨克也随之辞职。波萨克夫妇将价值1.7亿美元的思科股票变现,离开了亲手创立的公司。(他们在1990年代离婚。)


然而事实证明,摩格里奇是一个明白人。他清醒的认识到,思科已不再是一个光靠技术研发就能发展壮大公司,要从家庭作坊式的经营管理中脱离出来。摩格里奇为思科找到了一个新舵手,就是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1995年1月,46岁的钱伯斯正式接替摩格里奇,成为思科新任CEO,开始掌舵这家网络公司。在他的领导下,思科创造了互联网历史上最辉煌的业绩。


威廉·波音:退出公司、卖出股票


1915年7月4日,美国国庆日,威廉·爱德华·波音(William Edward Boeing)第一次乘坐了飞机。这次飞行经历使他着迷、激动。威廉·波音很快在飞行学校里学会了飞行。他与好友合作,招募了20个工人,在一个简陋的工棚里,用手工的方法造出了第一架双翼水上飞机“蓝凫”(B&W)。


威廉·爱德华·波音


1916年7月15日,威廉·波音创建了波音公司的前身太平洋飞机制造公司(Pacific Aero Products Co.) 。后来,威廉·波音将公司改名为波音航空公司(Boeing Airplane Co.) 。


1929年,波音(Boeing)、普惠(Pratt& Whitney)、汉密尔顿(Hamilton)、西科斯基(Sikorsky)和其他公司联合成立了联合飞机和运输公司(United Aircraft and Transportation Corp.)。“联合飞机和运输公司”成为一个集航空材料制造、航空发动机制造、飞机制造、航空邮运、航空客运等多种业务于一体的,托拉斯性质的航空界巨人。威廉·波音担任董事会主席。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上任后推行一系列社会经济方面的改革和改良措施。随后,“1934年空邮法案”(也称布拉克法案)出台。该法案中规定,飞机及飞机发动机的制造商不能与航空公司有任何联系,这对“联合飞机和运输公司”造成了致命的打击。1934年,“联合飞机和运输公司”被拆分为三部分,分别为联合飞机公司(United Aircraft Corporation,也就是现在的“联合技术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波音飞机公司(Boeing Airplane Company)和联合航空公司(United AirLine Transport,2010年与美国大陆航空合并为“美国联合大陆控股公司United Continental Holdings”)。


同年,威廉·波音宣布退出自己亲手建立并经营了18年的公司,并辞去了公司的所有职务,售出了手中所有的公司股份,并发誓从此和公司再无干系。


不过,威廉·波音离开后,公司还是保留了BOEING的名字,并开始了重建波音企业帝国的漫长道路。1961年,波音飞机公司改名为波音公司。尽管威廉·波音早已离开,但他的名字已经永远和这家公司,乃至全球航空业的发展融为一体。


了解更多大公司的历史,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