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不是很理性吗?这个概念将颠覆你的三观!

2016-05-23 木木老贼


每个运营人、营销人都应该是半个心理专家,不是吗?


如果你觉得人类是理性的动物,如果你认为自己可以搜集足够的信息并作出客观的决定,如果你自信能够不受他人影响作出自己的选择,那么你该醒醒了,有一个概念将会颠覆你的三观:认知偏见(cognitive bias)。

 

几十年来的心理学不断证明,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我们在决策、认知中存在各种不理性的模式,导致我们经常会犯一些逻辑上漏洞百出的错误。说实话,不仅没有”绝对理性“的人,人们甚至无法保持绝对理性哪怕一个小时,我们任何一个决定,小到中午吃什么,大到是否要买房,都会受到认知偏见的严重影响。

 

认知偏差是个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卡尼曼也是因为研究这个拿了诺贝尔奖;认为认知偏差影响到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处理信息、形成观点、行为决策等,小到在超市货架前买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大到买房的时候可以接受的价位,都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

 

知乎@人心理的那些事儿整理了很多人类的认知偏见,如果你对人类理性的缺陷感到好奇,或者想更好地认识自己,发掘自己都不知道存在于你脑中的非理性一面,那么就看看这篇整理吧。

 

如果你有悟性,可以用在生活中、销售中、产品设计中、营销中等等。

 



● 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过度强调内部原因,解释自己的行为时过度强调外部原因——别人考砸了是因为笨,我考砸了是因为天气太热;

 

● 证实偏见(confirmation bias),对自己已有认知和判断的证实倾向——只听取能够证实自己观点的声音,不自觉的只注意能证实自己已有观点的信息,这是大家非常容易犯的错误;

 

总是喜欢那些同意我们意见的人,所以跟差不多的朋友交谈,收看与自己政治倾向相符的政论节目。当接收到令我们不舒服,或觉得被挑战的观点时,通常会将它们搁置一旁;这些行为是无意识的,我们惯於忽略相反的意见,而这个情况在网路世界更为严重;

 

● 自利偏见(self-serving bias),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于自身能力,将失败归结于外部原因——考好了因为我聪明,考砸了因为天气太热;

 

● 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最初接触到的信息影响后续的决策和判断——提价然后打折,好像捡了便宜,影响非常广泛的一个偏见;

 

● 过度理由效应(over justification effect),外在的激励会反而会减少人们做某件事情的内部动机——有时候给钱激励某种行为并不是好选择,比如一个老头整天被楼下踢球的小孩子吵,就每天给他们两块钱让他们来踢球,后来不给了,小孩子们就很生气地不来踢球了,这是有科学实验证明的;

 

● 事后偏见(hindsight bias),产生“我早就知道了”错觉,也就是“事后诸葛亮”;

 

● 易得性偏见(availability heuristic),根据认知上的易得性来判断事件的可能性——很多我们以为发生率很大的事情,其实只是被媒体影响了易得性,例如前段时间一阵阵的女生失踪、饭店宰客、高学历犯罪,大家都会高估其发生率;

 

● 逆火效应(the backfire effect),当一个错误的信息被更正后,如果更正的信息与人原本的看法相违背,它反而会加深人们对原本错误的信息的信任。也就是遇见与自己的信念不同的证据时,反而更加强化自己的信念——多见于宗教和迷信,也常见于我们和别人争论时,有些时候越争论越固执;

 

● 拉拉队效应(cheerleader effect),在群体中比单独呈现时显得更好看——为啥少女组合看起来都很养眼,单独看却不是那么美。研究认为,与朋友合照可以加强自己具吸引力的地方。因为人在看团体照时,每人脸部特征不好的地方反而“平均化”了;

 

● 知识偏差(curse of knowledge),某方面知识多的人无法像知识少的人一样思考——产品经理在设计产品时无法模拟用户的思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用户研究;

 

● 诱饵效应(decoy effect),就是指人们对两个不相上下的选项进行选择时,因为第三个新选项(诱饵)的加入,会使某个旧选项显得更有吸引力。被“诱饵”帮助的选项通常称为“目标”,而另一选项则被称为“竞争者”——比如卖场里的帽子和毛衣是摆放在一起的,标签上标出的价格分别是:帽子49元,毛衣299元。但是,令人惊讶的是,最后还有一行字:帽子毛衣=299元;

 

● 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同样的信息,呈现方式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让人们对下列情景进行决策:

 

情景一:如果一笔生意可以稳赚800美元,另一笔生意有85%的机会赚1000美元,但也有15%的可能分文不赚。

 

情景二:如果一笔生意要稳赔800美元,另一笔生意有85%的可能赔1000美元,但相应地也有15%的可能不赔钱。

 

结果表明,在第一种情况下,84%的人选择稳赚800美元,表现在对风险的规避;而在第二种情况下87%的人则倾向于选择“有85%的可能赔1000美元,但相应地也有15%的可能不赔钱”的生意,表现为对风险的寻求。

 

● 徒谬误效应(gambler’s fallacy),认为未来事件的概率会受到过去事件的影响,即使是独立事件——比如连着四次开大,下次应该开小了吧?

 

● 热手谬误(hot-hand fallacy),认为成功的人在未来有更高的成功几率——比如打球手热了,打牌手气好,机会继续;

 

● 相关性错觉(illusory correlation),错误地认为两个不相关事件中存在关联——这个也非常常见,也就是瞎联想,原始的迷信和宗教就是这样出现的,例如流星和坏运气同时出现,人们就会觉得是流星带来了坏运气;

 

● 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熟悉导致好感——要想获得好感,多出现多冒泡多在TA身边转,非常实用;

 

● 负面效应(negativity effect),将自己不喜欢的人的好行为归因于环境,坏行为归因于秉性——其实也算证实偏见的一种吧;

 

● 消极偏见(negativity bias),这个与悲观与否无关,人们就是比较在意「坏消息」。社会科学家认为,人类对负面消息有特别深刻的印象,对不好的事情的记忆比快乐的记忆更加清晰,更经常回忆;

 

● 忽略偏见(omission bias),相对于因为不作为而导致的坏结果,人们对于作为了而导致的坏结果更加后悔——举例来说:A先生拥有a股,但想转投b股却一直没有动作,一年后发现,如果当时转投了b股就可以多赚1000元;B先生持有b股却在一年前转投a股,结果发现如果没有转投,可以多赚1000元。相对而言,B先生比A先生更后悔。也就是主动纵火罪不可赦,见火不救尚可原谅;

 

● 购后合理化(Post-Purchase Rationalization),有时候买了一个没有必要、有缺陷,或者价格过高的产品时,却觉得自己的决定一点问题也没有?这就是购后合理化,也被称作「买家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我们说服自己将原则与心里头的欲望保持一致,以避免陷入认知失调。购买之后说服自己物有所值,背后的原因是避免认知失调;

 

● 虚假确定效应(pseudo-certainty effect),面对收益逃避风险,面对损失喜好风险——即股票稍涨就卖,跌了却不卖、装死;

 

● 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perception),选择性知觉是指个体通过媒介信息来感知某些他们想要感知的信息而自动忽略其他相反的信息的过程。从广义上来讲,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这种感知行为,因为在我们“看事情”的时候都基于我们自己的理解和参考。也就是说,选择性感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偏见,只注意自己想要注意的事情、支持自己观点的事情;

 

● 刻板印象(stereotyping),认为个体会有其所属群体的各种特征,对某个群体的看法固定,认为IT男就是木讷等,非常常见而影响广泛;

 

● 幸存者偏见(survivorship bias),也是很常见的,我们能够关注到的群体往往是经过某种抽样得到的群体,已经不能代表整体了,有一个很著名的例子: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沃德教授在分析《飞机应该如何加强防护,才能降低被炮火击落的机率》这个问题时,针对联军的轰炸机遭受攻击后的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机翼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机尾则是最少被击中的位置。沃德教授的结论是“我们应该强化机尾的防护”,而军方指挥官认为“应该加强机翼的防护,因为这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

 

沃德教授坚持认为:(1)统计的样本,只涵盖平安返回的轰炸机(2)被多次击中机翼的轰炸机,似乎还是能够安全返航(3)而在机尾的位置,很少发现弹孔的原因并非真的不会中弹,而是一旦中弹,其安全返航的机率就微乎其微。军方采用了教授的建议,并且后来证实该决策是正确的,看不见的弹痕却最致命!

 

这个故事有两个启示:一是战死或被俘的飞行员无法发表意见,所以弹痕数据的来源本身就有严重的偏误;二是作战经验丰富的飞行员的专业意见也不一定能提升决策的质量,因为这些飞行员大多是机翼中弹机尾未中弹的幸存者。

 

● 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例如星座、算命,一些情感专家的段子,大家都觉得好像就是在说自己一样,大家都对号入座;

 

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原因被认为是“主观验证”的作用。主观验证能对我们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我们心中想要相信。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们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个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

 

● 同质偏见(homogeneity bias),认为自己群体中的成员的差异性高于其他群,更宽泛些来说,对于自己熟悉的领域、事物,往往能够看到更多的差异性,例如我们看很多韩国团体都是一个样子,脑残粉丝们却分的非常清楚,女生们认为变形金刚、高达都差不多,宅男们很不同意;

 

● 投射偏见(Projection Bias),人们总会毫无理由地相信「大多数人跟我一样」,而将自己的情感、意志、性格投射到别人身上,这个认知缺陷也可能导致「虚假共识偏见」出现,即高估一个意见的可能性,还认为所有人都能够同意; 

 

● 性格归属偏误(trait ascription bias),认为自己的行为、性格、心情更加多变,而他人的更容易预测——部分原因,同样也是对自己熟悉的事情更加容易感觉到差异性;

 

● 真相错觉效应(Illusion of truth effect),人们倾向认为听过的是真的(即使没意识到听过),而不管该陈述实际上是否有效。换言之,人容易相信熟悉的话胜过陌生的,认为熟悉的说法可信度更高,之前听说过的比没有听说过的更加可信;

 

● 聚光灯效应(Spotlight effect),焦点效应其实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体验,这种心理状态让我们过度关注自我,过分在意聚会或者工作集会时周围人们对我们的关注程度。比如高估他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的注意,爱打扮的人都有这个错觉,大家都在看着TA。

 

因为有焦点效应心理,你才会因为在聚会上站在角落或者弄撒了饮料而觉得自己很失败。人们总是觉得社会聚光灯对他们格外关注,而事实并非如此。其实注意到你把饮料弄撒或其它尴尬场景的人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

 

● 忽略机率(Neglecting Probability) ,我们很少意识到开车有多危险,对于搭乘飞机在3万5000英尺高空却感到惶恐。确实,飞行看似是一件很危险的活动,然而在车祸中丧生的机率比遇上坠机事故远远高出许多。人们不能准确地考虑一项行为真正的风险,往往会夸大相对无害的活动。

 

● 观察偏差(Observational Selection Bias),当我们观察到一件事情之后,会突然觉得这件事情发生的频率增加了。比如你左挑右选,终于买了一辆原以为「与众不同」新车,后来却发现满街都是一模一样的车子。这是因为我们将某件事放在大脑里,所以较常注意到它,但发生机率其实始终不变。


 

推荐劳拉·里斯《怪诞行为学》,公众号回复“怪诞行为学”即可获取阅读电子版!觉得不错建议买纸质版,细细研究。 

 

生活中我们常有莫名其妙的举动,有时候甚至会失控!一时冲动就是没道理可言?错!所有的现象,《怪诞行为学》一语道破,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告诉我们为什么,又该如何改变。他比别的所有经济学家都更好地揭示、解释了我们不可思议的行为背后的原因,让你恍然大悟,用行为经济学家的另类视角看世界,从此你看待生活的眼光会全然不同。 

 



木木博客(ID:mumuseo

这是一个什么都谈谈的营销运营公众号,新鲜、有趣、有料。产品运营、新媒体经验、市场营销、广告文案,都谈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