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种思考方法,让你比90%的人更高效!

2017-07-01 带你思考的 木木老贼



文 | 圈外(微信号:iquanwai)

作者 | 孙圈圈


著名哲学家爱茵•兰德说:“财富是一个人思考能力的产物。”


即便在咨询公司,刚入行2年内的咨询顾问,80%的时间可能都是在做无用功,因为他们不知道问题在哪里,所以也不清楚努力的方向在哪里。


更遑论其它行业了。


所以很多人问我:有没有一些通用的思考方法,是可以应对所有工作、提升工作效率的?


而下面这3点,是我总结出的一些本质的思考方法。这些方法几乎适用于任何工作,然而,却几乎是90%的人所忽略的。



1 从上帝角度看问题


假如你是我,听到圈外RISE的学员给你提建议:RISE的课程太多了,每门课程上过之后很容易忘记,能不能有个复习功能?


你会如何解决呢?先想好你的答案,再往下看。

··································



好了,现在可以对照一下,你的思考角度处在第几层:


第一层,自身视角。


你会这样想:对啊,我们未来有几十门课,如果学员学了一段时间,肯定会忘了前面的内容,当然需要复习。


至于复习方式,可以在产品上面加个定期回顾的功能,还可以由运营做一些活动来促进,或者让课程团队出一些案例,是综合好几门课程的,帮助学员进行知识串联。


按照这样的思路,你会想出很多解决方案,然后去看哪个方案的实现成本更低,再去调配资源进行实施。


第二层,用户视角。


你意识到,需要先跟用户澄清问题,你会问用户:


你们需要复习吗?希望复习什么内容,比如知识点还是题目?如果没有复习的功能/服务,你会怎么样?如果咱们来个综合案例的小组讨论,你会参加吗?


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你会更能实现用户要求的功能/服务,从而提升学员的满意度。


第三层,场景视角。


你开始思考:用户在什么场景下才需要复习呢?这个场景下的痛点是什么?为了满足这个痛点,我们在产品、运营和课程方面,都分别可以做些什么?


实际上,只有到了这一层,你才有可能发现真正的需求,以及提出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


为什么呢?因为在第二层的时候,你仍然是在让用户提方案,但用户只有痛点、没有解决方案。


亨利•福特的那句口水名言说得很在理:如果我当年去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


关于复习的问题,用户有可能是在具体应用的时候才需要复习的。


比如,他们学习了一个如何演讲的课程,但学的当时不需要演讲,但最近刚好需要演讲了,所以才想复习一下课程,以便更好地准备。


然后复习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实践起来是有困难的,当时学习的时候因为不需要立即使用,所以以为学会了。


这样一来,我们要改进的就不是复习的功能/服务了,而是我们的课程本身需要改进,比如增加更多的案例、让学员之间互动,才能将学到的知识落地。


所以,只有知道了使用场景和最本质的痛点,才能真正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第二层视角满足了用户提出的方案,似乎可以让用户满意,但只有第三层视角才能打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让我们脱颖而出。


第四层,上帝视角。


有了第三层,知道了用户的痛点,是否就要去做呢?


未必,你还需要继续思考: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用户最需要的?频次有多高?公司最近的重点规划是什么?改进这项功能/服务,是否是目前公司的重点?


比如说,公司最近的重点其实是企业端业务,而非个人业务。


而企业课程本身就有客制化案例,学员也是学了就用,而且有更多配套服务,不存在这个复习的问题。那么我就不需要现在做这个解决方案了。


这四种视角,对应了不同的思考层次,也就对应了不同的位置。


拿产品或者运营岗位来说,如果你能想到第一层,可以做好一个执行层的岗位,工作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如果想到第二层,可以成为一个普通的产品经理或者运营,或是优秀的产品助理/运营助理,能够让用户满意。


只有做到第三层,才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或者运营经理,做出让用户愿意买单的产品/服务;


而做到第四层,才可能做到总监,成为一个模块的负责人,从公司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经常有人问我:如何才能知道老板在想什么?为什么老板总是跟我想的不一样?我觉得老板的想法很奇怪。


那么,你可以试着从这几层视角去思考一下,或许会给你不一样的答案。



2 不断提出和验证假设


去年底的时候,我发现圈外公众号的文章打开率有下降,然后让运营给我一个提升方案。


大家不妨想一下,如果是你,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先想好你的答案,再往下看。

·····································


第一步,当然是分析打开率下降的原因。


从我的经验来看,80%的人已经死在了这一步,因为他们直接就开始提方案了。不过这一点,相信一直看我文章的读者,都不会犯错。


所以,你们已经跑赢了80%的人。


第二步,是找到真正的原因。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都会有自己的看法,比如年底了,大家都不爱学习了;再比如最近发过圈外产品的招募,一些读者不能接受商业化,等等。


经验来看,90%的人会死在这一步,也就是找到一个自认为合理的原因之后,就开始出解决方案了。


但实际上呢?在众多原因里面,我们无法确定到底是哪一个。所以,以上那些看法,都不能叫做“原因”,只能称为“假设”。


记住:所有未经验证的原因都不是真正的原因,而只是你的假设。而假设是要经过验证的。


比如,年底大家不爱学习,那么验证方式就是:其它同类型公众号的打开率是不是下降了?去年同期的打开率是否也会下降?甚至,百度指数“学习”这个词,在年底是不是热度也下降了?


这样验证之后,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最终出具一份有效的解决方案。


没有“提出和验证假设”的习惯,最终结果就是:成功不知为何成功,失败不知为何失败,做所有事情都跟碰运气差不多。最后努力了半天,一点成效都没有。


并且,经过“提出和验证假设”这种思维方式训练过的人,直觉往往比一般人更加准确。这样,又能够大大提升他的效率。


本质上来说,这种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做法,其实就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思维方式。


但是每跑一小步,得有一小步的成效,而不是盲目乱跑,耗费了大量力气,最后发现自己还停在原地。



3 永远记住自己的无知


我曾经用过一个实习生,支持产品、运营包括课程的各项工作。实习了一段时间后,他跟我说:我觉得,大家做的事情都没什么门槛,我都能做。


我说:哦?那你觉得大家每天在做什么?他说:你就是写文章、分任务、开会。运营就是每天跟用户聊天、安排活动、打杂。


产品经理就是画画图。好像都没什么技术含量啊,我在这里要学什么呢?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在于知道多少,而在于多大程度上承认自己的无知。傅盛那篇著名的文章《所谓成长就是认知升级》里提到:


处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种认知状态的人,占了95%。


就好像我这位实习生,他看到的全是表面工作,但我们每个人背后的想法、思考呢?视而不见。


然而,那些才是最重要的、值得学习的事情啊。


我们今天处在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每天接触的信息量,超过任何一个古代先哲一年的信息量,但我们为什么不如他们智慧呢?因为我们只用了眼,却没有用脑。


看上去,我们有很多信息,但实际上我们根本没有消化掉。如何消化、入脑呢?那就是:承认自己的无知,然后多思考,才能够透过事物和信息的表面,看到本质。


对未知领域视而不见、看轻任何一个领域,是最大的思维定式,也是我们成长的最大障碍。


所以,在任何问题面前,多思考“为什么”,别轻易接受表面的那些信息。


总之,高效工作,的确有一些通用的思考方法:


1)尽力站在上帝视角去看问题,而不是陷入问题本身;


2)面对问题,需要提出和验证假设,从而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3)永远记住自己的无知,多思考“为什么”。


这些方法并不难理解,但我们常常就会忘记,其实,能做到这些,不过是一种习惯而已。


如果你总是做不到这些,不妨用一张便利贴,把这3点写下来,贴在你的电脑前面,慢慢去尝试形成习惯,你会发现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提升。



你的思考角度处在第几层?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点击下列标题 阅读更多干货


微信运营技巧心理唤起20亿奇葩逆袭

木木老贼 | 照片拼贴 | 血泪广告建议

倒计时海报 | 公众号时髦技巧 | 配图神器

公众号最佳推送时间 | 1个引爆标题技巧

5种文案思维武器 | 超强图片资源

公众号如何选题 | 神器脑科学营销

5个高转化文案技巧 | 公众号涨粉真实建议


木木老贼(公众号ID:mumuseo

关注木木老贼,新媒体营销运营更轻松。这是一个新鲜、有趣、有料、有干货的营销运营公众号。给在理想道路上努力打拼的营销运营人,加点燃料。


福利提醒:【与2W+同行加入7天逼迫式学习】

 点击 “阅读原文”,快速了解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