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60226唐师曾:十三中,什刹海,小混蛋(图)

2016-02-26 唐师曾 唐师曾


 十三中,什刹海,小混蛋  

由为十三中拉票说起

    一、
       朋友微信我,说网上有个“北京最美校园评选”,忝老鸭为“十三中知名校友”,闻言当即赧然。十三中原为辅仁附中,文有启功、武有萧乾,太子党有邓朴方……,怎么也轮不到病鸭子!看其他各校:清华附杨振宁、四中陈凯歌、景山张又侠……俱是老炮儿。“防冷涂的腊”,“又涂一层蜡”,当即把鸭脸臊得跟外国鸡似的。再往下看:北大附毛新宇、171林妙可、二中舒乙、实验陈鲁豫、东直门王菲、人大附高玉宝……半夜鸡叫?才子佳人,吹拉弹唱,遂也释然。

        帝京文化有三大特点:一是朝廷文化,讲运作。讲究权谋政治,阴谋、政变、马基雅维利,屁大的事也要走三、看五、揣度七,掂量后台背景,与现代普世的文明政治风马牛。二是大院文化,高墙大院因封闭而孕育反叛,残忍对残忍且有恃无恐,破四旧打老尼姑、砸孔子牌位、抢宣德炉,抄鸽子烧了吃,活剥军功犬吃肉,操人家大姑娘,很多人血债累累。三是市井文化,社会底层苟且偷生,好死不如赖活着,逼急了就耍流氓,地痞、义和团。什刹海——是帝京唯一一处“三大文化”的交汇之地,《血色浪漫》《血色并不浪漫》,是《梦开始的地方》。

      我母校十三中原是涛贝勒府,紧邻恭王府,民国仁义不没收私产,无奈“皇二代”自己败家卖给洋人换银子,仅因为洋人给钱多。梵蒂冈罗马教廷觉得天朝无信仰、无法律、无普世价值,遍地SB、人人都是义和团,遂拨鹰洋买王府、办辅仁、兴教育、启蒙愚民。

       毛主席推翻三座大山后,要确立老大哥(Big Brother)的绝对领导地位,镇压反革命、“一化三改”,坚决消灭反动会道门,头一条就是取缔教会学校。“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老大哥在看着你(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胡同串子”萧乾调侃自己是扫帚星,连累母校辅仁、燕京双双落马。萧乾的两个倒霉母校也都是我母校,前者更名十三中恶心忌讳13的梵蒂冈,后者改姓北京大学,妄称“最高学府”。倒霉母校残存的普世价值耳濡目染,催生斯诺、萧乾的徒子徒孙胸怀祖国、融入主流世界。
       大清国晚期政权基础十分脆弱,狭隘得只有近亲繁殖、爱新觉罗肏叶赫那拉才能染指权利核心。可大清自从咸丰以来就阳物不举,光绪、溥仪连播种、上女人的能力都没有,不亡国作甚?十三中旧址故主爱新觉罗•载涛,大清国完蛋时奉旨练新军,打着爱国旗号搜刮民脂民膏。他大哥后海醇亲王载灃摄政光绪、溥仪,跨过银锭桥到前海白米斜街张之洞家问计。张之洞说千万不要开枪镇压人民,载灃说咱不怕,咱有新军。一百年后,张之洞府后身白米胡同住进张爱萍上将,峰回路转,说的话、做的事,与一百年前恍若隔世。其细节参见张胜《张爱萍---------他从战争中走来》。这就是风水?
       载涛的新军经袁世凯和平演变进入民国,满洲事变后张古峰、诺门槛、全国内战,又被毛泽东改编为新中国炮兵。我爷爷的盟兄恽宝惠是我儿时写大字的师父,也是常州人,多年辅佐载涛,历任陆军部主事、秘书科长、陆军大臣行营秘书长、禁卫军秘书处长。当年恽宝惠辅佐载涛镇压武昌起义,路过河南袁项城家,偷听到袁大总统电台滴答,将其昭示天下的,就是恽宝惠。以后大清和平演变民国,恽宝惠出任国务院秘书长、蒙藏院副总裁。193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节,苏联在瑞金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次年三月,恽宝惠协助溥仪跑到新京建“满洲国”,自任内务府部长。晚年,恽宝惠与涛贝勒合写了《满清生活》、《满清服饰》.......
       二、
       有个自称“十三中毕业的小学弟”给自己加封“涛贝勒”,在龙头井与兴华胡同垂足交汇处,开了家炙子烤肉店,没营业执照。“希望工程”解海龙请我过去捧场,说因为“三无”,要把我和王文澜、贺延光、解海龙等名流照片挂墙上,替秦叔宝、尉迟恭当门神吓唬工商、城管。

       我说这是土鳖、义和团技俩,请门神也得请大个儿的,至少请个司令。后海杨冀平,杠杠的红二代,父子都是司令,他叔总书记胡耀邦、他爸副总长杨勇。杨冀平自己是文革头批“老兵儿”,矿院附红卫兵创始人、海淀联动司令,青海骑兵、38军步兵,北京军区工兵部主任、北京军区动员部部长、天津警备副司令、重庆警备司令。两次立功,一次是“唐山大地震”,再一次是“天安门平暴”。他与集体居住、聚众斗殴的大院老兵截然不同,自幼在什刹海胡同单门独户长大,先前海、后后海,虎豹独行,三次进局子惨遭镇压,始终与我这样的老百姓打成一片。

       我把后海杨冀平少将拉过来喝酒烤肉、军民共建。杨司令说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能白吃。我说那就送“涛贝勒”顶钢盔吧,您签上大名,封他个“铁帽子王”,胡同串子都信这个。杨司令喝了个酩酊大醉,用雨伞当木枪和“涛贝勒”操练了一番防左刺。次日一早,就直飞重庆做胃癌切除手术去了。另有一次同样放肆,在坐的还有作家土家野夫。

       以后以色列驻华大使马腾将军、《环球时报》邀请我,方舟子、司马南、安妮宝贝……去以色列免费旅游,我见安妮宝贝带个助理,就把烤肉的“涛贝勒”也捎了进去。路上才知道“涛贝勒”敦信基督教,且比以色列人还虔诚,尽管不会英语,但身披一条大卫蓝白条浴巾、手捧圣经比比划划,把我借给他的Canon 1DIV弄丢了好几次。
       晚上,旅行团到达特拉维夫,方舟子告诉我,说早上司马南看到“涛贝勒”和以色列人谈“家庭教会”,在纸上连写带画,谈得挺深。方舟子口气冷峻,且代表司马南意见,让我闻之肃然。宗教是天朝的敏感词,我立即对“涛贝勒”予以劝谏,作为朋友,我把该说的都说了。回国后,见涛贝勒在微博上拉了几个“圣地旅行团”,招募信徒到耶路撒冷谒圣,其实暗渡陈仓搞特色旅游,生意做得有声有色。我不懂生意也素无兴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两年之后,突然接到刘占坤电话,说“涛贝勒”在望京附近被汽车迎头撞倒,当即死亡,没受痛苦。我这人万事都往好处想,猜一定是他虔诚之至,感天动地,惊动了耶和华或耶稣基督,让“涛贝勒”奉旨蒙宣吧。
     “涛贝勒”至死欠我一个人情,他知道我写《我家住在什刹海》,自称给我引荐“小混蛋”的铁磁“边爷”边作军。拿此做药引子安排我了好几年,现在突然死了,也掐断我通向威虎山的唯一线索。
       光绪戊戌变法,我爷爷从无锡考进京师大学堂文科中国文学门,定居什刹海。解放前,我爷爷创建的“佛教图书馆西起恭王府,东至什刹海,北为“刘汉奸家”(现为北京卫戍区副司令)、隔三座桥面对乐家药铺花园(现郭沫若故居)。

       我生在什刹海、长在什刹海,现在还苟延残喘在什刹海。只可惜小时候单门独院,大人不许跟“野孩子”玩,文革抄家后夹着尾巴鼠食蛇行,没有朋友。高考后住校、住单位宿舍、五湖四海周游世界。海湾战争罹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后,体弱多病,回家静养,足不出户,与左邻右舍很少来往。
        三、
        一日网上闲逛,碰到“十三中校友”作家赵群。蒙他举荐,才在银锭桥头,历史性拜会“小混蛋”手足、《血色并不浪漫》作者边作军。原来“边爷”就住在我母校十三中正对的那条胡同里,虽然近在咫尺,只因一叶障目。
       第一次见边爷在银锭桥头,就是电影《老炮儿》开始的那个地方。相传汪精卫曾在此安炸弹刺杀摄政王,不料被一个揽活儿的“破鞋”发现举了报。朝阳区群众,自古有之。好在大清朝气数已尽,西太后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最终赦免了汪精卫。其实汪精卫安炸弹的是后海的大石桥,不过银锭桥链接前海、后海,名声更大,桥头有同样辅仁出身的朱家缙的题词。由此又山寨出什刹海东岸的“金锭桥”,燕京出身的侯仁之居然还给赝品题了桥名。
       站在银锭桥头的边作军短小精悍,戴貂皮帽子,眼光清澈、目如点漆,颇有老大气概,让人想到司马迁的《史记•游侠列传》的“解为人短小精悍”。由于乃父是傅作义的上校医官,在新中国生而低人一等,儿时没受过什么教育,也升不了好初中。革命大院在自己一枝独秀的同时,也造就了一望无际恐怖的的青纱帐。

       边作军在什刹海厂桥派出所管片儿,即进不了门当户对的十三中,更进不了一桥之隔的四中,只能沦落北海中学。北海中学与隔壁的四十中都是厂桥街道烂到家的破学校,民谚“臭北海、烂四十”,因名声太臭,改革开放政府出了高招,将其变身为“四中分校”,结果每年招人都乌泱乌泱的。连杨冀平的孙女儿,都上了这个“四分”。什刹海的十三中也就地拔份,先吃了隔壁的柳荫街小学,又把名声不佳的鼓楼XX中学吞并作十三中分校。这所分校的口碑是“XX中、XX中,老师偷表,学生偷钟。”

       边作君初二时,姐姐、姐夫被造反派抓走,独自执瓦刀绕到造反派背后暗下黑手,一招制敌,救出姐姐、姐夫后被丰台分局拷走,在狱中学会种种应对残忍社会的恐怖手法。此后屡屡遭底层专政工具的残酷镇压,因违法情节较轻,最高不过东城分局刑警科,即“鹰钩鼻子二科李”。

       边作君自幼羸弱,但短小灵活,打架必抄家伙,先发制人,一击而中。尤其喜欢就地取材,抄顶门杠、土箱子把手、栏杆等硕大钝器做武器,动作凶猛而夸张。亦随身携带菜刀、刮刀、匕首等,但多劈砍、少扎刺,动辄打得血肉横飞,皮开肉绽,鲜有致命,无人命血债。

      四、

        部队大院子弟自幼军队供应,吃得足、营养好、身体棒、讲纪律、听命令、善服从,集体生活、人多势众、组织性强。因家庭环境、耳濡目染,大都粗通军事知识、受过军事训练,打架凶狠残忍。近水楼台更易获得军装、木枪、苏式武装带、制式军刺、军锹军镐、垒球棒、硬头飞行靴……或其他大杀伤力装备。

       除掌握武器装备的优势外,击杀也讲究手法技巧,“砍额头不砍脖子”,"捅大腿外侧静脉不扎大腿内侧动脉",进去“不抬人”、不招供、宁死不屈。精力旺盛之余,具备狼群的捕猎特征,具有比市井流氓更多的兵力,更大的攻击力、摧毁力和通讯、机动力。

         大院子弟综合文化素质明显高于土流氓,行动更具策划性、针对性、计谋性、主动性,具有班、排规模或更高级别的战术协同作战能力。他们巧于利用无产阶级专政工具,必要时借助警察、军队。其领军人物久经重大场面、阅历丰富,具备处变不惊,随机应变的领导能力。在集体寻衅武斗方面,如拿破仑打马木流克,占有明显优势。

       大院子弟自持“革干”而有恃无恐,秉承列宁“以革命的名义”,“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自诩天生就是打天下、坐天下、对老百姓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权人群。他们依托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社会关系诸元,占有资源和心理上的优势,认为自己站在无产阶级革命道德和正义的一方。秉承中央文革“破四旧”懿旨,把攻击目标视作应与清除、消灭的“市井流氓,我们这个社会的渣子,人民的敌人!“

        与边作君形影不离的“小混蛋”周长利,家住德胜门内濒后海西北角的简易楼,挣扎在贫困线上,为温饱所困。虽抢劫、斗殴、洗佛爷、拍婆子“劣迹斑斑”,但据边作军称,其攻击人群仅限于“牛逼哄哄的老兵”,且使用有限暴力,不伤人命。

       “小混蛋”之所以恶名遥远、持久,除个人独特禀赋外,得益于其绰号——“小混蛋”,暗含着“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残酷含义。反应了“红二代”与“牛鬼蛇神”、“黑五类”之间不可逾越的政治鸿沟,昭示部队大院与普通平民难以调和的复杂矛盾。也正因为此,“小混蛋”更为“无产阶级专政”下近乎绝望的城市平民所怀念。被当下的草根看作反特权的民间英雄。

       官二代、红二代都是二代,黑五类亦然。子承父业,“我爸是李刚”,是汉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

2007年9月,山寨“文物”恭王府开工,这是前脸。文化部长蔡武是我北大国政系同学。唐师曾摄

2007年9月,山寨“文物”恭王府开工,这是前脸背后。解放前,我爷爷的“佛教图书馆西起恭王府,东至什刹海,北为“刘汉奸家”(现为北京卫戍区副司令)、隔水沟面对郭沫若故居。唐师曾摄 

2008年5月4日,北大百年大讲堂,文化部长蔡武、唐师曾。《解放军报》江林摄

1930S,南官坊口 佛教图书馆。

季羡林敬书“佛教图书馆”。

2009年,北京十三中80年校庆。唐师曾摄

2009年,北京十三中80年校庆。书记、校长请杰出校友给高中毕业班作报告。

2009年,北京十三中校园,涛贝勒府。

1994年2月1日,鼓楼五福茶艺,溥仪的螟蛉儿子爱新觉罗·毓嵒(小瑞子),穿共和国卫队毛衣的我。文革期间,小瑞子在北官房、南官房、前井、前海扫大街。

1994年,什刹海前海,白米斜街,张爱萍家,张爱萍、李又兰。唐师曾摄

1994年,什刹海前海,张爱萍家,唐师曾、张爱萍。《解放军报》江林摄

2005年,林翠路,张胜《张爱萍——他从战争中走来》作者。唐师曾摄

2011年10月20日,我们家破院子、我妈、溥仪孙子爱新觉罗·恒铠、我爸。唐师曾摄

2010年3月10日,刘占坤、唐师曾、解海龙、李建军、中新社毛子。唐子骞摄

2012年1月20日,什刹海龙头井,以色列使馆新闻参赞、以色列教育参赞、唐师曾、涛贝勒。北大小抄子摄

2012年11月17日,以色列,死海,司马南、“涛贝勒”、方舟子。   唐师曾摄

2012年11月18日,以色列,耶路撒冷,哭墙,司马南、“涛贝勒”手执圣经,背景是“安妮宝贝”。唐师曾摄

2012年12月17日,以色列驻华大使、国防部副部长、特种兵司令马腾将军,唐师曾。

2013年4月19日,以色列驻华大使、国防部副部长、特种兵司令马腾将军,CCTV军事部邓新力大校。唐师曾摄

2011年7月30日,涛贝勒、杨冀平、土家野夫。唐师曾摄

2010年12月10日,警备司令杨冀平将军用雨伞教胡同串子“涛贝勒”拼刺刀。唐师曾摄

2011年7月30日,涛贝勒、唐师曾、杨冀平、土家野夫。清华建筑学院系黄鹤摄

2012年7月10日,杨冀平和《联动娃娃》唐师曾摄。

2013年,后海,原志愿军司令、北京军区司令、副总参谋长杨勇家,杨冀平。唐师曾摄

2013年8月26日,北京人艺,联动司令杨冀平给人艺讲文革。唐师曾摄

2013年8月26日,北京人艺,联动司令杨冀平给人艺讲文革。唐师曾摄

2015年12月16日,银锭桥,第一眼看到“边爷”边作君。唐师曾摄

2015年12月23日,边作君在什刹海烤肉季,给《作家文摘》编辑部主任巴佳重现当年情景。唐师曾摄

2016年2月9日,边作军的爸爸保留一国军戎装照,文革事发,招致灭顶之灾。此为边作君头戴唐师曾收藏的“CVN-73”舰帽,回想他爸爸当年风采。唐师曾摄

2016年2月22日,“刀劈小混蛋”的关键人物——王小点。右为CCTV 张越。唐师曾摄

刘锦航、王英超、宋小鹏、秦峰驰、王南生(王小点)、张越、唐师曾(老鸭)、姜小路、王冀豫(黑子)。黄小兵摄


  热门语像推介  

20160218唐师曾 | 视频:《什么是语像?》(图)

20160209唐师曾 | 视频:《什刹海》(完整版)

20160202唐师曾 | 视频:《新华书店》(图)

20160103唐师曾 | 视频:《说说相机》(图)

20151225唐师曾 | 视频:最早版本《毛泽东选集》(图)

20151208唐师曾 | 视频:秦岭,抓野生大熊猫(图)

20151105唐师曾 | 视频:胡同杂谈(1)米粮库胡同(图)

20151016唐师曾 | 视频:《英国大宪章在北京》(图)

20151019唐师曾 | 《张家界·忆张灵甫》(下)

20151010唐师曾 | 我的自媒体宣言

20151007唐师曾 | 视频:《语像大同》

20150928唐师曾 | 视频:《满屋梦露》


备注: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查看更多语像视频。




看生活!放眼世界,目击大事。

想多远,走多远。Think & Walk。

有见地、求实证,思行合一。

我原创、我自主、我不可替代。

我喜欢,我擅长,我以此为生。

我自嘲、我自省、我自趣。

我来了,我看见了,我赢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