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心中国人”警告在海外华人圈热转。美籍华裔的尴尬:不被中国人理解,饱受美国人种族歧视…

2017-02-19 紫雪斋文化互助公益平台


这两天,在泰国华人圈,有这样一件事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最新的消息来自泰国中文网的报道。2月16日,泰国兰实大学泰语专业的一名中国留学生向泰国中文网爆料和求助,她表示,日前有两名中国游客在泰国旅游时,被中国同胞骗钱,到现在还没能把钱要回来。


根据这位留学生的描述,这两名中国游客都是第一次赴泰旅游。1月30日,他们在曼谷的辉煌夜市偶遇了一名叫“刘燕诚”的中国人。刘主动上前与他们攀谈,还带着他们结伴游玩曼谷两天。


在这一过程中,“刘燕诚”取得了两名中国游客的信任。2月1日,刘以帮他们兑换泰铢为名,向两名中国游客骗取了1万元人民币现金。第二天一早,“刘燕诚”已经联系不上,这两名中国游客方知上了当。


▲泰国辉煌夜市(泰国中文网)


虽然两名游客已经在中国留学生的帮助下报了警,并向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反映了情况,但是办案还得靠泰国当地警方。截至17日,案件进展仍没有下文。


▲泰国当地警察局的报案记录(泰国中文网)


泰国辉煌村素来鱼龙混杂。此事件经由媒体报道后,一些中国网友纷纷表示,自己也在泰国被同胞骗过:



还有网友说,真不希望这是同胞做的,说不定行骗者只是一个持有假护照的“假同胞”。



中国人专骗中国人?这个说法虽然听起来有些武断,但日本媒体此前的两则报道,似乎也令身在海外的部分华人感同身受。有报道说,日本华人圈中也曾流传着一个说法:“小心中国人”。


日本媒体去年报道称,2016年1月,在日本的中国团伙骗走了一位64岁的中国女性150万日元(100日元约合6.04元人民币)。几个月后日本警方逮捕了数名犯罪嫌疑人,而该犯罪团伙当时骗取的总金额已经高达7000万日元。


据报道,他们的作案手法就是利用了华人对求助者的善心,借机将其钱财调包。



日本NHK电视台也曾播出专题节目,揭露中国游客在日本遭到同胞诈骗的种种黑幕,譬如“5夜6天日本游”真正的逗留时间只有4天。


不仅如此,尽管团费价仅4000元人民币,但几天下来,顾客的实际花费超过8000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导游在“免税店”最低25%的提成。


这些接待中国游客的旅行社,基本上都是由大陆人、台湾人、香港人经营,都是“中国人旅行社”。特别是从港台来的无证导游,干3个月就可带回几百万日元。


此外,参考消息网-锐参考通过梳理近年的新闻报道,发现在海外的不少地方,都出现了中国人之间“杀熟”的消息。



对此,有网友甚至激动地在某论坛上提醒大家——


▲“在国外的国人,千万别搭理主动讲中文和你搭讪的人,毕竟语言不通的话,是无法骗你的。”


“中国人骗同胞,真的太普遍了。”一位身居加拿大的中国人告诉参考消息网-锐参考,“我周围很多朋友、同事因为当地中国人骗子而上当的。我去非洲的时候也听到了不少这样的案例。”


他乡遇同胞,反而少了份亲切,多了份警醒,令人五味杂陈。


在一些有关出境游的旅游论坛里,很容易就可搜索到类似“千万要小心被中国人坑”、“我在国外被中国人骗”的帖子,其中不少驴友都讲述了在旅行期间用“真金白银”换来的教训。



这些遍布全球各地的“经验之谈”,令“同胞行骗”、“小心同胞”等几乎已成为了国人出门旅行前必须清楚的“攻略标配”之一。


那么,为什么“自己人骗自己人”会成为一种现象呢?


“哪里都有坏人,都有骗子。骗子行骗,总是要找容易下手的。如果一个骗子是中国人,那他容易得手的对象当然中国人。”旅居新加坡的华人学者李叶明告诉参考消息网-锐参考,“行骗同胞”是因为在海外相对容易接触同胞,容易取得对方信任,更了解同为中国人的心态或者“弱点”,从而在同胞可能对当地环境还不熟悉时“下手”


一些专家进而指出,由于不少中国人在受骗后更趋向于忍气吞声,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般情况下如果损失不大就不会寻求法律的帮助,这也让一些行骗者的犯罪成本变低,更加肆无忌惮起来。


另外,中国人情社会的“遇事找熟人思维”也容易导致“被同胞骗”现象出现。一些媒体梳理了部分受骗案例发现,不少被“中国旅行社”欺骗的受害者往往舍弃了正规的旅游渠道,而选择了“熟人”介绍的所谓“靠谱中介”、“靠谱旅行社”,以便可以从“熟人”那里获得更优惠的价格。殊不知,舍弃了正规渠道,便也舍弃了法律的保护。


那么,在国外真的是“宁愿相信当地人,也不能信中国人”?参考消息-锐参考查阅有关国人出境旅游的相关新闻时发现,事实上也不完全尽然。其实,在海外旅游的过程中,更多的驴友感受到的是中国同胞之间热情互助的友好。在某些旅游论坛上,类似的帖子也不少。



这些帖子中,有网友因为找不到路而求助同胞,不仅顺利到达目的地,还让旅途不再寂寞;有网友旅途中身体抱恙,通过国人同胞的帮助而去往医院得到及时治疗;更有网友因为语言不通而在国外遇到困难,但因为无数同胞的帮助而得以顺利出行……


“刚来的时候,骗你的是中国人;待久了,帮你的还是中国人……”有海外华人网友感慨道。


以上来源:参考消息 作者杜薇


以下来源:北美留学生日报 作者 Ariana



美籍华裔的尴尬:

不被中国人理解,饱受美国人种族歧视

 

有过这样的尴尬吗?


在图书馆想要问问题却羞于对外国人开口,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中国面孔,一开口说了中文对方却甩来一句“I can’t speak Chinese.”——他是ABC;课堂上学生们总会扎堆儿讨论。


白人、西班牙人、黑人。。。各自都有自己的小群体。你想找到中国人的组织,但班上的华裔们却似乎有一个自己的组织——他们是ABC;终于放了假,你想请三两个同学一块儿回家火锅,最好再三国杀狼人杀战个痛快,不醉不归。但是你的华裔同学们忙着健身,玩儿橄榄球,打工,对你的提议完全没兴趣——他们是ABC

近,一位7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毕业于常春藤大学的华裔二代在美国某华人论坛上发帖抨击移民一代说很多中国父母对美国的了解非常片面,一厢情愿的带着孩子移民,其实是断送了孩子的未来。


对于从小在中国出生长大的同学们来说,可能很多人对ABC的生活并不了解。ABC不就是从小说着英语、吃着洋快餐长大的中国人么?跟我们有什么不同?其实,ABC这个群体有着特殊的自我认同,他们的成长过程也有比中国孩子更多的疑惑。“香蕉人”这个标签会一直伴随着他们,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双重身份给他们带来的不是双重优越,而是双重尴尬。

 

”你从小父母没教你说中文吗?“


在美国德州出生,马里兰长大的华裔桃儿最讨厌别人问他这个问题。


桃儿从小到大所上的学校几乎没有中国人,甚至ABC也很少。父母是美国第一代技术移民,从事科学工作。桃儿小的时候父母都很忙,他只是偶尔在家里跟姥姥姥爷说一些简单的中文。但是到了学校,他与同学老师的日常交流都是用英文。他甚至学习了8年的法语。




18岁那年他听从父母的建议,到中国上大学。虽然这个决定很不被他身边的美国朋友所理解。


来到中国,桃儿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跟自己一样肤色的中国人,突然觉得找到了组织,对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可劲儿的学中文、说中文,结交中国朋友。但是他发现,很多中国人见到他之后一开口不是夸他的中文说的不错,而是劈头盖脸的一句:“你父母从小没教你说中文吗?”。




对此,桃儿觉得很委屈。自己跟大部分ABC相比,其实已经说的一口比较标准的中文了。但是很多中国人,还是会嘲笑他中文说的不好。 

“有时候我不知道自己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


儿说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一直在中国人和美国人的自我认知当中摇摆。


小学的时候有一年暑假,爸妈带着桃儿回北京呆了一个夏天。桃儿当时很喜欢中国,恨不得在中国一直住下去。但是随着学校的开学和父母的工作,他不得不回到美国。回到学校,桃儿兴奋的跟同学们说自己在中国的见闻,说中国比美国好,中国的城市好大,交通好发达。。。。桃儿觉得那时候的自己是“中国人”。但是他的美国朋友们却对此并不感兴趣。




桃儿渐渐发觉大伙儿不喜欢他总提到中国,他不想因此掉队。为了更好的“融入”他的同学当中,他努力让自己变得更“美国”。他加入了橄榄球队,摔跤队,街舞社团,开始健身。。。不论他怎么努力,他发现自己永远无法真正融入白人的圈子里。“当我是‘美国人’的时候,我恨自己的黄皮肤。”


“我小的时候在学校被白人打了,回到家里妈妈却说是我的错。”


的时候在学校里,桃儿曾经不止一次的被其他种族孩子的欺负。记得有一次他在学校被同学打了,回到家里跟妈妈哭诉,妈妈却责怪他“太闹了”。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让很多跟桃儿有类似经历的ABC有童年的阴影。




受到的伤害还是少数,心灵上的创伤对他来说是难以释怀的。桃儿说,他已经习惯了学校里的工作人员时常对他大喊大叫,别的种族的孩子对他很凶。不论他怎么努力都没法成为朋友圈里的“红人”,而白人孩子却永远能得到大家最多的关注。至于女生,桃儿说:“美国白人女生是我见过最racist(种族歧视)的群体。我几乎不可能找到一个白人女朋友。而华裔女生。。。很多人也只愿意date(约会)白人男生。”

 


“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自己从小在中国出生长大。”


儿说,他很喜欢现在的生活。在中国读书让他觉得找到了自信。如果可以,他希望可以毕业后在中国工作和生活。在中国,他觉得自己可以得到更公平的对待。“如果他们(中国人)觉得我的中文不够好,我可以学;但是如果他们(美国人)讨厌我的肤色,那我改不了。”

 


可否认,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没有移民就没有美国。但在美国社会里,华人还是少数族群,甚至在所有的其他移民中,也是少数族群中的少数。在2010年美国人口调查局(U.S Census Bureau)公布的统计数据中,白人占美国总人口的72.4%。在所有的少数族群中,拉丁裔美国人占美国总人口的16.2%,非裔或有非裔血统的美国人占美国总人口的12.6%亚裔仅仅占美国人口的4.8%。




亚裔美国人分布往往比较集中。截止2012年,加利福尼亚州聚居着570万亚裔美国人口,是美国亚裔族群最大的聚集地。纽约州拥有161万的亚裔美国人,位居第二。接下来是德克萨斯州、新泽西州、夏威夷。。。




通过下面这个地图我们可以看出,亚裔美国人在美国主要分布在东西海岸的一些州,而在大部分中部地区,亚裔美国人非常少。



 

在美国不同地区的分布也使得华裔的心理成长过程各有不同。在一些移民人口比较多的地区长大的华裔往往能更有自信,他们觉得自己不是唯一的少数族群。而在一些以白人为主、鲜少有移民二代的地区长大的华裔则对自己的自我认知有更多的疑惑。


父母是很大一部分华裔性格养成的原因。对于二代移民的华裔来说,他们的父母给他们的是与学校截然不同的教育。这些一代移民父母们在来到美国的时候已经是成人,从小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他们的观念是传统的。父母们希望孩子可以接受美国的教育,同时保有中国的文化背景。他们想办法送孩子到中文学校学习中文,当然,大部分小华裔是拒绝的。很多小华裔觉得:中国文化一点都不酷。对他们来说,说英文就像喝水,说中文就像喝药,而且还是中药。除了父母的威逼利诱,他们没有任何学习中文的动力,也不能理解中国文化。




华裔跟父母没法真正的沟通,不仅是因为语言。在学校,他们被教导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橄榄球、拉拉队、篮球、街舞。。。而有些传统的中国父母只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华裔在家里接受到的中国文化和在学校接受到的西方文化有强烈的冲突,使得他们不知道自己应该像美国人还是像中国人一样学习和生活。




在学校,西方文化对中国人的模式化的看法让华裔觉得很痛苦。误解No.1一定是这样的:“中国人?你的数学一定很好咯?”很多华裔在这里只能扶额,内心os:大哥我是在美国长大的。。。有这样一个说法:在美国的中学数学课上,如果白人没有得到高分,一定不会被批评。但如果是华裔没有得到高分,老师一定会批评他们,因为他们是亚洲人,亚洲人理应数学很好。。。。除此之外,亚洲人只会学习、亚洲人不健身不运动、亚洲人很穷。。。这些西方社会对亚洲人的看法模式让华裔在同龄的别的种族孩子中间不能得到公平的评价。




在这里小编找到了2014年杜克大学的学生创作的一个项目,其中采访了40个亚裔美国人并附上了他们一直以来最想对误解他们的人说的一句话,以唤醒人们对少数族群的理解和尊重。这些图片让人震撼同时也让人深思,他们是这么说的:



“我不是很辣的亚洲人。我只是亚洲人,你们看着办吧”


“失去了我本来的语言让我很难过。”



“我有时候会想家,但又不知道我想得那个的家在哪里。”



“我不擅长数学,但我可以为你写首诗。”



“因为我的家庭不够‘白’,我在成长过程中一直感到很羞愧。”



“因为语言问题不能跟在中国的亲戚交流让我很难过。”



“因为种族歧视,走到哪儿都有人恨我。”

年以来,移民到美国是中国父母一生的梦想。他们认为,中国的空气污染严重,教育系统压力重大,风俗不健康等等。美国在他们的想象中是“天堂”,让孩子成为一个“美国人”能让他们有更好的未来。但其实,长在美国的ABC普遍遭受更隐形的心理迫害。


有的父母认为,美国如果待得不舒服,大不了以后回到中国生活就是了。殊不知把孩子早年带到美国成长已经让他们失去了未来回自己祖国生活的能力。在一个不是以自己种族文化为主流的国家生长让很多ABC,尤其是华裔男孩失去了应有的尊严和地位。


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宁愿做一个普通的中国人,而不是一个孤独的ABC。



参考新闻源:http://dukemagazine.duke.edu/article/changing-face-duke

http://world.huanqiu.com/weinxingonghao/2017-01/9984438.html


紫雪斋文化互助公益平台

本公众号秉承一贯的传统文化传习、社会自助互助、人文关怀、危难援助等宗旨,倡导基于人间温情、友爱的日常性自发、自愿、自主的学习交流、人际关爱等自助与互助之风习。

本公共号五项原则——

一、中国为家园,人类为本源,宇宙为根源;

二、关注人、社会和大自然,崇尚天人合一;

三、支持理想人生,倡德才兼备、质朴无华;

四、居仁由义,乐善不倦,溯游儒释道之源;

五、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赤诚弘毅化忧患。

微信号:zixuezhai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一键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