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0年影像记忆 | 我们奠基立业(1949——1959)

人民画报 人民画报 2019-07-13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回首70年,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用照片记录着这个国家的每一次前进,每一个蜕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之际,让我们穿过光影,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那些具有标志性的重大事件,重新梳理关于国与家的影像记忆。


奠基立业

(1949——1959)

        新中国建国初始,时任国家主席毛泽东曾说过:“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一句话道出了新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和夯实经济基础的迫切需求。

        从1949年到1959年,新中国经过十年恢复时期,逐步形成稳定的局面。仅仅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里,中国人就造出了自己的第一辆卡车、第一批晶体管、第一台大型机床、第一架喷气飞机……之后又创造性地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后来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 1949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国的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和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 1950 ·


        浙江省嘉兴县高照乡长桥村,土地改革后,贫农高彩官分得三亩稻田,并和另外三家农民合分一头水牛。他要让自家的牛把自己的孩子驮回家去。

        解放前,旧中国仍维持封建土地制度,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宣布在全国“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末,全国的土地改革基本结束,使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得了约7亿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


· 1951 ·


        1951年1月,在朝鲜清川江以南,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与活跃在敌后的朝鲜人民游击队胜利会师。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6月27日,美国政府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侵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并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直接威胁到中国国家安全。在此情况下,党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历史性决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 1952 ·


        1952年7月1日,30万成都人民在成都北郊车站广场庆祝成渝铁路全线通车。

        成渝铁路是中国自行设计施工,完全采用国产材料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这是是中国铁路史上的巨大创举。成渝铁路建成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它横穿四川盆地中心,有力地促进了西南地区物资交流。


· 1953 ·


       1953年10月,由苏联帮助建设的鞍钢无缝钢管厂已经投产,苏联电气安装专家卓夫格诺德尼与工人们检查电气装置。

       1953年,中国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了中国包括军工、化工、机械、能源、医药等领域在内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帮助中国建立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奠定中国工业化初步基础。


 · 1954 ·


        1954年国庆节,游行群众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模型通过天安门。

        新中国成立之后,1949年9月通过的《共同纲领》一直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渐恢复,加强政治建设的任务很快提上日程。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 1955 ·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了亚非会议,周恩来总理在大会上发言。

       本次万隆会议的召开,对新中国外交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国国家总理兼外长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举行作出了重要贡献。万隆会议所倡导的“团结、友谊、合作”至今仍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堪称亚非国家在国际关系理论上的一个重要创造,成为当今世界普遍认可和遵循的重要指导原则。


· 1956 ·


        1956年1月,昆剧《十五贯》在杭州登台上演。《十五贯》是昆剧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名剧,创造了“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奇迹。 

        1956年5月2日,中国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宣布对文艺工作主张“百花齐放”,对科学工作主张“百家争鸣”的方针。“双百方针”的提出使中国迎来了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 1957 ·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图为通车典礼上的彩车通过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是苏联援华156项工程之一,于1955年9月动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它是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将被长江分隔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为一体,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京广铁路,对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1958 ·


        1958年5月12日,第一辆国产轿车——“东风”牌轿车(红旗前身)试制成功。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东风”牌小轿车开出了长春市第一汽车厂。

        第一辆“东风”牌国产小轿车出产,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技术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新中国的汽车工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 

 

· 1959 ·


       1959年9月25日,中国石油勘探队在东北松辽盆地陆相沉积中找到了工业性油流。时值国庆10周年,因此将油田命名为“大庆”。

       大庆油田的发现,打破了地质学界长期存在的“中国贫油论”。解放前,中国只有甘肃老君庙、新疆独山子、陕西延长3个小油田和四川圣灯山、石油沟2个气田,年产原油仅10余万吨,石油基本上靠从外国进口。1960年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国家调集大量人力、物力对大庆油田进行开发,从而迈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石油工业的步伐。到1963年,中国的石油实现基本自给。

 


(内容来源:2019年3期《中国画报》)

(图片来源:中国专题图库)

(编辑:李卓希)

(制作:王伊奕)

在线购刊



关注《人民画报》

加入 “花园摄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