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东某高校的一组“偷拍照”流出,打脸了多少“躺平”的年轻人

关注☞ 初中语文 2021-12-12


                                              

「 最受欢迎的语文公众号   最具人气的《初中语文》」

 中考作文 | 课内外阅读 | 诗词歌赋 | 名著导读 | 古文阅读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的一组“偷拍照”在网络上走红,我看到许多年轻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们留言评论:“很感动!”


我好奇地点进去,发现是一位衣着朴素的大爷不顾寒冷的天气,坐在大学校园的路灯下,借光看书的照片火了。




冬天的夜晚来得总是特别早,漆黑的校园里,唯有一排排的路灯带来一些温暖的明亮。大爷就这样一个人坐在灯光里,认真地看着手里的书。


没有座椅,大爷就直接坐在绿化带的边缘,书包和行李就随意地放在脚边。他的手上拿着一本,还津津有味地翻着另一本。



我完全可以感受到大爷迫不及待想要看书的心情,很想去问问:“您看的是什么书,让您如此陶醉其中?”


路过的大学生们都被眼前的这一幕感动:有光的地方,就有人在看书。于是,有学生偷偷地拍下了这鼓舞人心的照片,并发布到了网上。


有人猜测,能在大学校里行走的老人可能是一位老教授,他的随身行李和得体的衣着显示了大爷的身份。


读书之人自带光芒,高贵无关身份,读书无关年龄。



无独有偶,此前,看到过一位街边卖蛋的老人,他头戴草帽,面前放着等待售卖的鸡蛋、鸭蛋和秤盘。没有顾客的时候,这位老人就在吵闹的集市上安静地看书,仿佛周围的一切都跟他无关。



当我看清这位大爷正在阅读的书籍内容后,备受震撼——他的手中竟然是一本全英文的书。我完全可以相信,哪怕此时,就连许多在校大学生都不一定能完全看懂。



吾生有涯,而学海无涯。优秀是一种习惯,深入血液,此生就再也放不下,也改不了。猜测身份和年龄,此时,都显得有些肤浅。

路灯下的大爷坐在光里,照亮了当下想要“躺平”的年轻人的心;街边的大爷坐在市集里,说明了年轻人缺的不是一张安静的书桌,也不是一个舒适的宿舍和教室,而是一颗需要沉淀的心。


有人说,“大爷都这么努力了,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有人表示十分惭愧,“立即放下了手机”。



“躺平”的骗局

与大爷们的坚持学习相比,我想起了一位大学生感慨老师们开始利用高科技点名的事。确实,大学老师们为了跟学生斗智斗勇,上课点名的“花样”也算费尽心思。


跟老师们越来越复杂的点名形式相对应的,是学生们越来越厉害的应付点名的能力,更是部分学生绞尽脑汁也要逃课的心。


咱们反过来思考,老师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老师完全可以不点名,学生来与不来上课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成年人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点名,不过是出于一份“为人师”的责任心。



想起当年我读大学时,一位老教授在他的第一堂课,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纸,上面写着阅读清单和本学期的作业内容。


教授告诉大家,他一不点名,二不收作业,三不检查阅读进度,四不计算日常成绩。愿意交作业的同学,教授愿意指导;想要探讨阅读心得的同学,教授乐意交流。


教授说了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人生的路,该你们自己走。此时,你们都是步行。未来,谁在地上爬,谁继续步行,谁能骑车,谁能开车,谁能开飞机,全是今时今日的自主选择,赖不得任何人。”



大学的日子很快就可以混过去,手机一刷,短视频一看,从早上到中午也就是2集电视剧的时间。


诚然,生活的苦可以用短暂的快乐麻痹自我;学习的苦则需要在清醒之中,一边哭着一边前进。因此,“躺平主义”被一阵狂吹,一些年轻人被蒙在鼓里。


为什么去年考研有几十万人“临阵脱逃”,中途弃考?因为他们信了,于是提前出局。殊不知,“躺平”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心理战术”。




当你放弃了努力,那些宣扬”躺平“的人就走得更顺利。


当你心甘情愿提前过着一眼就望到结尾的生活时,那些叫你“算了吧,就这样吧”的人,却偷偷地赚得盆满钵满。


当你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当你为了下一次的房租发愁的时候,那些叫着“躺平”的人不会为你出一分钱。


最终,你的生活还是只有自己能扛下来。“躺平”,不是放弃奋斗,而是认清现实后,接受自己的真实条件,再针对性地努力。



幸运


有时候,我们感叹自己孤身一人,在奋斗的路上冷暖自知。事实上,大学生们的“幸运”一直都在身边,却少有人深入发掘,直到“幸运”自己找上门。

河南郑州的一位老教授在夜晚突然出现在男生宿舍的门口,同学们都感到十分惊讶和不解。一般情况下,夜晚的宿舍,除了宿管老师和偶尔查寝的辅导员,很难看到别的老师出现。



就在大家猜测老教授是否有事需要特意来找某位学生时,教授开口了。他走到每一间宿舍门口,主动询问学生们有没有什么不懂的题,他可以给大家讲解。


一位男同学正好在微积分遇到困难,老教授就耐心地给大家讲解了约1个小时。周遭的学生们看着白发苍苍的教授,内心无比感动,备受鼓舞。




当你想要“躺平”的时候,有人拉你站起来,嘱咐你千万别掉队;当你哭着怀疑自己走不下去的时候,就有人努力推着你往前,提醒你别放弃,这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幸运?


或许,我们的这一生,都将因为“贵人”的这一“拉”或这一“推”,而有了不一样的结果。奋斗的路上,“敌人”确实强大,可年轻人又有什么资格停下?


任何时候,放下手机,继续前行,都不算迟。



改变


我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形容自己看到山东高校大爷看书的照片时,内心的震撼与激动,只感慨,还好,我们奋斗的路上,“灯塔”一直都在。


年轻人,该行动起来,拿起书,为自己努力。最近看了一些书,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改变”的思考。


1、承认“被动性”。

常常看到一些分享学霸作息时间表,要求大家学会自律的帖子。可我总觉得,承认自己的“被动性”也很好。


不是每个人都善于主动安排和合理规划。

从小到大,父母规划了生活,学校和老师安排了学习。我们按照既定食谱用餐,听着铃声上下课,奋斗的方向只有一个:高考。


如此的“被动”生活足足过了18年。假如习惯了“被动”,完全可以继续,这并不是坏事,只要最后是想要的结果。


习惯了被催促,就定个闹钟;习惯了看别人学,自己才能动起来,就找个学习同伴;习惯了被检查才能出效率,就请老师帮助你。高调宣布你的规划和目标,让自己“骑虎难下”,不能自觉,就狠心让颜面“逼”着你往前。


顺应习惯有时候比刻意改变,更能让人出成绩。




2、将目的“金钱化”。


奋斗的目标看起来有点虚幻,工作也好,成就也罢,它们实在有点远。一时半会儿摸不着的结果,容易让斗志颓靡。


当我们实在无法权衡取舍的时候,可以采取将目标进行金钱量化的方法进行比较,数字不会欺骗人。当一个选择变成数字大小的判断,一切就变得简单而通透,或许还能找到差距。


中小型企业的平均薪水与500强企业的全部福利各值多少钱?考来的证书,能给你带来的收入差异有多大?


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容易叫人不由自主地夸大,还是实实在在的数字有更强的说服力。



3、“最在乎”的点就是动力。


我们每个人都有最在乎的事情。


有人爱财,那就用物质来犒赏自己;有人好名,那就大声宣扬你的成绩,增加满足感;有人喜欢收集解锁成就,那就盘点一下还有多少目标没完成;有人就是喜欢“高人一等,快人一步”,那就赶紧问问,谁走在了你前面。


不论我们在乎的是什么,找到它。在乎就是努力的“原动力”,蕴含的能量好比潜藏的“洪荒之力”。一旦被你发现,注入任督二脉,你就知道,“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最后,保留一点好胜心。与人斗,与己斗,其乐无穷。至少,我们这一生,不会碌碌无。


共勉!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