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陆金所事件太扯了!关于投资者教育,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2017-12-19 券姐 圈子图卦



想到,过了一个多事之秋,还要熬一个寒冷冬季。

 

最近,“陆金所逾期”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一大批吃瓜自媒体非要揪着P2P不放,另一批自媒体则一个劲儿科普来龙去脉。

 

结果是,“看得云里雾里,这行就是水太深。”——来自一位投资小白的朋友圈。结果是,整个行业都躺枪了。

 

所以,陆金所的事儿,究竟是个什么事儿?投资者的苦,谁能来解?

 

1、一次“多因一果”事件

 

上周,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消息,陆金所代销的某券商同吉9号资管计划发生逾期。该项目编号为财富汇尊理财-EG1013号,总金额1.4亿元,资金流向为上市公司龙力生物提供流动贷款。

 

这个代销项目呢,本来应该在12月7日到期本息兑付,结果至今没有兑付。

 

据陆金所称,迫于舆论压力,也为了减少负面消息的扩散,防止客户情绪不稳定。陆金所一夜之间解散了自己的各种微信群,包括VIP客户群。

 

于是,除了参与“同吉9号”投资的118位投资人,陆金所几乎所有的用户都慌了。

 

现在,投资人已向证监会举报龙力生物“既然没有资金还停牌收购资产的反常行为”以及“重大事项未予公示”。

 

有人说,这件事反应陆金所糟糕的运营水平;也有人说,这是资管行业去刚兑的细节没做到位;还有另一种声音,是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意识的不足造成的恐慌。

 

要券姐说,这就是一次“多因一果”事件,陆金所、龙力生物、政策细节、投资者,没有一方能逃脱责任。

 

2、国内投教现状堪忧

 

把这点单独拎出来,绝不是为谁开脱。而是这部分问题,我们已经缺失很久了,且是所有金融产品中存在的隐藏风险。

 

为什么这么说?

 

今年年初,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发布了一篇《中国投资者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有几个数据,让人细思恐极:

 

1)从对金融知识的了解程度看,只有不到六成的投资者对问卷考察的证券基础知识内容比较了解,而熟悉维权知识的投资者占比更低,仅为45.48%。

 

想想这几天,除了“陆金所逾期”事件,还有一件悬而未决的大事,让一部分投资者陷入苦海——中科招商摘牌

 

牌是摘了,可是股东的权益,又找谁维护?据券姐一位业内的朋友透露,直到今天,股东们依然在和股转、中科招商两方周旋……

 

2)当投资者对金融产品或服务存在疑惑时,近13.63%的投资者试图通过“私人工作室和民间投资咨询机构”途径解决问题

 

券姐之前和一位券商的朋友聊天,虽然身在行内,他依然觉得券商的投教工作不尽人意。而从这个比例来看,也确实…不尽人意。

 

3)在办理金融业务时,64.29%的投资者只会大致浏览相关文字材料,甚至有6%的证券投资者从不阅读合同条款

 

4)投资者对投教的满意度不足50%。

 

这意味着,我们做了很多无用功啊!

 

现在,很多券商的投教工作还是停留在宣传产品层面。“一场培训课,4个嘉宾,讲干货的就一个,剩下三个都在宣传产品,去几次也就不想去了。”几乎是大部分投资者面对券商培训会、策略会、报告会的态度。

 

5)42.68%的投教工作者认为积极性主要来源于合规或监管的强制性要求,另有18.67%的投教工作者认为开展投教活动是为了迎合投资者的需求。

 

存在上述问题,主要还是激励机制和专业分工不明确的问题。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投教与业务不挂钩。

 

券姐就知道一家券商,有很好的投教idea,但由于经营范围限制和业务转化困难的问题,被搁置下来。

 

投教工作拱手让给三方机构,其实不是证券公司一方的“过错”。

 

这篇报告里,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解决方案:


 

为资本市场中的专业机构,证券公司其实是更擅长业务咨询、投资顾问的,如果能将投教与业务挂钩,反而能反过来激励证券公司向投资者提供更细致、个体化、深层次的投教内容。

3、几个重金打造的投教基地,

几个有趣的模式

 

尽管券商做得还不够好,但也不是没有在尝试。

 

越来越多的券商意识到,投资者教育不止是为了推进业务,不只是为了卖产品,也是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推动财富管理转型。

 

设立培训课程、路演分享、电话回访、发放投教手册基本已是标配,但形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互联网浪潮下,手机端开户的占比不断增加,今年占比甚至已经高达90%,各大券商正在从APP、微信群、微信公众号中做文章。

 

比如方正证券前不久推出的“小方学堂”线上微课平台、华泰的线上微课、上交所的微课平台……都在抢占投资者的碎片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国信证券泰九分公司今年推出了名为“泰九大学”的小程序,券姐上去看了一下界面,可以说是小程序中的精品了。


内容以视频为主,包含了最新的热门投资方式解析、智能投顾科普、泰九品牌露出以及私募观点等,更新频率每周更新一次。

 

 

除了线上的“花式玩法”,今年来,还有一批国家级投教基地正在路上:

 

华福证券     国泰君安证券

中信建投证券     兴业证券

东海证券            国融证券

 

这些投教基地,经费投入都在数百万,用于场地建设、网上投教基地开发以及投教产品制作。

 

根据公开资料,国泰君安的投教基地占地350平米,设置了投资者接待区、证券历史和现代展示区、未来展示区、互动交流区、互动体验区、模拟交易区、培训区、风险警示区八大区域。

 

兴业证券的投教基地,是业内首个配备大型智能投教机器人的投教基地,主打“高科技互动、线上线下融合”,引进增强现实技术(AR)互动游戏;投放各类投教产品70种,其中原创46种。

 

中信建投证券今年其投教基地建设投入经费,也有590多万元,主要用于场地建设、网上投教基地开发以及投教产品制作。投教基地建成后,设有专门的运营管理团队,配有专职解说员4人,管理人员2人。

 

除此之外,各位应该记得这周六,券姐发表的一篇关于广发证券开快闪店的文章(《没想到广发证券还敢这么玩!》),券姐觉得,这不仅是一次品牌宣传,也是一次轻量、有趣的入门级投教。

 


不管怎么说,我们面对的,依然是一个投资者质量逐渐向好的环境。普通投资者理财意识的觉醒,券商财富管理转型意识觉醒。

 

尽管有人觉得“市场寒风凛冽”,但券姐依然坚信:

 

种一棵树最好的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延伸阅读】爆炸!陆金所代销1.4亿理财产品逾期

这两天留意到一个新闻,感觉和各位老铁关系比较密切,所以简单点评几句。


根据多家主流财经媒体报道,陆金所(中国平安旗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代销的一款理财产品出现了逾期不能兑付的情况。


出现逾期的理财产品全称为:


大同证券同吉9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该资管计划涉及金额1.4亿元,投资人118位,项目编号为财富汇尊理财-EG1013号。投资人起投金额门槛为100万。投资期限为一年,2017年12月7日到期。


目前,该产品的管理人,大同证券已经发布正式文件,确认了该项资管计划的逾期:



有意思的是,前天市场传出陆金所7号已经到期的资管计划逾期的消息后,当天下午,陆金所紧急解散所有VIP投资客户微信群,声称“以后不提供微信交流渠道,将使用更好的客服系统。”


“一声招呼也不打就解散微信群,陆金所抛弃我们了”


“郁闷呀,平时没事还能在陆金所的土豪群吹吹牛、唠唠嗑,交流理财心得,这下好了,组织解散了”


“难道这么牛逼的陆金所也有问题,该不会是要跑路?”


很显然,陆金所的迅速举动,是不希望负面消息在微信群里发酵,进一步传播。


这也是陆金所吸取了“720风波”教训的结果。今年7月,网上流传着一张提示陆金所风险的微信截图,尽管很快被平息,但也吓得大量投资人仓皇出逃(圈内叫“720陆金所风波”,有兴趣的老铁可以搜索一下)。


以上是这个事件的始末。接下来让我重点梳理几点和大家平常投资买理财产品息息相关的事项。


1.  买理财产品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资金的最终流向,并评估风险。


认真阅读产品相关的合同,是买理财产品前最基本的功课。


尽管我知道很多老铁不愿意挨着挨着读,但为了你的资金安全,相信我,合同值得你多花些时间。




以陆金所代销的逾期这个项目来说,这个理财计划涉及的各方包括:


陆金所:代销平台。


大同证券:资管计划的管理人。


中海信托:与资管计划相关的信托计划的发行人。


龙力生物:信托贷款的借款人,最终的资金使用方。


简单来说,以上各方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中,黑色向下的箭头,表示资金的流出,是如何从投资人的手中,流向最终的资金使用方的。而黑色和灰色向上的箭头,则表示资金如何流回投资人手中。


我之所有用了两个灰色箭头,是特别提示各位老铁,严格上,资产管理人和信托发行人,是不承担的刚性兑付义务的。只有最终的资金使用者,才承担兑付义务。


换句话说,如果你买的理财产品,最终的资金使用者选择赖账违约,那你可能连本金也拿不回来。其他中间平台,法律上讲,并不存在刚性兑付的义务,尤其是类似本次逾期项目,明确规定了是「非保本」的产品。


当然,目前来看,银行也好,券商也好,包括陆金所这种代销平台,都承担了事实上的刚性兑付责任人的角色。


不过老百姓一定不要想当然认为它们理所当然地就该如此,目前正在征求意见的资管新规,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打破这些隐性的刚性兑付承诺,让投资人最终承担投资失败的风险。这个我等下会再细说。


很多理财产品,都会经过类似这样的层层嵌套,各种主体搞得非常复杂,以至于普通投资人看到专业名词就已经头疼,根本理不清资金最终流向了哪里。所以很多人买理财产品只看一个东西:销售渠道。


比如在银行买的,总比在互联网平台上买的要放心。在陆金所买的,总比在小平台上的要放心。理论上这样是一个简便的方法。但实际当中,尤其是之后资管新规落地后,大平台上出现违约的情况也将越来越普遍。这时就要求投资人自己先要做好风险识别。


尽管梳理起来比较麻烦,但是为了对你的钱袋子负责,我强烈建议每位买理财产品的老铁,都要搞清楚你的钱,最终去了哪里。那里的情况到底安不安全,风险系数有多高,你能不能承担,违约了会有什么保障措施,如此等等。


看渠道闭着眼睛买理财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2. 打破刚兑和净值管理。


最近出台的资管新规,是中国金融监管划时代的大事。其核心,就是要打破刚性兑付,让投资人建立起市场化的投资风险意识。销售渠道不能充当事实上的兜底责任人,投资人要对自己判断失败负责。


打破刚兑以后,银行,券商,信托等,都不能再为投资人提供兜底的刚性兑付补偿,包括陆金所这样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更是不能,否则,将面临监管严厉的处罚。


为什么要打破刚兑?


很简单,在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风险应该根据其不同级别进行不同的定价,这是金融理论和实践最核心的要求。一个不能对风险进行合理定价的金融市场,是一个扭曲的失败的市场。


好的公司,优质的投资标的,违约风险较小,就应该享受较低的融资成本,风险溢价就会较低,比如国债。而差的公司,劣质的投资标的,违约风险较高,就应该承担更高的融资成本,投资人要求的风险补偿也会更高。


这就是在结构化金融产品里大家经常看到的「优先级」「劣后级」「垃圾级」的意思。


金融市场本身有一套完美的定价体系,经济规律会发挥作用,让优质的公司获得更好的发展(更低的融资成本),让劣质的公司付出更高的代价,这本身是完美的优胜劣汰机制。也是对不同投资人承担不同风险,给与不同风险溢价补偿的合理机制。


然而,如果一切形式的投资,最终都变成了有刚性兑付人,比如银行,比如陆金所,那以上这种风险识别和定价的机制,就会失灵。金融定价就会被扭曲,进而资源配置也会被扭曲。


风险定价失灵后,市场就无法发现优质的资产,投资人也无法建立起合理的风险收益观念,银行等金融机构还要为刚性兑付支付巨额的交易和摩擦成本,无论从哪个角度,刚兑都是不合理,都是必须要被打破的。


打破刚性兑付后,老百姓买的理财产品就会和买基金一样,你每天都能看到净值的变化。比如今天是1块,明天是1.1,后天是0.9,如此等等。你能非常清晰地看到自己投资账面价值的波动,这就是清晰的风险信号。


最终你要为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不会有谁再来为你兜底。


3. 普通老百姓未来应该怎么做?


让大家都去通读资管新规,是不可能的。一是太过专业很多人读不懂;二是太过繁琐很多人没有耐心。(大部分人都是懒惰的😓,说了句扎心的大实话,希望没有扎破老铁们的玻璃心)。


但以上关于投资理财产品的两点(弄清资金流向&搞明白打破刚兑的含义),每个人都应该牢记在心。以及你更应该明白的是如下这个事实:


闭着眼睛看渠道买投资产品,出事了指望别人帮你「擦屁股」的粗放时代,已经结束了。


以后大家投资都是要拼专业实力的,不懂又不愿意花时间弄懂的普通老百姓,最好的选择就是相信专业的机构投资人,把你的钱交给他们,让他们去打理,比如公募基金。


事实上,美国大部分老百姓就是把钱委托给专业机构去操作的,他们很少直接参与资本市场。但在中国,这个情况恰恰相反,一涉及到金钱,老百姓本能地不信任专业投资人,于是不管自己懂不懂,都跑到金融市场里瞎几把乱搞一通,最后绝大部分人变成了韭菜被收割。


如果说在资管新规出台前,各种刚兑的理财产品,是最后的一片韭菜生长乐园,那么新规推出后,这片最后的乐园,也将消失。


于是留给大家的选择只有两个:


要么把钱交给专业的人,相信专业。


要么你自己开始懂一些金融,不要让自己的金融实践和金融认知出现太大的背离。


在当下中国,一切都在朝着「高质量」的既定方向发展,高质量就意味着高标准,专业化和知识密集度的提升。个人理财,也并不会例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