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色探寻】民族学院的发展历程——​三边公学时期的民族学院(五)

2017-03-06 鄂托克前旗智慧党建

改编蒙古戏剧与宣传抗战

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和教育政策随着形势变化而不断调整。1936年11月22日,在陕北保安县(今志丹县)成立了中国文艺协会,毛泽东应邀参会并发表即席演讲,提出了当前文艺工作的任务是“发扬苏维埃的工农大众文化,发扬民族革命战争的抗日文艺。”1937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对抗战时期教育政策做好明确的规定,提出了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指出教育事业也要适应并服从抗战事业的需要。这样,抗日救国成为为一时期边区文化和教育事业的主题。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解决了文艺工作者“为什么人服务”和“怎样去服务”的根本问题,在抗战救国服务的主题下,确定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宗旨。在文教“民族化、大众化”方针的指导下,文艺工作者利用陕北民间的秧歌舞形式,配上些小型秧歌剧,开展了一系列新民歌和新秧歌剧的创作,文教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民族学院职员积极投身于这一新的文教工作中,他们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教活动。


1944年9月,迁址定边的民族学院组织文艺宣传队,取名“民族学院蒙汉秧歌队”,由克力更负责,成员有乌兰、潮洛蒙、刘金、连迥(布赫)、云照光等20多人。他们既是文艺创作队,又是文艺演出队。


民族学院蒙汉秧歌队最初只表演现成的节目,多数是调查和取材于当地的实况,写成戏剧或演唱形式的作品,表扬、鼓励好人好事,批评落后的社会现象。克力更对民族学院蒙汉秧歌队的表演曾有过具体的描述:“我们先用大秧歌的形势,边扭边唱一阵大秧歌(一段蒙语、一段汉语交替演唱),然后即在打开的场子中,演出自编的小剧。常常是上午行走几十里地到一村庄住下,下午做调查,晚上编成一小剧,写出一段主要情节和台词。由演员记熟以后,其余台词和情节都由第二天演出时上台临场应变。这种戏虽然短小,情节简单,但能迅速反映当时当地生活,社会效果较好”。


蒙汉秧歌队活动了将近半年,先后演出了《兄妹开荒》、《周子山》等延安流行的现成剧目,在内蒙古一带产生活较大的影响。学员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演出水平也逐渐提高,学会了秧歌和话剧的表演技巧,并在学校“民族教育与实际结合”的方针下,进一步提出了编写蒙古戏剧的提议。他们决定编演较大型的蒙古戏剧。



蒙古民族原本没有戏剧,传说曲艺是产生于牲畜生活的以歌颂活佛、喇嘛和有特殊才能的英雄的民歌,且以情歌为主流。蒙古民族的舞蹈带有宗教性,以跳鬼为主要形式,这是带有原始的、朴素的艺术创造。蒙汉秧歌队在此基础上,以蒙古歌舞为基本表现形式,以抗战救国为主要内容,创造了蒙古民族的戏剧,这是整个边区新文教运动的重要成果。


民族学院蒙汉秧歌队表演过的蒙古戏剧,影响较大的有《赶会》(赶骡马会)、《找八路军去》、《到好地方去》和《反抗》,其中以《反抗》在艺术上、思想上的成就最高。它以1943年3月26日的伊盟事变(即三·二六事变)为主线,揭露了国民党对蒙古族同胞的血腥统治和军事镇压,表现了蒙古民族不屈的反抗精神。


民族学院的蒙古族同学创造的蒙古戏剧,诉说了本民族的不幸、痛苦、反抗和欢乐,赞颂了人民领袖,揭示了蒙古民族解放的道路,在当地引起很大的轰动。在三段地公演时,蒙古族同胞有从一二百里外赶来看的。许多蒙古族青年通过赶会等机会观看演出后,纷纷表示要加入民族学院,“学习本民族解放的本领”。


民族学院对蒙古民族戏剧的创造,是边区文教建设的重大收获,它充分展示了蒙古民族特有的情调,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艺术,既承袭、采用了蒙古民族的曲调,又借鉴了延安新歌剧的表演形式,为创造蒙古民族的新歌剧做好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这些戏剧在延安、定边等陕北地区以及邻近的伊克昭盟演出,受到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而这种艺术方向又与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民族化”、“大众化”相契合,因而在蒙古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政协鄂托克前旗委员会编


推荐阅读

巴彦淖尔市委组织部考察团考察学习鄂托克前旗智慧党建

【点赞】三千多元现金不动容  货车司机拾金不昧传递社会正能量

【智慧巾帼】在迎接新生命中感受坚守的快乐——记鄂托克前旗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张相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