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为牧民补上精神“短板”——昂素镇巴彦乌素嘎查实施牧民素质提升工程纪实(上)
昂素镇巴彦乌素嘎查常住人口212户451人,下辖7个牧业社,总面积49.6万亩。具有地域辽阔、牧民居住分散、社情民意复杂等特点。随着新形势下牧区生产生活方式、利益分配关系出现的深刻变化,前几年,邻里之间围绕宅基地、草牧场、林木权属和鸡毛蒜皮的事情闹矛盾,也曾因为草牧场、补贴、政策落实等问题,产生了诸多群众与干部、群众与群众之间的纠纷,因得不到及时调解处理,进而把事情越闹越大,成为上访村。究其原因,主要是道德缺失、精神“缺钙”。
实施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以来,巴彦乌素嘎查把提高牧民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牧民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任务,紧紧围绕“建设新村容、发展新文化、倡导新风尚、培育新牧民”的目标,坚持人文教化,提高牧民的文化程度和文化修养在“建”、“育”、“创”、“教”四字上下功夫,加强品德培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牧民的价值取向,外化为守法文明的自觉行动,陶冶巴彦乌素人的情操,营造良好的精神道德氛围。
围绕建设新村容,加大“建”的力度
加大牧区环境建设的力度。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因地制宜推进环境整治,抓住与牧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房屋、道路建设、垃圾处理等重点,努力实现牧区环境面貌的较大改观。完成危房改造39户,节能改造117户,乡村油路13公里,环保砖硬化17960平方米,受益人口达到450余人。同时,因势利导培养文明生活方式,注重发挥环境影响人、熏陶人、改造人的作用,使广大牧民在优美的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加大嘎查文化设施建设的力度。着力完善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大力实施文化设施阵地工程、文化示范户创建工程,建成文化活动中心290平方米、嘎查综合服务中心2100平方米,电视“户户通”达到100%,建设了文化广场,巩固充实了嘎查文化工作的物质基础。
加大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的力度。嘎查在环境建设、文化设施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着力加强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设。以“一事一议”制度来拓宽筹资渠道,保障长效管理经费;以完善设施和建立保洁队伍来巩固整治成果,保障垃圾收集正常运行;以各项规章制度来规范牧民群众行为,保障环境卫生长洁长清;以建立监管队伍来加大监督考核力度,保障环境卫生长治长效。
围绕发展新文化,拓展“育”的途径
培育大众文化。深入实施基层群众文化工程,每周一至周四下午喜欢音乐的牧民,可以接受两小时的基础乐理课培训,集中学习民乐扬琴、三弦、四胡、笛子“四大件”。截止目前,有50多名乐器爱好者学习民族乐器,时不时传来他们吹拉弹唱的声音,幸福如约而至。针对喜爱舞蹈的90多名牧民,嘎查按小队分片开展学习广场舞活动,无论是文化户的庭院,还是食堂的大厅里都呈现出“跳起来、扭起来、乐起来”的温馨画面。广场上,打排球的、打篮球的青年比比皆是,这些都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为牧民搭建了文化活动的新平台。
培育特色文化。通过举办那达慕、文艺表演、民族民间艺术展示、非遗文化传承、手工艺品制作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以“弘扬传承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活动。那达慕大会上,成为射箭、摔跤、骑马“男儿三技”竞技的舞台,也成为牧民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感恩社会 拥抱幸福”主题健身操比赛各显风采,7个牧业社7支代表队60余人参加;“感恩社会·拥抱幸福”诗歌、书法比赛,营造了富有激情、富有青春气息的书香文化氛围,引领群众感恩社会,为建设书香鄂前旗提供精神动力;牧民春晚更是异彩纷呈,歌舞、器乐、小品、曲艺同台亮像,充分展示出富裕后草原儿女的精神风貌。广大群众在参与中感受文明、享受文化、接受教育。通过用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熏陶,教导公民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崇德向善,提升牧民的整体文化品位和道德修养,从源头上预防社会矛盾的产生,增加社会和谐因素。
培育文化队伍。广泛开展种文化活动,重点培养一批民间文化骨干,扶持一批有广泛群众基础和一定艺术水平的特色文化团队,在能人的带动下组建了“陶日格希里民间艺术团”,会员达30余人,常年活跃在草原上,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陶冶了牧民的情操,成为宣传政策、传播正能量、弘扬德善美的一支文艺轻骑兵。通过邀请名家授课、举办培训班培育乡土文学艺术人才,激发基层文艺爱好者的创作热情,先后涌现出了乡土书法家阿拉腾布拉格、那仁吉日嘎、舞蹈兼歌手图格其巴特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道尔吉等乡土文化名人。通过培育具有深厚乡土气息和时代特征的乡贤文化,引领牧民守道守义,教化百姓遵守文明,形成从乡贤文化中锤炼文明乡风,从乡贤人物中树立文明标杆的良性互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嘎查深深扎根。
文:胡凤岗 阿日古娜 图:昂素镇提供
大家都在看
【关注】鄂尔多斯市这25个景区内蒙古要重点打造,看看鄂前旗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