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为牧民补上精神”短板”——昂素镇巴彦乌素嘎查实施牧民素质提升工程纪实(下)
围绕倡导新风尚,提高“创”的水平
夯实基层创建基础。利用嘎查道德讲堂,开展“启民智、修民德、正民风”建设,提升人的素质修养。邀请旗讲师团讲师、内蒙古心理学讲师作专题报告,开展伦理道德、孝道感恩、积德行善、诚信和谐、礼仪廉耻等方面的教育,引导牧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远程教育网播放教育片,让牧民学传统、明道理、知礼仪、懂廉耻,深入推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促进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改善人文环境。
创新基层创建载体。通过开展评选北京艾勒(闩整人家)十星级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道德模范等形式,深入发掘、选树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大力弘扬时代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德,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牧民的文明素质,把美德善行融入日常生活中。
健全基层创建机制。利用嘎查群众中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等“五老”的经验和精力优势,使他们在未成年人教育、社会维稳和弘扬文明风尚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积极探索“和谐共建”的长效机制,深化拓展与包扶单位文明和谐结对工程,充分发挥包扶单位人才、经验等资源优势,通过思想教育联做、环境卫生联搞、公益事业联办、文体活动联手、经济建设联抓,着力为牧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围绕培育新牧民,创新“教”的形式
创新对牧民的形势政策教育。借助“智慧党建”平台,实施“党建+文化”、“e支部+合作社”模式,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党员的带头作用,深入实施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每周四集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一日读”活动,按照牧民的实际需求提供政治类、历史类、科技类、种养殖类的精品蒙汉文图书,牧民群众可以在书海中徜徉,开阔眼界、提升自我。
创新节庆活动内容。借助元旦、“三八”、“五一”、“七一”、“十一”、春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把“记住乡愁”融入活动之中,教育引导牧民不忘本来、延续根脉,让节日更富人文情怀,真正把节日办成爱国节、文化节、道德节、情感节、仁爱节、文明节,不断扩大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参与面。
创新对牧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以“知荣辱、明礼仪、促和谐”为主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把荣辱观的要求体现于文明公约和村规民约之中,形成与新牧区建设相适应的价值取向与道德风尚。从牧区的小事、牧民群众的身边事抓起,把文明礼仪宣传教育融入到牧区生产、生活之中。通过开展“法律进牧区”活动,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牧民的法律素质,增强依法管理、依法维权、依法自治的能力。通过实施德治、自治、共治、法治“四治”社会治理工程,提升嘎查精细化管理水平,做到“网格有人巡、民意有人听、矛盾有人调、事情有人办”的良好局面。
创新对牧民的知识技能教育。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牧业科技教育及牧区实用技术培训,并通过能人牵头成立5个专业合作社,引领嘎查经济发展。开展了“精准扶贫户”产业扶持“奶食肉食”类加工培训班,吸引了嘎查贫困户妇女、创业能手及牧民40余人参加了技能培训,助推贫困户妇女通过掌握奶食品制作实现就业增收,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嘎查党支部积极探索推行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牧民参与和组织保障发展、种养保障增收、三产保障服务、市场保障流通、科技保障增效的“五保障”机制,构建以公共服务区、设施农牧业、公路服务区为主的种养殖、加工储运、交易市场、第三产业为一体的“一路双线三区”的路带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现代牧区示范点。
随着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的持续推进,牧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和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村民生产生活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民风、村风明显好转,文明程度得以显著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大家都在看
鄂前旗全民健身活动启动仪式暨“绿色出行 健康生活”干部职工徒步活动举行
【纪实】为牧民补上精神“短板”——昂素镇巴彦乌素嘎查实施牧民素质提升工程纪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