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党务通】党员干部怎样处理“五对矛盾”

2017-04-28 鄂托克前旗智慧党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指出:“面对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矛盾,是选择前者还是后者,靠的就是觉悟,最终检验的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讲觉悟、有觉悟。觉悟了,觉悟高了,就能找到自己行为的准星。”共产党人的觉悟源自党性,贵在坚守,重在锤炼,是一个自我革命、自我净化、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正确处理公和私的矛盾

  就是要做到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所谓大公无私是立场问题,就是在涉及根本利益问题上,必须放弃一己私利,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奉献自己的一切。所谓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就是在具体利益问题上,应当把公置于私之上,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其中,公私分明是底线问题,就是不以权谋私、假公济私;先公后私是原则问题,就是想问题、办事情时刻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不能首先考虑个人得失,更不能因私废公;公而忘私是境界问题,就是始终把党和人民装在心里,不为私欲私利私情所困,心甘情愿地为党和人民去奋斗、去奉献。

  正确处理义和利的矛盾

  就是要做到见利思义、以义取利、先义后利、舍利取义。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讲,大义与大利都是国家、民族、人民的整体利益,而丝毫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面对大义大利,所有个人利益或部分利益都必须服从整体利益,丝毫不能考虑小义小利。此外,党章还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在个人利益面前,必须见利思义,首先看利益本身是否是正当合法的。再者,就要做到以义取利、先义后利、舍利取义。以义取利,就是所取的利益应当是正当合法的;先义后利、舍利取义,就是在义与利出现矛盾的时候,要把义看得高于一切,甚至为了义而舍弃掉利。

  正确处理是和非的矛盾

  就是要做到明辨是非、是非分明、立场坚定、敢于亮剑。共产党人倡导的是非观,首先源于真理,讲究的是实事求是。对于当代共产党人来讲,所谓“大是”,主要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就是要牢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体现在做好本职工作的过程中,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在这些根本原则问题上,所有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站稳政治立场、分清是非界限。当人民利益受到损害、党和国家形象受到破坏、党的执政地位受到威胁时,必须挺身而出、亮明态度,主动坚决开展斗争,绝不能态度暧昧、明哲保身。在实际工作中,还要时刻坚持真理、纠正错误,绝不文过饰非、颠倒是非、口是心非。

  正确处理正和邪的矛盾

  就是要做到坚守正道、立正弃邪、扶正祛邪、以正压邪。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讲,正确处理正和邪的矛盾,应当是一个“内圣外王、修己安人”的过程。对内,就是要坚守正道,从良好作风和家风做起,坚持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始终做到为人正派、清正廉洁;就是要立正弃邪,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保持思想纯洁、作风纯洁、道德纯洁。对外,就是要扶正祛邪,弘扬正气,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向善向上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反对一切搞歪门邪道的不正之风;就是要以正压邪,对歪风邪气嫉恶如仇、势不两立,敢于与之进行不妥协的斗争。

  正确处理苦和乐的矛盾

  就是要做到甘于吃苦、同甘共苦、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关键是要培养奉献精神。作为共产党人一定要甘于吃苦,自觉自愿在苦中历练自己;一定要同甘共苦,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带领人民一起在奋斗中创造美好未来;一定要以苦为荣,将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无上光荣的大事,把“苦”揽过来、把“甜”给群众,用自己的辛劳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一定要以苦为乐,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怕苦、会吃苦、耐大苦,勇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做到累并快乐着。



大家都在看

【点赞】丈夫患脑梗,病情加重,家无分文,危难之时众姐妹伸出援助之手

【围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马兰花开盛景

【告知】昂素镇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群众性文体活动启动仪式暨阿日赖第三届国保藏锦鸡儿文化旅游节的通知

监       制:边立山  马志庆

责任编辑:闫  飞  嘎尔迪  李翠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