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论坛】好作品是一粒种子

2017-06-20 赵 越 人民日报评论

“一个人若想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灵魂厚度,只有回归,回归到有深度的作品。”不久前,在一家书店的留言墙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深有感触。在我看来,它既是读者的一份自我勉励,也是对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有思想穿透力作品的期许。


有人曾感慨,一部好的作品,就像一顿丰盛的大餐,“让你的感知、触觉、味觉都能无限地融入进去,真的是一段非常美的历程”。这样的话,或许只说对了一半。对于读者而言,阅读一部作品,无非有三个目的,或是为了实际用途,或是为了消遣时光,或是为了精神成长。知识有可能会过时,消遣随时都可拥有,精神成长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某种意义上,一部作品,只有让读者实现最后一个目的,才能在滚滚向前的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记。因此,好作品不仅应该是一顿大餐,更应该是一粒种子,能在人的心灵深处,生出思想之根,发出精神之芽。



好作品难求。这些年来,文艺创作虽然走上了高速路,成绩斐然,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有的作品总是在模仿,机械化生产,同质化严重,屡陷抄袭风波;有的则刻意迎合市场,乐于制造文化快餐,内容空洞,缺少诚意;还有的只顾传播,不顾价值,以丑为美,用粗俗替代崇高,价值观念扭曲。凡此种种,看似无拘无束,实则根底薄弱,与其说是在创造文艺作品的多样性,毋宁说是在破坏已有的文化土层。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要想让作品触及灵魂、沉淀思想,创作者首先得挺立自己的精神脊梁。事实上,功利主义往往是滋生粗制滥造病菌的温床。一味想着将笔下作品“变现”,眼中只有数量,却不顾质量,如何能创作出格局宏大、气象光明的好作品来?正如陈忠实在写《白鹿原》时所言,写作就像是蒸馍,馍没熟之前最忌揭锅盖,那样就会“撒了气”。想当年,柳青为了创作《创业史》,从北京来到陕西长安的皇甫乡安家落户,在一座古庙里,一住就住了14年;路遥写《平凡的世界》的时候,在“煤矿一呆就是一个冬天,三四个月不出山”,身体撑不住了,“就趴在桌子上,头枕一本书”,往下写,再往下写。时代或许有异,但撇去浮躁,沉潜下来,把心思放在打磨作品上,却是创作一部优秀作品始终无法省略的过程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文艺作为时代前进的风向标,最需要反映社会新风貌,也最呼唤创新。只不过,很多时候,创新并不意味着推倒重来、颠覆过去,而是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没有对筋骨的传承,缺少对精神的延续,文艺的创新是没有底子的。在这个意义上,文艺作品,要向着精神的火光出发,文艺工作者,更当如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