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 | 2017年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答辩会举行

2017-11-07 清华大学


11月7日下午,2017年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简称“特奖”)答辩会在主楼后厅举行。16位候选人先后分享各自在全面发展、学术科研、创新创业、文化体育、公益服务方面的多样而独特的成长经历,展示了“ 肩负使命 追求卓越”的清华学子风采。


我们带您走近答辩现场,聆听特奖候选人的清华故事。



(按现场答辩顺序排序)


物理系 

胡耀文


如果不学物理,我会后悔一辈子。



成为一名怎样的科学家?


“踩着分数线”进入清华的胡耀文,曾经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学物理,在大一时经常考虑转专业。学堂班首席教授朱邦芬老师一句“知识不是学的越多越好,而是要和自己驾驭知识的能力相匹配” 鼓舞着他,他明白:迷茫是正常的。我允许自己迷茫,但不允许自己因为迷茫而停下脚步,必须把眼下的东西学好,并成为清华物理系历史上第一位四大力学全部满分的学生。

 

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后,他说:“如果不学物理,我会后悔一辈子。”


本科科研横跨物理学三个完全不同的领域——量子信息、光子学和凝聚态理论计算,胡耀文几乎投入了除课内学习外的所有时间到科研中,坚持理论实验并行。一边认真学习实验技术,一边自己摸索理论。

 

他形容物理学家Cohen-Tannoudji的《量子力学》一书很漂亮,读起来跟小说一样让人上瘾,并把偶像的照片设为了桌面。

 

他决心:

做一个心中有责任和担当的科学家
做对社会有用的事情



电子工程系

余天呈


真正的事业不需要坚持,真正的理想谈不上忍耐。



日积跬步

以致千里


余天成分享了自己三年里的三次成长——

 

曾经的他,三千米都跑不下来,引体向上成绩为0;后来,他跑了90次阳光长跑(要求为21次),引体向上拉到满分,并成为清华健美队成员(此处答辩现场有惊叹)。从身体到精神,力量训练三年如一日,他说,对待自己的身体,要坚定而从容,不可能在DDL前速成。

 

对艺术的探索,对余天成来说同样是从零开始。为了克服声音不够柔和的问题,他打哈欠都在练习气息,让声音融入集体。后来,艺术也与科学相融。当科研瓶颈期,丁毅指挥那句“融合很难的,要用心去体会”让他豁然开朗,在科研上找到思路。

 

爱读夜活动,学习发展中心五星级志愿者、同辈咨询师,本科生课程咨询委员会委员,星火十期理事,从自我到他人,余天成逐步践行服务于担当。

 

他说,我很喜欢一句话:真正的事业不需要坚持,真正的理想谈不上忍耐。花时间去做心甘情愿,乐在其中的事,损失和获得都是我愿意的。

 

他会:

坚定从容,迎接挑战



交叉信息研究院

乔明达


我愿用机器学习理论推动世界改变。



姚期智先生曾经说,中国要想在2030年成为世界主要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首先要解决的是人工智能发展缺少理论的问题。乔明达愿用机器学习理论推动世界改变。

 

刚进入清华时,乔明达坚持兴趣,成为ACM竞赛校队的一员。在学科竞赛实力后调整心态,每周近20小时高强度训练,成为东主楼的“守夜人”,他和队员们最终获得ACM-ICPC 2015世界总决赛金牌,创清华大学近六年最佳成绩。

 

走向初探科研,乔明达探索钻研二者并进,广泛探索计算几何、机器学习理论等不同领域,部分解决统计学家Bechhofer 1954年提出的 open problem,论文发表跻身世界一流的机器学习、统计学和理论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

 

他为网站主导设计最优投票机制,帮助用户做出最优决策;参与设计、开发高考志愿填报推荐系统,指导考生更合理地填报高考志愿;并在假期回学校做信息学竞赛教练。

 

乔明达睡前半小时的“必修课”是对学术问题的深思冥想。半梦半醒的冥想中,如果突然有了灵感,就立刻下床演算验证。

 

他志愿:

钻研机器学习理论,理解人工智能之根本。探索而后明,钻研而后达,愿理论突破、技术革新、社会进步,愿中国人工智能下的你我他越来越好。



计算机系 

沈天成


追求梦想的不易,更让我看到铁杵成针的力量。



自强不息

追求卓越


沈天成的学业发展是坚持不懈,逐梦不息的过程。2015年转系到计算机系,他实现从从班级30到前三的逆袭。他说,追求梦想的不易,更让我看到铁杵成针的力量。

 

学以致用,沈天成决心用计算引领未来,用计算造福祖国大地。他首次将迁移学习与健康计算结合,基于网络数据为用户的精神健康提供主动关怀。他希望结合网络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中国网民的精神健康做深入工作。

 

沈天成是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舞蹈队的骨干队员,向美而行的路上,每一次痛苦摔倒和精益求精都是自强不息的深刻理解;纵横赛场,他用小小 31 41943 31 13305 0 0 8438 0 0:00:04 0:00:01 0:00:03 8436毽子打开运动的大门,在2016年同时打破单脚踢毽、双脚盘踢、三人踢毽三项校纪录,为做好计算机系学生会体协的工作,还把自己变成了学校赛事数据“行走的活字典”;参与社工,他始于热情,继于责任。

 

他说,我有志承担“双肩挑”工作,践行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清华理念。我志将砥砺前行,不忘初心,矢志不渝。


他一直在:

学术构建梦想,文体点亮青春,社工诠释情怀



化学工程系

 钟玲


自强不息这句话对我有着特别的意义,它鼓舞这我走向今天,我也带着这份勤奋走向更大的舞台。



自强不息,天道酬勤


来自云南的彝族姑娘钟玲,形容自强计划是自己命运的“转折”,她因此来到清华。初入清华的学习挫折不断。刚入学,一些课程对她而言犹如天书,那时候,她能做的就是把课堂上的每一个字都记录下来,仅一个月就抄满了一本笔记。

 

钟玲说,自己身上背负着期许,她很感恩。勤工俭学、脚踏实地,坚持答疑,她一步一个脚印,通过一学期努力进入班级前20,最终取得三年总学分绩全系第3的成绩,为自己塑造了信心。

 

钟玲要成为能源领域的科学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更广大平台。从刚入课题组开始,第一篇文章读了整整一个月,到有了自己的见解,开始独立承担课题,再到走向世界,拓展科研视野,她愈加坚定用科学造福社会的梦想。


钟灵说:“高三之前,我从未想过能来到清华。来清华之后,我也没想过能够站在特奖的台上。一路走来,每一步收获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帮助,在清华收获的知识、磨砺的品格也将继续引领我今后的人生。” 


她说:

寒门学子只要自强不息,终将天道酬勤。



电子工程系

 胡昌然


学以致用,用自己的知识帮助更多人享受、创作音乐。



胡昌然形容自己进校时是个文艺青年,是艺术团一份子,在艺教中心过的很开心。在老师眼中,他也“不负电子系音乐强系的名声,能唱会跳还谈的一首好钢琴”。出于对音乐的兴趣,胡昌然开始考虑,能给对音乐感兴趣但缺乏相关音乐知识的人,制造更好的感受音乐、创作音乐的机会。

 

大二下,胡昌然与SRT项目中志同道合的研究伙伴们开始研究人工智能在音乐领域的应用,以降低普通人创作音乐的门槛。在技术上改进算法并与音乐人不断讨论,得到独创性AI音乐模型,实现自动化音乐制作流程。

 

胡昌然感谢清华创新创业课程的培养。从科研走向创业,他获得多项创业奖项,做成DeepMusic,并已经谈成一轮天使融资,在3-6个月内将推出第一款产品,真正服务想做音乐的人,帮助他们拥抱、享受音乐。

 

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卓越的方式。于自己而言,就是学以致用,用自己的知识帮助更多人享受、创作音乐。

 

他希望:

不忘初心,让每个人都能成为音乐家


社科学院 

周乐一


我愿意把公益服务当作一生的事业,在未来做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



公益服务于我

是一生的热爱与事业


周乐一说:“三年来在清华和社科学院的生活,让我逐渐找到自己发自内心喜欢的领域,在田野调查中发现问题,通过公益项目解决问题,发挥领导力,从一名热情的志愿者成长为理想坚定的公益实践者。”

 

高一起,周乐一每周到朱房村为流动儿童进行课程辅导,已经持续六年。她说:“志愿活动中,我喜欢沟通、善于共情的特点得到了发挥,我感到这是自己擅长的事,希望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能量。”

 

在清华,做公益时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进一步激发了她对相关学术问题的追求。通过调研,她对劳工维权背后的本质问题、小学生模仿和学习反学校文化的过程描述等问题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发展到实践环节,说服志愿机构与自己合作建立实践团队,凝聚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周乐一最关注的儿童心理教育问题,曾带队前往上海流动儿童聚集的区域,与两家NGO合作以夏令营的方式推广生涯教育;也曾带队前往斯里兰卡进行孤儿心理健康探究与援助。

 

三年公益服务探索,她要基于学术研究了解自己服务的群体,设计有针对性的公益实践项目并不断完善,提升项目的持续性,让项目更具影响力。


她说:

我愿意把公益服务当作一生的事业,在未来做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

这些愿望能否一一实现,我心忧忐忑,但勇气和信念一样也不缺。



经管学院

 王子宁


做中国体育国际化道路上的推动者。



做一名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清华体育人


清华三年体育之路,王子宁走过18个省份,参加超过200场比赛,学期内每天5小时,假期每天6-8小时,总计4000小时训练,见过冬日西体凌晨六点的样子。他形容这是源于热爱,行于坚持。

 

王子宁的成绩单很亮眼,在校队司职大前锋,他作为主力队员,场均拿到得分和篮板两双,在半决赛绝杀对手,帮助夺得清华历史第一个CUBA冠军;今年再夺全国学生运动会冠军。

 

荣誉的背后,是总决赛前一晚突发高烧的漫长与难熬,是带病商场比赛的拼搏。他说:“我对得起队友,对得起清华。

 

王子宁将体育与学习紧密结合,学训兼顾,排名班级第一;责任担当他致力于带动校园体育发展。他还考虑如何实现热爱、坚持、信心、责任等体育的迁移价值,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达成合作构建国际名校体育文化圈,做中国体育国际化道路上的推动者。

 

他说

无体育,不清华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让更多人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物理系

 王云帆


我兑现了我对父亲的承诺!



我是如何站在了这里


“老王,你知道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吗?”

“到时候,我站在台上,你要在台下为我加油哦!”

 

父亲没能到现场看王云帆答辩,但他将2015年的最后一个承诺珍藏于心。


这条路很漫长,为锻炼自制力,他调动群众的力量监督自己,戒掉了网游。解决执行力和责任心,他积极向老师们请教,成为“第一排常客”,勤于答疑并敢于质疑。他说,我给朱邦芬院士发邮件质疑一个朱老师的推导,虽然最后证明自己错了,但老师们鼔励自己将质疑的精神发扬光大的包容、友善和指导,让我走到现在。

 

他感谢老师的帮助,在学分绩和科研创新方面有着长足进步;感谢一位老党员的指点,明白自己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要加油。他积极参加社工活动,立志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回归理想,他形成自己的学习框架,立足于基础数学、物理,研究物理和电子交叉领域,同时了解材料、计算机科学有关知识。他说,我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向,独一无二的学习轨迹。我兑现了对父亲的承诺,其他人是因为优秀站在这里,我是为了站在这里不断拼搏。在拼搏的过程中,我找回了自己的理想,并将其化为一个个的小目标,为了目标一步步走下去。

 

他说:

我兑现了我对父亲的承诺!

接下来,新的轨迹,继续向前



生命学院

 平陆


最好的公益就在身边。



感恩之心,做“好孙儿”,

公益之道,服务老师的老师


乐康屋的爷爷奶奶来到特奖答辩现场支持他们的“好孙儿”平陆,说道:“我们为同学们感恩的行动点赞,为同学们的好项目点赞。”

 

被点赞的项目,源于平陆时常在校医院门口看到的蹒跚身影:“我们老师的老师,日益年迈,他们生活困难多多,就像自己的爷爷奶奶,需要关怀。”

 

平陆发现:最好的公益就在身边,要专心、专注、专业做好这件事。通过前期走访、系统化收集老师信息和2万字前期报告等调研,结合清华情况,实现精准、差异、专业化助老,平陆创建清华梧桐会。

 

他说,我们点点滴滴都在用心,做可持续、专业化的陪伴。而陪伴前辈的过程,也是我们成长的过程。在隔代互助中实现公益与教育传承同步,作为清华学生,我们在精神和知识上受益匪浅。这是接地气的传承,这是最好的公益服务课堂。

 

社会工作的之外,平陆学术科研没落下,大二学分绩专业第一,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一篇;还担任生物系90年系庆主题曲作者和两年军乐队梯队打击声部首席。

 

他说:

我们的愿景:每一位老师的晚年都有同学们的陪伴



土木工程系 

 莫佰川



自己与集体,就这样再也分不开了。





唯集体与梦想不可辜负


莫佰川分享了自己与集体不可分开的故事。大二的一次班级足球赛,他在比赛中由于扑救而受伤,脑震荡短期失忆。他想,在自己昏迷的时候,兄弟们一定一直陪在我身边,一定紧张和自责。他说:“自己与集体,就这样再也分不开了。”

 

于是,大二时,莫佰川跑遍每一个宿舍,与大家交流科创,班上科创氛围空前高涨。他说,那一年,结42成为全系有名的科创班级。在竞选科协主席时,他面对全系学生代表许下诺言:“希望有一天,人们提起土木工程系,能觉得这是一个科创十分拔尖的院系”,他提出的土木系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已进入系务会讨论实施阶段。

 

然而,在学业忙碌的大三,科协主席、英语考试、科研进展的压力同时袭来,莫佰川坦言“一个21岁的大男生,在查尔斯河畔,泪流满面。”

 

他说,那段苦行僧般的岁月让我刻骨铭心,我没有放下任何一个工作,而是用惊人的毅力和努力,顶着巨大的压力,按时投出论文,完成结赛赛题和改革方案,用22天在美国考过了GRE。天道酬勤,他的第二篇一作论文被交通领域著名会议TRB接收,结赛改革方案也得到院系领导一致认可。“现在正值结赛比赛期间,已有不少同学向我称赞今年的赛制创新,让我倍感欣慰。今天,我敢自豪的说出,自己,绝对无愧于这个集体!


他决心:

在集体中不断成长,同时带领这个集体

努力成为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清华人



航天航空学院

 李晨宁


我是一名学子,更是一名战士。



学子

战士


作为一名国防生,李晨宁在每周近10小时高强度军政训练中开始了清华的日子。虽然入学排名不理想,但他坚信学习才是硬道理,在航结四班规范有序的集体自习,组织学霸讲堂,三年总学分绩列年级第二,并辅修计算机学位。他说,我不是天才,但我自强以求问心无愧。这是每个清华学子都能做到的事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他认为,过硬的军政素质是军人的第一要义。大一寒假他主动提出赴原38军“松骨峰英雄团”当兵锻炼,三排长一句“来到了基层,我就是零件,哪需要我,我就去哪。无论在哪,我都要干出一番事业”感动、也震撼着李晨宁。他说,那段时间,他读《亮剑》、《苦难辉煌》,学习野战部队带兵经验,思考基层部队管理模式,更是坚定了我要当兵的信念!

 

李晨宁说:“清华用他的博大与关怀告诉我,国防生,一样可以很国际。”他在清华“闯世界”支持下去到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完成一篇二作学术论文。但同时,他的脑海里却在想:我们在学校,总是在享受阳光雨露,总是在“得”,为此我一定要在部队好好发展,无私心的“舍”,干出点事业再向母校报告!今日我以清华为荣,他日定要清华以我为荣。

 

他下定决心:

作为一名清华国防生,肩负使命,追求卓越,永记心头。选择穿上这身军装,我便不忘初心,以身许国。毕业之后,我选择进入军队工作。国家从不负清华,清华决不负国家。重任在我,请母校放心。



数学科学系

 徐凯


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远行,是我能想到最浪漫的前行。



青春作赋,皓首穷经


徐凯形容自己到清华后如鱼得水,从数学中取得前所未有的快乐。在既定课程之外,还学习了研究生课程、丘成桐数学中心13门前沿课程以及其他自学方向。他认为,一个个埋头读书的夜晚,不论是痛苦或顺遂,都是很好的回忆。

 

2016年,徐凯在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简称“丘赛”)上荣获个人全能金奖、几何金奖、代数金奖、分析银奖,并带领二年级团队荣获团体银奖。今年,为培养新队员,他放弃参赛,成为丘赛竞赛队伍教练员。

 

在丘赛准备过程中,徐凯对数学有更全面的认识,更加热爱现代数学,在形变量子化与指标定理方向探索。数学系的肖杰老师说徐凯很用功,但面部表情一点都不痛苦,做题总是笑嘻嘻的。他则认为,达到“而人之所罕至也”之地,在痛苦求索中,才能成就伟大工作,才能搞明白最简单的东西。

 

他很喜欢罗伯特·朗兰兹的一段话:

最美妙的时光是在只有数学相伴时,没有野心,无需伪装,忘怀天地。



美术学院 

王亦舒


我坚信设计可以改变我的国家,改变世界。



因生活而设计

因设计而美好


入学时,王亦舒因为喜欢手作、手绘,想成为匠人。真正接触视觉传达设计后,发现设计能解决人们的需求。她说,相比成为一个锦上添花的人,我更想成为一个雪中送碳的人。

 

在展示的作品中,三人小组完成的模块化构成结构包装作品《Trans》,由纸和木头为原材料,作为中国区大奖入围的四件作品之一,参加了在日本东京的大奖评比,获亚洲学生包装大赛国际交流基金奖。

学业上,她三年平均学分绩年级第一;作为清华大学校板球队队员,她与队员们连续两年载誉而归;作为民乐队副队长,王亦舒同样用“乐队给予我灵感,我回馈乐队以设计”的正反馈,设计了海报等作品。

 

她说,设计师十诫的第十条是——永远坚信:设计可以拯救你的国家,可以改变世界。


她说:

我坚信设计可以改变我的国家,改变世界。



材料学院

袁之泉


搞学术不是单打独斗,也不是狭路相逢。



海能卑下众水归


材料学院刘锴副教授说,袁之泉喜欢帮助同学,每到期末,找他答疑的同学都能排长队,大家都称他是“袁老师”。 袁之泉则说,自己通过人与人的交流碰撞而成长,也希望与同学们共同交流进步。

 

他分享了科研之路上与志同道合之人一起进步的故事。大一时,师兄的帮助让他入门,并创新实现实验成本节省上万元,时间节省一半,发表了成果。后来,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换时,与物理系张启航通过电话和邮件往来,成为凝聚态物理研究的亲密战友。

 

他说,在学术团队中,每一次知识和经验的传承都有沉甸甸的重量。通过知识共享,携手成长,自己更加明白,搞学术不是单打独斗,也不是狭路相逢。知识从来不是质量守恒。

 

袁之泉还是学生艺术团键盘队支书和手风琴队队长。他说,键盘队“专业的态度对待音乐,潜心打磨曲目的品质”让自己不断苦练,在集体中感受这段键盘情缘。他一直强调:这是我努力的回报,更是团队的力量。

 

他认为:

海能卑下众水归

学问笃实生光辉



电机系

 杨硕


做电力行业的实践者与开拓者。




学以致用

    做电力行业的实践者与开拓者


杨硕说,跟着“梦之网”计划走进甘孜州的一个村小,看到由于没有电,桌子上覆盖的厚厚的蜡油。他感受到,蜀道难,用电难,连呼吸都很难。到高原的第一晚,杨硕一边看星星,一边吹枕头。一抬头,枕头没有鼓起来,眼前的星星倒是多了不少。

 

他难忘实践中孩子的笑脸,也知道唯有技术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了点亮山区的黑夜,他作为开拓者,再出发。开拓的起点,是直面工程挑战,探索新型储能变换器;开拓的方式,是学习前沿技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解决问题;开拓的目的,是解决行业问题,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的电力市场交易行为模拟与均衡分析的解决方案。

 

他不会忘记孩子们看到点亮点灯的表情,渴望用自己的努力奉献行业,奉献祖国。

 

他说:

我不会忘记点点灯光背后的使命。



本次答辩,副校长杨斌,校党委副书记过勇,学校职能部门、学生工作系统、教师和校友等评委投票,选出10位候选人,送校务委员会审议。


名单如下:




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于1989年设立,是学校授予在校学生的最高荣誉。该奖项每年奖励表现最突出的二十名在校学生,其中本科生十名,研究生十名。

 

特等奖学金用以表彰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优秀;或者在某一方面具有突出表现或成绩,在学生中发挥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或者对国家、社会、学校做出特殊贡献,为学校赢得荣誉或积极社会影响的学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