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10年,纪念这位“人民的数学家”

向您致敬的 清华大学 2021-04-09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由于积累。

——华罗庚


华罗庚(1910—1985),江苏金坛人,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清华执教。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所所长、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中科院副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数学会理事长等社会和学术职务。


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布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王(元)方法”等。20世纪50年代后,致力于把数学应用于生产实际,倾力推广“优选法”“统筹法”,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2020年,正值华罗庚先生诞辰110周年,在清华园举办以“聪明在于学习,天才由于积累”为主标题的史料图片展览,旨在缅怀华罗庚为科学和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激励广大师生学习前辈学者的高尚品德和科学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时光的脚步,聆听这些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感受华罗庚先生的治学精神与卓越贡献,回顾华罗庚先生伟大而又传奇的一生




自强不息  结缘清华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于江苏金坛。1925年从金坛县立初级中学毕业后,入读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后因交不起学费辍学

(图为金坛县城一景)


得名“罗庚”

华罗庚出生于金坛县城一个平民家庭。他的父亲开了一家名为 “乾生泰”的店铺,当年已近四十。孩子出生后怕难养,便讨当地民谚“箩筐辟邪,同庚百岁”的好兆头,找来个箩筐罩住刚出生的儿子,并给他取名为“罗庚”。而华罗庚出生之年也是庚戌年,乡里人都亲昵地称华罗庚为“罗罗”。

1930年12月坚持自学的华罗庚在上海《科学》杂志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论文中表现出的研究水平和治学态度,引起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熊庆来、杨武之等教授的关注

1931年8月华罗庚被破格录用为清华大学算学系图书室助理员,走进清华大学。

(图为清华园中的华罗庚)

1934年清华大学算学系合影。

(前排左二起,唐培经、赵访熊、郑之蕃、杨武之、周鸿经、华罗庚,二排左一陈省身、左四段学复。)


清华四次破格

华罗庚在《科学》杂志第15卷第2期上发表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引起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关注。经当时在算学系任教员、与华罗庚同为金坛人的唐培经了解,华罗庚仅仅是一个初中毕业生


1931年秋,熊庆来等商议后,破格邀请他到算学系担任图书室助理员。本来,图书室助理员要求至少高中毕业的。


来到清华,华罗庚边工作边学习,数学水平进一步提高。1933年,学校第二次破格将他从职员系统的助理员,调任为属于教师系统的助教,安排他讲授微积分课程。1935年,学校再一次破格将他从助教提拔为教员。而后,又委派他去英国剑桥大学访问深造。


1938年,华罗庚回国,到西南联大工作。他又越过讲师、副教授,直接被破格聘为西南联大也是清华大学数学系的教授


接连破格,也有一些争议。但时任理学院院长的叶企孙教授在提拔华罗庚任助教的教授会上说:“清华出了一个华罗庚是好事,不要被资格所限定。”


烽火岁月  上下求索

1936年经清华大学推荐,华罗庚受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资助,到英国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

(图为在剑桥学习的清华学生合影,左六华罗庚。)

1937年华罗庚在剑桥。留英两年期间,他至少发表了15篇文章,作出了许多世界第一流的工作,不少内容至今仍写在世界权威的数论专著中。

1938年华罗庚在抗战烽火中回国,到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在昆明的一个吊脚楼上,华罗庚写出20多篇论文,完成了经典专著《堆垒素数论》

(图为华罗庚夫妇和儿女们在昆明郊外住所前留影,左起:妻子吴筱元、华光、华俊东、华顺、华陵、华罗庚。)

1946年2-5月华罗庚应邀到苏联访问。

(图为华罗庚(中)出席欢迎宴会,右为苏联科学院数学所所长维诺格拉多夫,左为苏联著名盲人数学家庞特里亚金。)

1946年9月,华罗庚赴美国,担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研究员。

1948年,华罗庚被伊利诺伊大学聘为正教授,夫人也携子到美国团聚。这一年,中央研究院选出首批院士,远在美国的华罗庚是当选的 5 位数学家之一


学成归来  建设祖国


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


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 


──华罗庚《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

1949年底华罗庚毅然决定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回到刚刚成立的新中国

(图为友人欢送宴会后的合影,前排中为华罗庚、吴筱元夫妇,右四严东升。)

1950年2月华罗庚等乘“克里夫兰号”轮船离开美国旧金山。回国途中,华罗庚发表了《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

(图为在甲板上留影,左二为华罗庚。)

1950年春,华罗庚回到清华园。

(图为数学系师生欢迎华罗庚(正中站立者)回国,在图书馆前合影。)

1951年华罗庚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后来,他先后担任第二、三届民盟中央常委,第四、五届民盟中央副主席。

1952年7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正式成立,华罗庚担任所长,并仍在清华担任教学工作。数学所所址设在清华园新林院。

(图为1953年8月华罗庚和数学所的研究人员在讨论问题。)

1953年,中国科学院组织代表团访问苏联。

(图为代表团成员华罗庚(中)、梁思成(左)、赵九章在苏留影。)


华罗庚征对联

科学家们访苏途中,华罗庚突发灵感,向大家征集对联。他开口说出上联:“三强韩赵魏”,要求大家对出下联。良久无人应答,华罗庚自己给出了下联:“九章勾股弦”。 


这里,“三强”是双关语,一指团长钱三强,二指战国时代韩、赵、魏三个强国;“九章”也是双关语,既指团员赵九章,又指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而勾、股、弦则是数学中常见的几何名词。大家同声称绝,至今仍传为美谈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华罗庚与老舍、梁思成、梅兰芳(由左至右)合影。他连任第一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躬耕杏坛  为人师表

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华罗庚当选为首批学部委员,并任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

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华罗庚任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并亲自讲授“数学分析”等课程

1962年5月1日清华文工团参加在颐和园举行的“五一”劳动节大联欢,华罗庚与同学们交谈。

1962年5月1日,华罗庚在颐和园与清华大学数力系学生交流。


治学

(一九六三年二月十一日)

华罗庚

神奇妙算古名词, 师承前人沿用之。

神奇化易是坦道, 易化神奇不足提。

妙算还从拙中来, 愚公智叟两分开。

积久方显愚公智, 发白才知智叟呆。

埋头苦干是第一, 熟练生出百巧来。

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苦一分才。


经世致用  鞠躬尽瘁

1964年华罗庚就推广应用优选法、统筹法等“双法”工作致信毛泽东主席,并附上读毛主席诗词后自己所作的词。3月18日,毛主席亲笔回信:“诗和信已经收读。壮志凌云,可喜可贺。”

1972年底华罗庚(左)到大庆油田推广“双法”。

1972年华罗庚到农村访问,了解应用“双法”科学种田获得丰收的情况。

1975年,华罗庚再赴东北普及“双法”,病倒在哈尔滨,被确诊为心肌梗塞。他不得不住进医院治疗,但仍一边输氧一边工作

1979年华罗庚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几十年的宿愿。 

(图为当年5月华罗庚第一次参加支部大会的情景)

1979年3月中国数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合影。华罗庚(前排中)从1951年起连任中国数学会第一至三届理事长、第四届名誉理事长。

1979年11月,法国南锡大学授予华罗庚荣誉博士学位。

1980年5月华罗庚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指导“双法”推广工作。

1980年华罗庚与他的学生们在一起。

(前排左起:潘承洞、陆启铿、华罗庚、陈景润、越民义,后排左起:李之杰、万哲先、陈德泉、吴方、陆洪文、龚升、计雷、王元。)

1980年8月-1981年2月华罗庚应邀访问美国半年。

(图为在普林斯顿访问时合影)

1981年华罗庚与陈省身在美国合影。中国现代数学史上的两位巨人自1931年在清华园相识,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要求撤回受奖候选项目

《人民日报》1980年12月18日报道: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王元,主动要求撤回中科院数学所学术委员会推荐的他们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候选项目“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 


早在1959年,华罗庚、王元就提出了相关原始思想。20年来,先后发表了14篇论文,建立了算法,并完成了论证工作。然而,华罗庚、王元认为,这项研究虽已开展20年,但只是到1978年才作为专著出版,国外同行尚未广泛系统地读过。西德斯普林格出版社即将出版英文版,他们期待英文版发行后,进一步听听国际上的评论。华罗庚主张,理论成果要“早发表、慢评价”。

1982年5月华罗庚(左)出席民盟中央座谈会,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当年9月,华罗庚担任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

1982年4月华罗庚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成为该院成立近120年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图为1984年4月华罗庚出席该院新院士典礼,用中文在院士名册上签名。)

1983年11月,第三世界科学院在意大利宣告成立,华罗庚是25位创始院士之一

(图为华罗庚在成立大会期间与科学家交流)

1984年华罗庚访问美国,与数学家丘成桐(右)在圣地亚哥合影,左为丘成桐的学生、清华 1981 届毕业生曹怀东。

1985年4月,华罗庚在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与 华罗庚亲切握手。

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在日本东京大学作关于数学理论与普及的学术讲演。报告结束后,他倒在讲台上,经抢救无效,当晚10时9分不幸逝世。


斯人已逝  风骨长存


习近平总书记论学习华罗庚

我早年在正定县工作时,为了向全国一流专家学者借智,专门聘请华罗庚等专家学者给我们县当顾问,有的亲自到正定指导工作。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9日)


历史不会忘记,面对新中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困难局面,一大批留学人员毅然决然回到祖国怀抱,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呕心沥血、顽强拼搏,为新中国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取得了“两弹一星”等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李四光、严济慈、华罗庚、周培源、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同志等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2013年10月21日)

1987年4月清华大学校庆76周年之际,举行华罗庚铜像赠送仪式。铜像由广州、香港等地校友捐资铸制,现安放在数学系馆。

2020年11月江苏金坛华罗庚纪念馆重新揭幕开放。纪念馆于1985年初建,2006年建成新馆,在纪念华罗庚诞辰110周年之际完成提升改造。



2020年 12月 6 日

在清华大学华罗庚先生诞辰

110周年史料图片展开幕式上

那些丰富、珍贵的史料和实物

生动展示了华罗庚先生

科教报国的爱国情怀

和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

和不平凡的一生


校党委书记陈旭参观展览


110周年史料图片展


展览现场


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杨乐院士观看展览


部分图片与实物


华罗庚先生

为科学献身

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

奋斗不息的爱国精神

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清华人


纪念大会现场


在华罗庚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上

来自全国数学界、科教界的

近百位师生代表汇聚一堂

回顾华罗庚先生为数学科学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

弘扬和传承华罗庚先生爱国奉献的崇高精神

隆重纪念这位科学巨匠


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致辞


陈旭致辞


国际数学大师、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致辞


多位嘉宾(部分)致辞


纪念会当天

华罗庚先生家属

还向学校捐赠了珍贵的资料和物品


范宝龙向华罗庚家属颁发捐赠证书


正如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所说

华罗庚先生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

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和科普作出了巨大贡献

先生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敬业精神

甘为人梯、求真探索的高尚情操

永远被一代又一代清华人铭记和传承

激励清华师生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次展览目前在数学系展出,还将在图书馆巡展,欢迎大家多多关注,前往观看!




往期回顾

清华学生喜爱的十本好书正式揭榜!

85年,致敬!

预告!世界慕课大会来了!

点击查看👆



资料来源  | 校史馆 档案馆

文字 | 李沫潼 张静 田姬熔

 图片 | 校史馆 常志东 崔文瑞

图片编辑 | 贺茂藤

排版  | 李沫潼 张静

编辑 | 赵姝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