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耶鲁大学的清华“缘”: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林源 王琳 清华大学 2021-09-22


在中美关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以心相交”的人文交流最具持久和韧性。五年前的夏天,在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全体会议上,来自耶鲁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清唱团共同演绎了中国歌曲《弯弯的月亮》和美国歌曲《悠悠我心》。两国青年将两校多年来交往建立的深厚情感融于歌声之中,向世人展示了年轻一代的“正能量”和“暖力量”


这场会议见证了中美12项合作协议的签署及158项合作成果,其中教育领域中的一项引领示范性项目,就是清华大学的苏世民学者项目

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全体会议现场


20多年来,清华大学、耶鲁大学这两所世界高校频繁开展交流对话,达成了累累硕果。双方秉持着开放包容的理念,挖掘互补优势,拓展合作空间,更体现了全球高校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认识中国对美国学生而言非常重要”


“在清华大学的前五任校长中,有四位曾就读于耶鲁大学。如今,60余位清华毕业的学子也正在耶鲁大学学习。耶鲁大学为与清华大学所保持的历史悠久、卓有成效的关系而感到骄傲”。在致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的贺信中,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Peter Salovey)写道:“走过110年的历程,清华大学已经成长为中国高等教育与科研的领军者。相信清华的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将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就。”


2007年5月,时任耶鲁学院(本科生院)院长,苏比德参加校长理查德•莱文(Richard Levin)率领的耶鲁大学百人代表团,第二次访问了清华大学。当时的百人团应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邀请访问中国,耶鲁大学医学、生物、艺术、林学、管理、神学、建筑等院系的教授学生共计一百人在清华校园里驻足留念,并在清华的建筑学院、美术学院、环境学院和经管学院等地留下了对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的“初体验”。


触摸到真实的中国大学,很多耶鲁学生惊叹来访期间的所见所闻。“我们能感受到许多与美国的‘相似’——现代化的建筑、热情的市民、友好的大学生和随处可见的肯德基、麦当劳……我们对中国学生的英语能力也感到惊讶。”学生们说,这是更大的一种文化冲击。”


十多年后,苏必德仍然记得自己当年访华的情景。2017年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他回忆道,“从北京、西安到上海……我们在中国花了大量时间调研。我相信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是全球性的。我们讨论的气候变化、贫困、食品安全,都不是一个国家能独立解决的。作为当今最重要的两大经济体,美国和中国必须携手应对挑战。美国学生越了解中国,这种合作才会越成功。”



“大学要培养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全球领袖”


2012年11月,耶鲁大学宣布任命苏必德为第23任校长,任期自2013年7月开始至今已近八年。当时的校董事会成员爱德华·巴斯(Edward P. Bass)感叹,正是苏必德的诚信等完美的个人品质、对学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及丰富的领导经验,打动了董事会。


(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


苏必德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和国家医学院院士,先后担任耶鲁大学心理学系主任(2000-2003)、耶鲁大学艺术和科学研究生院院长(2003-2004)、耶鲁学院院长(2004-2008)、耶鲁大学教务长(2008-2013)。


2013年4月15日,作为候任校长,苏必德和耶鲁副校长琳达•洛瑞墨(Linda Lorimer)一行4人再次到访清华,与清华大学时任校长陈吉宁、时任副校长袁驷见面,就进一步深化两校的合作交换了意见,更就大学发展理念、在线课程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那时的苏必德就坚信,“清华大学是耶鲁大学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双方长期以来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也将在已有的合作基础上,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尤其加强两校青年学生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出席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高等教育论坛)


2016年9月,苏必德在参加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高等教育论坛和苏世民书院首届学者开学典礼之时提出,“培养和教育全球领袖是大学的一项重要义务”。大学要培养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全球领袖,就要加强人文或通识教育,为人的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在苏必德看来,只有让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交流学习,培养他们的想象力、灵活度、跨文化交流能力,才能让他们应对未来的全球多元挑战。



“相信凭借智慧与创新,我们能更好地回馈社会”


适应世界变化、解决世界共同的问题是清华、耶鲁两所大学共同践行“教育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准则之一。


2014年10月正式签约的清华大学-耶鲁大学环境双硕士学位合作项目,是耶鲁大学自建校以来首次与常春藤盟校之外的高校合作举办学位项目。两校共同开展的创新教育与跨学科研究,致力于携手应对中美两国乃至全球面临的复杂的环境挑战,旨在培养学生关心全球问题的视野和观念。两校合办的“环境教学合作研讨会”、“城市气候研讨会”也在2015年落地,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新加坡、中国等国的数十家政府机构、科研机构、合作企业和高校的上百位专家学者、校友代表参会发声,共商雾霾治理等全球公共议题。去年3月疫情期间,清华-耶鲁环境双硕士学位项目耶鲁派出学生艾宜芳(Albalghiti, Eva Malaika)通过“云答辩”如期顺利毕业。


(答辩前视频交流)


自2017年起,清华大学邱勇校长和耶鲁大学苏必德校长多次在参加瑞士达沃斯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期间出席全球大学校长论坛(Global University Leaders Forum,简称GULF),深入探讨了第四次产业革命中的大学与社会融合、全球教育政策变革、大学如何推送世界经济发展等社会热点议题,积极推动两校与全世界20余所论坛成员高校的双边及多边合作。


科技推动高等教育变革。2020年,面对全人类共同的挑战,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耶鲁与清华再次走到了一起,携手发挥创新与智慧优势,共同探索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4月24日,苏必德校长在线参加了清华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举办的“全球大学特别对话:新冠疫情下的大学在线教育及展望”会议,向世界分享耶鲁在疫情之下努力推行的新实践和新举措。


“感谢清华大学组织我们走到一起,针对疫情期间的教育连续性这一重要议题展开及时对话,”苏必德表示,“正如数百年来的情形,面对不确定性,大众会向高等教育机构寻求指导和答案。近期一系列突发事件清晰表明,我们必须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加快教学和发现新事物的速度,将知识与价值注入亟需答案的世界。”


(全球大学特别对话会议)


六个月后,清华与耶鲁共同发起了新的倡议。2020年10月13日,两校主办了以“建设更开放、更融合、更有韧性的大学”为主题的中美大学校长论坛,搭建中美交流合作高等教育桥梁。


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通过视频致辞充分肯定了两校在促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高等教育是中美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希望中美大学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挖掘互补优势,拓展合作空间,提升合作办学、联合研究、联合培养人才水平,发挥人文交流使者作用,为增进两国人民福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中美大学校长论坛)


苏必德举例说,在攻坚研发新冠疫苗的过程中,世界各地的大学之间分享临床数据和研究发现,为了公益而将学术竞争抛却脑后。耶鲁大学参与建立的档案库已经录入了2300多个有关新冠病毒的研究成果,为防治新冠疫情作出坚实贡献。


“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和交流在大危机后恢复全球秩序的过程中十分重要,而研究性大学有责任竭尽所能加速重建,”苏必德相信,“我们从疫情中学到的内容将在未来中帮助我们重整旗鼓”。



“开放是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取得卓越成就的关键,也必须始终是耶鲁大学的标志”


苏必德校长于1980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以及社会学硕士学位,并获得斯坦福大学校级、系级学术荣誉,之后他在耶鲁大学获得了心理学博士学位。除了耶鲁大学的校长和高等教育的管理者,苏必德是以“情商”研究而著称的的心理学家,他非常关心心理健康和情商对青年人发展的影响。


在耶鲁大学线上举行的2020年毕业典礼上,苏必德通过视频进行了主题为“关爱我们的邻舍”的演讲,鼓励毕业生们“把耶鲁光明与真理的使命带给咫尺与天涯的邻舍”。



苏必德说,等这场(新冠疫情)危机结束后,这个教训希望我们把它记在心里:在行动中,我们必须对我们认识和不认识的邻舍抱着一份迫切的关怀和同情,他们既包括你的街坊,也包括地球另一面的人。


作为“清华朋友圈”中的重要一员,今年4月,苏必德将出席由清华大学主办的大学校长全球论坛,与二十余所世界一流大学校长展开对话,履行全球教育共同体的独特使命,共谋世界大学国际合作交流的“新发展、新阶段、新理念和新格局”。



往期报道

清华,拓展全球“朋友圈”!

清华的老朋友: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锦穆尔

慕尼黑工业大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点击查看👆

文字 | 林源 王琳

图片来源 | 清华新闻网 新华社 耶鲁大学官网

资料来源 | 国际处 21世纪经济报道

排版 | 张佳雯 马星宇 王珂瑾

编辑 | 赵姝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