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街道是否正在消亡?
两年前,街角的便利店改头换面成了房产中介,让我第一次切身体会到这条街道温度的下降,下降了至少10度。便利店消失,意味着在我半夜下班回家的中途再也没有可口的面包和恒温的热饮。只有房屋中介招牌冰冷又刺眼的灯光,便利店消失之后,这条街上的房产中介越开越多,从此回家的脚步比以往要急很多。
一个月前,同一条街上的音像店关门装修,我有些不安,特意去打听,又一家房产中介。生活的一部分随着音像店的关张而消失。不再有老板向我推荐好听但我又不熟悉的音乐,也不再有关于电影的小讨论,更没有和一起挑选电影的人聊聊天,了解别人眼中的好电影是什么样。音像店里那种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不复存在。再一次,我感觉这条街道的温度下降了至少20度。
对我而言,这一条街渐渐的接近一条路的模样,只是路过,并且还要躲开沿途派送房屋小广告的中介。这条街的温度消失了,她很难温暖我的生活,因为我并不是天天买房或卖房。当然,我可以在电脑,手机上完成这些生活需要。那我和别人的交流就只能对着各种各样的屏幕,用看不见别人表情,猜不出别人的性别与年龄的方式,粗浅而泛泛的随便说几句。
1979年,芦原义信先生写过一本《街道的美学》。1983年又一本《续街道的美学》都是学习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必读书籍。其中提到“街道是城市的母体,街道是城市的房间,是丰沃的土壤,也是培育的温床。”
简·雅各布女士写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书里也提到过“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的时候,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
街道承载人们公共生活,你会在街上遇见朋友,找到饭馆,喝杯奶茶,买件衣服,剪掉头发,还和恋人牵手并肩慢慢走走。
当街道可以给我们提供生活的便利和丰富,她就是温暖的。
如果这条街没能满足我们日常生活所需,
那她在我心里就没有温度,甚至冰冷。
街就变成了路。
因为活法在改变,我们越来越喜欢手机购物。越来越依赖交通工具从城市的一个点到达另一个点。逛街的意思越来越接近逛商场。因为房租越来越高,新开张的不是房产中介就是小型金融公司,生活的气息没了,留下的都是钱的味道。因为经济法则推动着我们的生活。
在我的生活范围里,最温暖我的街道是辛耕路,就是永新坊的那条路。
首先,机动车道9米宽,沿路有一侧可以停汽车,另一边可以停自行车。路两侧都有地库可以停车。靠近天钥桥路的路口还有巴士始发站。街道450米的长度中,相隔200多米就有一处斑马线,街头,街尾,中段一共三处人行过街斑马线。不论开车,骑车,步行,哪一种方式来到这条街上,都很方便。
其次,靠永兴坊的那一边的人行道格外的宽,印象里比上海其他街道的人行道都要宽,而且不仅街道两侧有行道树,人行道上还有带灌木绿化的公共座椅和足够的垃圾箱。因为辛耕路是东西向的原因,下午有充足的阳光,人们都愿意在座椅上多停留一会儿,你会看到坐在座椅上聊天,休息,喝茶,看书的各种各样的人。
最后,人行道很宽的那一侧的店铺从优衣库,星巴克咖啡到7便利店,还有英语教育机构,餐馆,服装店,手工鞋店,面包店,餐厅,宠物店,乐器店,甚至还有一家情趣用品店。永新坊的小广场也对着这一侧人行道。而人行道较窄的另一侧也有KTV,银行,ATM,瑜伽馆,卫生间,健身房,房产中介,进口食品店,宠物店。我的女儿她就爱在便利店门口闹着要冰淇淋,一路走一路欣赏橱窗里漂亮的裙子,要么蹲在宠物店里看小猫咪打盹。
在我看来,还少一家书店。这有点奢望。如果我逛街,我愿意去这样的一条街。你呢?
我们都活生生地存在于上海这座城市的某条街道上,虽然我更喜欢台北的街道,但,我并不生活在那里。台北大多数街道总体感觉细且密,城市的毛细血管众多,每个街区尺寸都不大,功能倒是挺全,街道大多都能满足两侧沿街停车,再加停放摩托车,还有人行道绝大多数都在风雨廊下,谁叫台北下雨没完没了。便利是便利了,可惜没有行道树。是不是廊下也晒不着太阳,淋不着雨,也就不计较了?店铺更是五花八门,从专门的早餐店到关公庙,都是沿街门脸的组成,物质需求,精神寄托都满足。每条街都有不止一家的便利店,24小时营业,半夜出门觅食,温暖依旧。
我心里,希望每一条街道都能如此温暖。
但,毕竟善良比聪明更难。
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