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京城里,相隔百年的照片

德兰 黑则鸣 2021-02-02

    我们再也找不出什么东西,能让时间停留在那儿?唯有照相机。

    人是会思考的动物,我们总有自己的记忆,曾经的曾经有多少沧海桑田,再回首那个曾经的它还是它吗?我们时常总有这样的心里涟漪,带走我们阵阵对过往的思绪。

    我们总想找寻它真实的模样,沧海桑田有多少可以留在人间。

    南京一座梦幻般的古城,时常在我的记忆里涌动它梦幻般的身影,过往岁月,斑驳的历史。

   大马路的异域风情,新街口的灯红酒绿,夫子庙的桨声灯影都曾在历史的长河里绽放如花一般璀璨的记忆,找寻它们曾经与当下的模样唯有相机。

    按动快门,咔嚓一下,那一刻发生的画面就凝固在胶卷上,时间也就永远停留在那里,成为永恒的记忆凝固。

    我从清末、民国、解放后时期关于南京的影像中找到照片中的景物,然后实地反复比对找到摄影师当年拍摄位置再重新拍一张。

    同一地点、同一角度的两张照片,相隔百年,几十年,两相对照,我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一声长叹,时光真的穿梭了,好像从那时穿越到了现在。惊叹之余,我们才知晓原来这里曾经的样子和曾经流淌的故事。

   我们站在现在的现实中去看以前曾经的它,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一声长叹:"时间真的是雕刻刀, 它改变了一切的样貌"。

    此文不献给任何人,谨以此文献给著名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南京大学教授朱偰先生,以此表达我对他的纪念与敬意。

    本文是我《南京城垣发展史影像研究》的通俗读本,其宗旨希望为南京的历史文献贡献上一份影像文献,存档留存。

德兰/文
严禁洗稿抄袭转载

    参考文献:

    朱偰著作《金陵古迹图考》,南京出版社出版。

   朱偰著作《金陵古迹名胜影集》,南京出版社出版。

    赫达·哈默尔著作《南京》,南京出版社出版。

    孟凡人著作《明朝都城》,南京出版社出版。

    薛冰著作《南京城市史》,东南大学出版社。

    谢金才著作《定格魅力——金陵中学物华志》,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叶兆言、卢海鸣、韩文宁编著的《老照片·南京旧影》,南京出版社出版。

    卢海鸣、钱长江编著的《老画册·南京旧影》,南京出版社出版。

    叶兆言著作《老南京·旧影秦淮》,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

    黄强著作《消失的南京旧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殷占堂编著《不许可》,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孙建秋著作《金陵女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


第一、鼓楼

01、光秃的鼓楼

    1879年,南京鼓楼,光秃秃的矗立在这里。佚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拍摄角度:鼓楼南面,由南往北拍摄。


    2019年9月21日,南京鼓楼。德兰/摄。拍摄角度:鼓楼南面,由南往北拍摄。

    这是140年后的鼓楼,它已经半遮半隐于绿树丛中,看不清其全貌。


02、鼓楼街

    1944年,南京鼓楼街。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站在鼓楼街西沿高处,由北往南拍摄鼓楼。图片来源:哈弗大学图书馆。

    这张照片在很多文献里都被注释为北京西路,经实地考证及反复比对,确定无疑这张照片拍摄的是鼓楼街。



    2019年8月24日,南京,鼓楼街。拍摄角度:站在鼓楼街西沿高处,由北往南拍摄鼓楼。

    远处的鼓楼若隐若现隐藏在绿树丛中,只见楼顶,不得不佩服南京的绿化做的好。


03、鼓楼广场

    1944年,南京鼓楼广场,汪伪政府竖立的"保卫东亚纪念塔"。海达·莫里循/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拍摄角度:在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大楼里由高处往鼓楼广场东南方向拍摄。中央银行"大楼就在今天的紫峰大厦这个位置。

    1941年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汪伪政府大肆宣扬"建设新东亚、做新国民"论调,以此美化太平洋战争侵略本性。

    同年2月,汪伪开会决议将每月8日定为"保卫东亚纪念日",报刊杂志在这一天都要大力宣传"保卫东亚"。

     1942年3月,在鼓楼广场椭圆环岛这里修建"保卫东亚纪念塔",1945年国民政府还都后被捣毁。

    鼓楼广场椭圆环岛于1939年才修建,当时非常小,南北长42米、东西长18米。   

    图中1、保泰街(北京东路),2、中山路,3、通往鼓楼,现今的北京西路,4、中山北路,5、中央路。

    民国时期,从鼓楼广场到成贤街这一段叫保泰街,就是现在的北京东路。这时的保泰街路面很窄只有6米宽。


    2019年10月7日,南京鼓楼广场。德兰/摄。拍摄角度:中山北路靠近紫峰大厦的地方由高处往鼓楼广场东南方向拍摄。

    图中 1、北京东路,2、中山路,3、北京西路,4、中山北路,5、中央路。

    1959年2月,鼓楼广场扩建成大致今天这个规模。

    1980年以后,开始在椭圆形环岛内植花木大草坪,每逢重大节日,会搭建一些植物雕塑或特定的标志物等。


04、消失的楼

    1966年10月1日,南京鼓楼广场,鼓楼食品大楼。晓庄/摄。拍摄角度:在今天鼓楼环岛广场邮政大厦这个地方,由高处往西北角方向拍摄。

    40万人在这里庆祝建国17周年,这是国庆节游行队伍。这栋大楼是鼓楼食品大楼,解放前是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大楼,上面的那张"保卫东亚纪念塔"老照片就是在这座楼上拍摄的。


     2019年10月7日,南京鼓楼广场,紫峰大厦。德兰/摄。拍摄角度:鼓楼环岛广场邮政大厦门口,由高处往西北角方向拍摄。

    2001年5月,鼓楼食品大楼被拆除,今天它成为世界第七高楼紫峰大厦所在地。 


第二、明故宫

01、午门

    1889年,南京,明故宫午门。图片来源:网络资料。拍摄角度:午门外由南往北拍摄。

    这时明亡已经245年,清朝病入膏肓,午门荒草萋萋,破败不堪,但尚可以看见两阙残垣。


    2019年9月20日,南京,明故宫午门。德兰/摄。拍摄角度:午门外由南往北拍摄。

    此时的午门两阙消失的干干净净,午门成为"午门公园"。


02、西华门

    1903年,南京,明故宫西华门。佚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拍摄角度:城内由东往西拍摄。


    2019年9月20日,南京,明故宫西华门遗址。德兰/摄。拍摄角度:城外由西往东拍摄。

    这张照片没有从原位置拍摄,原位置在图中的树丛里,因为有树丛遮挡无法拍摄,故从西边拍摄。

    116年后,西华门就剩下这三座土墩。当我来到这里看到这三座土墩时悲从心起"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声长叹。


03、西安门

    1910年左右,南京,明故宫西安门。佚名/摄。拍摄角度:门外,由西往东拍摄。图片来源:杉江房造编著的《金陵胜观》。


    2019年10月19日,南京,明故宫西安门。德兰/摄。拍摄角度:门外,由西往东拍摄。

    今天的西安门是经过多次修缮后才变成今天的样子,连同周围已经被改造修建成了今天的"西安门公园"。


04、玄津桥

    1944,南京,西安门外玄津桥。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站在河西岸,由南往北偏东方向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玄津桥是一座三拱石桥,始建于明初。因明故宫在其东,当时官员出入皇宫大多经由玄津桥到对面的西安门,这里是进出皇宫的交通要道。


    2019年10月19日,南京,西安门外玄津桥。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河西岸,由南往北偏东方向拍摄。


第三、明孝陵

01、石像

    1871年11月,南京明孝陵,神道石象。约翰·汤姆逊(英)/摄。拍摄角度:由西往东偏北方向拍摄。


    2019年10月24日,南京明孝陵,神道石像。德兰/摄。拍摄角度:由西往东偏北方向拍摄。


02、武士

    1871年11月,南京明孝陵,神道两侧的武士石刻。约翰·汤姆逊(英)/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图片来源:英国伦敦维尔康姆图书馆。


    2019年10月24日,南京明孝陵,神道两侧的武士石刻。德兰/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


03、望柱

     1930年代初,南京明孝陵,神道白石望柱。郭锡麒/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偏东方向拍摄。图片来源:郭锡麒著作《南京影集》。



    2019年10月24日,南京明孝陵,神道白石望柱。德兰/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偏东方向拍摄。


04、下马坊

    1944年,南京,明孝陵下马坊。海达·莫里循/摄。拍摄角度:由东往西方向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下马坊是进入明孝陵的入口,不管是文武百官,还是贩夫走卒,只要是乘车骑马到此,必须下来步行,所以这个牌坊叫下马坊。


    2019年8月20日,南京,明孝陵下马坊。德兰/摄。拍摄角度:由东往西方向拍摄。

     此时下马坊已不再原来位置。右边禁约碑、神烈山碑依然在原位置。

     1948年3月,因建设宁杭公路,下马坊神道成为了宁杭公路一段,下马坊被推到。1980年,牌坊从原位置北移20米后修复重建,神道线路也北移了20米。


    2019年8月20日,南京,明孝陵下马坊。德兰/摄。拍摄角度:由东往西方向拍摄。

    北移20米后,下马坊在现在的下马坊公园内。


第四、南京城门

01、仪凤门

    1888年,南京,仪凤门。佚名/摄。拍摄角度:城外,由西往东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2019年9月17日,南京,仪凤门。德兰/摄。拍摄角度:城外,由西往东拍摄。

    100多年后的仪凤门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仪凤门了,1971年为修建建宁路被拆除,今天的仪凤门是2005年重建的。


02、金川门

    1930年代,南京金川门,小火车从这个门洞进入市区。朱偰/摄。拍摄角度:城内,站在铁轨东边往北拍摄。图片来源:朱偰著作《金陵古迹名胜影集》。

    这个小火车就是南京市最早的轨道交通,相当于现在的地铁,只不过它全是行驶在地面。

    小火车从下关江边到白下路,全长7.3公里,于1909年建成通车,历经清朝、民国、新中国,运行了50年,于1957年连同金川门一起被拆除。

    1402年,靖难之役,朱棣就是由金川门攻入南京城,抢了他侄子的皇帝位,改了名换了姓叫永乐帝。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由上海乘专车来南京,乘小火车抵达长江路站下车,然后换乘马车进入临时大总统府内就职。


    2019年10月14日,南京铁路北路,金川门所在地。德兰/摄。拍摄角度:城内,站在路东边往北拍摄。

    图中画红框处就是金川门大致位置,从护城河南岸顺着铁路北路往南100米左右的地方,也就是现在铁路北路西边的篮球场到南京财金学院教舍楼22号楼之间的地方就是金川门的大致位置。

    铁路北路西沿也就是图左四辆白色车停车地方就是小铁路轨道线大致位置,也是金川门门洞的大致位置。


03、雨花门

    民国时期,南京,雨花门。拍摄角度:城外,由南往北拍摄。图片来源:南京出版社出版,叶兆言、卢海鸣、韩文宁编著的《老照片·南京旧影》。
    雨花门是民国增辟的城门,位于中华门的东边。
    1936年,为了将南京市内的小铁路(京市铁路)在养虎巷处与江南铁路连接,与京粤线贯通,在明城墙上增辟了此门。
    1958年左右,雨花门及东西两侧城墙被拆除,城砖被用作建高炉或被附近居民拿去建房子。

    2019年10月20日,南京,雨花门。德兰/摄。拍摄角度:城外,由南往北拍摄。
    今天的雨花门是2009年重建的。


04、中山门

    1937年12月17日,南京中山门,日军入城仪式。佚名/摄。拍摄角度:城内,站在路南往东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中山门原名朝阳门是明城墙十三座城门之一,此门是单孔券门,瓮城连接城内的宫城和城外的明孝陵的通道。

    1928年,国民政府为修建中山东路迎接孙中山灵柩,将原朝阳门瓮城拆除,将朝阳门改建成三孔拱形砖门,并将城门改称"中山门"。

    1937年,侵华日军从中华门、光华门、中山门攻入南京城,中山门的南京保卫战极为惨烈。


    2019年8月20日,南京,中山门。德兰/摄。拍摄角度:城内,站在路南往东拍摄。


05、光华门   

     1940年左右,南京,光华门。志波杨村/摄。拍摄角度:城外,站在路东往北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光华门是明朝的国门,它原名叫正阳门。光华门是内外均为瓮城的复合型城门,是中国城墙建造史上独创。

    光华门是日军攻打南京城战斗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一座城门。

   

    2019年10月20日,南京,光华门遗址。德兰/摄。拍摄角度:城外,站在路东往北拍摄。

    1958年,光华门在全国轰轰烈烈的拆城运动中遭到拆除,拆下来的城砖被敲碎用来修马路。

    图中画红框处就是光华门城墙门洞大致位置所在地,当然加上前后瓮城,事实上的光华门要比画红框处的位置大的多。


06、中央门

    民国时期,南京,中央门。图片来源:网络资料。拍摄角度:城外,站在路西往南拍摄。

    中央门,为南京明城墙民国增辟城门之一,位于神策门西约五百米处。

    1931年,国民政府在中央路笔直向北与南京明城墙的交会点,破墙开路修建中央门。



    2019年8月22日,南京,中央门。德兰/摄。拍摄角度:城外,站在路西往南拍摄。

    今天的中央门不复存在,画红框处就是中央门的大致位置。1957年,因影响中央路拓宽,被拆除。

    中央门就在今天中央路起坡上高架桥处,也就是中央门汽车站东南角处,在这里你看见两边城墙遗址绿化带,横穿中央路的这段就是中央门的位置。


07、挹江门

    1940年左右,南京下关,公共汽车穿过挹江门。佚名/摄。拍摄角度:城外,站在路右往东方向拍摄。图片来源:南京下关历史陈列馆。

    挹江门是1921年在明城墙上新辟的城门,时为单孔城门。这里是从中山码头和下关火车站进入城内的交通要道。

   1929年,奉安大典为了迎接孙中山灵柩,城门改为三孔多跨连拱的复式券门,这是明城墙第一个三孔券门。


    2019年9月25日,南京下关,公共汽车穿过挹江门。德兰/摄。拍摄角度:城外,站在中山北路右边往东方向拍摄。


第五、通济门

01、门外大街

    1944年,南京,通济门外大街。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门外,由南往北偏东方向拍摄。照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通济门是鱼腹型的瓮城,瓮周长约690米,立面城宽约90米,比中华门还要大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瓮城城门世界城墙史上独一无二的杰作


    2019年8月17日,南京,通济门外大街。拍摄角度:门外,由南往北偏东方向拍摄。

    如今通济门外大街已经变成龙蟠中路,通济门早已荡然无存,位置就在图中画红框的地方。


02、九龙桥

    1944年,南京,通济门外九龙桥。海达·莫里循/摄。拍摄角度:秦淮河南岸桥西,由南往北偏东方向拍摄。照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1937年,九龙桥被日军飞机炸毁一段,后架木头衔接通行。50年代后,九龙桥按原结构恢复,基本保留原貌直到今天。


    2019年8月17日,南京,通济门外九龙桥。德兰/摄。拍摄角度:秦淮河南岸桥西,由南往北偏东方向拍摄。

    如今通济门早已不复存在只剩下孤零零的九龙桥。 1963年,通济门被当作封建余孽拆除,屹立近600年的通济门尸骨无存。

    如果你想看看它的原貌,只能通过下面这唯一影像去找寻它当初的模样。


    1930年代,南京,鸟瞰通济门。民国航空测量队/摄。图片来源:朱偰著作《金陵古迹名胜影集》。


第六、总统府

01、总督署衙门

    1910年左右,南京,两江总督署衙门。拍摄角度:门外,由南往北拍摄。图片来源:杉江房造编著的《金陵胜观》。


     1937年12月,南京,日军在国民政府门楼上插上了太阳旗。佚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拍摄角度:门外,由南往东北方向拍摄。

    总统府门楼原址就是清两江总督署衙门,太平天国时建天朝宫殿又称"皇天门"。1864年6月,清兵攻破南京后捣毁此门,重建两江总督署大门。

    1929年,由姚彬设计,修建了这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西方古典门廊式建筑。


    2019年9月20日,南京长江路,总统府门楼。德兰/摄。拍摄角度:门外,由南往东北方向拍摄。


第七、中华门

01、城墙外

    1910年左右,南京,中华门东城墙外。拍摄角度:中华门外东、秦淮河南岸,由东往西偏北方向拍摄。图片来源:杉江房造编著的《金陵胜观》。


    2019年10月6日,南京,中华门东城墙外。德兰/摄。拍摄角度:中华门外东、秦淮河南岸,由东往西偏北方向拍摄。


02、湖南会馆


    1932年,南京中华门内老门西,湖南会馆。Dr·Metzener/摄。拍摄角度:由北往南拍摄。图片来源:朱偰著作《金陵古迹名胜影集》。

    湖南会馆位置就在今天钓鱼台一二三巷两边,西到磨盘街东到秦淮河边河房。前后五进十院,房屋约三百余间,宅中还有一座戏台,它是当时金陵各省会馆中建筑规模最大的会馆。

    太平天国时期这里是英王陈玉成的英王府,宅子的主人是孔子的第63代孙,明崇祯朝内阁首辅孔贞运。

    孔宅里有环碧园花园,楼台亭阁、水池假山应有尽有;河房单门独户,前门在钓鱼台,后窗临秦淮河,风景极其优美。

    湘军攻克天京后,这里成为曾国藩临时办公场所,两江总督府修缮好后他移师总督府办公。

    因为曾国藩是湖南人,后来这里就被辟为湖南会馆。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建筑大多被战火毁坏。


    2019年10月22日,南京中华门内钓鱼台119号,南京保安公司。德兰/摄。拍摄角度:由北往南拍摄。

    1949年后,湖南会馆成为政法学校。1958年,这里又被改建为南京塑料厂。如今塑料厂已经废弃成为南京保安公司的办公场所。


03、中华门


    1937年,南京,被日军摧毁的中华门及长干桥。佚名/摄。拍摄角度:中华门外西边秦淮河南岸,由南往东北方向拍摄。图片来源:南京夫子庙魁星阁。


    2019年10月23日,南京,中华门及长干桥。德兰/摄。拍摄角度:中华门外西边秦淮河南岸,由南往东北方向拍摄。


04、长干桥

    1944年,南京,中华门外长干桥。海达·莫里循/摄。拍摄角度:中华门西边城墙上,由北往南偏东方向俯拍。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2019年8月27日,南京,中华门外长干桥。德兰/摄。拍摄角度:中华门西边城墙上,由北往南偏东方向俯拍。


05、涧子桥

    1944年,南京,中华门外窑湾街涧子桥。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涧子桥是明朝时候建立的,这条小河叫南玉带河北流至护城河。


    2019年8月27日,南京,中华门外窑湾街涧子桥。德兰/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


06、中华路

    1944年,南京中华路,右侧为中华门瓮城。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中华门西边城墙上由南往北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2019年9月22日,南京中华路,右侧为中华门瓮城。德兰/摄。拍摄角度:中华门西边城墙上由南往北拍摄。


第八、火车站

01、浦口火车站

    1930年代,南京,浦口火车站候车大楼及月台。佚名/摄。拍摄角度:站在候车大楼后边最南边月台,由西往东偏北方向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浦口火车站是津浦铁路终点与起点,1914年建成投入使用,火车站大楼为典型的英式建筑,分上中下三层共计62间。

    2004年,最后一班8084次南京北-蚌埠班车缓缓驶出后,浦口老火车站结束了它的客运历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这里是朱鸿钧送别他的儿子朱自清的地方,朱自清为父亲写下了传诵至今的名篇佳作《背影》。

    在这里毛泽东送湖南留法学生去上海,在浦口火车站丢失了一双布鞋,一时使他陷入生活困顿。

    有太多的故事发生在浦口火车站,这里是中国唯一保存民国特色的火车站,这里也成为了民国题材影视剧的取景地。


    2019年9月18日,南京,浦口火车站候车大楼及月台。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候车大楼后边最南边月台,由西往东偏北方向拍摄。

    今天浦口火车站候车大楼及月台建筑保存完好的矗立在原处,只是它的样貌大部分被这梧桐树遮住,只能看见候车大楼南部这一点点。


02、南京站

    1970年,南京玄武湖边,南京站。曹大林/摄。拍摄角度:由东往西偏北方向拍摄。

    南京站本来是在今天的南京西站,1968年玄武湖边火车站与南京长江大桥同时建成后,南京站就搬迁到这里,原"南京站"改称"南京西站"。

    2019年10月8日,南京玄武湖边,南京站。德兰/摄。拍摄角度:由东往西偏北方向拍摄。


第九、公园
01、乌龙潭

    1910年左右,南京乌龙潭,宛在亭。佚名/摄。拍摄角度:在今天的乌龙潭虎踞路上西门位置,由南往北偏东方西拍摄。图片来源:杉江房造编著的《金陵胜观》。


    2019年9月22日,南京乌龙潭,宛在亭。德兰/摄。拍摄角度:在今天的乌龙潭虎踞路上西门位置,由南往北偏东方西拍摄。


02、莫愁湖公园

   民国时期,南京莫愁湖公园,曾公阁。佚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拍摄角度:由西往东偏北方向拍摄。
   湖中的那个水榭叫曾公阁,是为纪念曾国藩重修莫愁湖而兴建的。


    2019年9月22日,南京莫愁湖公园,莫愁女后角亭。德兰/摄。拍摄角度:由西往东偏北方向拍摄。

    如今曾公阁已无存,只留下这个后角亭。


03、北极阁

    民国时期,南京,东望北极阁。佚名/摄。图片来源:南京博物院。拍摄角度:站在鼓楼上由西往东拍摄。

    图中可以看到山上气象观测塔,右边的道路是保泰街,就是现在的北京东路。

   

    2019年11月1日,南京,东望北极阁。拍摄角度:站在鼓楼上由西往东拍摄。 

    图中右边的道路是北京东路。画红框的地方是北极阁上的气象观测塔。


04、江南第二泉

    1930年左右,南京雨花台,江南第二泉。郭锡麒/摄。图片来源:郭锡麒著作《南京影集》。


    2019年10月22日,南京雨花台,江南第二泉。德兰/摄。

    老照片中建筑片瓦无存,现在新建的建筑被左边的绿树完全淹没在绿树丛中,只能看见路边这个"江南第二泉"文物保护碑。


05、玄武湖

    1930年代,南京玄武湖公园,玄武门。佚名/摄。拍摄角度:由东往西偏北方向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2019年9月23日,南京玄武湖公园,玄武门。德兰/摄。拍摄角度:由东往西偏北方向拍摄。


06、诺那塔

    1944年,南京玄武湖公园环洲东段,喇嘛庙和诺那塔。海达·莫里循/摄。拍摄角度:站在河南岸,由南往北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2019年8月30日,南京玄武湖公园环洲东段,喇嘛庙和诺那塔。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河南岸,由南往北拍摄。


第十、夫子庙

01、明远楼

    1910年左右,南京夫子庙,江南贡院明远楼。佚名/摄。拍摄角度:明远楼内,由北往南拍摄。图片来源:杉江房造编著的《金陵胜观》。


    2019年9月19日,南京夫子庙,江南贡院明远楼。德兰/摄。拍摄角度:明远楼外,由南往北拍摄。

    现在已经无法按老照片位置去拍摄,现在明远楼北边复建的致公堂距离明远楼太近,已经无法还原老照片的拍摄角度,故从南面拍摄。

    明远楼门前的两个白色塔是惜字塔,本来是在楼内两侧,现在被搬到楼外了。


02、画舫

     1910年左右,南京夫子庙,秦淮河里的画舫。佚名/摄。图片来源:杉江房造编著的《金陵胜观》。拍摄角度:站在文德桥上,自西向东偏北方向拍摄。


    2019年8月27日,南京夫子庙,秦淮河里的画舫。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文德桥上,自西向东偏北方向拍摄。


03、文德桥

    民国时期,南京夫子庙,文德桥,左边是泮池照壁。佚名/摄。拍摄角度:站在魁星阁里,自东向西拍摄。图片来源:南京博物院。

    文德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明、清、民国时期的文德桥桥面和栏杆都是木结构的,历史上多次发生桥塌事故,1976年拆除改建成钢筋水泥桥。

    举世闻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之所以能成为桥梁专家就是因为文德桥。

    1907年端午节,夫子庙秦淮河举行赛龙舟活动。11岁的茅以升和小朋友们约好去看赛龙舟,但是端午那天茅以升生病没去成。

    然而端午节当天挤在文德桥上看龙舟赛的人太多,造成桥塌,几百人掉进秦淮河里,淹死了不少人,其中有几个就是茅以升的同学。

    茅以升异常悲愤,产生了长大了要造桥的念头,决心要造出坚固的不朽的桥梁出来。


    2019年10月22日,南京夫子庙,文德桥。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魁星阁里,自东向西拍摄。


04、大照壁

    1939年,南京夫子庙,泮池大照壁。佚名/摄。拍摄角度:自北向南偏东方向拍摄。


    2019年8月22日,南京夫子庙,泮池大照壁。德兰/摄。拍摄角度:自北向南偏东方向拍摄。


05、秦淮河

    1944年,南京,站在文德桥上西望秦淮河。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站在文德桥上,自东向西方向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2019年8月22日,南京,站在文德桥上西望秦淮河。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文德桥上,自东向西方向拍摄。

    远处的桥是来燕桥,1988年建成的混凝土桥梁,因桥南有"来燕路",故取名"来燕桥"。


06、秦淮剧场与永安商城

    1952年,南京夫子庙秦淮剧场前,右边是永安商城。佚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拍摄角度:站在路北,自西向东偏南方向拍摄。
    永安商城位于贡院街61号,1943年由鸿记营造厂老板陆新根独资建造。1973年,因房屋陈旧被拆除。


    2019年10月6日,南京夫子庙,江南贡院门前。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路北,自西向东偏南方向拍摄。

    如今秦淮剧场已被拆除,地下建成了"中国科举博物馆"。


第十一、燕子矶、三山矶、幕府山

01、燕子矶

    1910年左右,南京,燕子矶。佚名/摄。拍摄角度:自西向东拍摄。图片来源:杉江房造编著的《金陵胜观》。


    2019年10月7日,南京,燕子矶。德兰/摄。拍摄角度:自西向东拍摄。


02、长江岸边

    1944年,南京,燕子矶下的长江岸边。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燕子矶上自西向东俯拍。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2019年10月14日,南京,燕子矶下的长江水域。德兰/摄。拍摄角度:燕子矶上自西向东俯拍。

    75年后燕子矶下远处的江面已经建起了南京长江二桥。


03、三山矶

    1930年代,南京江宁县板桥镇,三山矶。拍摄角度:自东向西拍摄。朱偰/摄。图片来源:朱偰的著作《金陵古迹名胜影集》。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这个"三山"指的就是板桥江边这座三山。


    2019年10月26日,南京雨花台区板桥街道,三山矶。德兰/摄。拍摄角度:自东向西拍摄。


03、幕府山

    1944年,南京燕子矶与幕府山之间,插秧。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自西向东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2019年10月14日,南京栖霞区永济大道,达摩古洞景区。德兰/摄。拍摄角度:自西往东拍摄。

    老照片中所拍的山脉就是今天的达摩古洞景区,解放后这里做过很长一段时间采石场,老照片中突兀的山崖已经被炸掉,变成平平的山坡。


第十二、寺庙

01、大钟亭

    1930年左右,南京大钟寺里的大钟亭。郭锡麒/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东方向拍摄。图片来源:郭锡麒的著作《南京影集》。


    2019年9月23日,南京中山南路,大钟亭。德兰/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东方向拍摄。


02、鸡鸣寺

    1924年,南京,鸡鸣寺。佚名/摄。拍摄角度:自东向西偏北方向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2019年9月26日,南京,鸡鸣寺。德兰/摄。拍摄角度:自东向西偏北方向拍摄。

     如今老的鸡鸣寺入口已经关闭,新从左边建了一个牌坊入口。


03、千佛岩

    1940年代,南京摄山栖霞寺,千佛岩。佚名/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东方向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2019年9月26日,南京摄山栖霞寺,千佛岩。德兰/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东方向拍摄。

    如今千佛岩里的石刻雕像已经在文革时期被全部破坏,佛像的头部被一个个全部砸掉。


04、灵谷寺塔

    1944年,南京灵谷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塔。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2019年9月23日,南京灵谷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塔。德兰/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


第十三、大学建筑

01、一字楼

   1909年左右,南京北极阁下,两江师范学堂教学楼(也叫一字楼)。佚名/摄。拍摄角度:自西向东拍摄。图片来源:杉江房造编著的《金陵胜观》。

    一字楼(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时期,它被称为南高院)始建于1909年。东西两层,中部三层,居中钟楼四层,呈金字塔形。

    自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至第四中山大学初期,该楼一直为学校行政中枢,校长室长设于此。中央大学后期,为教育学院教学、办公楼。

    1902年,两江总督张之洞于北极阁山脚下的南面(就是今天四牌楼东南大学这个地方)创建"三江师范学堂",1906年改名"两江师范学堂"。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师范学校之一,目的是培养初、高两级小学堂教师。学校分设3年毕业的本科、2年毕业的速成科和1年毕业的最速成科,共3课。课程主要有修身、历史、地理、文学、算学、教育、理化、图画、体操等。

    1915年,两江师范学堂"设立高等师范学校",两江师范学堂成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21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更名为"国立东南大学",成为一所多学科综合性大学,继而这里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两大支柱之一,另一所就是北京大学。

    1927年北伐军攻下南京后,国民政府将原国立东南大学等江苏境内9所专科以上的公立学校合并,组建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这是为纪念孙中山而命名为"中山大学"的,因南京系北伐军攻克的第四座历史名城,故在其之前冠以"第四"二字,称"第四中山大学",以有别于广州的第一中山大学(今中山大学)、武汉的第二中山大学(今武汉大学)、杭州的第三中山大学(今浙江大学)。

    又因为第四中山大学隶属于中央政府,故在校名前加以“国立”二字。"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是当时中国四个中央级的中山大学之一。

    1928年2月,因中山大学太多,校名易致混淆故改名"国立江苏大学";1928年4月16日,又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共有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8个学院,成为全国学科最全、规模最大的大学,成为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学府。

    南京解放后,1949年8月8日"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原"国立南京大学"的文、理学院迁往"金陵大学"鼓楼校址,组建成现在的南京大学。

    原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保留在原地四牌楼校区成立"南京工学院"。其它院系相继迁出与其他院校合并独立办学,发展为现在的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全国19所高校。

    1988年,南京工学院恢复"东南大学"校名。


    2019年11月1日,南京四牌楼东南大学内南高路,南高院。德兰/摄。拍摄角度:自西向东拍摄。

    从五十年代开始,一字楼为南京工学院办公楼,1963年拆除重建,现在仍然叫南高院,现为学校能源与环境学院的科研基地,该楼部分砖块用的还是一字楼的砖。


02、金大校门

    1912年,南京干河沿,金陵大学堂校门。拍摄角度:由北往南拍摄。图片来源:谢金才著作《定格魅力——金陵中学物华志》。

    1888年,美国基督教会美以美会在南京干河沿创办教会大学汇文书院(校址就在今天金陵中学内)。书院设文理科、医科和神学科,1890年又设立中学部,开创了南京现代教育的先河。

    1891年,美国教会基督会传教士美在中在南京鼓楼西南创办基督书院。 

    1894年,美国教会长老会传教士贺子夏在南京户部街创办益智书院。

    1907年,益智书院迁入鼓楼西南的基督书院,两院合并为"宏育书院"办学,由美在中任院长。

    1910年,美国教会将汇文书院与宏育书院合并成立"金陵大学堂",1915年改名为"金陵大学校"。中学部成为附属中学,简称金大附中、金陵中学。

    金陵大学始以汇文书院为校址,后迁入鼓楼西南坡的新校舍(今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北园),然后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大学。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对外在华所办大学编类中,金陵大学是中国教会大学中唯一的A类,持有金大学位的毕业生有资格直接进入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

    1927年7月,国民政府收回教会学校教育权,陈裕光就任金大第一任中国校长。

    1951年9月,金陵大学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合并为公立金陵大学。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金陵大学等西方教会大学撤销建制。金陵大学文、理学院与原国立中央大学文、理学院合并,"金陵大学"校名取消,金陵大学鼓楼校址由两校文理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南京大学。


    2019年10月23日,南京干河沿与高家酒馆的交汇处,南京市土地局北门。德兰/摄。拍摄角度:由北往南拍摄。

    这里就是金陵大学堂校门原址所在地,斗转星移,今天的这里是南京市土地局北门所在地。


03、金大钟楼

    1918年,南京干河沿,金陵大学大学部顶层重修后的钟楼。佚名/摄。拍摄角度:自东向西偏北方向拍摄。图片来源:谢金才著作《定格魅力——金陵中学物华志》。图片现存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

   钟楼建成于1889年,为典型的北美殖民时期风格楼房,钟楼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主体三层,前部钟亭为五层。

    1917年10月,钟楼顶层失火烧毁,修复后主体仍然为三层,但钟亭降到了四层。



    2019年10月23日,南京中山路169号,金陵中学钟楼。德兰/摄。拍摄角度:自东向西偏北方向拍摄。

    这里就是汇文书院所在地,金陵大学早期所在地。

    1910年,汇文书院与宏育书院合并成立金陵大学,中学部成为附属中学,简称金大附中。

    1917年,金陵大学开始陆续搬往鼓楼西南坡,1921年迁毕,干河沿校区从此交给金大附中,成为今天的金陵中学。


04、300号楼

    1946年左右,南京金陵女子大学,300号楼文学馆,左边的是500号楼。孙明经/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西方向拍摄。图片来源:孙建秋编著的《金陵女大》。

    金陵女子大学所在地就是今天的宁海路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

    1915年,由美国基督教会、长老会、英国伦敦会等七个教会创办。校址初设于明故宫附近绣花巷李家花园,1922年开始在宁海路现址建校。


    2019年10月18日,南京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300号楼。德兰/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西方向拍摄。

    500号楼如今已经被绿树完全遮挡看不见其貌,300楼如今是学校的办公楼。

    金陵女子大学100-600号楼都是由美国建筑师墨菲与中国建筑师吕彦直共同设计,1922年开工建设,1923年建成,如今快100岁了。


05、体育楼

    1929年,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专修科全体合影。佚名/摄。拍摄角度:自东向西偏北方向拍摄。图片来源:东南大学校史馆。


    2019年11月1日,南京,东南大学体育馆门口。德兰/摄。拍摄角度:自东向西偏北方向拍摄。


06、金大校门

    1940年代末,南京,金陵大学校门。佚名/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东方向拍摄。图片来源:南京出版社出版,叶兆言、卢海鸣、韩文宁编著的《老照片·南京旧影》。



    2019年10月24日,南京汉口路,南京大学郑刚楼东侧。德兰/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东方向拍摄。

    这里就是金陵大学校门原址所在位置,1950年代初为建教学楼郑刚楼将校门拆除。


07、北大楼

    1920年代,南京,金陵大学行政楼。佚名/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东方向拍摄。图片来源:南京出版社出版,叶兆言、卢海鸣、韩文宁编著的《老照片·南京旧影》。



    2019年10月24日,南京汉口路,南京大学北大楼。德兰/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东方向拍摄。


08、中央大学

    民国时期,南京四牌楼,国立中央大学。佚名/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民国最牛逼的大学,不是清华和北大,而是国立中央大学,设有文、理、工、法、农、师范等8个学院37个系,为当时中国学科最全,实力最雄厚的综合性院校,亚洲排名第一。

    现在看来很著名的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当时根本没办法和它相比。在1948年,普林斯顿大学发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立中央大学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九,日本东京大学排名第十六。


    2019年8月24日,南京四牌楼,东南大学。德兰/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

    建国后,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国立中央大学"被拆分成19所高校,最大的院系工学院留在中央大学原址,成立南京工学院,1988年恢复1920-1927年使用的校名"东南大学"。


第十四、南京下关

01、惠民桥

    清末,南京下关,惠民河上惠民桥。佚名/摄。拍摄角度:自西向东偏北方向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远处是狮子山,当时还没有阅江楼,楼于2001年9月才建成。


    2019年9月25日,南京下关,惠民路与建宁路十字路口。德兰/摄。拍摄角度:自西向东偏北方向拍摄。

    这里就是惠民桥所在地,不仅桥不存在,惠民河也没有了,河于1999年被填平建成惠民路,上面建起了高架桥。这座大楼的背后就是狮子山。


02、下关火车站

    1910年左右,南京下关,沪宁铁路南京车站。佚名/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西方向拍摄。图片来源:杉江房造编著的《金陵胜观》。

    沪宁铁路南京车站就是下关火车站,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西站,这是沪宁铁路上起点和终点站。南京最早的火车站不是浦口火车站而是下关火车站,始建于1905年。


    1930年代,南京,下关火车站。佚名/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西方向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1947年,南京,刚建成的下关车站。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西方向拍摄。
    1937年12月,下关火车站被日军炸毁。
    1947年,国民政府重新修建下关火车站,由杨廷宝设计,面积1.87万平方米,可容纳4000名旅客,在当时堪称全国车站之冠。


    2019年9月17日,南京西站。德兰/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西方向拍摄。

    2012年3月24日,南京西站正式停止办理客运业务,这里现在已经变成了停车场,车站大楼仍然是1947年建成的大楼,已经淹没于浓密的梧桐树丛中看不见其真面目。


03、下关码头

    1925年,南京,下关码头。佚名/摄。拍摄角度:站在江面船上,自西向东偏北方向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下关客运轮渡码头建于1910年,随津浦铁路贯通而开设,航线由下关至浦口,称"关浦线"。

    1929年5月28日,孙中山先生灵柩登陆下关码头,随后码头被更名为"中山码头"。


    2019年9月18日,南京, 中山码头。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江面船上,自西向东偏北方向拍摄。

    左前方远处可以看见南京长江大桥。


04、大马路

    1930年代,南京下关,大马路街景。佚名/摄。拍摄角度:自西向东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1899年下关开埠,随着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和长江水运的兴起,多条街道日渐繁华。

    从清末到民国,南京经济最繁盛的地方不是新街口和夫子庙而是下关,而大马路是下关最繁华的街道。


    2019年8月20日,南京下关,大马路街景。德兰/摄。拍摄角度:自西向东拍摄。

    90年过去了,中间这座民国的"江苏省邮政管理局"大楼至今还在,建于1918年。

    随着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公路运输的兴起取代水运,下关日渐凋敝,曾经繁华的大马路如今冷冷清清。


05、惠民河

    1937年,南京下关,惠民河岸边的西洋建筑。佚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拍摄角度:站在惠民桥上,自南向北偏西方向拍摄。

    这些建筑门前就是大马路,远处的桥是铁路桥。

    惠民河南起三汊河,北至老江口,是原秦淮河下游入江河道,1914年正式定名为惠民河。


    2019年9月25日,南京下关,惠民路与建宁路十字路口。德兰/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西方向拍摄。

    如今惠民桥与惠民河全部消失。1999年,惠民河被填平,惠民桥被拆除,修建成了惠民路。

    远处的电线杆就是铁路桥所在位置,铁路桥如今还在,被淹没于灌木草丛之中。黄色箭头方向就是大马路。


第十五、中山陵

01、停灵处

    1929年6月1日,南京中山陵,孙中山灵柩到达中山陵暂时停灵处。佚名/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2019年9月20日,南京,中山陵陵门前。德兰/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

    今天的陵门前广场就是当年的停灵处,只是那时陵门还没有建,陵门与牌坊、碑亭于1931年才建设完成。


02、"博爱"坊

   1934年,南京,中山陵"博爱"牌坊。佚名/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2019年9月20日,南京,中山陵"博爱"牌坊。德兰/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


03、俯瞰中山陵

    1944年,南京,中山陵。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站在陵寝门前,由北往南俯拍。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2019年9月20日,南京,中山陵。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陵寝门前,由北往南俯拍。


第十六、南京城墙

01、小桃园

    1932年,南京, 挹江门南侧小桃园城墙。佚名/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2019年10月7日,南京, 挹江门南侧小桃园城墙。德兰/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


02、湖边城墙

    1944年,南京,玄武湖边的城墙。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站在今天解放门城墙上,自南向北偏西方向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2019年9月26日,南京,玄武湖边的城墙。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解放门城墙上,自南向北偏西方向拍摄。


03、鬼脸城

    1944年,南京,从秦淮河对岸看鬼脸城。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自西向东偏北方向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2019年10月18日,南京,从秦淮河对岸看鬼脸城。德兰/摄。拍摄角度:自西向东偏北方向拍摄。


04、秦淮河

    1944年,南京,从鬼脸城上南望秦淮河。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自北向南方向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2019年10月18日,南京,从鬼脸城上南望秦淮河。德兰/摄。拍摄角度:自北向南方向拍摄。


05、明城墙

    1944年,南京,玄武湖北岸城墙。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站在鸡鸣寺,自西向东偏北方向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图左的大坡就是今天的解放门门前,那时还没有解放门。


    2019年9月21日,南京,玄武湖北岸城墙。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鸡鸣寺,自西向东偏北方向拍摄。


第十七、民国建筑

01、中央体育场

    1930年代,南京,中央体育场。佚名/摄。拍摄角度:自西向东偏南方向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中央体育场位于今天的灵谷寺风景区南京体育学院内,1931年建成,由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关颂声、杨廷宝设计,全部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中央体育场中心建筑为田径场,还包括国术场、篮球场、游泳池、网球场、足球场等,占地1000亩,,一次可接纳观众6万人,四周台可容纳观众35000余人,是民国时期中国最大的体育场,也是亚洲规模最大的运动场。


     2019年9月23日,南京体育学院,中央体育场旧址。德兰/摄。拍摄角度:自西向东偏南方向拍摄。


02、国民政府法院

   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最高法院。佚名/摄。拍摄角度:由东往西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这座建筑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楼为三层,共有276间办公用房。建于1932年,1933年完工,由著名设计师过养默先生设计。

    整座大楼样式新颖,竖线条,山字形建筑,属于西方现代派风格。建筑不论正视还是俯视均呈"山"字形,寓意执法如"山",不失最高法院的威严。


    2019年9月25日,南京中山北路101号,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德兰/摄。拍摄角度:由东往西拍摄。


03、中华书局

   民国时期,南京太平南路,中华书局南京分局大楼。拍摄角度:由东往西拍摄。

    1912年1月1日,陆费逵筹资在上海创办中华书局。

    书局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及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

    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

   南京分局大楼建于1936年。

    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长足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


    2019年9月19日,南京太平南路220号,古籍书店大楼。拍摄角度:由东往西拍摄。

 

04、大会堂

     1940年,南京国府路,行军在国民大会堂前的日军部队。佚名/摄。拍摄角度:站在路南,自西向东偏北方向拍摄。图片来源:瀧藤治三郎编著的《南京的全眺》。

    国民大会堂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3400平方米,连屋面平顶及地下室共五层,整个会场可以容纳3000多人。

    1935年11月29日开工,1936年5月5日建成,用时6个月完工。由奚福泉、关颂声、赵深三位设计师设计。


    2019年10月23日,南京长江路,人民大会堂。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路南,自西向东偏北方向拍摄。

    南京长江路,明清时期叫大仓园,1930年取名国府路,汪伪时期改名维新路。 

    1945年,国民政府还都后为纪念逝世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改名林森路。1949年解放后改名长江路。


05、励志社

     1936年,南京中山东路,励志社正门。佚名/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图片来源:南京出版社出版,叶兆言、卢海鸣、韩文宁编著的《老照片·南京旧影》。

    励志社就是国民党的军人俱乐部,蒋介石亲手创办。

    励志社的三幢建筑,建于1929-1931年间,是由当时青年建筑师范文照、赵深设计。

    1935年10月10日,南京历史上第一次集体婚礼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1946年2月15日,制造南京大屠杀元凶谷寿夫,在紫金山下进行杀人比赛的向井敏明、野田岩等战争恶魔也是在这里受审,被判处死刑。


    2019年10月19日,南京中山东路307号,钟山宾馆。德兰/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

    如今励志社成为钟山宾馆的一部分,正门在2000年左右因拓宽中山东路时被拆除,当年1号楼门前的小松树已经长成十几米高的大松树了。


06、司法院

    民国时期,南京中山路,司法院行政部大楼。佚名/摄。拍摄角度:由东往西拍摄。图片来源:南京出版社出版,叶兆言、卢海鸣、韩文宁编著的《老照片·南京旧影》。

    国民政府司法院是国民政府最高司法行政机关,司法院大楼于1935年建成。

    大楼南北走向,有房屋108间,为西式三层砖木混凝土结构,中间为主楼,两侧为辅楼。整幢大楼威严挺拔、气势非凡。


    2019年10月19日,南京中山路251号,南京市供电局。德兰/摄。 拍摄角度:由东往西拍摄。

    1949年4月23日夜,司法院大楼起火被焚毁,唯有大门留存。

    今天这里成为南京市供电局所在地,大门成为南京市供电局大门。

    下图是国民政府司法院行政部大楼全貌。


    民国时期,南京中山路,司法院行政部大楼。图片来源:南京出版社出版,叶兆言、卢海鸣、韩文宁编著的《老照片·南京旧影》。


07、大使馆

    1948年12月,南京西康路,海军陆战队守卫下的美国大使馆。佚名/摄。拍摄角度:由东往西拍摄。图片来源:南京出版社出版,叶兆言、卢海鸣、韩文宁编著的《老照片·南京旧影》。

    大使馆于1946年建成,三幢馆舍为公寓式建筑,高二层,另有地下室一层,每幢楼房建筑面积936平方米。同年7月,美国大使馆由重庆迁到这里,司徒雷登被任命为大使。


    2019年10月19日,南京西康路33号,西康宾馆。德兰/摄。拍摄角度:由东往西拍摄。

    现在这里成为江苏省省级机关招待所——西康宾馆。


第十八、南京新街口

01、西南角

    1944年,南京新街口西南角,南京邮政储金汇业局大楼。海达·莫里循/摄。拍摄角度:站在新街口东北角交通银行南京分行(就是今天的新街口工商银行)楼顶上,自东向西偏南方向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这栋楼共六层,是当时新街口的地标建筑,解放后成为中国人民银行。



    2019年8月30日,南京新街口西南角,东方商城。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新街口东北角新街口工商银行楼顶上,自东向西偏南方向拍摄。

    1990年代,南京邮政储金汇业局大楼被拆除,今天原位置取而代之的是东方商城。


02、大华电影院


    1944年,南京新街口,大华大戏院。 海达·莫里循/摄。拍摄角度:站在路西,自北向南偏东方向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大华大戏院于1935年建成的,是南京著名的电影院和民国建筑杰作之一,民国时期中上流社会的重要娱乐场所,由著名建筑设计师杨廷宝设计,规模、设施均居当时南京之首。


    2019年8月22日,南京新街口,大华电影院。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路西,自北向南偏东方向拍摄。


03、中山东路

    1944年,南京中山东路,西望新街口。海达·莫里循/摄。拍摄角度:站在路南,自东向西偏北方向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路右尽头两栋建筑分别是"交通银行南京分行"和"浙江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大楼。


    2019年8月22日,南京中山东路,西望新街口。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路南,自东向西偏北方向拍摄。

    如今"交通银行南京分行"和"浙江兴业银行南京分行"这两座建筑都在,图中画红框的建筑就是"浙江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大楼现为中国银行金陵分行。


04、入口处

    1949年7月6日,南京新街口,中山东路入口处。佚名/摄。拍摄角度:站在中山路西侧,自北向南偏东方向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南京解放,这是入城部队在新街口举行阅兵式,解放军坦克部队从中山东路开往中山路。


    2019年8月22日,南京新街口,中山东路入口处。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中山路西侧,自北向南偏东方向拍摄。


第十九、南京市政府

01、大坡

    1930年前后,南京,台城前的大坡。佚名/摄。拍摄角度:站在城墙上,由北往南俯拍。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大坡西边是鸡鸣寺,东边就是明朝的武庙,后来连同武庙在左侧的空地上建起国民政府考试院,现在成为南京市政府。

    1954年,大坡被拆除建成了鸡鸣寺路,开了个城门,就是现在的解放门。


    2019年9月26日,南京解放门前,鸡鸣寺路。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城墙上,由北往南俯拍。左边古建筑群就是市政府。


02、考试院正门


    1944年,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正门,当时的汪伪政府所在地。海达·莫里循/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考试院为国民政府最高考试机关,负责通过考试来选拔国家公务人员及人事任用事宜等,也就是说考试院是那时的"国考"最高管理机构。

   考试院于1930年1月5日正式成立,院址在明朝武庙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扩建,建设从1930年开始陆续进行,到1949年止,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


    2019年8月24日,南京北京东路41号,南京市政府正门。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

    解放后国民政府考试院成为南京市政府,民国时期南京市政府不在这个地方而是在夫子庙的江南贡院办公。


03、考试院

    1944年,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建筑群。海达·莫里循/摄。拍摄角度:站在台城上,由北往南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远处圆顶建筑是国立中央大学礼堂,国立中央大学旧址就是现在的四牌楼东南大学,这座礼堂现在还在东南大学内。


    2019年9月26日,南京市政府建筑群。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台城上,由北往南拍摄。


第二十、五台山

01、体育馆路

     清末民初,南京五台山。佚名/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拍摄。图片来源:南京博物院。

    老照片中的这条路就是今天五台山体育馆路,只是老照片中的路是从今天永庆村小区南边拍摄的,也就是说从五台山脚下拍摄的。


    2019年10月23日,南京五台山,体育馆路。德兰/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拍摄

    今天已经没有办法从山脚下拍摄,因为它会被永庆村小区楼房挡住。我是站在永庆村小区北边楼房下即永庆巷路南对着体育馆路口拍摄的。

    也就是说今天呈现给我们的体育馆路也只是老照片中这条路的长度一半左右。


02、神社建筑

    1944年,南京五台山,日军神社。海达·莫里循/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日军占领南京后于1941年建成,为侵华阵亡日军将士招魂,设计者为高见一郎。抗战胜利后,这里成为中国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堂。



    2019年9月22日,南京五台山1号,日军神社旧址。德兰/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


第二十一、远处的紫金山

    1944年,南京朝天宫,从冶山道院上看紫金山。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东方向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冶山道院就在今天的朝天宫北面,如今在朝天宫后面还有冶山道院路和冶山道院小区,只是冶山道院早已消失。


    2019年8月30日,南京朝天宫冶山上,远眺东北角。德兰/摄。拍摄角度:自南向北偏东方向拍摄。

    如今山下大水坑早已消失建起了高楼,层峦叠嶂的高楼遮蔽了远处的紫金山。


第二十二、南京的桥

01、武定桥

    1944年,南京,武定桥。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自西向东偏北方向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2019年10月6日,南京,武定桥。德兰/摄。拍摄角度:自西向东偏北方向拍摄。


02、石城桥

    1944年,南京,石城门外石城桥。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清凉门南边城墙拐角最高处,由北往南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石城门又称旱西门或汉西门,是明城墙十三座城门之一。

    1933年,国民政府为改善交通,在石城门以北百余米的城墙上建汉中门。 

    1958年,汉中门被拆除。因为汉中门距离石城门太近,以讹传讹当地人把石城门叫成了汉中门。

    现在的汉中门广场其实应该叫做石城门广场或者汉西门广场。


    2019年10月18日,南京,汉中门外的石城桥。德兰/摄。拍摄角度:清凉门南边城墙拐角最高处,由北往南拍摄。

    遗憾的是今天站在同样的位置,已经看不见石成桥,石成桥就在远处绿色桥的南边。


03、赛虹桥

    1930年代,南京,赛虹桥。朱偰/摄。拍摄角度:由东往西拍摄。图片来源:朱偰著作《金陵古迹名胜影集》。

    赛虹桥是明洪武年间建造,为三拱石桥。清康熙年间重建,桥宽50余米,其宽度在南京古桥史上罕见,桥至今仍能负载8吨货物通行。

    2019年10月21日,南京,赛虹桥。德兰/摄。拍摄角度:由东往西拍摄。


04、长江大桥

    1967年,建设中的南京长江大桥。佚名/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2019年9月18日,南京长江大桥。德兰/摄。拍摄角度:由南往北拍摄。


第二十三、南京道路

01、中山东路

    1930年左右,南京,刚修建好的中山东路。佚名/摄。拍摄角度:站在中山门上,由东往西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中山东路于1929年建成,是从下关中山码头直到中山陵全长20公里的迎陵大道的一部分。


    2019年9月20日,南京,西望中山东路。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中山门上,由东往西拍摄。


02、交通岗亭

    1940年代,南京,白下路与太平南路十字路口,交通警察。志波杨村/摄。拍摄角度:自东向西偏北方向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交警身后右边的建筑是"中南银行南京分行"大楼。


    2019年10月8日,南京,白下路与太平南路十字路口。德兰/摄。拍摄角度:自东向西偏北方向拍摄。

    今天"中南银行南京分行"这座建筑完整的保存下来,变成了今天的"交通银行南京分行白下路支行"办公楼。


03、升州路

    1944年,南京升州路。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站在彩霞街路口,自西向东偏北方向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很多文献都把这张照片注释为"站在评事街路口往东拍摄升州路",经实地考证及反复比对,确定无疑这张照片是"站在评事街对面彩霞街路口向东拍摄的升州路"。

    图中红框内1、2、3号建筑如今依然屹立在原处,只是1号处建筑是民居比较破败。


    2019年8月27日,南京升州路。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彩霞街路口,自西向东偏北方向拍摄。

    如今遮天蔽日的梧桐早已将留存的建筑全部淹没。


   这就是老照片中红框2中的民国建筑,拍摄方向是从东往西拍摄。2019年8月27日,德兰/摄。


    这就是老照片红框3中的民国"美大纸行"大楼建筑,1936年建造,是当时的南京第一高楼。2019年10月6日,德兰/摄。


04、评事街

    1944年,南京,升州路评事街路口。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站在彩霞街路口高处,由南往北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500年前,明朝的南京市中心,不是新街口,而是评事街。当时的评事街的繁华程度可以比肩今天的纽约华尔街。


    2019年10月6日,南京,升州路评事街路口。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彩霞街路口高处,由南往北拍摄。

    对面这个小巷口就是评事街,这里老民居全部被拆除一空,一片瓦砾,一切的一切都已消失。


第二十四、南京江宁

01、万安陵石刻

    1917年,南京江宁县上坊乡,陈武帝陈霸先的万安陵石刻。拍摄角度:自西向东偏南方向拍摄。佚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2019年9月24日,南京江宁区上坊社区,陈武帝陈霸先的万安陵石刻。德兰/摄。拍摄角度:自西向东偏南方向拍摄。


02、河上桥

    1930年代,南京江宁县湖熟镇,句容河上的桥。朱偰/摄。拍摄角度:由西往东拍摄。图片来源:朱偰著作《金陵古迹名胜影集》。


    2019年10月26日,南京江宁区湖熟街道,句容河上灵顺桥。德兰/摄。拍摄角度:由西往东拍摄。

   现在的灵顺桥是2002年修建的。


03、弘觉寺塔

    1944年,南京江宁县牛首山东峰南坡,弘觉寺塔。海达·莫理循/摄。拍摄角度:站在塔后山上,由东往西拍摄。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2019年9月24日,南京江宁区牛首山东峰南坡,弘觉寺塔。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塔后山上,由东往西拍摄。

    如今塔后山上已经是枝繁叶茂,绿树成荫的树林,在原位置只能拍摄到塔尖,塔身已被树丛遮蔽。


04、江宁客运站

    1987年,南京江宁县东山镇上元大街,江宁汽车客运站。佚名/摄。拍摄角度:站在路北高处,自北向南偏东方向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2019年10月8日,南京江宁区东山镇上元大街,广都苑小区。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路北高处,自北向南偏东方向拍摄。

    2000年左右,江宁汽车客运站被拆迁,在原址建立了广都苑小区。


05、东山桥

    1990年,南京江宁县东山桥,远处是江宁县城。佚名/摄。拍摄角度:站在路北高处,由西往东拍摄。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2019年9月24日,南京江宁区东山桥,远处是江宁县城。德兰/摄。拍摄角度:站在路北高处,由西往东拍摄。

    结束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本文难免有错漏之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希望广大读者能够群策群力发现本文不足及错误之初,敬请指教。


微言大义

    我们惊叹时间的流沙改变了世间的样貌,一切的一切都将在漫长的时间索道里消失的无影无踪,无论是巍峨的宫殿还是高大的楼宇。

    时间的改变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消磨,而人类对地球的改变是爆发式的"建"与"毁","拆"与"迁",人是地球的雕刻师,他依据自己的意愿与好恶改变世间的样貌。

    无论在时间的哪个纬度上,我们看见的那个辛勤改变一切的不是时间本身而是人。

    我们用相机从过去穿越到现在,从现在穿越到过去,两相对比,我们看到都是地球的雕刻师——人在主演着自己的雕刻把戏,他在改变一切,毁灭一切。

    南京正是人类雕刻师的经典之作,南京人以自己的智慧和想象描摹着梦幻般的南京城。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