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未来的三大出路:抑制豪族,复兴经济,扶助平民!

罗天昊 李光满冰点时评 2019-11-14


罗天昊  著有《大国诸城》  致力于国家与城市战略 
公众号  ID:Luotianhao99   罗天昊国与城


海天激荡,岁月留声。


近期,香港局势大乱,阶层撕裂。暴力武斗连绵不断,近期数百航班被取消,为香港历史前所未有。国务院港澳办和香港中联办为此举办座谈会,商谈香港未来。

此外,前香港特首曾荫权正式出狱。并最终被判无罪。政商财阀之弊,特首牢狱之灾。曾荫权是赎罪羔羊,背锅侠,穿越他,香港的未来,已经隐约可见。

1997年,香港一枝独秀;2019年,大国诸城崛起,京沪遥望,广深近逼。香港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不意今日陷入乱局之中。

大乱之中,蕴含大治。未来,国家需要转变治港战略,三大转变,即:抑制财阀,复兴经济,扶助平民。

战胜三大挑战,香港才能走得更远。新时代,新香港。


一、抑制财阀,共享发展

香港的财阀问题,举世皆知,香港平民痛苦已久。

在香港回归20周年庆典上,香港特首和澳门特首正好邻座,充满了隐喻。

在实现共同发展,平抑贫富差距方面,澳门值得香港学习。

澳门回归不久,即着手抑制财阀,社会发展的成果,更多向平民阶层分享。2001年,澳门即通过新的博彩法,即决定开放赌牌。此前70年,香港的赌场是赌王一家专营,澳门政府开放赌牌,锋芒所指,不言而喻。

通过将赌牌一分为三,澳门抑制了赌王家族的经济势力,防止了一家独大,摆脱了对一家一姓的依赖,防止了经济被少数财阀控制。


时至今日,澳门的首富早已易人,新赌王已经超越老赌王,但同时,由于三足鼎立,没任何人有能力绑架澳门经济。由此,澳门经济蒸蒸日上,回归20年来,表现优异。

2018年,香港十大富豪的财富,竟然接近香港GDP的三分之一,大量财富被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财富来自权力干预严重的地产等行业,这实际是对于大众财富的变相掠夺。而且打击了其它产业的信心,造成地产金融之外,百业凋敝。

近几年来,香港贫富分化严重,社会撕裂严重。香港基尼系数最高峰值竟达到0.53以上,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属于最高水平。对地产和金融财阀的过度纵容,有极大干系。

最为严重的是,香港财阀起家于各行各业,但是暴富阶段却都是通过地产行业获得。香港十大富豪中,有超过一半的富豪主业为地产。其中,从香港第一到第三大富豪,竟然清一色出自地产行业,在全球国家和地区中仅见。众所周知,在中国,地产行业是权力意志最强势的行业之一,获得权力体系的垂青与加持的获利,是对竞争者的不公,也是对其它行业的不公,更是对香港普通民众的不公。

对于地产金融财阀的纵容甚至扶持,使香港的社会结构失去了平衡,贫富分化日益严重,不仅经济活力被压制,且青年的创造力因为沉重生存压力而萎缩。

一边是极少数大财阀,坐拥金城,富贵干云,一边是广大平民,谋生艰难,栖身于鸽子笼房和棺材房,阶层日益对立,暴虐之气日生,非香港之吉兆。

未来,香港的首要使命,即是抑制地产金融财阀,扶助平民。消弭过于严重的贫富分化。

抑制财阀,可以三赢。

对财阀本身来说,虽然财富集中度降低,但是财富总量仍增加。澳门赌牌一分为三之后,何鸿燊的财富总量仍与时俱进。未来香港也一样,财阀占香港总财富的比例降低,但是仍然可发展。而且得保平安。前特首曾荫权入狱,牵引了不少财阀的心,平安落地,是财阀在财富之外的另外一大追求。
对于中产和平民阶层来说,适度增加财富,可分享香港发展的成果,同时,阶层的解放与振兴,可以释放出劳动红利和消费红利,反过来促进香港发展。

对于香港治理方,以及国家层面来说,来说,既可摆脱对财阀的依赖,又可造就多元格局,增加整体福祉。

一举三得,何乐不为?


当下香港乱局,十大财阀几乎全部噤声,命运终将被裁决。

财富转移欧美,虽可保富贵于一时,但一旦政局平稳,将彻底失去发家之地的福泽运道。

主动拥抱未来,还是被动被抛弃,全在一念之间。

澳门的何鸿燊旷达远见,足以为香港诸公借鉴。 

二、 多元经济,振兴产业


香港在1997年的时候,占全国GDP的比重为18%左右,至2018年,香港的GDP占全国比重在3%左右。至今日,京沪深超越香港,广州虎视眈眈。

隔壁的澳门从回归之前的赌业独大,如今则是三足鼎立,会展业、旅游业异军突起。当下澳门举办的国际性会议超过1000场,大陆游客累计近7000万。

良好的经济,充足的收入,使澳门社会与民生事业得到保障。澳门大学扩招,并有能力实施15年免费教育。医疗卫生投入加大,被世卫组织评为 “太平洋地区典范”。人均寿命高达85岁,排名全球第二。同时,澳门政府还多次向永久居民和非永久居民派钱。

当下澳门民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回归前,澳门黑帮横行,浊世滔滔,当下,澳门的失业率和犯罪率均非常低,社会和谐稳定。

反观香港,经济发展乏力,民众收入增长乏力,社会动荡不安。在八十九年代,香港除金融和地产之外,还有精工制造。回归之后,香港经济不仅没有完善进化,反蜕化。

金融,有政策优势,有港股,自由汇率,发挥优势,可以理解。地产,畸形的土地政策有利豪强,改革动力不足,官商结盟,比搞实业容易,来钱快,项目大。董建华要搞数码港,发展高科技,后续者要搞填海造地,都被利益集团阻击,明星刘德华呼吁扩大土地供应,也被利益集团围攻。

在产出领域,有什么行业比做地产更赚钱? 如此,则实业逐步被人遗忘。回归后的10年来,香港制造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从1997年的8.3%减至目前的不到4%,如果从80年代算起,香港制造业的下降幅度更猛。香港制造业的衰亡,不仅是其向珠三角转移的结果,亦是畸形的社会经济结构导致的恶果。

创新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在香港也无法落地。金融和地产来钱容易,没有人愿意为未来长久等待,连一向被视为新潮的小李都放弃了,董建华推动的数码港计划也告流产。2018年,中国的研发投入强度为2.18%,深圳更超过4%,香港号称经济发达城市,研发投入竟然不到不够全国平均水平。一河之隔的深圳,纵使三产发达,制造业也没有丢,2018年,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制造业的比重超过60%以上。虚实结合。

玩虚缺实,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便宜几家几姓,辛苦千万民众。从1997年至2018年,香港的人均GDP缓慢进化,翻一番都没有实现,而同期,全国人均GDP从774美元,飙升到9732美元,增长13倍以上。

就社会治理而言,香港也逐步落后澳门。当下香港社会矛盾尖锐,阶层矛盾,族群矛盾交织,闹事者此起彼伏,民心不安。焦虑,失望,取代了自信开放。
三、 扶助平民  振奋民心

老问题:为了谁,依靠谁?为了香港万民,依靠平民百姓。香港治理方,必须具备公心。


若香港未来目标是为了千万民众,则必须建立起来利益导向平民阶层而非豪族的政策,改变畸形土地政策,抑制垄断,打击投机。

土地政策有利豪族。世人皆知,毋庸讳言。改否,不在事情复杂,而在利益复杂。

垄断经济,也伤害香港,香港的公共服务,也基本被几大豪族所控制,应该学习澳门分赌牌一样,将各个业务分散,并且定期更换。

在产业结构上,鼓励实业,鼓励创新。香港人才鼎盛,经济发达,基础很好。

回归前期,为了稳定香港局势,国家采取了扶助豪族的政策,给与豪族各种照顾,豪族不仅获得了经济资源,更获得了政治资源,后者造成商界豪族热衷需要政治资源的行业,比如地产,垄断公共服务业等,普遍看不起搞实业。

在回归前和回归初期,这种政策可以理解,爱国港商也应该得到适度回报。但是,这种政策需要随时势调整,不能最后板结不动。

畸形政策的恶果,不仅造成了平民阶层的失落,更放纵豪族。部分豪族大搞地产等权力经济,破坏了市场经济。侵害了平民利益。而且骄纵,动辄指责民众“愚昧”,随时卷款海外,掏空国家。

本世纪第一个十年间就可改变豪族政策,逐步向平民阶层倾斜。国家迟疑了十年。

对于豪族的畸形扶持,使香港的社会经济结构失去了平衡,贫富分化日益严重,中产阶层日益弱小。香港市民经济萎靡不振。造成了香港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的整体退化。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香港电影产业,自从九七之后,香港的电影就乏善可陈了,香港社会的崩溃,使香港电影失去了根基与活力,那种草根性的情怀,大众性的娱乐,兼容并包的气度,是建立在平民文化和多元文化的根基之上的,失去了这两点,也就是去了活力之源。

香港要走出困局,其根本道路,亦在于再造大众社会,重塑平民精神,而非仅仅是经济领域的努力。

结盟豪族财阀,虽短期见效。但是经济被绑架,体系单一且不独立。最近几年更是出现了新动态, 一旦香港遇到困难,大财阀可全球转移财产,倒霉的是留下的香港万民。未来治港者需适度疏离豪族,扶助香港平民。

香港未来要依靠的,只能是多数大众,是平民阶层。

底层若无活路,精英必无出路。社会动荡,暴力频发,必然之象。平民不振,也会影响富裕阶层。部分香港财富精英曾表示,自己往往“睡不好觉”,香港管理层应推出新政以消弭过度贫富分化现象,加大为平民托底的力度。

千千万万的平民,才是香港的主人。服膺民意,尊重民心,才能赢得未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