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底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美舆论?
李光满冰点时评1259
最近读到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耶伦访华后,不妨继续推动中国对美舆论的微调》,讲的是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访华后,中国应该对美国舆论更友好、应减少对美负面舆论报道的观点。以下三段是引用的原文:
“近几年来,社会预期的长期低迷,正在深度影响着中国经济发展,甚至危及民族复兴的大业。目前,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已发挥了一定的‘稳预期’作用,但提升社会预期的任务仍然很重。为此,笔者建议,还可以从对‘美国’——这个影响中国崛起最大外部变量——的日常舆论报道入手,稍微调整一下长期以来对美负面报道为主的舆论环境,让普通民众尤其是中产阶层仍相信中国对美斗争意在推进两国合作、中国仍在向强国学习并在大迈步地超越。久而久之,这种普遍想法会转化为推动经济强劲复苏的新动力和积极预期,这次耶伦访华就是很好的一次舆论微调尝试。”
“笔者的逻辑是,实事求是地看待美国,多元化地安排当下对美报道与评述的舆论尺度,适时增加正面对美报道与评述的内容,该批判就批判,该肯定就肯定,这样,对内有助于抚慰许多中国中高收入者对美国的特殊情结,对外也可能会起到塑造中国开放形象、缓和中美关系的积极作用,最终将有助于实质性的提升社会预期,复苏经济活力,助推国家持续崛起。”
“长期以来,美国都是中国最大的外部影响变量。近几十年来,美国对华宣传与意识形态渗透,更是让相当多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中高收入者一度迷信,美国式民主自由制度是中国发展的真正彼岸。”“那批与美国有千丝万缕联系(观念、亲缘和情谊等)、数以百万计的中高收入者在相当大程度上仍是增加民间投资、呼吁社会改革、追求私有财产保护、向往国际迁徙便利、要求政府减少干预的主力人群之一。对美负面舆论报道的微调,适当说一说美国的正面信息,将会重燃这批中高收入者对中美合作的信心,进而助推他们对中国发展的整体信心。”
我们且不说这篇文章中的逻辑混乱,感受最深的恐怕还是作者为了“抚慰许多中国中高收入者对美国的特殊情结”而要求中国调整和改变对美舆论报道的立场,以便“重燃这批中高收入者对中美合作的信心”,我不知道这些知名研究院的专家学者是因为政治上的幼稚,还是因为本身就站在中高收入阶层的精英立场,甚至站在美国立场来引导中国舆论,总之是感觉读了这篇文章后,心里有一种吃了苍蝇的感觉。
著名战略学者彭胜玉表示:“文中这句‘对内有助于抚慰许多中国中高收入者对美国的特殊情结’说的这群人的特殊情结,是要让整个中国对美抱着侥幸和幻想,放松警惕放弃底线准备来讨好?这是什么逻辑?是国家利益大还是这点高收入群体对美特殊情绪的利益大?这种观点可能引起的效果是通过舆论让全国上下对美放松警惕,产生更多幻想,放松对美极端情况下的准备。忽悠美国人的话应该由搞关系的人去说就好,老百姓该怎么看美国,建议不要由搞关系的人来指挥国内舆论,只会因小失大,让整个国家丧失警惕毫无准备充满幻想坐待国难到来。”
从王文这篇文章内容可以看出,他非常看重对美国充满向往的中高收入阶层感受,甚至要求中国舆论为了抚慰这批中高收入阶层的感受而调整对美舆论宣传,当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战略界学者提出这种观点时,我们会感到惊讶,甚至会感到震惊,因为这篇文章的观点可能会对国家决策部门产生影响。
然而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中高收入者并不代表中国人的全部,甚至并不是中国人的主体和主流,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中低收入者,这个更大的群体与美国并没有更多的精神、情感和经济上的联系,如何体现这个更大群体的感受、情感和看法才是更重要的。如果刻意用与美国有精神和经济联系的那些人的感受绑架中国主体大众的感受和看法,显然是不妥甚至是错误的。
这次耶伦访华的舆论虽然有些看起来像是有组织的吹捧耶伦挎包的小作文,但整体看,中国普通百姓其实都能看出耶伦是带有某种政治目的的表演和作秀,如果以此就认为那些正面吹捧耶伦挎包的小作文就是一种积极的舆论尝试甚至是一种舆论导向,显然是偏颇的至少是片面的。
中美关系走到今天这个地步,难道是因为中国舆论场上对美国的批评过多或过于尖锐吗?难道是中国舆论影响了美国对华政策吗?我认为对那些中国的精神美国人来说,对美国的揭露和批判显然是不够的,中国的舆论环境并不是过于严厉而是过于宽松,使我们很多人并不能真正认清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意图和终极目的。
仅以此次耶伦访华前后发生的事件就不难看出这一点。耶伦访华前后,耶伦莫须有地称中国“过剩产能”,并向欧洲游说中国“产能过剩”,以便与欧洲联手向中国发起一场新能源大战。耶伦刚结束访华回国,美国就对中国六公司实施制裁。而且美国议会正在出台抢夺TikTok的法案。
与此同时,美国正在跟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对南海搞军事演习,演习针对的主要对象就是中国,而且美日菲即将举行三方领导人峰会。美国还表示,如果中国与菲律宾在仁受礁发生冲突,将启动美菲安保条款。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则在欧洲游说,要求荷兰光刻机公司停止对销往中国的光刻机后续维护服务,企图卡死中国整个芯片产业。美国还对中国发出威胁,如果莫斯科在乌克兰取得进展,美国将追究中国的责任。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是何等的蔑视和狂妄。
也正是这段时间,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访美,日本提出加入奥库斯联盟。“奥库斯”正在由一个专门针对中国的核技术联盟升级为在亚太围堵中国的包括人工智能、高超音速、海底、量子计算技术等新兴技术与核战略联盟。拜登在与岸田文雄会晤后发布的联合声明中称,美日战略合作迎来“新时代”,并公布了包括从共同开发导弹到载人登月在内的一系列合作项目。并称两国的目标是建立一种“符合目的”的全球安全伙伴关系,以应对复杂、相互关联的挑战。美方强调,将坚定不移地承诺利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所有能力保卫日本。拜登在双方会晤后形容,“这是美日同盟自建立以来最重要的升级”。
正是因为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和绞杀战略和行动过于咄咄逼人,也过于凶恶,中国也在耶伦结束时宣布对参与向中国台湾地区售武的两家美企采取反制措施。我想,中国对美国的反制是相对温和的,对美国是留有余地的。
显然美国对华政策并不会受中国舆论影响,而是基于美国国家战略利益而确立。这个时候中国战略学者王文关于调整对美论宣传的观点显然是政治上过于幼稚的观点,或者是为了维护一部分中高收入阶层利益而企图影响中国政策制定的行为。
王文并不是一个普通的自媒体作者,而是一个具有官方性质的战略界学者,具有对政策的影响力,因此我们更要对其保持警觉,这不是舆论多元化的问题,而是事关中国对美政策走向的问题,我们必须明辨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