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北每年免费为420多万适龄儿童免疫接种,一针都不能少 | 行走荆楚看变化⑨

2017-05-03 湖北日报


承载着荆楚儿女的殷切期盼,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湖北将迎来第十一次党代会。


4月20日起,湖北省市主要媒体推出《喜迎党代会 荆楚新跨越》大型主题报道。湖北日报《喜迎党代会 荆楚新跨越》大型主题报道系列专栏、专版,将陆续开设《砥砺奋进这五年》《行走荆楚看变化》《牢记嘱托 继续前进》《党代表风采》等栏目,湖北日报微信公众号同步编发,敬请关注。


今日,我们与大家分享“行走荆楚看变化”之《免疫接种,一针都不能少》。


免疫接种,一针都不能少


图为:4月27日,纸坊街卫生服务中心接种室,“二孩”妈妈带着孩子来打针。(湖北日报记者 崔逾瑜 摄)


0-6岁,需打22针


4月27日,记者来到首批省级免疫规划示范区武汉市江夏区采访。

下午2时,纸坊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苗接种大厅。两岁男孩彭青峰一坐上接种台,便哇哇大哭,其父彭国刚一个劲地安慰:“阿姨轻轻打,一会儿就不疼了!”护士熊春枝微笑着,取苗、消毒、推针,一气呵成。

自宝贝儿子出生后,彭国刚再忙也会带儿子打预防针。记者翻开彭青峰的接种本,两年来陆陆续续打了17针,除了国家免疫规划的一类疫苗,还包括自费的水痘、手足口等二类疫苗。

彭国刚坦言:“该打的都打,想打的也打,但愿孩子少生病!”

另一张接种台前,“两孩”妈妈胡启林带着大宝、小宝前来打针。大宝琦琦两岁,打的肺炎疫苗,倒是面不改色。小宝超超才3个月,喂下脊髓灰质炎OPV滴剂,眉头略皱。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加速和“两孩”政策的实施,流动人口向纸坊聚集,新生儿人数增多,该中心接种压力陡增。

“我们承担了全区三分之二的接种任务。”中心主任艾学才称,中心还是全区唯一的卡介苗补种机构。据称,这里每天有200-400个孩子前来接种。

 “按国家的免疫规划要求,一个孩子在7岁之前,应该打22针!”胡春兰说,“可别嫌多,我们应对疫苗心存感激。”


背景


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简便、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2008年,湖北省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现有一类疫苗14种,可预防15种传染病。


通过免疫规划,湖北省22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12年无实验室证实白喉病例,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0.32%,消除了新生儿破伤风,麻疹、风疹、流脑、乙脑、甲肝等传染病发病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10%的孩子,90%的精力


下午5时半,下班时间到。

江夏区金口街中心卫生院接种医生王会兰没脱白大褂,背起冷链包,径直赶往凉亭村。

冷链包里,是一支口服疫苗。


“云云4岁了,OPV早该3月4日服下,这都快4月底了!”王会兰说,一个多月来,她不知给家长打了多少电话,可对方一直推脱,始终没将孩子送来。

这一次,王会兰主动提出上门,再三说服,家长这才应允。在王会兰的眼皮底下,云云服下滴剂。

像这样的上门送苗,王会兰经历过不少次。

金口街是10多万人口的大镇,每年的免疫规划适龄儿童达2400人,90%的孩子都能按时到卫生院来接种,而10%的孩子需要上门。恰恰是这10%的孩子,需要花上接种人员90%的精力。

王会兰说,在卫生院里给孩子打疫苗,一个小时可接种60人。而为了那些“逃针”的孩子,常常得花上几个小时,找到农户家,给孩子补上一针。

那是一个特殊的家庭。一个双目失明的奶奶,独自照顾着3个小孙女。其中,两个孩子4岁,一个孩子两岁,可没有人带她们到卫生院打预防针。

从2012年起,王会兰和同事便给予这个家庭特殊的照顾。3个孩子的每一针,她们都上门注射。除了疫苗,她们还常常捎去一些衣服、食物。

2016年洪灾,江夏区疾控中心收到一批捐赠的进口流感疫苗,分到各乡镇。王会兰第一时间想起了3姐妹,“家里穷,孩子们更是病不起!”

如今,3个孩子“一针不漏”,打完22针,王会兰才松了口气。


背景


2011年1月1日起,湖北省所有预防接种单位的儿童接种信息,实现实时在线共享。全省5175个预防接种单位都能通过网上搜索,对适龄儿童进行有效服务与管理,包括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


据统计,湖北省每年免费为420多万适龄儿童,接种1300多万剂次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以乡镇为单位接种率达90%以上。


2℃-8℃,不掉“冷链子”


两座8立方米的独立冷库,担负着整个江夏区疫苗储存的重任。


“疫苗是一种特殊药品,必须保证相应的温度,否则免疫效果就会打折扣。”江夏区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吴鸿翔介绍,根据疫苗的不同,储存分为2℃-8℃的常温冷库和-20℃的低温冷库,乙肝、肺炎等大多数疫苗是储放常温冷库,而预防脊髓灰质炎的OPV疫苗必须低温冷冻保藏。

记者看到,冷库里装有制冷机组、温度计和自动测温探头。而冷库外侧,则是24小时电子温度测录仪,每5分钟一次对每间冷库的实时温度进行测量、采集,并传输到冷库管理员的电脑终端。


“瞧,温度4℃,符合储藏标准。”冷库管理员韩静打开电脑上的“温度远程监控系统”,冷库的温度一目了然。“如果温度超出范围,系统就报警。”

库存的每一支疫苗,都有“身份证”。冷库在接收疫苗时,必须核实疫苗运输的设备、时间、温度等记录,并对疫苗品种、剂型、批准文号、有效期等内容进行验收。

江夏区疾控中心副主任田卫东介绍,疫苗的出库周期一般为两个月。为了保证冷链的完整、连续性,疫苗出库后将“坐”上冷藏车,或“住”进手提冰箱或冷链包,加上冰排,一路低温运输至乡镇卫生院和村接种点。


“疫苗安全是有效接种的前提,也是健康保障的起点!”田卫东说。


背景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以来,湖北省利用财政资金购买并配发低温冷库218座、常温冷库112座、冰箱1.3万余台、冷柜5000多台,50L小冰箱万余台,冷藏背包4000个。


目前,省、市疾控中心所有冷库和冷藏车实现了冷链全程实施监控,98座冷库均能通过网络向省级上传冷藏的实时数据,19台冷藏车上的车载智能温度记录仪记录疫苗运送中的温度,38个县级单位实现了与乡镇接种门诊冷链的远程监控。


相关报道


喻家山下,跃动中国“光电之心” | 行走荆楚看变化①


龙凤镇,绿水青山带笑颜 | 行走荆楚看变化②


潜江,百里长渠百里绿 | 行走荆楚看变化③


大冶茗山乡,“花炮之乡”溢花香 | 行走荆楚看变化④


武汉,江夏崛起新车城 | 行走荆楚看变化⑤


老河口市:无中生有的“绿色银行”| 行走荆楚看变化⑥


武当山旅游“三不愁”| 行走荆楚看变化⑦


天门华丰:不一样的种田人 | 行走荆楚看变化⑧


作者:吴华清、崔逾瑜、张春红

来源:湖北日报

微博:@湖北日报

编发:许应锋

出品:湖北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