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北一线工人亮相两会“代表通道”!湖报记者现场提问,他为“蓝领”发声触动人心

2018-03-05 湖北日报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今天(5日)正式开幕。


开幕会前,首场“代表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开启。


10名全国人大代表受邀接受采访。


代表分组亮相,湖北日报记者陈会君现场提问,发出地方党报第一声。


她的问题提给了全国人大代表、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总装配厂调检一车间“王涛班”班长王建清。


 

据了解,此次“代表通道”邀请来自多个团组的全国人大代表接受媒体采访。这是全国人代会历史上第一次通过通道采访的形式讲述代表心声,展现代表风采。


记者陈会君提问:


请讲一讲你所理解的“工匠精神”,以及如何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产业工人队伍中去。


图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总装配厂调检一车间“王涛班”班长王建清(左二)代表。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566ld183f&width=500&height=375&auto=0


王建清:


谢谢您的提问。


各位媒体记者,大家上午好,今天能够作为一名一线产业工人的代表,能够站在这里,我的心情非常的激动和自豪,也深感到职责重大,使命光荣。


如果让我来说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我想希望大家听完我和我们公司以及我家乡40年的变迁,大家一定会对工匠精神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图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总装配厂调检一车间“王涛班”班长王建清(左二)代表。


我来自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也是鄂西北秦巴山里走出来的代表,在素有仙山秀水汽车城的道教圣地武当山,南水北调源头丹江水,东风汽车发源地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湖北十堰。


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在40多年前,一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怀揣着振兴祖国汽车工业的梦想来到了鄂西北的一个小山村,他们跋山涉水,点着马灯、住着干打垒芦席棚,用双手建设了一座现代化的汽车城。那么我在想,如果没有这种艰苦奋斗优秀传统的传承,那么工匠精神也不可能扎根于企业,影响企业的员工。


国家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都要求我们既敢于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我们应当承认,现在愿意当“蓝领”、有志于扎根于一线的人少了。那么今后,只有通过完善人才评价机制,通过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才能让更多的人立足本岗,精益求精,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一线的人大代表,今后,我要加强学习深入调研,不断提升履职能力,不断推动人才体制改革,推动一线员工在职业生涯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更多的人愿意当“蓝领”,立志做工匠。




对于工匠精神本身,王建清有着自己的诠释。

作为亮相通道的代表,他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一起来了解↓↓


汽车故障诊断全科大夫——王建清


汽车调检工,是产品面向市场前的最后一道工序,王建清在调检一线工作25年,参与调试的25万多辆车,没有出现一起质量问题。他认为工匠精神就是立足岗位、精益求精、钻研细节。



1993年复员时,因为会开车,王建清被分配到了东风商用车总装配厂,这一干就是23年。进厂2年后,王建清升任调检一车间一个班组当班组长。2005年5月,又调到以全国劳模王涛命名的班组——“王涛班”,成为“王涛班”第七任班长。



初到“王涛班”,王建清便感觉到一份重重的压力和责任。汽车调整工大多是从优秀的装配班长中挑选的,调整班的班长管理的是一群技能人员,“你的水平必须要硬”。


到了一个新单位,面对一些新面孔,王建清跟大家说的第一句话是:“日久见人心。”在“王涛班”的第一次班前会上,王建清告诉班组成员:“所有的荣誉只能代表过去,从现在开始就是新的征程、新的起点。”


面对工作上全新的挑战,王建清有自己的坚持,他认为,我们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奔跑,就看谁比谁多付出那么一点。地上有那么一颗小小的螺丝钉,谁弯腰捡了,谁没有弯腰,差别就这么一点。


从部队复员的王建清是个硬汉,心里总憋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1997年,王建清第一次参加公司级技能大赛,比拼的是“速度+问题排除量”,在速度上,王建清并没有落下,但是在匆忙中,他漏掉了一处故障,继电器的一根接线掉落,最后,只得了优秀奖的王建清暗下决心苦练。从那之后直到2009年,不管是当调整工还是班组长,王建清不断参加各种技能竞赛,用他自己的话说:“快烤糊了。”但是每次考试,都是提高业务素质的一个过程,在不断竞赛拿奖中,王建清练就了一身硬本领。


带头搞改善,大搞“小发明


“一名汽车调整工,要有精湛的业务水平和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 我的职业就是一名‘全科大夫’,要懂内科(发动机,变速器、桥),也要知道外科(车架、驾驶室),还要熟悉神经科(电路)和消化科(尾气后处理系统)。” 王建清的思维和他根根直立的头发一样,清晰可见。


作为新时期工人,王建清善于巧干,他带头搞改善,大搞“小发明、小改进、小创造”。2013年1月3日,工厂提出提升装配三线下线处生产效率的课题。王建清带着徒弟张永星,接下了这个课题任务。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和徒弟,一心围绕着怎样提升效率琢磨着、思考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3年6月,经过多轮反复验证应用,一种“快速预充气装置”创新制作完成,经过现场验证,每年可降低下线停装237分钟,提升了劳动效率。



漏油是离合器油加注工位一个常见现象,大家都习以为常。王建清发现这个问题后,却觉得这不正常——漏油既浪费资源,又影响工作环境,造成环境污染,必须得改!后来,他与班组成员一起从工具改善着手,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年减少排污6000升,为工厂节约资金14余万元。凭着这股爱琢磨的劲头,多年来王建清先后通过改善解决了制动管路渗气、重型商用车加注动力转向油飘、洒油雾和油滴、调整制动蹄间隙费时费力等一系列问题,成为远近闻名的改善能手。


截至2016年,他带领“王涛班”共完成各类改善280余项,累计创效1000多万元;自制非标工具68件(套)。原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视察“王涛班”改善成果展时,评价说:“小改善,为工厂解决大问题!”

 

20多年职业生涯未出现一起质量问题


培养工匠也是王建清一直在做的事情。他带领班组的119名成员在不发生失误的前提下,把创新与工位器具改进、工艺流程改善等生产难点问题结合起来,自制非标工具60多件套,仅从2014年至今,就完成了310多项创新,累计创收600多万元。


“王涛班”,是东风一个久负盛名的团队,这个团队中诞生了技能大赛9金3银13铜获得者27人次,历史上出过2个全国劳模。而这绝不是偶然的,在王建清身上,“王涛班”的传承仍在继续。



王建清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班组所有成果都是团队的努力。目前“王涛班”有47个员工,他曾告诉大家:“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只要发挥了团队的力量,就没有什么困难。一个人的困难可能是困难,但是你把你的困难告诉我们47个人,就会有47个人替你分担”。


“王涛班”有一句流传很广、备受信服的一句话,“学习力就是生存能力”。多年来,在师徒传帮带中,“王涛班”已经形成了一种自愿学习、自愿参与竞赛、自愿提高的氛围。他们提倡“五会型”师徒关系,会学、会干、会写、会讲、会传;提倡教、学、练、记、问“五步学习法”。作为一个生产型班组,“王涛班”还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编写了十余本书,把现场培训知识化、固化,使员工技能得到快速提升。


2015年,王建清和师傅王涛、徒弟张永星一起自主开发了汽车装调工计算机(理论)答题考试系统,并且正在整理历年比赛的习题库,准备做成电子教案供员工学习,这是包括几百张PPT的巨大工程量。


为了鼓励技能创新,2014年,按照国家民政部和湖北省总工会的要求,在“王涛班”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里收集了“王涛班”参加工厂、公司、省赛、国赛取得的荣誉和各种汽车装调工教材。甚至,王建清看到同事记得整整齐齐、条分缕析的笔记,也拿进来进行展示。


目前,在王建清的带领下,“王涛班”27人次在公司技能竞赛中获奖,其中,有9名金牌(冠军)员工,25名高级技师和技师,成为享誉东风的“冠军团队”。成长为东风商用车培养“装调技术工匠”的肥沃土壤。


在20多年职业生涯中,王建清在车辆入库前总要再次进行复检,他把这道多出来的工序坚持了二十一年。这样的坚持,让他练就了一手好本事,通过启动车辆听声音就能知道车辆的故障发生在那,参与调试的25万余辆车,没有出现一起质量问题。



王建清的两会关注:


“培养技能人才 传承工匠精神”是首次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总装配厂调检工王建清重点关注的话题。


王建清说,他准备的意见和建议,其中有一条就是“关于技能人才培养和工匠精神传承的制度保障的意见和建议”。




▼热文推荐


全国两会"部长通道",湖报集团美女记者抢得"首问"

湖北这条铁路跑“复兴号”了!这些地方都能坐

刚刚提名!湖北14地角逐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

有答案了!湖北哪里最产富豪?第一名你想不到

刚提拔的干部就犯错误了?纪委监委调查发现…

省民政厅公布首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

7天内湖北两厅官先后被查,7年前是老搭档



来源:湖北日报 记者王馨、周三春,综合央广网、工人日报

微博:@湖北日报

编发:黄珺

出品:湖北日报融媒体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