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理直不必气壮

2015-07-27 舒兰画晴微刊



某天,店里来了位顾客点了红茶。忽然他粗声大气地将我唤至跟前;“服务员,你来看!”他指着面前的杯子,满脸怒气地说,“看看!你们给顾客喝劣质的牛奶,看把这杯红茶都糟蹋了,你说怎么办吧。”我低头一看差点没气死,他把柠檬和牛奶一股脑儿地加进红茶里,不结块才怪。“先生你搞错了……”我正要好好奚落他一番,朋友走过来了;“什么事?有什么不对吗?”那位顾客又理直气壮地将他的意见陈述了一遍。“真对不起。我立刻给你换一杯。”朋友看了一眼那杯糟蹋掉的红茶,不急不缓地对顾客说,我狠狠转身,以为朋友的脑子进水了,明明不是我的错,白白搭上一杯红茶,还落个埋怨。


  新红茶很快就端来了,茶杯跟前仍放着新鲜的牛奶和柠檬。朋友把红茶轻轻地放在那位成客的面前,又轻声说;“我是不是向您建议,如果在茶里放柠檬,就不要加牛奶,因为有时候柠檬会造成牛奶的结块。“顾客的脸上一下子红了,照朋友说的喝完红茶匆匆地走了。



  那位顾客走后,我满腹地不解;“明明是他的无知造成的过失,你为什么不直说呢?他态度那么恶劣,你还不给他点颜色看看。”朋友笑了;“正因为他粗鲁,所以更要婉转的方式来对待;正因为道理正确一说就明白,所以用不着大声。理不直的人,常用‘气壮’来壮来压人。理直就不必要了,理直‘气和’,以‘和’来结交朋友,不是强过以‘壮’来压过他吗?”



  朋友说得我无言以对,从小到大的词典里,只牢牢记着“理实气壮”,有理的时候就要据理力争。朋友却给我作出了另一番生动的解释,毛泽东也曾讲。“有理、有利、有节”,却也是看对象而定的,对待敌人,对待那些居心叵测的小人,应该是“理直气壮”。可现实人际交往中,这样深仇大恨似的对立毕竟很少,我们完全可以像朋友那样“理直气和”地待人。“理直气和”,我从朋友那儿看到一个最直观的效果,就是那位曾态度粗鲁的顾客后来成了朋友茶客里的常客,隔三差五地到茶馆来喝茶,还不断地介绍朋友同事来。一传十,十传百,朋友茶馆的生意越做越好。



  看朋友不慌不忙地穿梭于客人中间,满面春风地招呼着他们,我也深受感染。理直不必气壮。其实,要做到这一点,也不难,有一颗宽容之心,得饶人处且饶人;有一种自律自我控制的修养,记着有理不在声高。做到这两点,理直气和应该也不难做到。




网文/舒兰画晴编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