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分享|“心中有座山”:关于栗驹山的孩子们

fancy 中日公益伙伴
2024-08-30

健太长大了!

发出这样的感慨或许有些奇怪。

因为即使是疫情期间,我也每年都去栗驹,应该不会觉得孩子有多大变化。

但现在看到电视节目里,放出5年前的照片,一对比,真的不由我不发出这样的惊叹。


是的,塚原一家又上电视了。

“来自城市的年轻夫妇带着3个孩子生活在海拔600米的半山腰”。这样的标题,近年来是不是很容易吸引眼球?

其实,在日本也同样受人瞩目,尤其是媒体,所以时隔5年,同一个电视台又来了。‍


返乡归农,近年来在国内外都是一个小小的社会现象。

有人认为,这是现代化、城市花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必然会出现的结果。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有机会再聊。

今天想要用一点篇幅,讲讲栗驹高原自然学校校长塚原俊也一家,尤其是他们三个生在、长在山里的孩子。


上周去栗驹踩点,碰巧遇到电视台来采访。

因为快到宫城·岩手大地震15周年纪念日了,当地媒体需要制作特集。

于是选中了居住在当时震级最高的栗驹山的塚原一家。

节目在三天后的早新闻里播出了。

先是塚原介绍自己在大山里生活和开展自然教育的想法:“自然环境有益于孩子的成长,他们更愿意去挑战,也会对自己更有信心” ......‍‍‍


后半部分是对长子健太的采访。

镜头里出现健太五岁时和父亲一起登上栗驹山顶的照片。

当时电视台同行拍摄,留下了珍贵的记录。


“你有多喜欢栗驹山?”记者问。

“这么多!”小健太大大地张开双臂。


从小漫山遍野疯跑的健太,并没有经历过15年前的地震,但是仍然从父母的教导中,从自然学校参与救灾的记录中,从地震在周边的山体、自然学校的建筑上留下的痕迹上,感受到灾害的威力。


”如果当时我在场,我会怎么做?”对于记者的假设,10岁的健太有点困惑。

他认真地思索,仔细地组织语言道:“我大概什么也做不了,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最后,又非常诚实地说:“应该会感到害怕和难过吧。”

那你还喜欢栗驹山吗?记者问。

“喜欢!”健太的表情一下子明亮起来,“尤其喜欢冬天的栗驹山,可以打雪仗、穿雪鞋走在大山里。可以做很多很多我喜欢做的事!“


山里的森林、溪流、岩壁是健太的游乐园,两个弟弟和到访自然学校的大人孩子是他的玩伴。

他学习劈柴、生火、爬树、摸鱼……这不仅锻炼了体魄,获得了能量,还从中学习如何观察和理解自然,知道人力的边界,从而产生敬畏之心。


当然他还要去山下的学校上学。‍‍

现在,当地政府开始提供校车,解决了塚原夫妇接送的一大难题。


说到学校,在这里想要说说我对塚原夫妇家庭教育的观察。

总的感受是,他们有着明确的教育观,同时在实际执行上,既有爱又讲原则,之间的平衡把握得很好。

简言之,就是尊重孩子的想法,尽可能地协助他们去做喜欢的事。但同时,严守底线。


举几个例子。

最常见的是吃饭的场面。

塚原家不要求大家同时进餐(我在一些森林幼儿园也见过)。

到了饭点,塚原太太会把准备好的饭菜端上来。想吃的人自己拿筷子拿碗,自己盛饭。

还可以临时点菜。小儿子和步是个吃货,他经常会突然要求桌上没有的食物。

“我要吃饭团!”他说。

于是,妈妈没二话地就开始为他做饭团。

“我要吃煎鸡蛋!”另一次他说。

“你想自己做吗?”“好!”

只见妈妈拿来炊具和食材,让当时才四岁的他踩在凳子上。于是,和步就非常熟练地敲开鸡蛋壳,还指挥我拿打蛋器。


另外,非常典型的还有关于玩电子游戏。

在自然教育领域,有些家庭,比如我们认识的梅崎老师家,就不给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家里连电视机都没有,

但在塚原家,孩子们可以玩游戏机,也可以用手机、ipad看视频。

和步就“沉迷”于看生物节目,能说出绝大部分恐龙和深海鱼的名字(一些艰涩难记的外来语)让大人们听得目瞪口呆。


可以玩,但是要遵守规则。

游戏机可以定时并自动锁屏,密码只有父母知道。

我曾经看到,有次在妈妈输入密码时,健太在旁边瞟了一眼,结果妈妈非常生气,用少见的严厉口吻指出孩子违反约定。

“难以置信!不可原谅!”温柔的塚原太太表情严肃地说。

健太一下子知道错了,非常惭愧地低下头。

这样的场景,让我想起营队活动。

在栗驹营,辅导员平时从不大吼大叫,只有孩子在做出危险动作,并且不听劝诫的时候,才会立刻用严厉的态度去制止。


塚原夫妇在处理孩子关系上也很有原则,这与营队的做法也是一致的。

他们从不对孩子做比较,也不会因为年龄大小,影响对错的判断。

通常,一开始由着他们自己解决,直到争执到了不可开交的时候,一直在观察的夫妇俩才开口,帮助他们理清原由。

因为公正,所以,心悦诚服。始作俑者,无论大小,都会诚恳地认错,对弟弟或哥哥道歉,很少看到纠缠的场面。

而当孩子遇到个人内心的问题时,则会给予孩子更多自己去梳理的时间,父母会尽可能地给予理解。

比如,不想去学校的时候,允许请假,等释然后再去。


三个孩子可以说是咱们栗驹营看着长大的,尤其是健太。

2015年初第一期冬令营时他2岁。

从5岁开始,就前前后后时不时加入孩子们的圈子一起玩。

记得还一起演过小品,剧中穿遇到十年后,健太去中国当小队辅导员!


当时,活泼好动的他说话一口“大叔腔”,对很多事情,像大人一样侃侃而谈,表达自己的看法,就这样,在模仿周围人的过程中,渐渐长大。

现在,10岁的他依然性格开朗,但是变得更为沉稳、情感细腻。

他爱玩游戏、喜欢看越野车的视频,阅读户外装备目录。

他还擅长画画,墙上贴满了他的获奖作品。


上星期去栗驹的时候,云水学员雪球也一起。

一上来,三兄弟就热情地招呼她,雪球骑上山地车高兴地骑进了附近的林子不见了。老二见状大叫,老大则飞奔着去把她叫回来了。

这也许是他们和大人的约定,要在视野范围内活动。‍‍‍‍

他们还教她爬树,告诉她只能攀爬比自己手臂粗的树枝。出现危险的动作时,立刻就会去制止。

有样学样,孩子们就是在大人的言传身教中成长的。


说了这么多细碎的事,是希望多少能让大家对塚原一家有所了解。

因为,这是我们栗驹营的底色,或者说是特色。

也就是,我们的营队不是凭空设计、临时组织起来的。它是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生长出来的。

我们的孩子将会有9天的时间,获得一次像健太他们那样,在山里生活的机会——


  • 与伙伴相处:一起生活、玩耍、吵架再和好…

  • 有辅导员陪伴:关心尊重孩子、支持孩子实现想法,但严守底线‍‍

  • 自己创造生活:营造帐篷村,生火做饭…

  • 在自然中探险:森林徒步、溯溪、跳潭…

  • 接触日本文化:生态旅行,了解当地人如何与山共生…

  • 团队挑战:两天一夜的负重登山(塚原家满五岁时就要挑战登栗驹山,咱们是大孩子,提高些难度,应该没意见吧?(笑)

......

哦!还有与塚原家的孩子们做邻居!

今年健太10岁了,终于有资格加入我们了?!


最后,让我们想象一下,夏令营到了最后一天。

中国的孩子们已经习惯了山里的生活(他们的适应力比大人想象的要强得多!)

带着各自的行李,登上下山的车。一个个看上去好像与来时并没有太多不同,只是变得黑了一些,笑容多了一些。

但是,我们知道,重要的事情,眼睛是看不见的——

他们的生命里,从此多了一座山。

时不时可以想起,有时候还可以回来看看的,一座山。


注:营队生活毕竟不同于日常生活,哪怕是健太他们的生活,所以,营队有自己的规则,比如需要一起进餐,不能使用电子产品等等(笑)。

山里的孩子都是魔法师!

栗驹山和健太一家等着你!


如果您对栗驹夏令营感兴趣,请阅读以下招募信息:‍‍

招募|“今年夏天,一起去栗驹高原冒险夏令营!”(8/14-24)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日公益伙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