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临空经济蓄势待飞--廊坊借势北京新机场助推经济发展解析

2017-06-08 廊坊空港


廊坊空港

新机场新机遇!向西,再造一个新廊坊!廊坊空港,百万人口,未来发展新引擎!

让我们期待『 廊坊空港 / 万庄新城 』的未来更美好……爆料请加小编微信:3603690


  点击左下角的原文阅读,了解 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 的宏伟规划


临空经济蓄势待飞

——廊坊借势北京新机场助推经济发展解析



  2014年12月26日,位于京廊交界的北京新机场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其功能定位为综合型、超大型国际机场,将建成亚洲最大航空枢纽港。随着北京新机场的建设,“临空经济”这一概念便进入廊坊人的视野。可以说,北京新机场的建设为廊坊发展临空经济迎来了难得的机遇。


  如何抢抓机遇,乘“机”而上,加快临空经济区建设,推动廊坊绿色发展、高端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成为廊坊人关注的焦点。


区域布局

京冀两地携手共建临空经济区


  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天津临空产业区、武汉临空经济区、成都双流临空经济综合功能区……近年来,一个个临空经济区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其成绩令人艳羡。新机场项目的启动,让我市对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抱以期待。


  据了解,在北京新机场周边建设临空经济区,是河北省和北京市共同的愿望。为避免“各唱各的调”而弱化新机场的区域经济价值,我省与北京达成共识,将携手共建临空经济区。目前,京冀双方都在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抓紧编制临空经济区总体发展规划,希望通过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将临空经济区打造成未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廊坊作为河北临空开放的窗口、京津冀一体化的前沿,北京新机场的开工建设,可谓是为廊坊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承接辐射上,我们选择主动服务,才能找到共赢的结合点。积极主动地承担疏解北京城市压力的职责,推进与北京的同城化、一体化、融合式发展。”市委书记王晓东说。


  借助天时、地利、人和,廊坊把建设临空经济作为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高端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引擎”和“引爆点”,奋力打造河北省环京津增长极战略突破口。


  北京新机场与廊坊主城区直线距离约为26公里,在地理位置上来说,廊坊地处北京新机场的空港核心区、相邻区和外围辐射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北京新机场可以被称为“廊坊的机场”。无疑,建到家门口的北京新机场也成为廊坊寻找环京津共振点的依托。


  廊坊针对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也有了具体想法。市机场办主任郝合瑞介绍,目前,廊坊已经做出总占地220平方公里的临空经济区初步规划。


  “临空经济区整体上按照‘一主两副’结构规划建设,主中心位于新机场东侧广阳区辖区,占地115平方公里,两个副中心位于新机场南侧,分属固安县和永清县,占地105平方公里。”郝合瑞介绍,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定位为国际化空港枢纽地区,环渤海地区、首都经济圈及河北省的综合性门户新区和核心空间增长点,海陆空联运枢纽,廊坊市的次中心区域。


产业规划

谋划大项目好项目,吸引企业投资


  2014年底前正式动工,项目工期5年,这是北京新机场的具体建设计划。按照预计,到2020年,该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将达到4500万人次,2025年达7200万人次,2040年达1亿人次。专家测算,当北京新机场每天进出港旅客达30万人次时,按1∶1的比例,直接就业将达30万人,按照产业辐射周边间接就业人员2至4倍比率,间接从业人口将突破100万人。


  可见,北京新机场不仅是一个交通设施,还将是城市的一部分,堪称一座新城市。


  有关专家认为,随着新机场建设进程的加快,与航空相关的商务活动、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制造业、物流产业等产业发展将同时加速,对城市商务、商业、休闲娱乐、餐饮、教育等方面都将提出较高的要求。


  抢抓机遇,乘“机”而上。廊坊围绕航空运输业、航空物流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临空产业,正在谋划和储备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并适时启动规模招商活动,吸引企业到新机场周边区域投资。


  当前,在临空经济产业规划方面,廊坊有了初步的想法。


  “廊坊发展目标是着眼新机场建设、首都城市功能转移,打造保税加工仓储与现代物流,设施农业以及高值食品集散交易,智能生产、电商和知识经济,会展购物娱乐综合型服务业,高新技术制造产业五大支柱产业群,对廊坊未来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郝合瑞说。


  目前廊坊产业布局规划已经展开。距机场约1公里范围内是空港区,是中心机场环,产业类型包括机场的基础设施机构和直接与航空运输业相关的产业;距机场约6公里范围内是紧邻空港地区,是商业服务环,主要是商业服务区,为空港运营、航空公司职员和旅客提供相关的商业与生活服务设施;距机场约6公里至10公里范围内是空港相邻区,也是空港交通走廊沿线高制造配送环,发展高时效性与高附加值的相关产业,如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物流配送、旅游博览、办公会务等第三产业;距机场约10公里至15公里范围内是外围辐射区,最远约30公里范围内,是外围环,为间接影响的商务区和为机场雇员及其他人员提供的附属居住区等。


未来发展

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现在,廊坊正值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凭借区位优势、规划优势、产业优势,廊坊正在成为河北对接北京的“桥头堡”,也将成为北京新机场建设获益较大的地区之一。


  随着新机场开建,人流、物流、产业流将会迅速聚集,廊坊必须利用好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以临空经济区建设为载体和平台,将大批发展要素吸引到廊坊来。


  市政协常委、市规划局副局长要根明说,目前,廊坊面临着首都经济圈规划、首都新机场建设等区域重大发展机遇,应研究市域空间布局,以构筑河北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大北京都市连绵区核心发展空间。要调整行政区划,将永清、固安由县调整为区,以“两个规划”入手,整合固安、永清用地和空间,中心城市“一张蓝图绘到底”,避免过度开发房地产、形成北京新卧城;避免产业雷同、低端同质竞争;避免以各类园区名义圈地、失去未来发展机会。


  “2013年我们总结归纳出‘构建复合交通网络,增强临空经济支撑;打造空港新城,助推临空经济发展;临空经济产业发展战略思考;加强环境保护,提升生态环境;构建临空经济人才高地’等5个课题,并将其中最为重要的构建交通网络、设立高规格工作机构、推动机场建设3个课题定为市政协当年的重点课题,组织全市10个区县政协及各级政协委员开展调研,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成果,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市政协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刘中立说。


  “从区域宏观层面来看,新机场作为服务于首都经济圈的重大基础设施,应体现出‘区域共赢’原则,既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能实现区域机场体系、区域交通体系和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升级,还能带动区域内的产业升级。”固安县委书记杨培苏说。这让固安县产业升级有了更足的底气。依靠空港经济,他们选择了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未来十年固安产业升级的最强劲引擎。


延伸扩展

加快中心城市向西扩容


  新机场建设使得京津冀发展主轴调整为北京——新机场(河北、廊坊)——天津。在区域竞合中,廊坊一跃成为京津之间的枢纽城市,成为京津冀区域的节点城市。新机场作为一大资源,将可能成为廊坊城市发展史上第三次历史性机遇。


  “新机场的建设对于廊坊、对于河北的发展都是天赐良机。”省委书记周本顺在廊坊调研时,也强调廊坊必须牢牢抓住北京新机场建设这一重大机遇。


  “近年来,由于地处城市东北方向的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拉动,城镇化要素不断向北聚集,廊坊主城区实现了向东北方向的拓展,目前,该方向已达到市域边界,发展空间受到局限。”要根明说,“未来五年,依托新机场的强力引擎,廊坊主城区要向西发展,以空港新区为带动,实施中心城市的再一次扩容。”


  与目前廊坊市区的面积相比,总规划面积为220平方公里的空港新区相当于再造一个新廊坊。


  为了拉开空港新区的发展框架,作为主动脉的路网交通建设已被列入先行要素。廊坊提出,要将新机场及周边路网前期工作建设当做当前的重点工程来抓。


  “廊坊已经全面启动了对接北京新机场路网规划工作,并启动了廊坊对接北京新机场地面交通基础设施方案的研究,还要不断根据北京新机场建设动向及时优化调整。”市北京新机场工作办公室主任郝合瑞介绍说,与新机场交通对接的先期谋划主要集中在公路、铁路两个方面。


  通过连接北京新机场,北京、廊坊、天津未来有望形成“L”型的一条全新发展轴线,而廊坊恰恰位于这条新发展轴线的中部。廊坊的主城区将位于这条新轴线与京沪高速共同构成的“黄金三角区”内。


  新机场建成后,从南部进入机场的车流,将必经廊坊。为实现进出机场的人流、物流的快速转运,廊坊将规划布局包括5条高速公路、2条城际铁路和1条轨道交通在内的“521交通网”。其中大广高速、廊涿高速已经建成,规划要建的G3京台高速、新机场高速和唐廊高速这3条高速公路中,京台高速河北段已基本建成,北京段将于近期开工。两条城际铁路是廊涿城际铁路和京九客专。另外,廊坊还提出,远期规划建设一条从高铁廊坊站到新机场的轻轨快线。


  北京新机场的建设,不仅仅架起了连接廊坊与北京的“桥”,也架起了连接廊坊与世界的“桥”,更助推着廊坊经济社会的腾飞。廊坊必将借助新机场,在区域重新定位,实现高端、快速发展,真正成为河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2015-01-29 廊坊日报)






小编那么拼,点下方留个手印。如觉文章不错,转发让朋友都能分享到未来十年廊坊的历史性发展机会……


  点击左下角的原文阅读了解 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 的宏伟规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