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八月 | 人文书托邦8月新书速递
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
——林语堂《论读书》
汪冬莲 著
35.00
978-7-300-22828-0
农村何往?农业何为?农民何去?
对农村变迁的深描述,对城镇化热的冷思考。
人、土地、房子,一份守护家园、回望故乡的告白书。
20世纪后20年至21世纪前20年,是中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走向现代的工业化、城镇化社会的裂变时期。毫不夸张地说,整个社会在这40年中发生的嬗变,超过以往5000年。
为了记录那些亘古以来就在土里刨食的人们的生活嬗变,记录他们面对千年一遇的社会转型时那种突围与奋进、固守与涅槃,作者以其家乡——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下辖的一个1000多人口的山村满川田为典型,做一个内陆乡村40年社会变迁的全景描述。
痛感于传统的农人正在远去,新时代的农民,却迷失在现代化的十字路口:他们接过农业大旗,却草率敷衍;他们亦知传统的点滴消融却无力挽住狂澜;他们知道老路已被堵死,却又不知道去路怎么走……作者解剖了满川田这只“麻雀”,以此献给伟大的变革时代,献给那些在这波城镇化浪潮中,注定必须留在农村,从事土里刨食事业的最后的农民。
杨娜 等编著
978-7-300-23020-7
88.00
全景展现当代汉服文化的发展变迁
记录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的巨大魅力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踏上复兴之路。这其中,汉服运动既是当之无愧的先驱者,又是最具韧性的实践者,而且以其最具宣示性的行动戏码,创造了最具可读性的历史纪录。
本书作者杨娜是汉服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汉服归来》就是她对自己亲身经历的汉服运动的观察、记录与思考。透过这本书,可以看到十几年来围绕汉服展开的思考、行动与纷争,看到在这背后隐藏的激情、理念、利益以及由此而来的冲突,看到到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和推陈出新的巨大潜力。这本书不仅是以往汉服历史的见证,还将推动汉服运动更上层楼。
王兆胜
38.00
978-7-300-23010-8
寻味大师笔下的闲适、萧散、幽默与智慧,
感悟一代文学名家林语堂的魅力人生
林语堂,中国现代作家中少有的双语作家、语言学家、小说家、散文家,曾于1940年、1950年、1975年先后三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他将孔孟老庄哲学、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至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
而在20世纪,林语堂被认为是一位带有神秘色彩的作家,这种神秘一方面来自他自身人生经历的曲折复杂,另一方面来自主流文化力量对他的拒斥与封闭。他曾是鲁迅的批判对象,他曾与赛珍珠对簿公堂,更有人指责他晚节不保。他在中国受到冷落的同时,却在海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中国学术界对他的冷漠、指责与国外学术界对他的高度评价形成一种鲜明的反差。
林语堂研究专家王兆胜在《闲话林语堂》中,与林语堂进行了一场灵魂的对话,解读林语堂错综复杂的“一捆矛盾”,并指出:林语堂的价值是指向当下,甚至是指向未来的。这似乎也暗合了林语堂自己的预见:“我是个不合时宜的人物,但我的书主要是写给数十年后的人看的。”
张丁
68.00
978-7-300-23140-2
读家书,忆党史,缅怀先烈,不忘初心
2015中国好书《抗战家书》姊妹篇
《图说红色家书》共收录45个家庭60封家书,家书的作者都是中共党员和追求进步的人士,既包括陶铸、邓子恢、滕代远、帅孟奇等老一辈革命家,也包括陆更夫、左权、冯庭楷等革命烈士,更多的则是普通党员和士兵。
家书中所表现出来的各个时期对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对家人亲友的醇厚亲情、面对各种复杂环境时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都是真情实感、鲜活生动、触手可及,也因此更加感人至深。全书再现了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与感人情怀,让读者从红色家书中得到感悟,重温党史,不忘初心,缅怀革命先烈,汲取继续前进的力量。
陈力丹 主编
978-7-300-23055-9
48.00
恩格斯说:“新闻事业使人浮光掠影,因为时间不足,就会习惯于匆忙地解决那些自己都知道还没有完全掌握的问题。”不论外部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读书对于弥补新闻从业人员的缺陷都是必要的。
为鼓励读书,自2011年8月至2015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在《青年记者》主持“读新闻传播学书”栏目,形式为陈力丹导读按语+3篇学生的读书笔记,组织学生读了53本书,共发表读书笔记162篇。经过进一步筛选,《陈力丹带你读新闻传播学经典》将书目压缩至41部,新组织了2组我国新闻传播学界不熟悉的传播学格拉斯哥学派的两个系列书(共5本)的读书笔记(共5篇)。
这样,本书共涉及关于46本书的128篇读书笔记,这些书的选择和关于这些书的读书笔记,对于在读的和未来的新闻传播学本科生、研究生,在读书方面会有一定引导意义。
本书所列,大部分是与新闻传播专业有关的书,按大的主题分为9个专题,从马克思的经典论著到我们对互联网的认识,涉及新闻生产与传播、传播主体、传播史、传播理论、传播政策、传播现象、电视批判等方面。
[美]西摩·查特曼(Seymour Chatman) 著
徐强 译
45.00
本书关注的是叙事学以及通常的文本理论的术语。它力求从两个角度对叙事术语学作出统一化论述。前四章是第一个角度,它是外部的,关注的是叙述(Narrative)——尤其是虚构的叙述——与其他种类的话语或“文本类型”之间的关系。接下来的六章从一个内部角度走近叙事学。它们检验了仍处于争议中的一些概念与公式:隐含作者,叙述者的本质,人物“视点”或“聚焦”的概念,以及“不可靠叙述”与作者所谓“易错过滤者”之间的区别。整个论述中,作者都从文学与电影两方面引述例证,以增强理论的可理解性。
田舍之 书 简山 绘
978-7-300-23142-6
35.00
汉字,不只是一项工具,在其音美、形美、意美的文化意蕴之后,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图腾,是凝结了先祖智慧的精灵,是传续、流淌着传统文化精蕴的一眼活泉。汉字与《易》同理同源,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象思维”的代表,走进汉字,可以破译上古先人留存其中的对宇宙、自然、社会以及人生的见解,可以启迪我们对生命、生活以及为人处事之道的思考。汉字,是我们对话远古、对话经典的唯一路径,是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金钥匙。
该记事本遂将道、得、仁、艺、志、我、孝、教、等16个古汉字中的精神内涵浓缩成16幅图画,田舍之老师亲笔书法其上,终合成16幅书画作品。
田舍之 书 简山 绘
978-7-300-23141-9
35.00
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也不仅是涵养心性方法,它是一扇门,通向传统文化之大美,通向智慧。书法,从习练方法、笔法动作及结构特点,无一不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相契合,其黑白、向背、避让、收放及开合节奏,皆是《易》思维的具体呈现与应用。由书法而体悟智慧,是学习传统文化的一个方便法门。
该书遂将其中精神内涵浓缩成16幅图画,田舍之老师亲笔书法其上,终合成16幅书画作品。 《书法· 智慧》国学系列记事本,内有16幅书法智慧书画作品和16篇扣触心灵之门的人生格言,供您欣赏与品味。
后台留言告诉小邦你最想看的一本,就有机会获赠该书哦^_^。
人文书托邦微信号:renwenshutuobang,每天推送精品读书信息,点击右上角按钮可分享到朋友圈,点击“阅读原文”可获知该文更多详细资讯,或直接购买所荐图书。
人文书托邦读者俱乐部QQ群:216643966,在这里,结识和你一样的人文爱书人。
如有书评自荐或阅读反馈,请直接回复;媒体联络,也请直接回复或私信新浪微博@周粥粥姑娘、@人文书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