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雅沙龙|阎步克、叶炜:历史的多面性

2016-10-09 黄承炳 熊昕童 通识联播
博雅哥说

本文是本学期的第二次博雅沙龙活动纪实,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阎步克老师、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叶炜老师与同学们展开了活泼且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在本次沙龙活动中,两位老师和同学们的深入探讨主要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如何理解历代王朝更迭中“正统”与“中国”的概念?
●如何理解史观与历史解释的多样性
●如何在“制度史观”的视野下理解中国古代史中的各种细节问题?

Vol.302博雅沙龙沙龙纪实:中国古代史&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


2016年9月30日,《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和《中国古代史(上)》两门通识核心课合办的课程沙龙成功举办。两位授课教师阎步克教授和叶炜副教授应邀出席,来自历史学系、中文系、哲学系、外国语学院、光华管理学院等院系及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兄弟院校的二十余名同学参与了现场交流。沙龙一开始,阎步克教授鼓励大家不要拘束,随意交流,可以即兴分享课程内外的感想、疑问与见解。
图为正在与同学们交流的阎步克(右)、叶炜两位老师
 
何为中国?
作为一个长期以汉族人口为主体的国家,非汉族统治者建立的政权如元朝、清朝是否可以代表正统中国呢?进入提问环节后,一名男生首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对此,叶老师引用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予以回答,并且指出,“正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非汉族建立的政权,是自身因素与传统共同塑造的结果。阎老师提示同学,对怎样看待蒙古帝国与元代中国的关系、怎样看待“大清国”与“中国”的关系这样的问题,学界近年有很热烈的讨论,同学们可以检索阅读。

随后,有同学提出,“既然如此,那古代到底有没有‘中国’这一同一性的概念呢?” 阎老师谈到,“中国”这一语词先秦就已出现了,但与今天的“中国”概念不同。自先秦以来,还有一个“华夏”概念,跟“蛮夷”相对。透过“华夏”这个语词来探寻,人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连续性的主体,首先是种族和疆域,进而是其特定的文化与制度。“华夏”的种族、地域、制度和文化展示了强烈的连续性,虽然其边界也有模糊之处。叶老师表示赞同,并且进一步指出:与此相关的问题,就是古代中国为何分久必合,很多学者指出其原因就是共同文化。有学者认为,早期中国文化圈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形成了。
图为认真倾听、思考的诸位同学

史观与历史解释
关于“中国”的讨论引起了在座同学极大的兴趣,有同学提出从世界史的视野来看,基督教的文化认同不逊于中国文化,而为何基督教文化圈小国林立,中国却没有?阎老师回答说,小国林立还是统一王朝,不仅仅取决于文化与宗教,更是一个政治体制的问题。中国史的一大特点,就是集权官僚体制的早熟。秦汉的政府集权程度和官僚行政的发达程度,超过了同期的罗马帝国。秦汉统一王朝塑造了中国人的政治共同体意识。而基督教世界的各政权的来源、特点与发展历程,跟秦汉王朝大不一样。连类所及,又有同学提出了个人看法,认为古代中国之所以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来源于天才政治家的设计,包括主持变法的商鞅,还有后来的秦始皇。阎老师回答说,我们应养成一个习惯:面对一个问题时,首先要澄清思维方式和出发点。把历史的重大变化归结到少数的天才或英雄,不妨说这是一种“英雄史观”。这也是对人类生活的一种理解。有人认为历史没有规律,只有一浪一浪的人物与事件,少数“天才”、“英雄”或“杰出人物”得以展示和实现其“自由意志”。但也存在着不同的史观,比如说,也可以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其“结构”的维系与变迁的法则是个人无法超越的。“英雄史观”大约也有其独到之处。“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一种史观,都好比一束从不同角度投向黑暗历史客体的探照灯光,它们照亮了不同景象,但也必定各有所见不及的地方。历史研究的工作之一,就是去寻找新角度,找到新思路,并使之跟史料有机结合起来,由此带来新知。能否带来新知,就是衡量一种“史观”的价值的标准。
从史观的多样性,阎老师顺便还向新生提示了学习方法的转变。阎老师说,中学阶段的学习目的,不妨说是牢牢记住唯一正确的答案。而进入大学之后,就应知道真理是相对的,真理不止一个,学习目的已变成去了解尽可能多的不同解释、不同答案。到了读研究生的时候,学习目的就变成了探寻新知,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答案了。
对于阎老师谈到的“制度史观”,有同学好奇地问道:在制度史观下,当代中国的国家体制与中国古代的国家体制,到底是断裂还是延续呢?阎老师表达了个人看法:我的提法是“升级换代”。如果说夏商周王国时代是中国国家体制的1.0版,两千年帝制是其2.0版,那么近代外部制度文化的巨大冲击,就导致了国家体制向其3.0版的重大转型。所谓“升级换代”的提法,目的是强调现代化的政治转型中,依然包含着历史连续性。对此,叶老师补充说:“中国建国以后的体制与古代也有割裂的地方,含有很多模仿苏联的因素与战时体制的延续,我们现在开始逐渐重视传统遗产。”
图为阎步克老师

历史深处
话题随后转入了若干历史细节问题。一位同学提出,阎老师把中国官阶制度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五大阶段,其中唐宋时期是品位分等的典型时代,而秦汉和明清是职位分等的典型时代,但是为何秦汉明清“以事为中心”的位阶体制下,反而出现了大臣专权,而唐宋时“以人为中心”的位阶体制下却没有出现呢?阎老师解释说,他在《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中所讨论的,是品位结构所体现出来的官僚与皇权的权势及身份关系,这些关系特别体现在官僚的特权与身份性的消长之上。这跟少数权臣一度专权,不完全是同一个问题。权臣所专擅的权力也来自皇权。田余庆先生曾说,东汉的外戚宦官专权等现象,应视为“皇权的旁落”,而非“皇权的衰落”。叶老师同时也指出,唐宋权臣其实也并不稀少,特别是南宋,如秦桧、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等都是权臣。
有同学在读书时发现,在唐肃宗以后,统治者经常用道教祥瑞来为政策寻求依据,这是不是一种利用道教增强统治合法性的做法呢?叶炜老师回答说:五代的武将有言,“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宗教对神化皇权有一定作用,但未必是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对藩镇的割据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实力。
一名同学发表看法说,中国古代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现象,背后是对官民矛盾的调和,对官民利益冲突的调整。叶炜老师的看法是,中国古代的官民之间存在着对立,但其间也存在着流动性,历史后期的流动性比前期更为活跃。调和官民矛盾,在古代存在着各种机制。从唐代以后,胥吏这个群体,就被塑造成了官和民的共同对立面,胥吏承担了部分民众的不满,这对减小官民矛盾多少起了一定的作用。
此外,同学们还就魏晋玄学与门阀政治的关系、两宋经济发达与军事孱弱之间的矛盾、民族国家与民族认同、政治文化研究中政治与文化如何结合、中国古代改革经常失败的原因、阅读与个人研究风格的形成等问题,同两位老师进行了热烈讨论。
图为叶炜老师

两个小时转瞬即逝,同学们还有很多疑问打算讨论,还有很多心得希望分享。不过,沙龙不得不在这意犹未尽之时告一段落了。在本次沙龙中,大家对二位老师的思维特点都有所了解,希望这对选课同学能够有所助益,期待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听课中向二位老师学到更多。

清扬 摄影 /  维阳 编辑  /  东宇 校对

通识联播,每晚6点准时为您播报
 通识经典丨 课程大纲 丨 微访谈 丨 走进课堂 阅藏知津丨 通识讲座 丨 讲习班 丨 博雅沙龙
来稿请寄:tongshilianbo@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