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昝涛 | 多元文明时代,通识教育的走向如何?

2016-10-10 通识联播
博雅哥说

本文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昝涛老师在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识教育会议上的发言。昝涛老师结合其切身教学经历,对当前的通识教育提出了中肯独到的建议。在本篇文章中,你将看到:
●通识教育应当肩负起“促进多元文明交流碰撞”的重任。
●当下的通识教育要注意把全人类的不同文明,尤其是各民族的轴心文明,放到平等的地位上对话。
●在解读西方文化时,应借助于我们自身的知识传统,发掘与中西共享的价值之间的关联。
●改善当前的通识教育,一方面需要反思西方启蒙主义的知识体系在中国落地的前提,另一方面也要放眼中西在人性、文明等方面的共通性。

Vol.303.1通识经典通选课《伊斯兰教与现代世界》心得
昝涛 


北京大学历史系

各位老师下午好!之前,我没有对通识教育有什么思考。但是,我确实在北大开了一门课叫《伊斯兰教与现代世界》的通选课。我从2008年开始就在北大本科生中讲这门课。 前两天我们学校发了一个通知,是组织申报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首先,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定位是“以推动经典阅读为重点,通过经典阅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后面又提到课程主要包括四个系列:“1.中国文明经典系列,主要集中于中国古典文明传统的经典著作;2.西方文明经典系列,主要集中于西方文明传统中的经典著作;3.现代社会及其问题系列,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深入探讨现代社会在政治、经济、法律、国际关系等领域中面临的根本性问题;4.人文与自然系列,主要集中在文化艺术和自然科学领域,探讨人文与自然之间的互动,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自然科学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虽然我感觉自己的课跟前面提到的内容都不太搭边,但还是申报了。 下面我结合今天的主题,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图为昝涛老师在讲座中


今天听到现在,我感觉大家理解的通识教育好像还是西方来的。在座尤其搞西学的人,多多少少有点启蒙的情怀在,就是要立志能够教育出什么样的人来。这个定位很厉害。我一直没有把自己提高到这个高度上思考。我开的通选课,主要是一个想法,就是促进对多元文明和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 通识课是在中国开的,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给讲汉语的大学生开的。我们的传统教育在上大学以前基本上是缺失的,这种情况下,一个学生刚上大学就要接受西学的启蒙,这或许有些“不接地气”的感觉。西方文明的东西和教材搬到中国课堂上,有些前提是不是应该得到反思?今天我听到的更多是启蒙情怀,反倒没有听到这样的反思(或许因为秋风老师的发言时间不够?我看他提前走了);我觉得,什么东西应该和能够进大学课堂,以及如何教授,可能也应该是值得反思的。这样,有些不太令人满意的情况,也就能够得到合理的认知。
按照高全喜老师的意思,包括白皮书里提到的,通识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育人,培养健全、包容的人。这个很好!话说回来,人类有好几十亿,有五分之一是穆斯林。如果通识教育强调“通”的话,这个“通”既应该包含通古今之变,也应该包括通不同轴心文明之公理的意思。就是说,应该对全人类的不同文明放到平等的地位上对话。今天大家讲的柏拉图、苏格拉底、孔子、孟子,其实都是回到了轴心文明,大家如此“器重”轴心文明,无非是因为它们确定了我们今天思考的框架、概念和基本主题。 从我个人讲授这门课的基本情况来看,我也有意识地回到轴心文明的希伯来传统这里去,所以,头三讲基本都是围绕这个问题,首先是这门课程的介绍,其次讲当前世界上主流的关于伊斯兰问题的几派观点,然后讲何为宗教,再聚焦到“亚伯拉罕宗教”,将三大一神教对比来看。基本上是站在文明对话的立场上讲授这门课,这个对话不只是不同的宗教之间,更是不同的轴心文明之间。
图为沙迦古兰经纪念碑

我的一个基本的认识前提是,讲汉语的大学生,几乎没有受过什么传统教育,实际上他们在理解柏拉图、苏格拉底,以及《古兰经》、《圣经》的时候,能够寻找的坐标系还是中国传统本身。我个人认为,即使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传统教育,但是,他们受过民间教育,包括我们的电视剧、民间宗教、民间文学、民俗文化,等等,这个教育是耳闻目染的。所以,我觉得在讲授外来思想的时候,或许还得回接到这个传统上去。通识教育需要讲人性或人类间的共性,并努力去发掘这个共性。《圣经》里巴别塔的故事,暗示人类曾为一个共同体;尼采不是也说过吗,人类有数百种语言,你学习那么多外语也不会学到什么真正全新的东西。 我的课上会讲到“圣训”,就是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录,在我们的传统里,《论语》其实也是后来的儒者编纂起来的圣人言行录。当然,里面会有很大的差别,但这个编纂圣人言行的传统做法是一致的。 
图为庄严圣洁的伊斯兰礼拜现场

《论语》里讲到子贡问孔子:“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这个故事讲过犹不及的,这个词大部分中国人都懂得。在讲《古兰经》和“圣训”的时候,会提到伊斯兰教特别强调中正之道,《古兰经》里会提到真主是不喜欢过分的人的,“圣训”中更有鲜活的例子来讲“过犹不及”的道理:有一个人问穆罕默德,一个人吃喝睡觉都顾不上,一心只想多做礼拜,是不是会得到真主的报偿多一些?先知穆罕默德说,不是这样的,你首先要保证你的身体健康、精神饱满,这样礼拜才好,你的身体不是你自己的,你的身体属于你的亲人和家庭,你要为他们负责,所以你不能牺牲自己的身体。其实这就是过犹不及的道理。意思就是说,如果借助于我们自身的知识传统,很多道理就会更容易理解一些,也能够发现:啊,原来大家的主张差不多。

这门课我讲的是伊斯兰教的基本历史,尤其是关于教义、原则、经典,等等,我申报核心课程的时候也很强调对经典的阅读,不过,这与前面有的同仁讲到的那种精读不一样,因为阅读经典在我这门课上是一个接触原文的过程而已,只是一个浅尝辄止的做法。《古兰经》和“圣训”中的很多话,有非常多的争议,从我们角度来说,主要还是去发掘与我们共享的价值之间的关联,其最终的效果,追求的无非是不要把世界上的那五分之一的人看成与我们完全不同。包括对所谓伊斯兰的复兴这个问题,也不要过于觉得突兀,现在很多民族不都是在讲伟大复兴嘛,或有相通之处。 
图为曾成钢作品《大觉者》,选取了老子、孔子、释迦牟尼、耶稣、苏格拉底、穆罕默德和马克思等七位代表着人类思想高峰的智者,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具体地呈现了人类思想史长河交汇碰撞的壮丽画面。

我的体会就是,在中国的课堂上用中国的语言来讲述另外一个文明,而且是在我们大学的知识体系当中相当弱化、所占篇幅非常小的知识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头四年基本都在摸索我的课件,后来慢慢可以形成一个体系了,现在我设计的十五讲都比较丰富了。也就是经过七年的时间基本上探索出这么一门课程。 总之,我觉得,现在谈通识教育,主流还是围绕西学意义上的古典学在展开,明显地具有启蒙主义的情怀,较少询问这套知识体系在中国落地的前提,似乎将其视为必然且普世的。可能读“大书”即有此种倾向。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穆斯林的传统及其现代方案,也应被纳入“通识”的视野,尤其是在寻求不同轴心文明在经典意义上的共同性方面,它是不可或缺的。需要学生在人性、文明方面意识到一种共通的东西。从而可以寻求得这样的文明间共性。这不也是“通识教育”的应有之义嘛! 以上只是我的一个粗浅的想法,仅供大家参考,也可能和诸位说的通识教育无关。 谢谢!


钰涵 编辑  /  宇飞 校对

通识联播,每晚6点准时为您播报
 通识经典丨 课程大纲 丨 微访谈 丨 走进课堂 阅藏知津丨 通识讲座 丨 讲习班 丨 博雅沙龙

来稿请寄:tongshilianbo@163.com


想跟昝涛老师进一步面对面交流吗,快来参加沙龙吧!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获得昝涛老师“伊斯兰教如何面对现代化?”主题沙龙的相关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