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之道——第三届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校长论坛”纪实

2017-08-23 通识联播 通识联播

博雅哥说

8月22日上午九时,以“通识教育与‘双一流’建设”为主题的第三届(2017年)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近两百名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通识教育建设者云集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之道。


本次年会的“校长论坛”中,在联盟秘书长、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院长甘阳老师的主持下,联盟理事长与副理事长,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中山大学校长罗俊、武汉大学副校长周叶中与重庆大学副校长廖瑞金六位校长围绕“通识教育与‘双一流’建设”展开了对话。


在论坛的第一部分,六位校长分别介绍了自己对通识教育理念的理解及各自学校的通识教育发展情况;随后,甘老师就如何理解国家“十三五规划”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如何在浮躁社会风气下坚持通识教育等问题与六位校长展开了讨论;最后,校长们回应了其他与会嘉宾提出的问题。


Vol.540.1

讲习班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之道

第三届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校长论坛”纪实


图为第三届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全景


8月22日上午九时,以“通识教育与‘双一流’建设”为主题的第三届(2017年)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近两百名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通识教育建设者云集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之道。在主持人、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傅绥燕老师致欢迎辞并介绍了到场嘉宾之后,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副秘书长、复旦大学哲学院院长孙向晨老师向与会嘉宾汇报了联盟发展状况。自2015年成立以来,通识教育联盟通过举办联盟年会和通识教育讲习班等活动、搭建《通识教育评论》和“通识联播”等平台,积极促进了通识教育理念在高校中的传播,见证了各高校通识教育改革取得的卓越成就。在8月21日召开的联盟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中,各与会代表就联盟的定位、章程、未来发展等问题达成了进一步的共识,并审核、通过了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4所高校加入联盟的申请;最后,理事会决定明年的年会将在中山大学举办。


随后是本次年会的第二个环节,也是令人十分期待的“重磅内容”——围绕“通识教育与‘双一流’建设”展开对话的“校长论坛”。论坛由联盟秘书长、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院长甘阳老师主持,联盟理事长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联盟副理事长武汉大学副校长周叶中与重庆大学副校长廖瑞金六位校长参与讨论。甘老师就六位校长在百忙之中拔冗参加论坛表示了热切的感谢,指出校长们对通识教育建设的关心,正是中国通识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标志。在论坛的第一部分,六位校长分别介绍了自己对通识教育理念的理解及各自学校的通识教育发展情况;随后,甘老师就如何理解国家“十三五规划”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如何在浮躁社会风气下坚持通识教育等问题与六位校长展开了讨论;最后,校长们回应了其他与会嘉宾提出的问题。


林建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首先发言的是本次年会的东道主、北京大学林建华校长。林校长指出,是不是为学生提供了最好的教育、学生是否得到了最好的成长体验,是所有本科教育的从事者都需要时常扪心自问的问题。中国大学有很强的专业教育传统,这是大学教育的基石,也是研究型大学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道路,未来的教育不能丢弃这个基础。但是在专业知识之外,作为一个人、一个社会的人,学生在未来要迎接种种挑战,而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通识教育,却是以往教育的短板。因此,中国大学必须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道路。


图为林建华校长发言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北大的本科教育改革正是分别从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两个方面入手推进的。在专业教育方面,北大建立了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与原来相比,压缩了必修课程的数量,为院系和学生提供了更多拓展的余地,也增加了学生在各专业之间的流动性、提高了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在通识教育方面,过去我们一直做通选课,从知识角度做素质教育;而现在的“通识教育核心课”,则更加强调推动学生对重大事件、对人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批判精神。北大一方面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也积极承担着在全国范围内传播通识教育理念、推广通识教育课程的任务,运用慕课等现代技术让更多人享受通识教育。任重道远,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


邱勇:清华的通识教育理念与实践

之后,清华大学邱勇校长就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通识教育从理念进入实践,是一场对目前中国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这一改革正是清华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和着力点。邱校长指出,清华并不缺少通识教育的意识: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理念最重视内在人格的修养;清华大学的著名校长梅贻琦,不仅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也在1941年的《大学一解》一文中指出“通和专要精通,但重心在通而不在专,通为本,专为末”;1944年,梁思成在清华大学做了名为“半个人时代”的演讲,指出有人文没有技术的“边缘人”或由技术没有人文的“空心人”都是残缺的人;即便1952年成为工科院校之后,蒋南翔校长也指出清华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


图为邱勇校长发言


在悠久的理念传统之上,2002年,清华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体系是“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宽口径的专业教育”;2014年,清华又提出了价值培养、能力培养、知识传承“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进一步突出通识教育的基础地位,提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从2013年开始,清华推出一系列通识课程,要求理科生必须学习基础的读写课程,文科生也必须学习一门基础的理工认知课程;之后,清华又推出了新生导引课、专业引导课和通识教育课三类“大类课程”,并于2014年成立了新雅书院,作为小班教育、通识教育与住宿书院制度结合的试点。在清华,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学校顶层设计中的主导性安排,即便艰难,学校也会不断向这个方向努力。


许宁生:通识教育应着力于育人目标

复旦大学的许宁生校长第三个发言。许校长认为,师生的热情对于推进通识教育是最为重要的,必须感谢复旦师生为此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近几年,复旦加大力度强化了通识教育的内涵建设,从板块和课程内容的角度对以往的体系进行了提升,进一步明确了通识教育在“2+X体系”中的定位,被称为“通识教育2.0版”;下一步,复旦还将致力于课程内容、教师参与、书院建设、慕课建设等方面。


图为许宁生校长发言


许校长进一步指出,“双一流”建设中的通识教育,核心目标还是育人。复旦希望能培养各行各业的社会英才,他们要掌握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未来,更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是人类共同体的未来,这就对本科阶段的教育提出了要求,对通识教育提出了要求。习总书记要求育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而通识教育注重德育,德育应当是优先的。从目标方面来看,新的时期也为育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华民族的崛起,要求掌握未来的人对中华文化有充分的自信,而我们的通识教育也应该充实这方面的内容。此外,国外的通识教育经历了从Liberal Arts到General Education的转变,中国的通识教育改革借鉴国外的经验,同时也要进行通识教育的本土化、建设自己的体系,这也是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罗俊:对通识教育理念的三点体认

随后发言的是中山大学罗俊校长。罗校长介绍了自己对通识教育理念的三点体认,即第一,通识教育应该是对人才的全方位培养。人才培养有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是专业素质的培养,是核心课程的任务;第二是能力的培养,可以作为专业培养的基础与铺垫,也能提高学生对接社会的能力;第三则是对“品味与素质”的培养,它超越了简单的知识传授,是对“德”的塑造,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使命。因此,中山大学把课程分为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程,三个方面不可以偏废。


图为罗俊校长发言


第二,一流大学要培养一流的人才。中国的大学教育往往关注中分段的学生,因为他们在专业上有更多提升的空间;但是对于高分段的天才学生,用通识教育来提高他们的品味、拓宽他们的发展空间,对他们更有好处,对于培养一流人才更有好处。


第三,通识教育是人的教育。中学培养的目的是进入大学,但大学培养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未来引领社会的发展,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文化自信。而如果学生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没有基本的了解,又哪里来的自信呢?所以,家国情怀的培养是中山大学教育的重要部分。当然,文科学生也要多学一些自然科学的知识也很重要。


在具体实践方面,罗校长也介绍了中山大学在成立通识部、建立专家委员会、成立博雅学院、加大通识教育人才引进力度等方面的措施,表达了中山大学支持通识教育建设的决心。


周叶中:武汉大学通识教育建设的三个阶段

武汉大学周叶中校长在接下来的发言中,分三个阶段介绍了武汉大学的通识教育建设成果:2003年,武汉大学把原有的公共基础课改为“通识教育课”,是全国通识改革的先锋,是为“通识教育1.0版”;2013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模块化的方式把通识课程分为七个大块,形成体系,是为“2.0版”;2016年,借鉴国内外人才培养的理念和举措,针对通识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改革,是为“3.0版”。


图为周叶中校长发言


具体而言,在最近一次改革中,武汉大学提出人才培养是本,而本科教育是根;只有同时重视“人”的教育和“才”的教育,才能组成“人才”的概念,而通识教育的任务,正是综合对人价值观的塑造、知识的培育、思维方式的拓展与学习能力的提升。在管理体制方面,武汉大学成立了通识教育委员会和通识教育中心;在课程建设方面,鉴于现在课程多而杂、缺少核心理念指导的状况,提出了“42660模式”,即四大模块(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科学精神与生命关怀、社会科学与社会发展、艺术体验与审美建设)、两类课程(核心通识课与一般通识课)、60门核心通识课程和600门一般通识课程。另外,武汉大学也改善了激励机制,为致力于通识教育建设的老师们提供了评优机会和经济支持,以增加老师们的积极性。


廖瑞金:理工科高校如何推行通识教育

与前五位发言的校长相比,重庆大学廖瑞金校长的发言更加突出了重庆大学作为理工科特色突出的大学,在建设通识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重庆大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便开始加强素质教育建设,有一定的基础,但与人文社科占优势的学校相比,仍然有明显的差距。2007年,重庆大学正式提出要补上通识教育的短板;2011年,成立了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2012年成立了博雅学院,提出人文社科的小班化精英教育与全校的通识教育相结合;到现在,这些举措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图为廖瑞金校长发言


具体而言,在课程设计方面,重庆大学把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安排在低年级,更有利于“通”与“专”的结合;在培养目标方面,重庆大学希望统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思辨能力、科学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把课程分为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科学技术和实践创新四个模块。举例来说,重大在人文社科领域的通识课程依托于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重视不同学科的交流融合,如“大学国文”课程,就把对文学经典的阅读与当时的历史、文化、科学技术融合在一起,形成从文学到文化的对话模式;再如科学技术类的课程,要把一个学科的历史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人文状况结合在一起。另外,重庆大学也重视理工科特色在通识教育中的体现,也就是重视实践、强调把观念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当前中国高校中理工科的比重很大,而重大的经验,对于理工类高校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具有一定的价值。


自由讨论:民族复兴背景下的通识教育

在六位校长的介绍之后,甘阳老师向校长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开启了围绕“通识教育与‘双一流’建设”问题的自由讨论。甘老师提出,从90年代推进“素质教育”,到2016年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方向,“通识教育”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希望六位校长讲述自己对这一事件的理解。六位校长一致同意,通识教育地位的提高,应该放在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提高中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影响力的背景下来看待,这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学教育自身发展阶段的要求。通识教育应该面向未来,关注人的成长或者说好公民的培养,回归大学教育的本义,而尽量避免功利心的干扰。


图为甘阳教授发言


说到通识教育与文化自信的关系,甘老师谈起了美国通识曾经是以西方经典为中心,从而确立西方文明的自我认同,但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通识教育开始强调全球化和多元化理念,批判这种“老的白人男性教授死的白人男性的著作”的传统经典教育模式,二者的张力困扰着西方大学今天的通识教育。中国的通识教育可能也面临着如何处理好继承文化传统与面对文化差异之间的张力。对此,罗俊校长提出,要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义高度、突破霸权的思考模式,看到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博学、慎思,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立足。甘老师又提到,很多著名教授倡导通识教育,是希望能在日趋浮躁的大学中重新唤回踏实读书的学风。对此,廖校长指出风气浮躁不只是大学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大学脱离不了社会环境,只能尽力对环境进行纠正。林校长指出虽然功利性的专业教育难以避免,但这些院系同时也在加强基础教育、重视能力培养,同时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地位也在逐渐提升;因此,我们应该对通识教育的发展保持乐观的态度。


作为最后一个环节,与会的其他嘉宾向六位校长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关于专业教育背景下培养的师资是否足以建设一流的通识教育,林校长指出,通识教育在教育思想、方法、理念上都和专业教育不同,在实践中也会受到专业教育风气的影响,但是长远来看,北大也有很多专业教育下培养的老师热心于通识核心课的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许校长也称赞了很多专业领域的杰出学者在通识领域中的努力。之后,与会嘉宾又与各位校长就通识教育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贡献、北大元培学院经验在全校的推广、复旦的住宿制书院建设等问题展开了交流。


图为在甘阳教授主持下六位校长于“校长论坛”展开对话,七位嘉宾自左起分别为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院长甘阳老师、中山大学校长罗俊、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重庆大学副校长廖瑞金与武汉大学副校长周叶中


最后,甘阳老师对校长们的讨论做了简单的总结,指出在近几年的招生中,各校推行通识教育的学院、专业日益受到尖子考生的欢迎,表明通识教育的理念已经在社会各界得到了广泛认可;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通识教育已经成为中国大学必须补上的一门课,发展通识教育,已经成为中国大学发展的大势所趋。在与会嘉宾的掌声中,这次“校长论坛”顺利地落下了帷幕。


  祁箫 供稿 / 东宇 编辑  / 欣洁 校对


通识联播,精彩依旧继续

 通识经典丨 课程大纲 丨 微访谈 丨 走进课堂 

阅藏知津丨 通识讲座 丨 讲习班 丨 博雅沙龙


来稿请寄:tongshilianbo@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