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进课堂 | 李崇峰:中印石窟寺外观初探

李崇峰 通识联播 2020-09-30

博雅哥说


《佛教艺术与考古》是这学期的通识核心课程,由考古文博学院的李崇峰老师开设。本文是李老师的论文《因岩结构与邻岩构宇——中印石窟寺外观初探》节选,发表在《石窟寺研究》杂志上。原文集中探讨佛教石窟寺的构造和地面寺院的关系,旁征博引进行寺院建筑结构比较,阐明佛教石窟寺在何种意义上受到地面寺庙的影响,通过细致考证建筑构造透视时代风貌。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全文。


课程大纲|佛教艺术和考古:南亚与中国

李崇峰:教法与世俗之间的佛教艺术 | 博雅GE微访谈


Vol.819.1

通识经典

地面佛寺之石化


李崇峰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摘要

佛教石窟寺既是对一般寺院(地面寺院)的模仿,也可视作同时期砖木结构或泥笆草庐之寺的石化形式,这在印度石窟群中表现得颇为显著。其中,木构或砖石垒砌的vihāra(僧坊)是石雕lēṇa(僧坊窟)的原型,即lēṇa模拟vihāra雕造;而chētiyahaṛa(塔庙窟),则为木构(塔庙)的石化形式。印度典型塔庙窟的外立面,如珀贾第12窟,系模仿木结构塔庙的正面雕镌和营造。早期塔庙窟皆无石质前壁,而以高大的木构门屏替代。栱形明窗与门道相连,栱顶呈尖状,栱腹雕出仿木椽头,栱两翼弯曲斜下,栱脚外张,完全模拟地面塔庙之外貌。


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武州山“凿石开山、因岩结构”。云冈第19、18、7、8等窟的崖面遗迹显示:窟外接建的木构檐饰或殿阁,山面向前,形如尖栱。石窟外貌作尖栱和木构与岩体相结合,应与印度早期石窟寺有关,如珀贾第12窟前壁即采用半石雕半木构之法营造。从第二期开始,云冈石窟出现仿木结构的石雕窟檐。如第9、10窟模拟汉式木结构殿阁,外立面形如一座“正面六间的木构建筑”。这种模拟木结构的石雕窟檐,应对武州山后续石窟的营造产生影响,开中土石窟寺外貌仿木结构石雕之先河。


龙门石窟东山擂鼓台区窟前遗址的考古发掘,表明中洞与南洞的策划与设计,可能基于高宗“邻岩构宇,别起梵居”之理念,外貌意在模仿唐代“国家大寺”规制。当时长安与洛阳大型佛寺受天竺祇洹寺影响,基本都采用多院落式布局,如长安大慈恩寺“仿给园”,“大唐西明寺以祇园精舍为规模”。道宣所记祇洹寺,正中佛院有“前佛殿”和“后佛说法大殿”之分;龙门擂鼓台区窟前营造的木构殿阁疑作“前佛殿”之用,而岩石主室成为“后佛说法大殿”,同时建造了高水平的石砌踏道与“殿阶基”,致使佛教石窟寺的中国化登峰造极。敦煌等地唐五代以降流行的大型木结构窟前殿堂建筑,应是受到中原北方地区文化中心同类建筑影响出现的。


关键词:地面寺院  石窟寺  石化  模仿


一、天竺石窟寺:地面佛寺之石化

根据洞窟形制和使用性质的不同,古代天竺的佛教石窟大体可以分作僧人栖止禅修生活用窟和供养礼忏佛事用窟两种。前者以僧坊窟为主,附以方形窟和水池等(其中晚期开凿的僧坊窟也雕造龛像,兼有佛事用窟的性质);后者主要指塔庙窟。作为宗教场所,后者应占主导地位,前者只是为后者服务的。一座塔庙窟与一座或若干座僧坊窟组成一处小型僧伽(saṃgha)或寺,许多僧伽或寺连在一起构成气势宏伟的大型石窟寺院(图1)[i]。


图1  印度比德尔科拉石窟连续平面图


现以僧坊和塔庙为例简述天竺石窟寺与地面寺院之关系。


僧坊窟,通称vihāra(音译毗诃罗,意译僧坊),不过依据窟内的俗语(Prākṛta)题铭,这种洞窟原作lēṇa,意为静室或僧房,为僧人隐居之处。典型僧坊窟平面多作方形、平顶,前壁正中辟门道。中央为方形大厅,大厅左、右、后三壁均向外凿出小室,小室门道与大厅相通。这种洞窟,系高度模仿地面砖、木结构的僧坊雕造[ii]。


一世纪末、二世纪初,古代天竺流行一种二层或多层的自御型砖砌佛寺,主要由浮图(塔院)和僧坊(僧院)构成。僧坊平面方形,小室环置中央庭院四周,如呾叉始罗建造于二、三世纪的焦莲佛寺遗址(图2-a)[iii]。宽敞的庭院中央,有时会增建一座方形柱厅,如三、四世纪营造的龙树山(Nāgārjunikondā)第24号遗址中的僧坊;方形柱厅与周匝小室之间为回形小道,小室后墙与寺院外墙共用(图3-a)[iv];其中,面对门道的小室通常为佛殿(龛),其余为禅室。这种僧坊,为栖止与禅修僧人提供了隐逸之所,保护他们不受风吹、日晒和雨淋。至于僧坊的石化形式,纳西克第3窟可作代表(图2-b),其方形大厅、周匝小室及前廊与焦莲寺址的僧坊设计非常相似;而阿旃陀第16窟的平面布局(图3-b),尤其是中央方形柱厅,基本上是对龙树山第24号遗址中僧坊的模仿。因此,文献记载的木构或砖石垒砌的vihāra(僧坊),确实是石雕lēṇa(僧坊窟)的原型。换言之,天竺石窟中的lēṇa是地面佛寺中vihāra的石化形式。


图2-a 巴基斯坦呾叉始罗焦莲寺址中僧坊平面图 


图2-b 印度纳西克(Nāsik) 第3窟平面图 


塔庙窟,通常caityagṛha或chaitygriha(音译支提,意译塔庙),不过依据窟内的俗语题刻,这种洞窟应作chētiyaghara[v],是天竺早期佛教石窟寺的供养和礼忏中心。印度现存最早的地面木结构塔庙遗址,发现于拉贾斯坦邦首府斋浦尔东北52公里处拜拉特(Bairāt)[vi]的铭文山(Bījak-kī-pahārī)。根据遗址的发掘地层,拜拉特的佛事活动前后延续了近四百年。遗址上层是一座砖筑长方形佛殿,下层为圆形塔庙,后者营造于阿育王时期(图4-a)。塔庙直径8.29米,中央佛塔由27根八角木柱环绕;在环形列柱与外墙之间,是宽约2.13米的礼拜道。列柱[vii]与外壁皆于东侧辟门(图4-b)[viii]。塔庙主室的屋顶不存,似为瓦作并冠以陶质尖饰;礼拜道之顶,则架于外墙与列柱顶部“圈枋”之上[ix]。既然僧坊窟系模仿地面寺院中的僧坊雕造,那么塔庙窟也应为地面木构或砖石结构塔庙的石化形式,这点已被郡那尔地区杜尔伽莱纳(Tūljā-lēṇā)第3窟所证实(图4-c)。第3窟平面圆形,中央雕造石塔,周绕12根八角素面石柱。石塔上方作穹窿顶,礼拜道顶部呈扇形,且较主室窟顶略低。此外,穹窿顶表面曾覆置纵横交错的木构梁椽,窟口亦安木质门框[x]。至于外观,地面寺院中的塔庙与石窟寺中的塔庙窟亦相似[xi]。


图3-a 印度龙树山第24号遗址平面图 


图3-b 印度阿旃陀第16窟平面图 


图4-a 印度拜拉特圆形塔殿遗址


图4-b 拜拉特圆形塔殿遗址平面图


图4-c 印度杜尔贾莱纳第3窟平面及横剖面图


基于石窟寺与地面佛寺之密切关系,尤其彼此在外貌结构、平面布局、内部设置、窟顶样式以及装饰纹样等方面的相似,有学者把石窟寺称为“石窟型寺院”(monastery of the guhā-type)[xii]。一般寺院与石窟寺[xiii]皆以空间的建构为基本手段,具有特定的建筑意象,可总称佛寺或saṃghārāma(僧伽蓝)[xiv]。


作为早期石窟寺的供养和礼忏中心,印度典型塔庙窟的平面为倒“U”字形,窟内通常由列柱分作一宽大主室、二狭窄侧廊和一半圆形后室;后室中央雕造一座独石塔,主室前部入口及其上方太阳栱系模仿木构塔庙的正面雕镌而成。依据平面、外立面、明窗、窟顶、列柱和石塔等,印度现存的塔庙窟在考古学上可以分作四期[xv]。第一期塔庙窟应雕造于公元前二世纪后半,即公元前150-前100年。塔庙窟原无石质前壁,而以高大的木构门屏替代,如珀贾第12窟和阿旃陀第10窟。由于自然或人为破坏,珀贾第12窟入口及正面已变成巨大的敞开栱门,致使窟内设置尽收眼底(图5)。这种情形并非设计者原意,整个敞开空间当初由木结构建筑封闭。根据地栿槽及窟口榫眼,并参考两侧浮雕的装饰图案,我们可以推见珀贾第12窟的外立面原貌:石雕窟口(栱门)两侧各置一木柱,两立柱与木梁咬合,木构屏围下部辟门道;横梁上方悬挂的露台由四根楹柱承托,整体构成一宽敞、典雅的木结构柱廊。栱形大明窗与窟口相连,栱顶呈尖状,栱腹雕出仿木椽头,栱两翼弯曲下垂,栱脚外张。栱内木构大多残毁,栱翼表面原嵌木质饰物。这种木材与岩石结合之构思,即半石雕与半木构之理念,是建筑学上颇具价值的技术创新,既在营造上别处心裁,又不缺乏艺术美感[xvi]。整个塔庙窟的外立面造型,完全模拟地面木构塔庙的正立面设计[xvii]。实际上,这种栱形外貌应源自草庐或简朴小屋,在印度早期石刻中多有表现[xviii]。石窟中现存的最早的实例,应是阿育王命人为邪命外道(Ājīvika)在伽耶雕造的洛马斯里希(Lomas Rishi)石窟。洛马斯里希石窟入口周围成组的雕刻可谓杰作(chef-d’ceuvre),崖面上所雕山面(gable end)应是地面木构建筑“山面向前”的精准再现(图6-a)。当时开凿此窟的石匠亦步亦趋,几乎在每个细节上都刻意模仿木匠的所作所为。两根立柱粗大,高3.96米,下粗上细,顶部略内倾,柱头与两主椽或梁咬合,其余椽子平行安置。人字形曲面屋顶,由三重叠压板构成,覆于椽子之上,下端以短捆杆缠绕固定(图6-b)。门道高2.29米,置于半圆栱内,上方由两半月形饰合成气窗。山墙(the gable)面,即山尖顶置尖形饰,其形状应源自赤陶原型[xix]。又,安得拉邦的贡土巴利(Guntupalli)塔庙窟(图6-c),外立面雕作支提栱或太阳栱(chaitya arch),平面亦作圆形,穹窿顶表面雕出纵横交错的弯梁与横椽,整体结构与杜尔伽莱纳第3窟接近[xx]。


图5 印度珀贾第12窟外貌


图6-a 印度洛马斯里希石窟外貌


图6-b 印度石窟中表现的木结构


图6-c 印度贡土巴利塔庙窟外貌


第一期塔庙窟的主室及后室窟顶曾安置木质弯梁和椽子;侧廊顶部有的为木质梁、椽承托[xxi],有的仿木雕造。窟内石柱素面,断面皆作八角形,每柱向上有收分,柱身明显内倾[xxii]。这种设计,应模拟地面营造的木构建筑原型,以抵消塔庙内部“梁架”及栱顶所产生的推力,但在塔庙窟中似不具力学意义,因为窟内石柱既无负荷适应,尖栱也无须承重,它们不抵抗任何侧向压力[xxiii]。不过,“列柱在石窟中愈倾斜,表明它与木构原型愈接近,据此看来年代愈早。”[xxiv]印度现存塔庙窟保存木构成分最多者,应是第二期雕凿的伽尔拉(Kārlā)第8窟,其主室及后室顶部的木质弯梁与横椽迄今保存完好,石塔平头上的伞杆及伞盖也以木料制作且雕刻精致的装饰纹样(图7)。


图7 印度伽尔拉第8窟透视图


印度第三、四期开凿的塔庙窟,与第二期大体接近,只是较其更加繁复。如第四期塔庙窟(475-625年)各部分完全以岩石雕作,不仅主室和侧廊顶部的弯梁、椽子以及塔刹为仿木雕出,而且外立面的所有组成部分均为石作[xxv]。塔庙窟的前半部各具特色。如阿旃陀第26窟雕造一宽敞柱廊,前部由四根立柱承托,两端各开一小室。埃洛拉(Ellorā)第10窟前部雕造一敞开式前庭,除前面外,前庭其余三面绕以柱廊,廊外侧凿出小室(图8)。塔庙窟的外立面,即柱廊或前庭后壁平行分作上下二层。上层主体是设计华丽的栱形大明窗,下层为露台与柱式门廊[xxvi]。栱形明窗分作二型:一种为栱翼两端向内弯曲、栱脚上卷如火焰;栱腹雕出椽头,栱顶镌刻涡卷纹。另一种由前者演化而来,呈三叶形;中央偏上开圆窗,栱脚上翻呈火焰状,栱顶亦镌刻涡卷纹,栱内雕出曲栱和椽头(图9)。


因此,塔庙窟外立面完全模拟同时期木构塔庙的山面进行雕造。至于僧坊窟及方形窟的仿木结构情形,尤其是柱廊的雕造与塔庙窟的基本一致,如阿旃陀1、2、16、17窟的外貌(图10)。


图8 印度埃洛拉第10窟平面图


图9 印度石窟外立面支提栱/太阳栱演变图


图10 印度阿旃陀第1窟外貌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文章剩余部分。

注释:

[i] 印度佛教石窟寺,有些在石窟附近或周边也营造地面建筑,即采用地面建筑与岩石开窟相结合的形式。根据印度考古调查局2000-2001年在阿旃陀石窟区的考古发掘,阿旃陀第4-17窟所在对面山腰,即石窟群下面方瓦哥拉河(Waghora)南岸山地上发掘出土了砖砌的建筑遗址。遗址中央为方形塔基,塔基左、右、后三面环置小室,整体布局作塔庙-僧坊混成式(stūpa-cum-caityagṛha);中央佛塔为僧众礼忏供养之处,周匝小室系栖止禅修场所。根据遗址出土的陶器和一枚拜占庭狄奥多西斯(Theodosius,402-450年)金币,发掘者推测这处地面建筑营造于四、五世纪之间。参见Indian Archaeology 2000-01——A Review, New Delhi: 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 2006:93-97, Plate 73.

[ii] 参见a. 李崇峰:《中印佛教石窟寺比较研究:以塔庙窟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页。b. 李崇峰:《印度石窟中国化的初步考察》,《佛教考古:从印度到中国》(559-584、585-60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561-566、588-592页。

[iii] 焦莲佛寺遗址中的有些装饰要晚到四、五世纪。参见John Marshall. Excavations at Taxila: The  and Monastery at ; Memoirs of the 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 No. 7, Calcutta: 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 1921: 38.

[iv] K. V. Soundararajan, ed. Nagarjunakonda (1954-60); Memoirs of the 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 No. 75, Vol. II (The Historical Period), New Delhi: 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 2006: 66-73, 182-183.

[v] 窟内俗语铭文chētiyaghara,由chētiya(支提/塔)和ghara(窟)两词构成。在中国,这种石窟被称作塔庙窟或中心柱窟,亦作支提窟、制底窟、塔洞、中心塔柱窟等,忠实地表达了原词含义。

[vi] 现在多数学者认为Bairāt是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四所记述的波里夜呾罗国(Pāriyātra)。参见[唐]玄奘撰,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76-377页。

[vii] 塔庙窟内这种环状列柱,在性质上疑与露塔周围的栏楯相当。

[viii] 经过发掘,圆形塔庙内壁由27根八角木柱做骨架,柱间砌砖,呈楔形结构。不过,柱间大砖似后来补砌,八角木柱原应独立环绕主体朝拜物——佛塔,柱间敞开。

[ix] D. R. Sahni. Archaeological Remains and Excavations at Bairāt, Jaipur State, 1937: 28-32, pl. vii a & b. 参见Brown, Indian Architecture: Buddhist and Hindu Periods, 3rd Rev & Enl. ed. Bombay: Taraporevala Sons &Co, 1956: Pl. VI.

[x] 参见前引书,《中印佛教石窟寺比较研究》,第57页。

[xi] Brown. Indian Architecture, Plates III, VI, VIII, XVI, XXII.

[xii] 参见Sukumar Dutt. Buddhist Monks and Monasteries of India: Their History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Indian Culture,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62: 138-161, esp. 139.

[xiii] 作为佛教石窟寺的发源地,印度石窟寺最早是英国人从学术上重新发现的,并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研究。故而,英国及印度学者研究印度石窟寺时所用术语值得我们重视或延续使用。迄今,较重要的英文论著关于“石窟寺”一词的表述有:rock-cut temples(James Fergusson)、cave-temples或caves(James Burgess)、rock-hewn shrines and monasteries(John Marshall)、rock-cut architecture(Percy Brown)、guhā-monasteries或cave-monasteries(Sukumar Dutt)、rock-cut monasteries或rock temples(Vidya Dehejia)、rock-cut monastic architecture(S. Nagaraju)等。参见a. James Fergusson. “On the Rock-cut Temples of India,”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VIII(1846): 30-92. b. James Fergusson and James Burgess. The Cave Temples of India, London: W. H. Allen & Co., 1880: 163-398. c. John Marshall et al. The Bagh Caves in the Gwalior State, London: The Indian Society, 1927:3. d. Percy Brown, Indian Architecture, 24-38, 68-74. e. Dutt. Buddhist Monks and Monasteries, 138-139. f. Vidya Dehejia. Early Buddhist Rock Temples: A Chronological Study, London: Thames & Hudson, 1972: 9-10, 30, 114. g. S. Nagaraju. Buddhist Architecture of Western India (C. 250B. C.-C. A. D.300), Delhi: Agam Kala Publication, 1981: xiii-xiv, 3, 7, 11, 15.

[xiv] 参见Dutt. Buddhist Monks and Monasteries, 54, 201-203.

[xv] 参见前引书,《中印佛教石窟寺比较研究》,第63-126页。

[xvi] 参见Brown. Indian Architecture, 28, Pl. IV.

[xvii] 这种木构塔庙外貌最显著的特征是玫瑰花形明窗,即太阳栱。栱形大明窗由诸多构件嵌置而成,依据栱顶的弯曲状态把栱形木窗分作若干新月形开口。至于那些由浮雕栏楯连接的太阳盲栱和露台,更令人想起昔日画趣的宫殿外貌。参见B. Rowland. The Art and Architecture of India: Buddhist/Hindu/Jain, rev. ed.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77: 114-115.

[xviii] Brown. Indian Architecture, Plates VIII.

[xix] 参见Brown. Indian Architecture, 14; Plates IV, IX Fig. 1, VIII.

[xx] 有学者曾把贡土巴利塔庙窟看作是印度现存最早的塔庙窟。经与拜拉特木构塔庙对比,我们认为,在缺少可靠材料的前提下,很难把它的年代定得很早。参见D. Mitra. Buddhist Monuments, Calcutta: Sahitya Samsad, 1971: 44.

[xxi] 由于自然或人为破坏,有些塔庙窟内的木质弯梁及横椽已完全毁坏,但窟顶表面原来嵌覆弯梁和横椽的遗迹尚清晰可见。

[xxii] 参见前引书,《中印佛教石窟寺比较研究》,第87-90页。

[xxiii] Brown. Indian Architecture, 24.

[xxiv] Rowland. The Art and Architecture of India, 115.

[xxv] 参见前引书,《中印佛教石窟寺比较研究》,第103-108页。

[xxvi] 阿旃陀第26窟前室已部分残毁,但露台遗迹尚存。



思岐 编辑  /  郑林 校对


通识联播,每晚6点准时为您播报

 通识经典丨 课程大纲 丨 微访谈 丨 走进课堂 

阅藏知津丨 通识讲座 丨 讲习班 丨 博雅沙龙


来稿请寄:tongshilianbo@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