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9秋课程预告 | 这些通识核心课,带你领略大千世界

通识联播 通识联播 2020-09-30

从2015年开始,为了继续推进通识教育改革、探寻这一领域更加成熟的教育方式,北京大学教务部推出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系列课程,通识课程在过去三年间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受到师生的广泛欢迎。


天高肃景澈,芳菊开林耀,在暑气渐退的新学期伊始,我们在这里向大家推介本学期的通识核心课程,这些课程将分为三个板块——人类文明及其传统、现代社会及其问题和人文、自然与方法三大系列。在以往的通识核心课之外,本学期还有9门课程新加入通识核心序列,包括:《理想国》、《哲学导论》、《社会科学方法导论》、《国外社会学学说(上)》、《国外社会学学说(下)》、《社会研究:经典与方法》、《矿产资源经济概论》、《自然保护:思想与实践》以及《创新与快速原型研制》。在这篇推送中,我们提供了每门课程的基本信息和课程介绍,许多同学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好课还附上了往期精彩内容链接,供大家查阅与回顾。


快打开这份预告单,一起来充实你的选课列表吧!


Vol.940

通识联播

2019年秋季学期通识核心课程预告


系列一:人类文明及其传统


经典阅读类课程


图为意大利画家拉斐尔·桑西(Raffaello Santi)所作壁画《雅典学院》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授课教师:哲学系 赵敦华
学分:2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为主,课堂随机讨论互动。中期写读书报告,占30%;期终按指定主题提交课程论文,占70% 往期链接课程大纲 | 赵敦华: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优秀作业 |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现代哲学-文学重要著作,通过讲解,使学生知道其中哲学道理和各种文学修辞手法的寓意,提高哲学思维能力和文学语言素养。尼采对中国现代文化有很大影响,尤其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本最重要的代表作,自鲁迅开始已有近20个译本,但国内没有研究这本书的专著,也没有开过专讲这本书的阅读课。本课依据最新中译本,参照德英对照本,逐章讲解该书全文,重点讲解十几个章节,把握全书结构思路,阐述尼采哲学的实质内容及其对后世影响。


《资本论》选读

授课教师:经济学院 方敏学分:3
教学方式课堂讲解、文献阅读、小组讨论、课堂报告 ;期末笔试(70%)+小组报告(10%)+课程论文(20%)  往期链接课程大纲 | 方敏:《资本论》选读
博雅GE微访谈 | 方敏:马克思、《资本论》与我们优秀作业 | “创造说”还是“转移说”?——关于超额剩余价值来源的争鸣、梳理与反思

《资本论》是马克思最具有代表性和最成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成果,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读的经典著作。“《资本论》选读”是中级程度的政治经济学课程,选取《资本论》中最重要的理论部分,以专题形式进行讲解,使学生通过阅读原著,深入理解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和原理,理解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性分析。


古希腊罗马经典著作阅读

授课教师:历史学系 张新刚学分:2
教学方式本课程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撰写读书报告并进行小组讨论。 课堂参与和小组讨论占30%,期中报告占30%,期末考试占40%。往期链接课程大纲 | 古希腊罗马经典著作阅读
课程书单 | 张新刚:走进修昔底德与李维的历史世界优秀作业 | 豪拉提乌斯的罪与罚

本课程主要带领学生研读古代希腊和罗马史家的原著,通过具体的文本阅读来分析西方古代文明的特征和内在机理,使得学生通过重要的史学经典,从政治、历史、哲学、宗教等角度更为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西方文明的发源。学生通过选修本课程,可以学习阅读和分析西方古代史学经典文本的技巧和能力。 


西方政治思想(古代)

授课教师:哲学系 李猛
学分:3
教学方式主要内容以课堂讲授为主。 学生要提交3次读书报告,各占25%,最后一次课程将进行考试,占25%。 往期链接课程大纲 | 李猛:西方政治思想(古代)
优秀作业 | 意外与命运

本课程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希腊(含部分罗马)文学、历史和哲学的文献,了解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把握西方城邦世界面临的主要政治问题,了解城邦政治世界的兴起、结构和衰败。希望通过全面阅读古典城邦时代的文学、历史和哲学作品,了解古典政治的基本问题。 


《理想国》

授课教师:哲学系 吴飞学分:3
教学方式大班授课,小班讨论 ;讨论班成绩占30%;平时作业占30%;期末考试占40% 。往期链接阅藏知津 |古今中西大家论读书

本课将带领学生细读柏拉图的《理想国》,使同学对一些相关哲学问题有深入思考和讨论,从而培养出同学们阅读、思考和写作的基本能力。


哲学导论

授课教师:哲学系 李猛
学分:2
教学方式:本科生讲授课,选课同学要求选交两次读书报告(各自1500字),期末闭卷考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读书报告),占40%,和期末考试成绩(闭卷考试),占60%,构成。往期链接李猛 | 古希腊哲学与我们

“哲学”的希腊文本意是“爱智慧”。在西方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哲学一直被看成是一切科学的源泉和基础。直至今天,哲学在大学的人文教育中仍然占有核心的地位。本课程主要通过讲解柏拉图的对话(《斐多》和《苏格拉底的申辩》)和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等西方经典哲学文本,使学生明白哲学家探求世界秩序的方式以及哲学生活的内在张力。


文明传统类课程


图为敦煌莫高窟壁画


考古学与古史重建

授课教师:考古文博学院 孙庆伟
学分:2
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选课同学课下阅读本课程必读书目。 平时成绩:读书报告1篇占30%,期末笔试占70% 。往期链接孙庆伟 | 考古学与古史重建·课程导读
沙龙纪实 | 考古学与古史重建

古史重建是中国考古学的学科使命。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学在重建上古史领域作出了瞩目的贡献。本课程拟指导学生阅读经典文献,首先树立正确的古史观和古史框架;再通过系统讲述相关考古发现,利用考古和文献的二重证据,来讲述考古学重建的中国上古史。 


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

授课教师:历史学系 阎步克、叶炜
学分:2
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以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史料、表格和图片。网上提供的全部PPT幻灯片,课程大纲与参考书下载。14讲的课堂讲授,辅以2次课堂讨论。 就5种参考书,提交一份读书笔记。占40分。期末卷面考试,占60分。 往期链接课程介绍 | 制度与人文:《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
课堂实录 | 阎步克:《行政等级与官僚品位》

中国古代很早就发展出了发达的政治行政体制,并在数千年中不断完善。这个体制构成了各种政治活动的基本框架,也是塑造社会形态的强大因素。本课程以古代官僚政治行政制度为内容。通过阐述历代基本制度轮廓,介绍主要官职设置,阐述并提示规律性现象、重大问题和发展线索,以此使学生对帝国体制的基本架构、变迁历程与政治特点,建立基本认识。


佛教艺术和考古:南亚与中国

授课教师:考古文博学院 李崇峰
学分:3
教学方式教师课堂讲授15次,组织学生讨论3-5次。 第二、第三、第四部分结束后学生各撰写小论文一篇,三篇小论文的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60%;最后撰写读书报告一篇,占期末总成绩的40%。 往期链接沙龙纪实 | 《造像度量经》与《画经》李崇峰:教法与世俗之间的佛教艺术 | 博雅GE微访谈

作为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广泛传播于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既对其政治、社会、文化和艺术传统产生过重大影响,也丰富了古代各族人们的精神生活。如中国从北魏开始,佛教即“助王政之禁律,益仁智之善行。”(《魏书:释老志》)唐代长安城分设若干“坊”,每坊几乎都设佛寺, 负责对坊内百姓的精神束缚。又,中土传统上称佛教为象(像)教; “‘象 教’,谓为形象以教人也。”(六臣注《文选》)因此,佛教雕塑与绘画是佛法传 播的重要媒介或手段。


德语名家中国著述选读

授课教师:外国语学院 罗炜
学分:2
教学方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约占60%,以学生课堂讨论和小报告为辅,约占40%;考核方式为期末闭卷考试。期末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闭卷考试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40%,包括考勤、课堂表现、课外作业等,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60%。 往期链接走进课堂 | 罗炜:从德中文学关系研究实践看“侨易学”的意义与问题优秀作业 | 中国图像在德国的历史变迁

中德文化关系是东西方文化内部两种核心子文化——作为欧洲北方文化的条顿文明和作为亚洲北方文化的华夏文明——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具有重要的范式意义。本课程旨在从德语国家知识精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特定角度来揭示、阐明和佐证这种意义。本课程首先对中德文化交互关系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与德语语境中的中国图像演变脉络进行概述,以此为基础重点推介、研读和评析十八至二十世纪德语地区重要哲学家和文学家如莱布尼茨、康德、亚斯贝斯、歌德、席勒、卡夫卡等人涉及中国及其文化的代表性著述。本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中文功底,较好的英文或德文阅读理解能力。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拓展中西文化交流视野并为深化相关研究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


系列二:现代社会及其问题


社会问题


图为摄影师凯文·卡特作品《饥饿的苏丹(The Starving Sudan)》


影像与社会

授课教师:新闻与传播学院 吴靖 学分:2
教学方式: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和讨论结合,调查研究与阅读结合,强调阅读和文本细读与分析。 课堂学习、讨论、作业40%。期中作业20%,期末考试40%。 往期链接课程大纲 | 吴靖:影像与社会博雅GE微访谈 | papi酱、弹幕与变迁社会中的视觉文化

影像是一种传播方式,与文字、声音一起构成了我们社会的表意体系。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影像充斥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一方面扩大了人们的感知范围与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又补充或替代了许多传统的表达方式,比如文字和交谈。与其他各类表意方式相比,影像的诱惑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带给我们直观、感性、轻松和奇观式的表意体验,成为许多社会传播所青睐的媒介,而广告、新闻、宣传、娱乐等活动对视觉符号的偏爱又进一步推动整个社会走向影像爆炸,影像已经超越现象成为一道独特的社会文化景观。


国外社会学学说(上)

授课教师:社会学系 孙飞宇
学分:2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并结合讨论和阅读。读书报告+期末闭卷考试。

了解社会学理论的核心人物、重要著作和关键概念,有选择地梳理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问题意识和理论特色,培养基本的社会学著作阅读能力。


国外社会学学说(下)

授课教师:社会学系 李康
学分:2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并结合讨论和阅读。读书报告+期末闭卷考试。往期链接福柯 | 什么是启蒙?

了解社会学理论的核心人物、重要著作和关键概念,有选择地梳理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问题意识和理论特色,培养基本的社会学著作阅读能力。


   政治问题


图为獬豸,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其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是司法的象征。


中国当代法律与社会

授课教师:法学院 彭錞学分:2
教学方式本课程以老师讲授和学生课堂互动为主要授课方式,前者占80%,后者20% 。期中期末考试都以闭卷方式进行,前者占40分,后者60分 。往期链接博雅GE微访谈 | 彭錞:如何通过法律思考生活课程大纲 | 彭錞:中国当代法律与社会

法律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现象。自十九世纪末以降,从维新变法到法治建设,中国正逐步走向法治,我们身处一个法治化的时代。在此背景下,中国法治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困难挑战和未来趋势,成为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应该关心并且了解的话题。本课程以全校本科生为授课对象,内容围绕中国当代法律与社会的一系列关键议题展开,既讲授中国法律(尤其是公法)的基本知识,更关注中国法律的思想、话语和实践在历史过程中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互动与交织。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对法律问题的兴趣和基本认识,对法律人看待世界、思考问题的视角和进路有所了解,鼓励学生去探索法律与本专业的联系,理解我们当下正在经历的法治化进程。


公法与思想史

授课教师:法学院 章永乐学分:2
教学方式学时分配:讲授15周,每周两学时,组织课后讨论5次左右。 基于原典文献阅读,进行课堂讲授,并辅以5次左右小班讨论  论文 (90%,期中论文+期末论文) + 小班讨论 (10%)往期链接课程大纲 | 公法与思想史走进课堂 | 章永乐:研究上一个五百年,才能想象下一个五百年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一系列中西思想名著原典的解读,思考现代公法秩序的一系列基本概念与基本前提,同时锻炼学生精读文本的能力以及通过思想史研究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并带学生了解国家建设与宪法变迁、帝国与国际法、政党与代表制、政治伦理与法律伦理等相关问题,拓展学生知识面,为学此课程做足相关的文献知识。课程内容将根据授课人的研究进展,逐年调整。


经济问题


图为囚徒困境示意图


 经济学原理

授课教师:国家发展研究院 张维迎学分:4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为主,配合课后辅导和习题作业,并安排适当的“与大师交流”和分组讨论。为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特点,本课程将充分应用微信和BBS进行讨论。 要求学生按时出席课堂授课,并完成课后作业。缺课三次以上(含三次)者不予评定成绩。通过出勤、闭卷考试和课后作业对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定。课程综合成绩按照以下方式加权:出勤率课20%,课后作业30%,期末考试50%。

概括介绍经济学原理,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部分。消费理论、厂商理论、一般均衡、垄断竞争、实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政府作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理解和掌握现代经济学的最基本概念,了解这一学科的基本构架和分析逻辑,并能够运用经济学原理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比较简单和典型的经济现象和问题。


系列三:人文、自然与方法


人文类课程


图为《四库全书》集部一


大学国文

授课教师:中国语言文学系 白一瑾、邵燕君、李子鹤、李娟、杨海峥、王风、陆胤、范晓蕾
学分:2
教学方式本课将采取课堂讲授、讨论与写作形式相合的方式进行。其中课堂讲授占60%,讨论点20%,写作点20%。 考试方式采用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平时作业与写作占30%,期中作业占20%,期末考试(闭卷或开卷)占50% 。往期链接走进课堂 | 李娟:文与道——古代文章学的基础优秀作业 | 北京的风筝

为了使大学阶段的学生继续接受比较高等的语言、文学与文化教育,弥补中学时期语文教育的不足,纠正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缺陷与偏见,提高学生用汉语学习自己专业的能力和对于祖国文化的鉴赏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等,有必要长期坚持开设有针对性的大学国文课程。 “大学国文”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最基本课程,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汉语写作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最基本途径。本课程将围绕培养目标,对学生在中外文学作品赏读,汉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以及口才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系统培养与训练。


西方美术史

授课教师:艺术学院 丁宁学分:2
教学方式:授课过程配有大量精美的幻灯资料和记录片,有些是教师在欧洲实地拍摄的。另外,有专门的网上课程特区:http://wah.bdwm.net/ 。目前《西方美术史》的教学(暑期课程)进一步延伸到了欧美的诸大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面对艺术的原作进行教学。往期链接走进课堂 | 丁宁:痴迷瞬间光色的莫奈优秀作业 | 威廉·布莱克的个性化图像艺术

西方美术作为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她的存在与发展见证了西方文明的价值取向和更迭,是物化形态与精神表达的一种创造性的融合,蕴涵了让后世感受和理会内中丰富而又鲜活的精神力量的价值。西方美术史十分迷人,尤其是其中的经典作品,常常令人倾倒,难以忘怀。所谓“经典”(classical)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lassicus”,意为“第一流的”。无论是学文还是学理的大学生,都应该了解一点美术史,这是感受和理悟人类第一流的文化成果的重要途径。


艺术史

授课教师:历史学系 朱青生学分:2
教学方式讲座、闭卷考试(由于选课人数太多,无法以其他方式进行) 往期链接通识经典 | 朱青生:当代艺术美育与独立自由精神课程大纲 | 朱青生《艺术史》十年教案

艺术史连续讲授十次,每次14-15讲,对世界艺术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和呈现,揭示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中的艺术和艺术史的差异。此课程不设先修课程,每年在秋季学期开设一次,首讲导论说明艺术史的基本概念并说明本次内容在整个课程中的结构关系,末讲总结本次内容的问题指向。 


欧洲文学选读

授课教师:外国语学院 Tom Rendall学分:2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讨论  平时测验25%;作业30%;录音5%;期末考试40%往期链接走进课堂 | Thomas Rendall: 魔鬼创造地狱?走进课堂 | Thomas Rendall:中世纪欧洲思想的世俗化

本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仔细阅读欧洲文学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两部史诗——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和但丁的《神曲》,希望能使学生对于欧洲的古典传统和基督教传统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课本使用两部史诗的英译本,课堂教学全部使用英语,书面作业和考试都用英语。


自然类课程


图为进化论示意图


气候变化

授课教师:物理学院 闻新宇学分:2
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占比80-90%,以黑板和投影仪教学为主;辅以观看若干部科教片,占比10-20% ;期中安排一次参观或课外活动(30%);期末考试为笔试,考察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基本概念(70%);最终成绩:期中活动30% + 期末笔试70% 往期链接通识经典 | 闻新宇 朱清照:二战后美国三个大气模式中心的美日组合走进课堂 | 纪录片Top 10: 地球故事

全球变暖是当今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最重要的科学问题之一,得到了包括自然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理学)和人文科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共同关注。我们希望通过向全校学生介绍如何从自然科学角度出发,理解全球变暖的前因后果,并激发不同学科背景的本科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应对全球变暖的紧迫性。我们非常希望让更多的不同背景的年轻人,认识并了解全球变暖的事实,并鼓励他们就如何应对全球变暖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也许对他们今后的工作有正面的影响,并中国今后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决策上有长远意义。这是我们的初衷。 


演示物理学

授课教师:物理学院 李湘庆学分:2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每周2学时 ;手工制作30%,实验录像制作30%,期末实验考试40%往期链接优秀作业 | 质量测量与其在生活中的运用走进课堂 | 演示物理学课程感想

课程采取以实验贯穿教学组织方式进行教学。具体作法是,精选若干演示试验,组织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題,讲解相关的物理规律,引导学生感悟物理学的精髓,使学生对物理学获得一个初步而准确的整体印象,作为今后自身扩展科技知识的基础。


普通心理学

授课教师: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方方学分:4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心理学实验实践;期末闭卷考试(55%)+平时作业(30%)+出勤率(10%)+ 作为被试参与心理学实验(5%) 往期链接走进课堂 | 方方:我们能重塑大脑的学习能力吗?博雅GE微访谈 | 方方:在心理学中探秘人的认知与行为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及心智过程的科学”。如同大多数其它的介绍心理学的教科书一样,本课的主要教学参考书《心理学与生活》也在第一章的开始放上了这一行。这也许是对于心理学的一个公认的定义:人,行为,心智,科学。我们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来了解一个多世纪以来心理学家们在这条路上所进行的研究以及所得出的各种有趣但是严肃的结论,而在本课中,我将作为大家的导游,试图用自己的理解来带领你们进入这个神奇的旅程。


实验心理学

授课教师: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吴艳红、张俊云、耿海燕学分:4
教学方式作业:文献报告(10%),研究设计(10%);课堂表现:出勤率、积极参与讨论(10%);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往期链接课程大纲 | 实验心理学优秀作业 | 离心率和刺激排列方向对视觉拥挤效应的影响

心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心理学的各个分支都需要用实验方法来进行研究。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中关于实验方法的一个分支,因此可以说实验心理学是各门心理学的基础。实验心理学的教学目的可以概括为:为通过实验心理学理论和实验的学习,基本具有独立设计心理学实验并分析研究结果的能力。课程首先介绍实验方法、心理物理学方法、反应时等一般研究方法,然后选择注意、知觉、视听觉、记忆、思维、意识、心理语言学、情绪与归因等主要过程说明上述方法的应用。


化学与社会

授课教师: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卞江
学分:2
教学方式学期论文采取选题方式(参见附件),由老师提供部分选题以及部分(不完整)文献资料,目的是提高讨论的效率。学生仍然可以自由选题,但应参考选题的要求。讨论课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科学的逻辑思维方式、主动搜集信息以及写作和表达的能力。总评分 100 分, 其中:考勤10%;课堂讨论 20% (主要考查文献的理解把握能力、批判和逻辑思维能力);学期论文 30% (主要考查资料搜集的完整性、论据的有效性和论点的合理性)期末考试 40% (笔试闭卷) 往期链接优秀作业 | Sci-Hub:学术罗宾汉还是盗贼?课程介绍 丨 化学:两个世界间的桥梁

这是一门面向人文社科类本科生的理科课程。课程的重点放在化学(或科学)与人类社会紧密相关的领域,着重讲述化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课程引入大量实例,使学生了解科学领域的进展以及这些进展与社会发展的交互促进。课程分为“化学与社会”、“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和“化学与生命”三个单元共9课,详细讨论和介绍科学与社会的深层次联系,使学生将人文、社会与科学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人类的知识宝库。


生物进化论

授课教师:生命科学学院 顾红雅、张蔚学分:2
教学方式教学将采用多媒体、录像、动画、建立讨论网站、组织课堂分组讨论等多种方式。 考试形式:课堂小测验、期中开卷小论文、期末课堂开卷考试。考试成绩:期末考试(50%)期中(30%)课堂测验(20%)往期链接课程书单 | 顾红雅:生物是如何演化的课程大纲 | 顾红雅:生物进化论

进化论是生物学基础的基础,其基本原理适用于生命科学的所有领域。该课程的目的主要使同学们对达尔文的进化论主要论点的的产生、修订、发展和不断完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对拉马克进化论、木村的中性理论、古尔德的间断平衡理论有所了解。


地球与人类文明

授课教师: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陈斌、郭艳军
学分:2
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文献阅读和分组讨论为主,辅以课外作业、实习实验和上机操作。课堂讨论、作业和实习占考核成绩的50%,期末课程项目报告占50%。 往期链接走进课堂 | 《地球与人类文明》虎峪实习实录优秀作业 | 智人的演化历史

地球与人类文明课程是以地球与人类文明的相互作用为主线,研究从地球形成以后的各种地质现象和环境因素如何促进了生命进化、智慧出现以及人类文明的形成,并影响人类文明演化发展方向;探讨人类文明反过来对地球的影响;思考人类文明与地球共同发展的和谐之道。本课程通过课堂讲解、阅读讨论、课外作业、室内实验和野外实习的形式,结合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智能移动计算等各项实验教学技术,展现地球演化过程和人类文明发展进程;鼓励学生能够结合自己专业知识,积极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与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球演化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基本逻辑。


地球与空间

授课教师: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郭召杰、宗秋刚学分:2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讨论,参观与报告 ;作业50%,测验与报告50% 往期链接优秀作业 | 从“造像题记”的差别看石质对石刻风格的影响地球与空间课程大纲

介绍地球和空间科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和人类活动发展的关系。介绍地球与空间的基本特征,人类认识探索地球与空间的历史进程。通过课堂介绍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与空间基础知识,为探索地球与空间奠定基础。


普通生物学

授课教师:医学部教学部 佟向军学分:3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实习参观 ;平时成绩40分,包括:Nature或Science杂志论文翻译或概述(30分)、生命科学相关博物馆参观(10分);期末考试60分。 往期链接佟向军:寻找破译生命密码的钥匙 | 博雅GE微访谈课程感想 | 精究“物”理,生生不息

生命是宇宙最伟大的创造,是化学元素间最复杂的组合,也是物质最辉煌的存在方式。普普通通的原子,组合为细胞这种结构后,就可以进行自主的物质代谢、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就可以产生与自己相似又非完全相同的后代,生生不息并不断演化,形成了地球上多姿多彩的生物圈。


自然保护:思想与实践

授课教师:生命科学学院 吕植 王昊
学分:2
教学方式课堂授课为主;讲座:每期课程都会邀请两位在保护的热点领域中的资深课外人员跟学生做讲座;小组作业:在一些具体的保护生物学方面的课题,例如校园保护小区相关,保护政策研究相关,保护生物学研究相关的领域,要求学生组成小组,在授课老师和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中心的老师和研究生的指导下,完成课程作业,并做课堂展示; 包括四部分:1. 期末笔试;2. 期中(小组作业);3. 平时到场;4. 课前报告加分。

保护生物学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兴起于美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和自然资源过度破坏而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的危机状况。我国的保护生物学九十年代才开始兴起,也日益受到重视,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学科。北京大学于1995年率先开设了这门课程。


创新与快速原型研制

授课教师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陈江学分:2
教学方式五次课程为讲授课(第1,2,6,10,16 次课):其余11次课程,同学们可以在教室/实验室进行设计制作,或者观看实验的教学录像,进行模仿和自定义改制。原型项目实施过程15%:网络自动记录+教师给分;原型项目报告(共三份)60%:教师和助教评定 项目期末综合展示25%:教师和同学一起评分。

本课程面向全校同学设置,对专业和基础没有任何要求;通过一个包含模型制作、电路搭建、程序编写的小项目,体验在创新活动中经常会用到的三类技能;课程提供基础的项目原型模板,即使未学过相应专业知识的同学,也能轻易完成最基本的。而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各种改进、改造、自定义,有较大的自由度来实现自主研制的原型。


矿产资源经济概论

授课教师: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朱永峰学分:2
教学方式每次课堂讲授过程中,将安排一些讨论环节,就一些讲到的关键问题开展讨论,通过提问和学生回答,发现同学们对该问题理解的差异,分析该问题的复杂性,凝练出核心思想,达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的目的。 成绩:1、平时成绩(课堂研讨和讨论):30分;2、期中开卷考试:20分;3、期末读书报告:50分。

矿产资源是一种基本的生产资源和劳动对象。到了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70%的农业生产资料仍然与矿产资源有关,80%以上的工业用原料来自矿产资源。二十世纪60年代之后,人类对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量急剧增长。矿产资源在现代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也逐渐得到各国政府的认同,从而给矿产资源这个纯粹的商品赋予了一定政治色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国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受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主权国家对本国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实施有效控制和保护的能力实际上在减弱,以往隶属于国家范畴的决策,日益改由一些国际原料协会和国际机构定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强盛关系非常密切。


方法类课程


图为历史学家严耕望,据其学生的忆述,严耕望先生为不同研究课题以人手抄写的资料卡片累积以十万计


社会科学方法导论

授课教师:社会学系 邱泽奇 严洁 王洪喆 李晓明学分:2
教学方式课程设置课堂考勤,采用随机考勤方法。规则是:如果课堂提问被点名时学生不在课堂,无论是否之后到达课堂,均被记为旷课。每次旷课扣除期末总成绩2分;连续3次旷课或累计5次旷课,期末总成绩将被记为0分。课后作业:课程作业有三类:(1)每周课程讲授结束后,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下次上课当天0:00之前提交到北京大学教学网。(2)每一个模块讲授结束后,在每周作业之外,还会布置思考题,要求每位学生在思考题范围内自主选择主题,写作一篇思考心得,于下次上课当天0:00之前提交到北京大学教学网,由课程助教择优发布到课程微信公众号。归纳起来说,每一位学生要做14次课后作业,提交4篇思考心得。课外阅读:每周讲授结束后,教师会提供课外拓展阅读文献,供学生选择阅读。提醒:课外阅读文献有可能对思考心得的写作提供启发和帮助。期末考试:课程介绍+讲授时间为15周,第16周举行期末考试。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考题类型不定,考试内容为课堂教授内容,间或涉及课外阅读内容,不过,比例为10%以内。 成绩评定:课堂考勤分5%,课后作业10%,思考心得15%;期末考试70%。 

课程旨在激发大学一年级新生对社会现象进行科学探索的好奇心和激情,破除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养成的寻找“正确答案”思维,引导学生了解甚至熟悉对社会现象进行科学探索的多种思维、获得对社会现象进行探索的基本能力如研究设计、概念化、操作化、统计检验和计算检验的入门级能力。


社会研究:经典与方法

授课教师:社会学系 渠敬东
学分:2
教学方式:授课70%,自学20%,讨论10%。论文(50%),考试(50%)。往期链接通识经典 | 渠敬东:回归经验的整全讲习班 | 渠敬东:“经典”与“经验”的科学:本科教育的精神

社会学确立标准意义上的学科体系,始于19世纪,用“社会”的视角来观察生活,理解世界,则从现代的肇始便展开了。社会学,或社会科学,如何建立一套社会的逻辑,如何宿主社会的方法,用全新的方式来揭示社会存在,分析社会事实和现象,是其经验研究所探讨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其得以奠基的问题。


逻辑导论

授课教师:哲学系 陈波学分:3
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利用事先准备好的一些多媒体课件,辅之为课堂提问、讨论,课后作业,以及课下个别辅导、答疑;并且在BBS课程讨论区建立一课程网站,发布信息,回答问题等。课堂上没时间讲授的内容,安排学生课下自学。3次书面作业,每次5分,占总成绩15分;期中看一部与推理和论辩有关的电影,撰写一篇3千字左右的小论文,占总成绩15分;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70分。 往期链接课程大纲 | 陈波:逻辑导论(2018)走进课堂 | 陈波:作为生长变动着的概念的逻辑

本课程试图传授给学生关于逻辑学的一般观念,逻辑学发展到目前为止的大致的整体形象,一些最基本的逻辑技术和技巧,以及隐藏在逻辑技术背后的思想和精神。主要讲授命题逻辑、词项逻辑和谓词逻辑,也涉及归纳逻辑和非形式逻辑。


普通统计学

授课教师:数学科学学院 耿直学分:3
教学方式:课堂授课,期末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往期链接课程大纲 | 耿直:普通统计学走进课堂 | For Today’s Graduate, Just One Word: Statistics

无论是理科、工科、还是人文社会学科,都需要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统计方法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家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该课程介绍数据的采集方法(观察性研究、试验性研究)、数据的描述方法(图表、数字特征)、数据的统计推断方法(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统计学是用来收集和分析数据的一门科学和一书,研究利用数据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文馨 编辑  /  丹阳 校对

通识联播



精彩依旧继续

来稿请寄:tongshilianbo@163.com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